•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創業競賽成效研究-以守門機制觀點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創業競賽成效研究-以守門機制觀點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台灣創業競賽成效研究 -以守門機制觀點 The Study of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in Taiwan. 治 政 the Perspecture of 大 Gatekeeping 立 學 sit. Nat. 指導教授:溫肇東博士. y. ‧. ‧ 國. -From. n. er. io. 研究生:江育勝 撰 al v i n Ch engchi U.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July 2012.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ii. 謝辭 感謝每一位在這段過程中陪伴我的人, 與你們的關係與回憶是我此生最珍貴的資產。 … 如果不是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如果不是溫肇東老師,我想沒有勇氣踏 上追求“創業精神”的道路。回憶四年前,初生之犢不畏虎,面對”創業精神是 什麼?”此一大哉問輕率回應、懵懂無知地參與一個又一個創業競賽,到自以為 瞭解創業精神、自信滿滿地投入職場,最後反璞歸真回到創業夢想的初衷”幫助. 政 治 大 論文可說是段自我審視的旅程。 立. 他人”,投身創投界並期許自己能以此為志業,協助同樣有夢想的人成功…這本. ‧ 國. 學. 在本論文付梓前,有幸拜讀 Clayton M. Christensen 近期著作『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你要如何衡你的人生』,讓我重新以”策略觀點”檢. ‧. 視過去四年的作為。人生的發展來自於一連串選擇,透過此書,提醒自己在面對. sit. y. Nat. 際遇時,檢視何者是應急策略、何者是審慎策略,並在兩者間取得平衡;提醒自. al. er. io. 己在每一次”機會”來臨時,務實地思考自身的資源、流程與選擇三大要項,避. v. n. 免誤判情勢,讓掌握機會的過程演變為一場災難(對我尤其重要);最後,提醒自. Ch. engchi. i n U. 己面對人生,永遠選擇誠實的作為,沒有任何容許妥協的餘地,戒慎自己如同 C.S.Lewis所言:「通往地獄的道路是平坦的」。 期許自己在未來每一次面對挫折,能再次想想那天,站在研華科技的停車 場,雙手顫抖、腦中思索著溫肇東老師的教誨:”怎麼再次建立自己的Credit?” 時,心中的決心與勇氣。 江育勝 謹誌. 晚間于家中書桌前 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六日 星期五. ii.

(4) iii. 摘要 我國產業結構近年面臨轉變的契機,新的產業將以知識為核心,並透過創業 精神的發揮,讓創業家具備在知識經濟潮流中競爭的能力。校園創業教育透過教 授創業知識與技能,降低創業者、創業團隊的「風險」,有經驗的創業者或受過 良好教育的準創業者,將有能力提高其新創事業的存活能力。 創業教育始於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ge),而麻省理工大學(MIT)將其發 揚光大,並在我國引起一陣創業競賽熱潮;回顧我國創業競賽的發展,始於1998 年研華文教基金會主辦的「Tic100科技創業競賽」,至今已14年,創業競賽提供. 政 治 大. 平台讓創意與創業精神得以發揮,在實現創業夢想的同時也培育下一代的創業人. 立. 才。. ‧ 國. 學. 因此,本研究藉由產業的「守門機制」理論,重新檢視我國創業競賽「競賽 實務」,透過以我國三大創業競賽:研華文教基金會TiC100 創新競賽、台灣工業. ‧. 銀行We Win創業大賽以及時代基金會YEF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為研究個案,進. sit. y. Nat. 而發現、瞭解創業競賽主辦單位如何透過設不同的「競賽目的」吸引參賽者投入. al. er. io. 創意;進而決定不同的「守門流程」,以界定邊界、評選機制與篩選內容等作為. v. n. 落實守門機制執行;引致差異化的「守門成果」,包含作品、人才與品牌經營,. Ch. engchi. i n U. 爾後透過「競賽回饋」促使競賽本身發展與變革,追求競賽永續經營。 本研究所得的研究結論如下。 1. 創業競賽的「競賽目的」主要分為「選作品」 、 「選人才」或欲求「兩者得兼」 。 2. 創業競賽的「競賽目的」影響「守門流程」之「界定邊界」設計。 3. 創業競賽的「競賽目的」影響「守門流程」之「評選機制」設計。 4. 創業競賽之「守門流程」設計之「評選機制」包含開放式設計與多元呈現形 式,對守門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最終賽者與主辦單位將從創業競賽守門機 制得到較高之加值效果。 iii.

(5) iv. 5. 創業競賽的「守門流程」之「篩選內容」設計,受「競賽目的」差異影響, 並導致不同的成果。 6. 創業競賽因其「競賽目的」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守門流程」設計,並產生符 合預期的「守門成果」,包含作品與人才;然而長期而言,守門成果的差異 卻不顯著。 7. 「競賽回饋」將影響競賽本身,並導致主辦單位調整「競賽目的」與「守門 流程」。. 政 治 大 成果,最終導致創業競賽本身的發展與轉型。 立. 8. 創業競賽的參賽者挑選參賽議題受到大環境熱門議題的影響,進而影響守門. ‧. ‧ 國. 學. 關鍵字:守門機制、創業競賽、創業教育.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v. Abstract Domestic industry in Taiwan faces the oppounity of change and the core of growing industry recently will be knowledge based. Through carrying the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entrepreneurs equip abilities to compete in the tred of knowledge econom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ampus leads the entrepreneurs and their team, with teached knowledge and skills from that, to reduce the“risk”in starting new business. Which means that those who experienced or well-educated will have the ability. 政 治 大 education originated in 立. to improve the viability of new ventures. Entrepreneurship. Babson. College. and. ‧ 國. 學. flourished i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makes a burst of craze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 in Taiwan came from the “Tic 100” hold by the Advantech Foundation in. sit. y. Nat. 1998. Th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creativity. al. er. io. and the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nurtue the next generation. v. n.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during the travel of realizing their dreams.. Ch. engchi. i n U. This study review and re-examine the development trace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in Taiwan based on the thory of the “Gatekeeping Mechanisms”and take the Top 3, include the “Tic 100”, the “We Win” and the”YEF”, as study cases. Through. this. study. we. will. realize. how. the. organizers. of.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set the diffenent “Purpos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which results in diffenet “Procedur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includes. the. “Boundary. Defination”,. “Selection. Mechanisms” and the “Content filtering”),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

(7) vi. “Gatekeeping Mechanism” to attract players putting creative into it.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leads th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to result in the different “Achievements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includes works, personnel and the brand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of the competition itself to pursuit perpetual operation through the “Freedback of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s the players and the mechanism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below:. 政 治 大 competi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Works Selection”, the “Personnel 立. 1. The “Purpos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Selection” and the “Of both”.. ‧ 國. 學. 2. The “Purpos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 competition influences the design of “The Demarcation” in. sit. y. Nat. “Procedur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n. al. er. io. 3. The “Purpos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i n U. v. competition influences the design of “The Selection Mechanisms” in. Ch. engchi. “Procedur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4. The design of the “Selection Mechanisms”, includes the open design. and. the. multi-rendering. form. in. “Procedur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has decisive influence for the “Achievements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Finally,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s the players and the mechanisms) will gain better value-add consequent in this way. 5. The design of the “Selection Mechanisms” in “Procedure of. vi.

(8) vii. Gatekeeping. Mechanisms”. influenced by the.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differences of the “Purpos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and leads to different achievement. 6.. Different Purpos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in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includes the “Works Selection” and the “Personnel. Selection”,. builds. different. design. for. the. “Procedur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and results in the expected “Achievements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However, influence from different purpose of to the治 “Achievements of 政 大 Mechanisms” has no 立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ong term.. Gatekeeping. 學. 7.. mechanisms. ‧ 國. gatekeeping. The “Freedback of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s the players and the mechanisms)”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influences the. ‧. competition itself and leads the organizers of the competition rearrange. y. Nat. sit. the “Purpose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and the “Procedure of. er. io. Gatekeeping Mechanisms”.. al. n. v i n issue C from in the U h ethen participants i h gc. 8.. The selectione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which has strong relatection to the hot topic in macroeconomics influences the “Achievements of Gatekeeping Mechanisms” and leads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petition itself eventually.. Keywords: Gatekeeping Mechanisms,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vii.

