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序章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895 年滿清政府因中日甲午戰爭,而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柔道運動便是在 日本人統治臺灣時傳入。1臺灣柔道運動發展由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至今已有百年 歷史,使得柔道運動成為臺灣百年歷史的運動項目之一。2在 1931 年柔道運動 在國民中學曾被列為正式體育課程之一,3柔道運動在臺灣發展雖已百年,但探 討柔道發展的文獻並不多,目前針對臺灣柔道運動發展歷史相關的研究有:呂 耀宗 2001 年著「臺灣柔道史(1952~1970)」,4其內容整理出相當完備的臺灣柔 道發展之重要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資料;曾奕楷 2003 年所著「故事、記 憶與認同──嘉義和平館之文化研究」,5其內容單就對陳戊寅先生的訓練和其所 創立「和平館」從起源、萌芽、奠定基礎與最輝煌的時代去探討;張樹林 2004 年著「嘉義柔道運動發展之研究(1938~1973)」,6其內容探討嘉義地區柔道 發展的脈絡;許正心 2009 年著「臺中縣柔道發展史之探討」,7其內容探討臺 中縣柔道發展的概況;施佩均 2011 年著「臺灣柔道競技運動發展研究」,8其內 容探討近 20 年(1988-2008)來之參賽選手,並統計柔道參與人口數量及分析 培訓體系之變化狀況。

歷史是理解人類發展進程的基礎,臺灣柔道運動歷史研究的學術著作並不 多,筆者認為若能將臺灣柔道運動發展作一系統的研究,將有助於體育文化的 傳承與柔道運動的推展,達到鑑往知來之效。

1 蔣明錦〈臺灣柔道運動發展過程與現況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4 期:397。

2 陳中興〈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柔道: 歷史社會學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 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桃園縣。2008。

3 老松信一〈柔道百年〉,東京時事通信社株會社,1966,頁 131。

4 呂耀宗 2001〈臺灣柔道史(1952-1970)〉,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曾奕楷〈故事、記憶與認同──嘉義和平館之文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體育研究 所。2003 年。

6 張樹林 2004〈嘉義柔道運動發展之研究(1938-197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 士班。

7 許正心〈臺中縣柔道發展史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8 施佩均〈臺灣柔道競技運動發展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2011 年。

2

近年來臺東縣柔道運動發展蓬勃,相關之文獻記載卻極為有限,曾經有許 多人在這塊土地為柔道運動默默付出,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及種種因素,逐漸為 人們所遺忘,臺東縣柔道運動發展歷史悠久,數十年來於各項全國大賽均能獲 得優異成績,近年更是佳績頻傳,臺東體中柔道隊更於2008年舉行的全國中等 學校運動會勇奪7金5銀3銅及高男組、國男組團體錦標雙料冠軍。9談起臺東柔 道運動的發展,一般人會均直接聯想起臺東體中,它培育出眾多國手,為國家 在國際競賽上贏得許多獎牌,2000年,當時就讀臺東體中高中二年級楊憲慈同 學,獲得亞洲青年柔道錦標賽的金牌,隔年,再度為國家添了兩面獎牌。102007 年亞洲青年柔道賽國手選拔,臺東縣柔道好手大放異彩,入選的16名選手中,

臺東體中培育出來就占了5人。112009年臺東縣由國中小及高中選手組成的柔道 團隊,參加我國柔道總會舉辦世青、世青少、泛太平洋青年柔道錦標賽及亞洲 青年暨青少年柔道錦標賽之國內選拔賽,獲得優異的成績,總計15人共20人次 獲選中華臺北代表隊國手,難能可貴的是,世界青少年組共選拔八個量級,臺 東體中囊獲七個量級國手,獨霸全國。12綜觀近年來的成績,每一次的賽會,代 表臺東出賽的選手們,總能抱回佳績。

筆者學習柔道已有 20 多年之久,喜歡歷史,一直想要為臺灣的柔道運動,

留下些什麼,在臺東體中成立後,為何在柔道場上連霸多次的臺北縣,已不再 佔上風;常常聽到柔道前輩細說以前臺東柔道的事蹟,在臺東體中成立前,鮮 少人知道,這塊土地上,有一群熱愛柔道運動的前輩們,默默的在社會與學校 裡,不計酬勞的付出時間與心血來培育後進。1990 年在法國第戎舉行的世界青 年柔道錦標賽,13臺東縣一同熱衷柔道運動的陳正昌老師及其公子陳品欣,同時

9 臺東新聞網,http://www.tnews.cc/089/newscon1_8686.htm。2011 年 5 月 2 日 am8:50。

10 兩面獎牌分別為 2001 年亞洲青年柔道錦標賽金牌,2001 年泛太平洋柔道錦標賽銀牌。

11中國時報體育新聞網,

http://tw.myblog.yahoo.com/jw!_2II1pOfGx9uYSizA_uQ_ng-/article?mid=9807。2011 年 5 月 2 日 am8:50。2011 年 1 月 23 日 pm10:20。