(9) vii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一、創業教育的興起.............................................. 1 二、創業競賽在台灣.............................................. 2 三、競賽守門機制的研究.......................................... 4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5. 政 治 大.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7. 立. ‧ 國. 學.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8 第五節 章節介紹 ......................................................... 9.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y. Nat. er. io. sit. 第一節 創業精神、創業教育與創業競賽 .................................. 10 一、創業精神................................................... 10. al. n. v i n 二、創業教育................................................... 11 Ch engchi U 三、創業競賽................................................... 12 第二節 守門機制 ........................................................ 14 一、守門人/機制的類型.......................................... 15 二、守門人/機制的邊界角色...................................... 16 三、守門人/機制的功能.......................................... 17 四、守門人/機制在技術商品化的角色.............................. 21 五、守門機制創造力系統觀點與價值創造........................... 24 六、競賽創新守門機制........................................... 28. viii.

(10) ix. 七、小結.......................................................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一、研究架構................................................... 35 二、研究變數操作型定義......................................... 37 三、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之關係................................... 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41 一、資料蒐集方法............................................... 41. 政 治 大. 二、個案選擇之理由............................................. 42. 立. 三、資料分析方法............................................... 43. ‧ 國. 學.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44. ‧. 第四章 研究個案.................................................... 45. sit. y. Nat. 第一節 研華文教基金會 – TiC100 創新競賽 ............................. 45. al. er. io. 一、主辦單位................................................... 45. v. n. 二、競賽簡介................................................... 45. Ch. engchi. i n U. 三、競賽時程................................................... 46 四、競賽目的................................................... 47 五、守門流程................................................... 48 六、守門成果................................................... 58 七、競賽回饋 .................................................. 60 第二節. 台灣工業銀行教育基金會 - We Win 創業大賽 .................... 64. 一、主辦單位................................................... 64 二、競賽簡介................................................... 64 三、競賽時程................................................... 65 ix.

(11) x. 四、競賽目的................................................... 65 五、守門流程................................................... 66 六、守門成果................................................... 73 七、競賽回饋................................................... 76 第三節. 時代基金會– 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 YEF ..................... 79. 一、主辦單位................................................... 79 二、競賽簡介................................................... 79 三、競賽時程................................................... 80. 政 治 大 五、守門流程................................................... 81 立 四、競賽目的................................................... 80. ‧ 國. 學. 六、守門成果 .................................................. 88 七、競賽回饋................................................... 91. ‧.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9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發現 ........................................... 123. er. io. sit. y. Nat. 第五章. al.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2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27. n. 第六章. v i n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5 Ch engchi U. 第三節 給主辦單位的建議 ............................................. 128 第四節. 給參賽學生的建議 ............................................. 128. 參考文獻.......................................................... 129. x.

(12) x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 8 圖 2–1 守門人/機制的邊界類型:障礙牆 vs.封閉性邊界.................. 18 圖 2–2 技術商品化的階段與鴻溝...................................... 21 圖 2–3 技術商品化的階段與守門機制之整合架構........................ 23 圖 2–4 創新守門機制三構面.......................................... 25. 政 治 大. 圖 3–1 研究架構.................................................... 37. 立. ‧ 國. 學. 圖 3–2 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之關係圖.................................. 40 圖 4–1TiC100創新競賽守門流程與加值活動 ............................ 54. ‧. 圖 4–2TiC100創新競賽歷屆報名人數統計 .............................. 58. sit. y. Nat. io. n. al. er. 圖 4–3We Win創業大賽守門流程與加值活動 ............................ 70. i n U. v. 圖 4–4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劃歷屆競賽主題變化 ........................ 82. Ch. engchi. 圖 4–5國際青年領袖創業計畫守門流程與加值活動 ...................... 86 圖 4–6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劃歷屆報名人數統計 ........................ 89 圖 5–1國際青年領袖創業計畫加值活動設計 ........................... 107 圖 5–2We Win 創業大賽加值活動設計 ................................ 108 圖 5–3TiC100創新競賽競賽加值活動設計 ............................. 109 圖 5–4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劃歷屆競賽主題變化 ....................... 121. xi.

(13) xii. 表目錄 表 2-1 邊界類型與守門人/機制 ............................................. 19 表 3-1 研究架構比較表 .................................................... 35 表 3-2 創業競賽目的、流程與成果模型影響變數表 ............................ 36 表 3-3 研究變數操作型定義 ................................................ 37 表 3-4 個案訪談名單 ...................................................... 41. 政 治 大. 表 3-5 本研究研究田野 .................................................... 42. 立. 表 4-1 研華文教基金會 TiC100 創新競賽守門流程 ............................. 46. ‧ 國. 學. 表 4-2 研華文教基金會 TiC100 創新競賽 2010 年競賽題目 ...................... 49. ‧. 表 4-3 TiC100 創新競賽歷年參賽者創立公司資料 ............................. 59. y. Nat. al. er. io. sit. 表 4-4 TiC100 創新競賽定位轉型 ........................................... 60. n. 表 4-5 We Win 創業大賽守門流程 ........................................... 65. Ch. engchi. i n U. v. 表 4-6 We Win 創業大賽歷年參賽團隊創立公司資料 ........................... 73 表 4-7 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守門流程 ...................................... 80 表 4-8 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劃歷年參賽者創立公司資料 ........................ 89 表 5-1 創業競賽基本模式-競賽目的設定 ..................................... 94 表 5-2 創業競賽基本模式-界定邊界設定 ..................................... 98 表 5-3 創業競賽基本模式-評選機制設定 .................................... 103 表 5-4 創業競賽基本模式-篩選內容設定 .................................... 112. xii.

(14) xiii. 表 5-5 TiC100 創新競賽定位轉型 .......................................... 119 表 5-6 研究問題與研究發現對照表 ......................................... 12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i. i n U. v.

(15)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成三節。第一節描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第二節描述本研究的研究 動機;第三節據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問題與目的;第四節描繪本研究的研究流 程;第五節介紹本研究章節配置結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創業教育的興起. 政 治 大 動量的三分至一到四分之一(Carter, Gartner, Shaver and Gatewood, 立 對許多工業國家而言,經濟成長變動因素,新成立的事業體佔了其變. 2003);此外,創業也被視為解決社會失業與貧窮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在. ‧ 國. 學. 英、美或其他國家致力於推動各項創業教育方案,提供有效的學習課程,. ‧. 建立輔導機構以提升創業意願與創業技能。美國社會結構近年劇烈的改. y. Nat. 變,導致傳統類別產業的就業機會減少,由於中小企對於美國經濟發展具. er. io. sit. 一定程度影響力,創業教育於是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美國透過 創業教育使一般民眾具備再就業或創業能力,使陀美失業問題得到解決。.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美國自1978年Babson College成立第一個創業研究中心以來,創業教 育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咸認創業教育有助於培育青年學子創業知識與創業 能力的提升,進而解決人口結構變化、產業轉型過程中所引致之失業問題; 由此,創業教育的研究與課程逐漸蓬勃興盛。近年,國內從政府部門、企 業以及第三部門相繼以創新與創業精神為號召,透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創業 1. 競賽 為手段,促進社會大眾對創業教育議題的重視。. 1. 本研究之創業競賽,係指政府部門、企業以及第三部門所舉辦,目標對象為青年學子之校園 商業競賽。. 1.

(16) 2. 根據麻省理工大學(MIT)的統計,自 1990 年以來,MIT 畢業生和教師 平均每年創建 150 多家新創企業,其歷年新創企業累計的經濟實力足以名 列前 30 大經濟體。毫無疑問,美國校園的創業活動已成為其經濟發展的直 接驅動力,更近一步印證聯合國於高等教育會議中的宣言:「畢業生不再是 求職者(take a job),首先將成為職業崗位的創造者(make a job)」。 創業家是否可以教得出來?傳統社會觀點認為創業家乃天生,並強調 創業需有特別的人格特質;然而,許多研究者也陸續提出創業家是可透過 教育形塑之觀點與研究結果。回歸到本質的討論上,究竟哪一部份的能力. 政 治 大 有強烈的創業動機,但對於產品規劃、事業規劃、財務規劃、團隊組合等 立. 可以透過教育來培養?一直以來相關學者專家有不同的見解。創業者通常. ‧ 國. 學. 問題都沒有完整的認識就貿然創業,失敗機率就很高,創業學程可以使學 生在學校期間就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以增加創業的成功機率(從校園到. ‧. 企業的最後一哩學程,2003)。. y. Nat. sit. 成功的創業教育是專業知識教育的延伸,除了透過「做中學」培育青. n. al. er. io. 年學子的創業知識與創業能力外,還可從根本上解決青年學子面對畢業後. i n U. v. 就業的困境,即便受過創業訓練後不選擇創業,習得之知識與能力仍可成. Ch. engchi. 為安身立命的保障,減少失業與多次轉業的機率。. 二、創業競賽在台灣 我國的校園創業競賽開始於1998年,由政治大學、台灣科技大學與研 華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TiC100創新競賽拉開序幕(溫肇東、陳碧芬, 2003),爾後有台灣工業銀行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We Win創業大賽以及時代 基金會舉辦的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YEF,三足鼎立,並稱國內三大創業競 賽;然而,回溯創業競賽的起源,則是與1996年秋季,時任時代基金會董 座徐小波先生率領基金會成員與多位國內知名教授到MIT的參訪有關,參訪. 2.