12 劉家和,〈東縣柔道囊括中正杯盃三級男團冠軍〉,《更生日報》,2009 年 12 月 22 日。

13 世界青年柔道錦標賽由國際柔道總會(International Judo Federation)所主辦,這項賽事每兩 年由會員國輪流舉辦。

3

入選國家代表隊教練及選手,14為國爭戰,相隔 12 年後,由陳正昌老師及其公 子陳燕修共同指導的楊憲慈選手於 2002 年世界青年柔道錦標賽勇奪女子 57 公 斤級銅牌,及至 2009 年世界青柔道錦標賽由陳燕修老師率隊參賽,臺東體中學 生黃聖庭,榮獲男子 55 公斤級銅牌,15此一脈絡恰是臺東縣柔道數十年來發展 歷程之里程碑,然因臺東社會文化發展較為緩慢,柔道運動發展相關文獻資料 並不齊全,及公文、史料並未妥善保存,只能依比賽秩序冊、柔道委員會各屆 幹部組織、報紙與訪談等資料來還原當時臺東縣柔道運動推動之情形,並憑著 現有的文獻資料喚起過去推動者的記憶,用口述紀錄的方式,再加以整理。綜 合上述理由,乃為本研究的背景。

14 陳麗如,〈陳正昌父子憑添佳話〉,《更生日報》,1990 年 3 月 10 日。

15 第一面世青男子獎牌於 1974 年臺北市雙園道館的林秋發選手所獲得,第二面男子組的獎牌 於 2009 年臺東體中黃聖庭選手所獲得,中間間隔了 35 年之久。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課題

一、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之問題乃是針對臺東縣柔道運動的起源及其發展的全貌,詳細 探究自 1958 年至 2011 年期間,臺東縣柔道運動發展的歷史軌跡,逐步追 溯其根源,從歷史角度探討柔道運動在臺東縣發展全貌及脈絡,了解其發 展過程,筆者將本研究分為三個部分來探討,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探討 1958~2011 年間臺東縣柔道運動之時代背景

(二)探討 1958~2011 年間臺東縣柔道運動在社會之發展。

(三)探討 1958~2011 年間臺東縣柔道運動在各級學校之發展。

二、研究的課題

根據研究目的,筆者以本研究主題為中心,針對此時期臺東縣柔道運 動之發展,配合時代背景及相關柔道運動政策之影響,作一全面性之探 究,茲將研究的課題分為三個部分:

(一)探討 1958~2011 年間,臺東縣柔道運動在社會發展之時代背景,包 含當時的政治概況、經濟概況、體育概況和教育概況。

(二)探討 1958-2011 年間,當時推展臺東縣社會柔道運動的組織、社會 柔道運動發展之實態、以及推展柔道運動之重要人士。

(三)探討 1958~2011 年間,臺東縣柔道運動在高中職、國中、國小發展 之情形。各級學校推展柔道運動之相關人士,各級學校參與各項柔 道賽事之概況,各校傑出柔道選手的介紹及各級學校推展柔道運動 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5

第三節 相關文獻探討

國內有關柔道運動的文獻,多以戰術分析、規則的演變、運動傷害調查和 教練與選手之間的滿意度調查相關之論述為題材;以地方柔道發展歷史為題 材,並從事研究之論著並不多見,以下分別列舉國內柔道運動發展之相關文獻,

予以探討。

一、呂耀宗,<臺灣柔道史(1952-1970)>。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2001 年。

文中論述臺灣柔道運動的發展史(1952-1970),此研究之目的在於探究柔 道運動在臺灣本土發展之相關歷史面貌,獲致幾點結論如下:

(一)柔術為柔道之母體,文獻中有歷史事跡可考證的柔術最早流派為西 元1532年由竹內久盛所創的竹內流,就年代考證中國武術家陳元贇 所創流派是在1638年,陳氏對於日本柔術的演進有重要的影響及貢 獻。

(二)日據時期的柔道發展,對於臺灣本土柔道運動的發展,有決定性的 重要貢獻,因臺灣本土第一代柔道名人,皆孕育於昭和時期(1925 年之後),進而造就了柔道運動在臺灣本土流傳至今。

(三)柔道自從國民政府來臺時,因臺灣面臨特殊的政治情節,因此在日 據時期已有發展的柔道運動,終止了好幾年的時間,直到1952年第 七屆省運(名稱以國術表演)和1953年第八屆省運(名稱以柔道表 演)後,終於將柔道運動推展成省運正式比賽項目。

(四)在1964年之前臺灣柔道比賽,以段級區分比賽級別,1957年開始舉 辦中學學生組,1959年開始舉辦大專院校學生組,1965年之後臺灣 柔道比賽以體重分比賽級別,並以段級分甲組(有段組)與乙組(段 外組),1969年臺灣省柔道錦標賽開始舉辦女子組柔道競賽項目。

6

此研究有助於筆者了解柔術發展成為柔道的過程,列出該時期臺灣柔道運 動發展過程與柔道運動發展的重要推手,文獻探討部分將有關臺灣柔道史之相 關文獻,清楚分類並說明,有助於筆者了解全臺柔道運動發展的始末,提供筆 者對於柔道運動在臺灣的歷史發展作階段性的論述,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張樹林,<嘉義柔道運動發展之研究(1938-1973)>。國立臺灣體師範大學 體育研究所。2001 年。

該文介紹嘉義柔道運動的發展與脈絡,文中除探討嘉義柔道運動的發展,

並將日治時期中日甲午戰爭後,滿凊政府於 1895 年 4 月 17 日將臺灣、澎湖割 讓給日本。開啟日本統治臺灣長達 50 年的序幕,日本以柔道訓練警察,也把柔

並將日治時期中日甲午戰爭後,滿凊政府於 1895 年 4 月 17 日將臺灣、澎湖割 讓給日本。開啟日本統治臺灣長達 50 年的序幕,日本以柔道訓練警察,也把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