(17) 3. 重點之一是MIT 50K競賽2,以及其競賽簡報。1997年,溫肇東教授在政治大 學商學院舉辦了為期五天的「第一屆全國青年創新營」,號召來自全國13所 院校共60位青年學子,在政治大學宿營一週,進行一連串創業計畫相關課 程及團隊建構的活動,並於活動期末提出共八個事業經營計畫書,並邀請 包含創投在內的多位專家來擔任評審(溫肇東、陳碧芬,2003);此後,We Win 創業大賽、TiC100 創新競賽以及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YEF陸續舉辦。時 至今日,TiC100 創新競賽從第一屆約150人參賽,經過研華文教基金會持 續的耕耘與努力,至第九屆已經有來自70個學校,1,200位學生參賽,參加. 政 治 大 所撰寫的創業計畫書涵蓋領域涵蓋範圍也從網通、光電、能源、環保生技 立. 人員其中三分之二是碩博士生、並有超過2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志工服務,. 逐漸轉向文化創意產業相關領域;We Win創業大賽也不遑多讓,十年間歷. ‧ 國. 學. 屆參賽團隊陸陸續續創立了共19家新創企業,包含網路科技應用、通訊、. ‧. 醫療器材…等不同的領域;而以培育未來領袖人才為目的的國際青年創業. y. Nat. 領袖計畫YEF,在青年學子間也獲得廣大迴響,參與的學生背景也逐年擴. er. io. sit. 大,2010年起更與國內多所大學合作開設課程,參與競賽的學生將獲得學 分如同正式修課般,直接鼓勵青年學子參與富教育意義的校園創業競賽。.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然而,放眼國際與知名的創業競賽相較,我國三大創業競賽成效略顯 捉襟見肘;十年歲月,三大創業競賽雖為我國的創業教育栽下種子,培育 一代代的新人才,然而參與競賽的創業團隊,真正面對真實創業挑戰的卻 不多,產學界間的聯結並不順暢,同一時間,在世界的許多創新的角落, 這樣的互動卻是無時無刻地在發生;也因此,上述三大創業競賽近年面臨 轉型的壓力。危機可以是轉機,透過調整競賽的邊界設定、評選機制與內. 2. 一 MIT 50K 現名為 MIT 100K,2006 年增加了一個新的類別-MIT $50K Social Impact Prize與原有的$50K Venture 並行舉行。MIT $50K 競賽之歷史和規模,以及其影響,無疑是目前 最為成功的創業計畫競賽。. 3.

(18) 4. 容篩選方式,將創業競賽的角色提升至創意型守門人,不僅有助於競賽各 環節中,主辦單位與參賽者間的互動與價值獲取,更能將其效益延伸至各 處,促進產學基的合作,進而提振我國企業乃至於社會整體創新的能力。. 三、競賽守門機制的研究 產業的「守門機制」主要源自於「守門人理論」,其為近幾年新興的學 門領域,主要目的將以往在個人或群體層次的守門人觀念,應用在產業創 新能耐上的相關制度性機制研究,藉此探討守門人觀念在產業創新上的篩 選和促進的過程。. 政 治 大 其中「守門人」 (gatekeepers)一詞,最早是由大眾傳播學者Lewin 在 立. 1947年提出,他以「守門人」這個名詞稱呼「能掌握媒體管道的人」,其認. ‧ 國. 學. 為資訊總是沿著某些管道流動,而這些管道存在著某些「門」(gates),並. ‧. 由某些人負責看管著這些門,這些「守門人」會根據規定或個人意見,對. y. Nat. 資訊或商品是否可被允許進入管道或繼續留在管道中流通做出決定;爾. er. io. sit. 後,White(1950)把「守門人」的概念帶進大眾傳播學的研究,其認為「守 門人」是「資訊傳送的必經之路」,並影響資訊遞送的決策。.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守門人理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不只應用於「大眾傳播」的領域, 後來亦被其他學者應用於「研發管理」和「創造力」領域。在研發管理的 領域中,Roberts 和Fusfeld(1981)主張,對於有效執行創新且為技術基 礎(technology-based)的專案而言,守門人活動為非正式的必須關鍵功 能,特別是當技術聯盟形成時,技術守門人必須成功地槓桿運用其他成員 們 的 資 源 ( Soh and Roberts , 2005 )。 在 創 造 力 的 領 域 中 , 根 據 Csikszentmihalyi 對創造力的系統性觀點,提出創造力是一種有創意的人 或產品被守門人所接受或採用的過程,只有在通過這些指定的專家或守門 人的檢閱後,新點子或人才會被認為是有創意。. 4.

(19) 5. 然而,上述的守門人概念皆僅存在於個人或群體決策的守門功能,而 對於在產業上同樣具有守門功能的制度性機制,Hsiang et al.(2006)便 藉由比較不同領域對守門(gatekeeping)概念的探討,發現在產業創新的 過程和活動上,同樣具有著類似於傳統理論所提出的個人或群體層次的「制 度性」守門功能,並提出在創新過程中的制度性「守門機制」。 Hsiang et al.(2006)認為創新獎、展覽、創業競賽或甚至是提供資 金或預算的系統(如科專計畫)皆能扮演產業上「守門機制」的角色。溫 肇東(2006)亦認為在產業的創新能耐上,「獎助」、「競賽」、「展覽」等產. 政 治 大 機制也是一種選擇與篩選的過程,經由不同的守門機制,可以讓好的創新 立 業上的守門機制可以促進並跨越不同階段的商業化鴻溝,而且其認為守門. ‧ 國. 學. 作 品 及 團 隊 得 以 生 存 , 並 且 得 到 額 外 的 認 定 ( Endoesement ) 及 支 援 (Support),讓其繼續向商品化邁進。. ‧. 第二節 研究動機. sit. y. Nat. al. er. io.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2005)在其著作「創新與創業精神」中指出目前經濟. v. n. 已由管理型經濟體系轉換為創業型經濟體系;而Kaplan and Warren (2007)的. Ch. engchi. i n U. 研究亦指出現今中小型企業創業者如雨後春筍,參與微型創業與小型企業創業 者越來越多,新的經濟形勢已然形成,未來不再是以工業時代的就業思維為主, 而是以創新創業的概念為中心;以往所提倡的透過內部創業提升企在市場的競 爭力之概念,也隨著新經濟形成與法令、市場的活絡而鼓勵創業行為。3(朱子君、 朱如君,2009)。 台灣的創業競走過十年歲月,其成果-創新與創業精神-在台灣開花結果, 無論是研華文教基金會舉辦的TiC100 創新競賽、台灣工業銀行舉辦的We Win創 3. 大專院校學生創業概念發展之探討:以資訊類科學生為例,ISSN 1993-7504,創業管理研究 2009 年 6 月,第四卷第二期, p.85-107. 5.

(20) 6. 業大賽以及時代基金會舉辦的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劃YEF,除了吹響創業理念的 號角外,對於國內的創業教育之貢獻,成就斐然;然而,物換星移,時至今日, We Win創業大賽靜悄悄地拉下布幕、TiC100 創新競賽將活動重心轉向產學合 作,而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劃YEF也不斷加強與校園的緊密合作,三大創業競賽 的模式與理念,似與過去有所差別。 本研究從創新守門機制的角度,檢視國內三大創業競賽十年來的軌跡,從 守門機制與參賽者的互動中,一方面觀察守門機制因為參賽者的參與,而有本 質上的變化,進而調整與改變包括:界定邊界(包含有:、規則設定與獎勵設計)、. 政 治 大 含有:審查方式與保護成果);另一方面,參賽者透過守門機制的加值,而有實 立. 評選機制(包含有:互動設計、權力距離、作品呈現與加值效果)以及篩選內容(包. 質的提升與成果,進而回饋守門機制本身(包含有:作品、人才與創業競賽品牌. ‧ 國. 學. 經營),影響上述的調整與改變。如此動態的交互影響過程,本研究將透過國內. ‧. 三大創業競賽的個案研究,歸納與整理出創新守門機制在三大創業競賽中的具. y. Nat. 體呈現,並對個別創業競賽的舉辦目的與實際成果間,展開具體衡量與討論,. n. er. io. al. sit. 並嘗試尋找國內創業競賽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Ch. engchi. 6. i n U. v.

(21) 7.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從我國創業競賽「主辦單位」的角 度出發觀察整個創業競賽,並用「守門機制」的理論觀點重新檢視創業競賽守 門機制的執行與守門機制的守門成果,並希望進而回答下列四項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一 創業競賽的競賽目的有何不同?不同的競賽目的如何影響守門流程設計?. 政 治 大 守門機制之執行如何影響創業競賽本身? 創業競賽如何篩選以及加值參賽者與 立 研究問題 二. ‧. ‧ 國. 研究問題 三. 學. 作品?. y. Nat. 創業競賽的「守門成果」是否因「競賽目的」設定與「守門流程」設計的不同. n. al. er. io 研究問題 四. sit. 而有顯著的差異?. Ch. engchi. i n U. v. 創業競賽的「守門成果」是否影響「守門流程」的設計以及「競賽目的」的設 定,或導致競賽轉型?. 7.

(22) 8.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在研究進行之初,首先確定研究方向,並透過相關理論與文獻之探 討,學者、業界專家的訪談,以及個案的初步瞭解、探討,擬定出研究問題、 建立研究架構。在確立研究問題與合適的研究架構、方法後,便開始進行次級 資料的收集與研讀以及個案對象的訪談,並將所有訪談所得之資料及相關次級 資料加以整理分析。藉由之前初級、次級資料歸納出個案發現,並且微調研究 架構,以更能體現個案研究之成果。最後,歸納研究發現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研究流程如圖1-1 所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圖 1–1 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8. v.

(23) 9. 第五節 章節介紹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從守門機制的角度出發,檢視我國創業競賽的守門過 程,並探討我國創業競賽守門機制的執行與守門成果。首先對本研究的背景、 動機、問題、目的與流程予以介紹;再者,探究台灣創業競賽的發展歷程與守 門機制之相關文獻,建立本研究之概念性架構;接以我國三大創業競賽為研究 標的進行個案分析比較,以尋找並歸納本研究發現;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本 論文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 政 治 大 說明本研究的背景、動機、目的、問題與流程,並介紹本研究的 立 緒論. ‧ 國. 第二章. 學. 章節配置結構。 文獻探討. ‧. y. sit. n. al. er. 研究方法. io. 第三章. Nat. 探討創業精神、創業競賽與守門機制之相關文獻。. i n U. v. 敘述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個案. Ch. engchi. 透過蒐集與訪談創業競賽個案,並彙整相關資料,將創業競賽守 門機制完整呈現。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將創業競賽個案加以整理與分析比較,並針對研究問題與研究架 構指出本研究的發現。.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研究成果總結與建議。. 9.

(24)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成三節。第一節「創業精神、創業教育與創業競賽」,藉由探討創業 精神、創業教育以及創業競賽定義,瞭解創參賽者如何透過參與以教育為目的 所舉辦的創業競賽,培養創業精神;第二節「守門機制」,回顧守門機制相關的 理論文獻,藉由比較不同研究領域對守門(Gatekeeping)概念的探討,進而對守 門機制的定義、類型、角色、功能以及四種守門類型的相關理論有更進一步的 瞭解;接著回顧守門機制在技術商品化的角色,瞭解創新守門機制的競賽,對 於協助組織跨越技術鴻溝與商品化鴻溝的重要性;最後,透過守門機制的創造. 政 治 大 藍圖,以利本研究以守門機制的觀點檢視我國三大創業競賽。 立. 力系統觀點與價值創造與競賽創新守門機制探討,給予本研究的研究架構提供. ‧ 國. ‧. 一、創業精神. 學. 第一節 創業精神、創業教育與創業競賽. Nat. sit. y. 彼得杜拉克(2005)在「創新與創業精神」一書中強調「正如同管理已. er. io. 成為現代所有機構特定的工具,以及組織社會的整合工具一樣,創新與創. al. v i n Ch 認為,人類社會經歷兩百年的演變,真至需要的是一個創業型社會,在這 engchi U n. 業精神也應成為今日組織、經濟及社會賴以存續的主要活動」;彼得杜拉克. 個社會中,創新與創業精神代表一種正持、持續以及穩定的行為。. 學者Robert(1991)將「創業精神」定義為,參與新事業的形成、發 展與成長的心境。經濟學家 Schumpeter(1934)將「創業精神」定義為, 經濟資源重分配時發起與管理所需的一連串行為,目的為創造經濟價值。 Andersson Svante(2000)提出創業精神行動標準應包括(一)發現 新的組合的能力;(二)對這些新的組合有意願行動及發展;(三)行動的 觀念乃依據自身的遠見,而非理性的評估;(四)有說服他人投資創新計畫 的能力;(五)對時機適當掌握。. 10.

(25) 11. 彼得杜拉克認為創業精神非「自然的」,也非「創造性的」而是培育出 來的。創業精神乃是政策、行為與實務的產物,並非性格使然。麥當勞即 展現了創業精神,雖沒有任何新發明,但藉由應用管理觀念與技巧(關注 顧客重視的「價值」)使「產品」標準化;麥當勞設計製程與操作工具,基 於分析工作流程設定標準,不僅大幅提高商品的產出,並開創一個新市場 和新顧客階層,這就是創業精神。 國內學者陳明璋(1989)認為創業精神是種心態,求新求變、發展。 創業本身是無中生有的歷程,但在經歷後,並不代表一切圓滿,創業者將 尋找新的利益與機會。伍忠賢(1997)將「創業精神」闡述為創造新的需. 政 治 大. 求或新的滿足。呂良添(1998)將創業精認定為特質與行為模式。. 立. 近年來創業精神議題在歐洲聯盟(EU)、全球經濟論壇(WEF)、世界銀. ‧ 國. 學. 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推動下,確立其普世原則的地位;也 因此,OECD於2004年7月成立了「創業精神。中小企業與在地開發中心」,. ‧. 回應英、美學界所推動的「全球創業監測指標(GEM)」。溫肇東(2005)認. Nat. sit. y. 為,OECD的組織成員均為已開發及工業化國家,隨著其國內企業規模日趨. n. al. er. io. 大型化,有此舉動顯然是認同「創業精神」對企業長期發展的必要性。. i n U. v. 早在1985年,彼得杜拉克即提出:「創業精神是一種活動、一種生活方. Ch. engchi. 式,非人格特質,創造者透過創新之手段,將創精神當成實務例行」;「知 識經濟大趨勢」(Living on Thin Air) 作者理查斯.李德彼特(Charles Leadbeater) 認為:「知識經濟培育出創業型高成長公司,其會大量優良的 構想,創業精神將在知識經濟裡開花結果」;時代基金會董事長徐小波認 為,支持與整合跨科系、跨產業與跨國家的創業團隊學習活動,讓社會充 分瞭解到:「唯有容忍從失敗中站起來的學習環境與人才,才是新創事業不 斷設立與生存的能量,而這就是創業家精神的社會真諦」。. 二、創業教育 創業精神是創業教育的重要核心之一,有學者認為創業精神在歐洲被 11.

(26) 12. 視為維持中小企業活力的能量,在亞洲是為明天找希望,在美國則是激發 關鍵企業的產出。 Bechard and Toulouse(1998)認為創業教育是一組集合式的教學, 目標為訓練與教育對於商業創造或發展中小企業有興趣的人;Colin and Jack(2004)提出創業教是訓練個人具備認知商業機會之能力的過程,並 使其具洞察力、自負、知識與技能,以便用於創業活動;周春美(2005) 認為創業教育是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創業者自身的創業思維、創業意識、 創業技能與其他各種創業素質,最終目標培養被教育者具備創業能力。. 政 治 大 創業者與團隊的「風險」,有經驗的創業者或受過良好教育的創業者,其新 立 Shepherde、Douglas and Shanley(2000)指出,創業教育可以降低. 創事業的存活能力將提高。劉常勇(2002)認為,創業教育核心是創新與. ‧ 國. 學. 創業精神的觀念,並在知識經濟時代成為常態行為,青年學子皆必須面對. 校園創業課程可以提升參與者的創業傾向與可行性。. Nat. sit. y. ‧. 創業的挑戰並思考創業相關問題。Peterman and Kennedy(2003)指出,. io. er. 創業能力的培養不但對整體經濟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對於個人的職涯 發展更有其重要的影響。而創業相關技能如何透過教育養成,以協助創業. n. al. Ch. i n U. v. 者創業成功,實為完善的創業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目標。因此創業教育可定. engchi. 義為引導有興趣創業者培養創業機會發覺、創業認知、創業技能發展等, 此一系列課程或訓練活動之總合。本研究認為,創業競賽屬於創業教育中 訓練活動的一環,青年學子透過參與創業競賽,獲得加值的過程,實為培 養創業技能的具體實行方式。. 三、創業競賽 美國是最早從事創業教育的國家,已有60年的歷史,其創業意識的興 盛對美國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據估計目前美國已有約400多所的大學 開設至少一門的創業課程。王滌鴻(2003)從研究中發現,「創業精神」是. 12.

(27) 13. 每個學校的基礎課程,其次是財務、行銷。校方在規劃課程同時也將課程、 組織(如企業孵化器)及活動(如社團、競賽)融合起來,讓學生從「做 中學」中印證理論,整體的教育作為皆是為了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由此可 見,透過參與創競賽,讓青年學子以「做中學」方式,學習並印證課堂所 學落實創業精神具體的手段。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2003)認為,現階段商學院教育課程缺乏與 各類專業領域人才溝通互動機會,而創業競賽即可補足此方面的不足,因 此他將改善的契機寄望於創業競賽活動。戴龍睿(2002)在對創業競賽團 隊與競賽機制對學習成效的研究中發現,透過創業競賽的學習,確實能學. 政 治 大. 習創業的知識與能力,而透過創業競賽課程的要求與輔助,對創業知能的 學習成效為最佳。. 立. ‧ 國. 學. 美國的創業教育是創業競賽的濫觴,不僅引起全球創業教育的興盛更. ‧. 對美國的經濟有著極大貢獻,而創業競賽也成了美國大學生自我實現的重 要途徑,許多美國高科技企業的領軍人物,都是從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學生。. y. Nat. sit. 創業競賽不是單純的、個人的或某一專業的學生競賽,而是以實際技術為. n. al. er. io. 背景,跨學科的優勢互補及團隊之間多項能力的綜合性較量。創業競賽成. i n U. v. 為學校、學生和企業之間一種重要的溝通與互動橋樑,更是讓學生從課堂. Ch. engchi. 走向商場的捷徑。因此創業競賽可以說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 力之一。除了美國,包含鄰近我國的香港、新加坡以及日本等國,也透過 鼓勵青年學子參與創業競賽,從中習得並印證創業相關知識。. 13.

(28) 14. 第二節 守門機制 「守門機制」源自「守門人理論」,「守門機制」與「守門人」在特定領域 內,同樣具有守門功能;傳統「守門人理論」範圍限於「個人」或「群體」層 次的守門功能,應用在產業創新活動上,「守門機制」也具有類似於傳統理論所 提出的「制度性」守門功能,例如產業創新活動上的「守門機制」包括獎助、 展覽、競賽與獎項;依上述分類,本研究所探討之我國三大創業競賽屬於產業 創新活動中「守門機制」的一環。以下將分別對守門人/機制的相關理論文獻加 以回顧、探討之。. 治 政 大眾傳播學者Lewin在1947年提出(gatekeepers)一詞,稱呼「守門人」 大 立 為掌握媒體管道的人;Lewin認為社會群體生活的變動都是透過某些生活變動的 ‧ 國. 學. 媒介的通道(Channels of group life)來進行,並觀察到社會變動的議題(資. 經之地。. ‧. 訊)係透過不同的通道傳送。;White(1950)提出「守門人」是資訊傳送的必. y. Nat. io. sit. Lewin認為資訊沿著特定管道傳遞,管道中存在著「門」 (gates) ,並由「守. n. al. er. 門人」負責看管,在通道各環節中產生影響力量;這些負責看管的「守門人」. Ch. i n U. v. 會根據公正無私的規定,或者個人意見,決定資訊或商品是否可以被允許進入,. engchi. 以及可否繼續留在管道中流通。「門」的管理若是來自於守門人本身,個人或特 定的一組人即握有決定資訊或商品「進」和「出」的權力。因此,瞭解「門」 的功能,即瞭解「守門人」的角色。 「守門人」的概念亦存在於新技術從想像到商品化、產業創新的過程,例 如:具高度創新意涵的創新獎(經濟部舉辦產業科技獎)、國家型展覽(上海舉 辦世界博覽會)或大型商展(台北國際自行車大展)、創業競賽(研華文教基金 會舉辦TiC100 創新競賽)、提供補助的守門系統(經濟部科專計畫),皆扮演近 似於個人層次的守門功能。. 14.

(29) 15. Hsiang et al.(2006)提出創新過程中的制度性「守門機制」,用以取代 傳統理論僅存在於個人或群體決策的「守門人」功能,認為「守門人」與「守 門機制」間最顯著的差異是「守門機制不侷限於『個人層次』」;根據Hsiang et al.所提,獎項、展覽、競賽、獎助在產業創新活動的過程中,扮演與傳統理論 上個人層次「守門人」功能相同的制度性守門功能,即為「守門機制」。 Hsiang et al.(2006)認為守門人/機制僅存在於「邊界」出現時,因此 必須探討「邊界現象」。在社會學領域邊界概念的發展已較完整,但在創新管理 領域中卻鮮有研究;少部分研究例如:Tushman(1977) 、Katz(1980)、Macdonald & Williams(1993)與Spencer(2003)等,提出在創新過程中守門人的多樣化邊. 政 治 大. 界角色定義,研究焦點為創新要素與行為的可移動性(transferability),如. 立. 技術性資訊與新產品。另一方面,Csikszentmihalyi以社會心理學(1999)觀. ‧ 國. 學. 點探討創造力,認為守門人的概念不僅止於傳統的守門人角色,資訊守門人或 技術守門人皆屬之。. ‧. 本研究將以 Hsiang et al.(2006)所探討守門人的定義與概念、角色與. y. Nat. sit. 功能、創新歷程與守門概念的連結、守門人與守門機制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其. n. al. er. io. 提出四種守門人類型的相關推論為研究基礎;以下分別對守門人/機制的類型、. i n U. v. 邊界角色、功能以及從想像到商品化過程中的守門機制角色加以探討。. Ch. 一、守門人/機制的類型. engchi. Hsiang et al.(2006)根據過去學者對「守門人」相關的研究,認為 可將守門人/機制分為資訊型、技術型、創意型三大類型,基於本研究內容, 將只介紹資訊型與創意型守門人。 (一)資訊型守門人/機制 資訊型守門人/機制主要發展領域為「大眾傳播」學門。Macdonald與 Williams(1994)認為,守門人功能為過濾組織的外部資訊。從資訊的觀 點來看,守門人影響資訊遞送的決策,早期研究守門人的學者,多半強調 15.

(30) 16. 守門人的個人內隱特質。 (二)創意型守門人/機制 創意型守門人/機制主要發展領域為「創造力」學門。Csikszentmihalyi (1999)根據創造力系統性觀點提出創意領域皆是由眾多角色相互連結之 網路組成,該網路包含兩種人:以專業知識領域為基礎,作創意發想的人, 一是扮演守門人角色的人,並相信創造力是一種守門人接受或採用有創意 的人或是產品的過程,只有在通過這些專家或守門人的檢視後,新點子或 人才會被認為是有創意。. 政 治 大 互動品質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人際互動品質包含社會資本和人際關係, 立 Elsbach & Kramer(2003)認為評選過程,專家在評估創意時,人際. 是與守門人順利溝通和增進被投資機會的基本技能。. ‧ 國. 學. 二、守門人/機制的邊界角色. ‧. 如同上述提出,只有在「邊界」出現時,守門人/機制才會出現。在創. Nat. sit. y. 新過程中,守門人/機制必須扮演「邊界角色」。. n. al. er. io. 邊界將組織與環境區隔開,然而,相關研究對邊界的定義難以滿足創. i n U. v. 新研究所應用的範疇,Macdonald & Williams(1993)提出,若以資訊做. Ch. engchi. 為組織的關鍵要素,則其邊界就是資訊的障礙,守門人/機制的角色即需克 服此資訊障礙,透過與外部環境的溝通,蒐集和轉換外部資訊變成組織內 部所用。Scott(1998)認為組織的概念僅代表數種創新活動的集合,守門 人的概念是單一面向的,僅僅反映出組織活動的單一特定考量。然而,創 新活動所需的跨邊界溝通時,傳統的資訊或技術守門人/機制如何對其他要 素或資源產生影響,便成為關鍵的研究問題。 Bruun & Hukkinen(2003)認為技術變動是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其特 徵為眾多跨邊界現象的集合。Drazin & Schoonhoven(1996)提出,創新 的實踐不僅需依靠將外部資源整合於內部的創新活動,且需仰賴創新成果. 16.

(31) 17. 的大量擴散,上述兩項活動皆需透過邊界。因此,根據創新過程的多層次 需求觀點,「邊界」應為有別於組織研究的「單一面向」的概念,而應該是 「多面向」的概念。 在創新的過程中,傳統守門人的概念是不足的。因此,Hsiang et al. (2006)指出要了解守門人/機制在創新管理中的角色與功能,則必須重新 檢視在創新過程中「邊界」的意義。. 三、守門人/機制的功能 透過上述對於守門人/機制的類型和邊界角色的探討,可以對於守門人. 政 治 大. /機制理論的概念與發展脈絡,以及各學門領域的應用與所扮演的角色有更. 立. 清楚的理解。Lewin(1947)以「守門人」一詞稱呼能掌握媒體管道的人、. ‧ 國. 學. White(1950)認為「守門人」是資訊傳送的必經之路、Tushman(1977) 認為守門人/機制僅存在於「邊界」出現時,在創新過程中,守門人/機制. ‧. 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與功能,即為「邊界角色」。綜合上述,在整個創新的. sit. y. Nat. 過程中,守門人/機制有兩個最基本的角色與功能,此即為守門人/機制的. io. n. al. er. 「內容」與「邊界」角色。. v. 守門人/機制執行守門功能便會根據上述「內容」與「邊界」角色來展. Ch. engchi. i n U. 現。守門人/機制會決定其要守的「門」的狀態,並決定在此場域中的參與 者為何,即為透過劃定邊界,決定「邊界類型」;接著守門人/機制會決定 「何種資訊內容可通過」,並決定「讓資訊內容通過、遞送到何種程度」, 即為決定並篩選守門的「內容」。 所以,對於守門人/機制守門功能的執行,守門人/機制會透過「劃定邊 界」 、 「篩選內容」的方式來展現,以下便會對守門人/機制基本兩種邊界的類 型加以探討,以及守門人/機制篩選內容的行為為何來加以探討,進而瞭解 守門人/機制的功能與角色,並重新定義出守門人/機制的四大類型。 (一)兩種基本的邊界類型. 17.

(32) 18. 我們依據行動者跨越邊界的作為來定義兩種邊界類型。第一種類型的 邊界為以一道「障礙牆」區隔開兩個區域,如圖2-1左。該障礙牆增加了從 A區到B區的成本,反之亦然,因而形成邊界。此情況下,邊界對兩區無任 何作為。唯一的特徵為障礙牆的高度、寬度與可傳送性 (transmissibility)。 第二類類型的邊界則為「封閉性邊界」,此與障礙牆不同,封閉性邊界 定義為一個有限範圍的內部區域。如圖2-3右,封閉性邊界的改變將會擴大 或縮小所定義邊界的內部區域。此種邊界的特徵與界線本身的特色和封閉 性區域的動態情形有關。 障礙牆. 封閉性邊界. ‧ 國. 學. B區. ‧. A區. 立. 政 治 大. er. io. sit. y. Nat. al. 守門人/機制的邊界類型:障礙牆 vs.封閉性邊界. v i n Ch 資料來源:Hsiang al.(2006) i U e n getc h. n. 圖2–1. 第一種邊界特徵為,障礙牆的的出現代表A、B 兩區間存在不平衡關 係,可視為單一面向的跨邊界現象包含:知識擴散、技術移轉或內部組織網 路等組織行為。第二種邊界的特徵為邊界的動態變化,因此組織行為引導 結構化過程。 (二)守門人/機制的遞送內容 無論是何種「邊界」的類型或是跨邊界的「內容」都是重要的考量, 此兩項要素在發生於邊界上的守門人/機制活動時更顯重要。例如:資訊型. 18.

(33) 19. 守門人/機制控制或傳遞跨越邊界的資訊時,資訊是被分類區隔、不連續 的。而技術型守門人/機制進行技術移轉時,則需要轉換新技術的相關資訊 用以增加組織吸收能耐,並越過邊界傳送至新區域中。綜合來說,技術型 與資訊型的守門人/機制相比,其所遞送的內容是較為系統性的。 因此,Hsiang et al.(2006)將守門人/機制的遞送內容分為兩類:區 段性與系統性,分述如下。 1. 區段性:當內容遞送越過邊界時是區塊的或是不完整的,則該內容包含 資訊與知識。. 政 治 大. 2. 系統性:當內容遞送越過邊界時,呈現較為完整或至少具有部分與正式. 立. 功能相關的支援性內容,則需要補充知識與相關資源。. ‧ 國. 學. (三)重新定義守門人/機制的四大類型. ‧. Hsiang et al.(2006)結合這兩種邊界類型與兩種內容,發展出四種. y. sit. io. 表 2-1 邊界類型與守門人/機制. n. al. er. Nat. 守門人/機制的角色類型,如表2-1所示。. Ch. v. 邊界類型. e n障礙牆 gchi. i n U. 封閉性邊界. 系統性. 技術型守門人/機制. 創新型守門人/機制. 區段性. 資訊型守門人/機制. 典範型守門人/機制. 內容. 資料來源:Hsiang et al.(2006) 1. 資訊型守門人/機制 邊界類型為「障礙牆」方式,從中傳遞著「區段性」的內容,因 此資訊型守門人/機制具有控制邊界間溝通交流的功能,其遞送的內容 是單一構面的。創新活動若越具有邊界特性,其守門功能越顯著。. 19.

(34) 20. 2. 技術型守門人/機制 與資訊型類似,技術型守門人/機制的邊界類型亦是「障礙牆」方 式。然而為確保技術進入新區域的可應用性,其傳遞的內容需為「系 統性」,以滿足技術在資訊遞送時的需求,因此技術型守門人/機制執 行的是多層次的轉換遞送工作。此外,若是資訊越不平衡,則技術型 守門人/機制角色就越明顯。 3. 典範型守門人/機制 典範型守門人/機制的邊界控制且防禦進入「封閉性邊界」內的內. 治 政 容,進入邊界的內容屬於「區段性」,當典範存在時,知識具有漸進性 大 立 成長的特性。Csiksentmihalyi(1996)認為典範型守門人應屬於特定 ‧ 國. 學. 的社會組織,如老師、評論人、編輯、管理者或任何能決定何種內容. ‧. 可以進出該邊界的人。. sit. y. Nat. 典範型守門人/機制在典範形成前,若典範越動態,由專家組成的. io. al. n. 組成差異越大的現象會越顯著。 4. 創新型守門人/機制. Ch. engchi. er. 守門人角色會越顯著;典範形成後,若典範越靜態(穩定),守門人的. i n U. v. 同時具有技術型與典範型守門人/機制的雙重功能,一方面創新型 守門人/機制要維護「系統性」內容,另一方面則要「定義邊界」。在 封閉型邊界與系統性內容的範疇中,創新型守門人/機制應該存在於特 定邊界中;再者,創新型守門人/機制可掌握並配置系統性資源。Hsiang et al.(2006)指出在創新的早期階段,若是兩區域的資源條件越不 平衡,介於兩區域間的創新型守門人/機制角色會越顯著。 Hsiang et al.(2006)根據以上的定義,點明了部份守門人/機 制在組織、機構或社會中常被忽略的特殊角色。 20.

(35) 21. 四、守門人/機制在技術商品化的角色 (一)技術商品化 Jolly(1997)認為技術商品化(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是 指組織將成員的構想或創意具體轉化為一項新商品或新科技,並成功被市 場接受,即是創意產生價值的過程。陳怡之與郭明宗(1999)提出,技術商 品化對企業而言,除了增加公司財務收入、確保公司成長與競爭力之外, 更能協助公司整合各類技術,探尋市場隱性需求,創造新商機或新事業。 如圖2-2所示,將組織成員的初期想像、新技術發展、產品成形,到成功推. 政 治 大 想像(imagining);(2)培育(incubating)技術商品化的能力;(3)展示 立. 出市場等商品化歷程,歸納為五個關鍵性歷程,包括:(1)對技術/市場的. ‧ 國. 學. (demonstrating)實體產品或製程;(4)對心存懷疑的潛在顧客進行產品推 廣(promoting);以及(5)持續維持(sustaining)商業化,例如對已商業. ‧. 化之技術瞭解其價值,並進行改善。.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2–2技術商品化的階段與鴻溝 資料來源:徐聯恩、樊學良(2006). 21.

(36) 22. (二)技術商品化的四大鴻溝 Jolly(1997)從技術商品化觀點,闡述一項創意構想在被成功帶入市 場,成為商品的歷程中,必須經歷想像、培育、推廣、展示及維持等五個 關鍵歷程,並克服歷程中所遇到的四個商品化鴻溝,包括:興趣、技術、商 品化,及擴散鴻溝。Jolly(1997)強調,組織必須藉由一些機制,即時鼓 動各商品化歷程的利益相關人參與,才能跨越前述鴻溝,落實創意構想的 價值。 其中,引起興趣與支持(mobilizing interest and endorsement)可以. 政 治 大 domestration) 可 以 跨 越 技 術 鴻 溝 ; 動 員 市 場 資 源 (mobilizing market 立 跨 越 興 趣 鴻 溝 ; 動 員 實 體 展 示 資 源 ((mobilizing resources for. constituents) 可 以 掛 商 品 化 鴻 溝 ; 動 員 互 補 資 源 (mobilizing. ‧ 國. 學. complementary assets for delivery)可跨越跨散鴻溝。. ‧. (三)技術商品化的四大鴻溝與守門機制. Nat. sit. y. 技術商品化五個歷程,說明組織必須以正確的方法將創意構想帶入市. er. io. 場,以利創意成功商品化;技術商品化的四個鴻溝,則強調組織必須藉由. al. v i n Ch 術商品被市場接受、獲得利益,必須順利跨越興趣、技術、商品化,以及 engchi U n. 特定機制,促進各階段之利益關係人參與。組織若欲順利將創意構想或技. 擴散四大鴻溝。據此,溫肇東(2005)提出:獎助、競賽及展覽是組織跨越 創意構想商品化四大鴻溝的主要機制,協助組織克服創意商品化的障礙, 確保組織創新績效;獎助、競賽及展覽等機制除了具有鼓勵、篩選創意與 資源配置的功能,同時扮演連結組織與外部環境的跨邊界功能,因此稱之 4. 為組織創新的守門機制 ,如圖2-3所示。以下分別就獎助、競賽與展覽之涵 義說明。. 4. Tushman & Katz, 1980 Razzaque & Ong, 2003. 22.

(37) 23. 圖2–3. 技術商品化的階段與守門機制之整合架構 資料來源:徐聯恩、樊學良(2006). 政 治 大 獎助具有技術培育及創意篩選的功能,以「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 立. 1. 獎助. ‧ 國. 學. 畫(業界科專)」為例,該計畫之目的是在鼓勵企業從事技術創新與應 用研究,建立研發能量與制度(經濟部技術處,2006)。其技術培育的. ‧. 功能在於透過獎助鼓勵企業從事技術創新與應用研究,具有積極培育. sit. y. Nat. 產業創新潛能的意義;而創意篩選之功能在於計畫審查,通過審查之. al. er. io. 提案,須具備以前瞻技術或關鍵技術為導向的特色。透過獎助,組織. v. n. 能在技術商品化過程中,順利跨越興趣鴻溝及技術鴻溝。當組織成員. Ch. engchi. i n U. 因為創意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性而降低創新研發的意願時,獎助本身即 可發揮鼓勵的功能;經由創意篩選的功能,可協助成員瞭解其創意構 想符合市場需求的程度,並給予修正意見;由於技術商品化初期,會 因為成員創新研發能力或技術商品化能力不足,而導致有意義的創新 失敗。因此,經由獎助機制的設計,在專案團隊的支持下,能有效解 決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以順利跨越興趣鴻溝與技術鴻溝。 2. 競賽 競賽具有創意篩選及資訊傳遞的功能,以經濟部能源局舉辦之. 23.

(38) 24. 「2006全國LED照明應用創意設計競賽」為例,其目的透過競賽促進照 明產業的發展(經濟部能源局,2006)。就該項競賽而言,創意篩選的 功能在於透過競賽選擇標竿,參賽本身就是一種將組織自己的創新產 出與其他組織進行創意挑戰的創新活動之一,組織的創新產出獲選與 否即意味著該項創意是否具有價值;而資訊傳遞的功能是在透過競 賽,傳遞當代科技、創新的趨勢,或是市場的價值。 透過競賽,組織能在技術商品化歷程中,順利跨越技術鴻溝與商 品化鴻溝。由於在參賽過程中組織須完成作品,透過訓練及各項支援,. 政 治 大 歷經創意篩選的功能,在與外部環境互動後(如市場、廠商、或有影 立. 組織即具有完成作品所需要的能力;當組織完成一項作品時,其必須. ‧. ‧ 國. 3. 展覽. 學. 響力的關鍵人士),組織即可明確瞭解其創意產出實際上的價值。. y. Nat. 展覽所具有的技術培育與資訊傳遞的功能不同於前述兩項守門機. er. io. sit. 制,展覽是指成員的技術發明逐漸成熟,且能推出實體與消費者及市 場互動的一種機制。組織可在顧客體驗技術發明的過程中,觀察顧客. al. n. v i n 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並從中獲取相關資訊,以利更全面地解決顧客面 Ch engchi U 對一項新技術發明可能遇到的各項問題;顧客也在體驗的過程中,獲 取新技術發明的資訊,擴大接受新科技的可能性,以順利跨越擴散鴻 溝。. 五、守門機制創造力系統觀點與價值創造 (一)守門機制創造力系統觀點 Csiksentmihalyi (1996) 認為創造力是由「領域(domain)」、「學門 (field)」以及「個人(individual person)」互動共同造成,並形成系統。 「領. 24.

(39) 25. 域」由一套抽象的規則與步驟所構成。 「學門」包含了所有扮演守門的角色, 他們的工作是要判定一項理念或產品的是否能被納進某個領域中。 「個人」運 用領域所賦予的符號,產生新的概念或看到新的模式,這種新奇事物經過適 合的學門那相關的領域時,就是創造力。 Csiksentmihalyi (1996)透過創造力系統觀點強調「學門守門人」是 創造價值的最後裁判者;因此,新知識或新構想能否創造價值不僅取決於 本身的品質,也與守門活動的設計相關。在系統觀點中已說明守門人、創 造者與領域三構面間是互動關係,但仍忽略守門人與創造者間是如何互. 政 治 大 過於忽略構想的「加值與再創造」 。因此,本研究主張,創新守門機制應關 立 動。從學理或是實務中皆可以發現,過去的守門機制,皆強調「篩選」而. ‧ 國. 學. 注守門過程中,守門人與參與者的價值共創;因此,守門機制本身就是一個 價值創造的機制。. ‧. (二)守門機制三構面. y. Nat. 邊界、篩選內容與評選機制,如圖2-4所示。. n. al. Ch. 圖2–4. engchi. er. io. sit. 創新守門機制的規則設計與具體內涵,可以歸納為三構面,包括界定. i n U. v. 創新守門機制三構面. 資料來源:守門活動的價值創造機制之研究-以實境競賽節目為例,溫肇 東、羅育如、陳意文(2009). 25.

(40) 26. 1. 界定邊界 Tushman(1977)認為,在創新過程中,守門人/機制其中一個重 要的角色與功能為「邊界角色」。任何競賽及展示都必須先界定邊界, 所謂的邊界包含「主題」與「對像」。若將競賽及展示視為開放式創新 系統,邊界則代表能進入系統的可能性,亦即該系統未來將涵蓋的範 圍。界定邊界是創新守門機制的初始條件,一旦競賽或展示的「主題」 與「對像」過於封閉,則該活動將失去選擇的多元性;然而,若條件 過於開放,也將影響後續篩選、評選的困難度,使機制的控制出現極 大的挑戰。. 立. 2. 篩選內容. 政 治 大. ‧ 國. 學. 創新守門機制的第二個構面為篩選內容。Hsiang et al.(2006) 認. ‧. 為內容可分為區段性及系統性兩類。區段性內容是片段的資訊與知. y. Nat. 識;系統性內容則可展現較完整的面貌。因應競賽主題的不同,或是. er. io. sit. 構想內容的特性,主辦單位可以設計混合機制,在各階段採用不同的 互動模式。例如可將競賽拆解為多重流程,在第一階段採用區段性內. al. n. v i n 容篩選方式,書面挑選具有潛力的構想或計畫,而在進入系統戲內容 Ch engchi U 篩選,透過較多的現場說明方式,使創作者或參賽者能夠完整傳達其 設計意念。 3. 評選機制 在競賽或是展示的過程中,評選機制是攸關活動舉辦效果的關 鍵。成果的評選設計,不僅可使得創新成果脫穎而出,亦可獲得廣泛 的關注。評選機制的分析與設計,可分為互動設計、揭露形式與加值 效果,分項說明如下。. 26.

(41) 27. (1) 互動設計 競賽過程的互動設計有開放型與封閉型兩大類,代表競賽或展示 活動中,「評選時與外界碰撞的可能性」。封閉型競賽在活動過程中, 較不重視參與者與外界的互動;而開放型競賽則鼓勵參與者不斷與外 界接觸。透過與外界的互動,守門活動本身亦可成為價值網,使外部 的參與者,可以不斷地與守門活動本身共創價值、獲取價值。 (2) 揭露形式. 政 治 大 時,競賽主題將不具任何轉換的可能性;反之,當評審的揭露型式變 立 競賽過程的揭露形式可分為單一與多元。設計單一的揭露形式. 更為多變時,將易於發現參賽者的可塑性。透過多元的揭露形式,可. ‧ 國. 學. 使守門人更瞭解參與者的實力與潛力,而競賽過程中的多元風貌與不. ‧. 可預測性,亦將為守門活動增添可看性,使守門活動本身成為眾所矚. sit. y. Nat. 目的活動之一。. n. al. er. io. (3) 加值效果. i n U. v. 競賽過程的加值效果主要著重於守門機制給予參賽者的回饋,在. Ch. engchi. 一次性決定勝敗的競賽中,參賽者提出的構想將不具任何加值效果; 然而,在加值競賽中,參賽者的構想將隨著守門人給予的建議而大有 進展(溫肇東、羅育如、陳意文,2007),許多非一次性決定勝負的競 賽中,我們都可以觀察到參賽者隨著競賽的推演而有長足的進步與更 加優秀的表現。 (三)守門機制價值創造 Bowman, C. and Ambrosini (2000) 認為組織層次的價值創造可以分 為兩類: 使用價值 (use value) 以及交易價值 (exchange value)。使用. 27.

(42) 28. 價值是指使用者依據自己的需求來判定新服務、新產品、新工作等的品質。 例如新工作的速度或績效品質。交易價值是指新工作、新財貨、新服務或 新產品的交易發生時所得到的金額數量,或者是使用者針對新工作或新財 貨等付給賣方的使用價值。價值的創造是透過使用者主觀認定的相對價 值,而這個使用者可以是個人、組織或是社會。守門機制可使得機制中的 各利益關係人同時獲得使用價值及交易價值,而守門機制本身就是一個系 統性的價值創造機制。. 六、競賽創新守門機制. 政 治 大.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中心「產業創新能耐平臺建置與推廣-B. 立. 組創新守門機制之應用與推廣」(2010)提出的競賽分析構面,認為分析競. ‧ 國. 學. 賽時,需依據七個觀測指標,包括:競賽規則設定(邊界界定);競賽評審 準則:審查方式、互動設計、揭露形式與加值效果;競賽獎勵設計;守門成. ‧. 果保護;參賽者、守門人(評審委員)之權力距離;競賽主辦單位涉入程. y. Nat. n. al. er. io. 說明如下。. sit. 度;競賽永續經營,等七項指標,分析競賽守門機制的執行與成果。分項. (一)守門目的. Ch. engchi. i n U. v. 1. 尋求創意 愈來愈多的企業、機關開始把問題或需求公開化,希望透過普羅 大眾集思廣益,提供創意協助企業解決問題,或是幫助這些企業找到 好點子。例如2004年的總統大選,國親聯盟舉辦文宣比賽,以及陽明 海運徵求形象廣告創意設計比稿,站在主辦單位觀點,透過提供數十 萬元獎勵的設計,邀請多間廣告公司比稿,不僅能挑選出宣傳效果最 好的文宣,比賽本身也是宣傳之一。. 28.

(43) 29. 2. 發掘人才 透過專業的公開比賽,讓有潛力的人才被企業發掘,例如唱片公 司透過詞曲創作比賽挖掘新人或是廣告金犢獎,其優勢在於讓原本想 要毛遂自薦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人才,能夠有嶄露頭角的機會,主辦單 位更有可能因此而發掘到意想不到的特殊人才。「超級星光大道」或美 國「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的選拔節目,極盡所能將活動過 程以「戲劇化」的方式呈現,裁判的評審意見與風格本身也是重要的 演出之一。 3. 獎勵與推廣風氣. 立. 政 治 大. 許多學術或藝文單位,本身有著推廣或普及該門學術的重責大. ‧ 國. 學. 任,於是透過舉辦比賽來推廣及鼓勵這些學術,就成了這些單位的例. ‧. 行活動,例如各大學文學院及許多縣市文化局幾乎都會舉辦文學獎;. y. Nat. 許多學會每年都會舉辦論文獎,而得獎的作品當然也很可能成為當屆. n. al. er. io 4. 行銷與公關. sit. 年會裡重要的討論內容,例如成大舉辦的「鳳凰樹文學獎」屬之。. Ch. engchi. i n U. v. 許多公司將比賽作為公關行銷活動,推廣自家的產品、理念或服 務,例如某產品的應用比賽或是外觀設計比賽,以及誠品咖啡Eslite Caf'e專用紙杯設計比賽,第一名的獎品即是該公司餐旅事業部抵用 券。新光三越百貨也曾舉辦購物袋設計比賽,希望參賽者將自己的作 品展現於大家面前,這類活動大多事由公司的行銷部門舉辦,而非企 劃或研發部門。 (二)競賽規則 評選機制的分析與設計,應可分為競賽類型、競賽主題、與參賽者資. 29.

(44) 30. 格。以下將分別說明其內涵。 1. 競賽類型 (1) 創意競賽:將創新或創意書面化的競賽,尚未到達產品階段。 (2) 創新競賽:將創新或創意真實地產出產品或服務的競賽。 (3) 創業競賽:將創新或創意實踐於真實營運計劃書之競賽。 2. 競賽主題. 治 政 大 台灣工業銀行舉辦 亦或是人才?主辦單位可透過競賽主題呈現,例如: 立 競賽主題應明確說明其方向性及重點,例如競賽選擇對象為作品. 之We Win 創業大賽即是明確指出競賽團隊須提供具備市場可行性的創. ‧ 國. 學. 業計畫,此計畫書即為作品;時代基金會舉辦之國際青年領袖計畫則. ‧. 明訂選擇對象為人才。. sit. y. Nat. 3. 參賽者資格. n. al. er. io. 參與競賽的對象若僅限於在學學子,則社會人士將不具參賽資. i n U. v. 格;但具有工作經驗的在學學子是否隸屬於在學學子的資格?年紀是. Ch. engchi. 否也是參賽的限制?這些都需要主辦單位明白的定義,並且可以為什 麼會有這樣的資格限制,以符合此競賽的核心宗旨。 (三)競賽評審準則 在互動設計部分,共有開放式與封閉型兩大類,代表競賽或展示活動 中, 「評選時與外界的碰撞可能性」 。舉例而言,封閉型競賽在活動過程中, 較不重視參與者與外界的互動,例如獎項選拔。 而開放式競賽則鼓勵與參與者不斷與外界接觸,如許多實境節目的設. 30.

(45) 31. 計,包含國內的超級星光大道、超級偶像,以及國外的誰是接班人、超級 名模選拔,皆不約而同地強調在評選過程中,參賽者應與外界不斷接觸, 而互動效果亦將納入評選的考量之一。另一方面,透過與外界的互動,守 門活動本身亦可成為價值網,使外部的參與者,可不斷地與守門活動本身 共創價值、獲取價值。 (四)參賽作品呈現方式 在競賽評選的過程中,呈現形式可分為單一與多元。設計單一的呈現 形式時,競賽主題將不具任何轉換的可能性。相反地,當評選的呈現形式. 政 治 大. 可更為多變時,將易於發現參與者的可塑性。. 立. 舉例而言,傳統創業競賽單只要求創業團隊提出完整並具備可行性之. ‧ 國. 學. 創業計劃書,然時代基金會舉辦之國際青年領袖計畫過程中即不斷要求參. ‧. 賽團隊提出不同的作品,從不同角度呈現參與者的可塑性。. sit. y. Nat. 透過多元的揭露形式,可使守門人更瞭解參與者的實力與潛力,而競. al. er. io. 賽過程中的多元風貌與不可預測,亦將為守門活動增添可看性,使守門本. n. 身成為眾所矚目的活動之一。. Ch. (五)守門流程加值效果. engchi. i n U. v. 評選機制的設計應考量是否重視競賽過程中的「加值效果」。一般而 言,在一次定生死的比賽形式中,參賽者提出的構想將不具任何加值效果, 例如獎項選拔、入學考試與運動競賽等。相反地,在加值競賽中(多次評 選階段),參賽者的構想將隨著守門人給予的建議而大有進展,在本研究三 個個案中,皆可發現參賽者的成長與進步。 (六)競賽獎勵設計.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XII, pp.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refore, the key to the increase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li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As a matter of fact,

2.1.1 The pre-primary educator must have specialised knowledg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 development before they can be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children, set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The aim of the competition is to offer students a platform to express creatively through writing poetry in English. It also provides schools with a channel to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