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今知識爆炸、資訊普及公共藝術(Public Art)此名詞已漸不陌生,解釋 不勝繁舉,常與環境藝術 (Environment Art)、公眾藝術(Public Art)、地景藝術 (Land Art)、景觀藝術(Landscape)等詞彙牽扯關係,難分界線。公共藝術於國外 行之有年,台灣則自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民國八十一年七月頒布「文化藝 術獎勵條例」中規定公有建物所有人應設置藝術品美化建築物與環境,其價值

不得少於建物造價的百分之一,自此公共藝術設置之種子開始萌芽,外加民國 八十七年再次通過「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更使得台灣的公共藝術蓬勃成長。

公共藝術發展,至今十多年光景,可見政府單位積極投入人力與心力於推 動公共藝術之施行,學術界也不少單位關心公共藝術的課題與議題之探討與研 究,自八十四年始至九十六年多篇論文持續探究其意涵,有無數期刊、報導、

文章陸續刊登,歸納之發現多偏重於「公共性」、「教育性」、「參與性」、「藝術 性」甚或是「互動性」的層面,其中對於百分比公共藝術的研究對象也多著墨 於都市空間、文建會示範案例或新校園運動中之國中小學等,對於公共藝術設 置之意涵與賦意卻付之闕如,尤其是大學校園中的公共藝術(表 1-1)。

教育部為推動部屬機關、學校公共藝術之設置,融合公共藝術理念於學習 環境及課程設計,特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第三條第四項之規定,設置教育部「公 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其任務除負責教育部及部屬機關、學校公共藝術設置案之 諮詢、會勘、審議、評鑑等事項,並推動公立各級學校建築物之公共藝術設置 及其他審議事項。於 2002 年起,台灣多所國立大學的圖書館建築面臨增建或興 建的局面,其過程中均涉及公共藝術的設置課題,執行程序上的困擾與設置後 呈顯的績效,為避免落入「公共藝術的進駐,公共空間的浩劫」、「百分之一的 公共藝術,百分之九十九的視覺污染」、「百分之一的基金,百分之百的多餘」

等結局,校園公共藝術的設置更值得提出來檢討,因此圖書館公共藝術是可閱 讀性的場所賦意作品還是公共工程下的附屬產物,則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校園的行銷策略百百種,舉凡地標(如東海大學教堂)、季節(如台大杜鵑 花季)、地景(如成功大學的榕樹、東海大學的相思林)、建築(如台大洞洞館)

等均能深植人心,然而一處處賦意的好場所更能流傳千秋萬世,不論其具體、

抽象,皆是種無形的傳播與行銷,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試著想想,當親朋 好友進入校園時,最讓你急於想介紹的校園「景、物」為何?是一處處流傳於 校外具特殊意義、景象、傳說的地方吧!因此校園風格、故事往往成為學校的 代表號,更是形成一地一校一特色的重要關鍵,而大學校園環境中圖書館建築 是校園的重要地標建築,更是凝聚來來往往的師生與居民之共同記憶的地方,

建築內外經常設置多樣的環境裝置藝術或稱公共藝術,這樣的校園公共藝術使 命,將藝術工作者的想法整合入與其校園的探索對話中,將藝術作品安置在校 園的各個公共空間中,突顯校園的特點,詮釋校園的空間,同時提供人生體驗,

反應並建立校園特色(Jack Mackie,2002),因此圖書館建築週遭之公共藝術必 定為其環境達到加乘的功效,成為最容易形塑校地風情的最佳場所,然其間具 相互的關連性與關係性嗎?乃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Being and Circumstance》作者艾文(R.Irwin)認為,公共藝術是為基地 量身製做,否則一件藝術作品難以突顯作為該基地「文化地標」的功能,同時 展現設置基地之人文特色,這即是他所說的「因基地而存在的公共藝術」。因此 公共藝術賦予的場所精神便必須包含著硬體與軟體的相互搭配,也就是說公共 藝術必須兼顧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相互調和,因此圖書館建築與公共藝術究竟該 如何相得益彰,其深度能涵蓋到多廣的場所意義之課題,乃值得探討。換言之,

「場所精神」是種意念的傳達與影響,代表的為一種強烈的空間自明性,透過

「賦意」於公共藝術的營造過程,打造出在地意義、事件、故事或傳說,透過 此一技巧創造具價值、內涵、文化底蘊與永續性的大學校園,讓物件帶情感融 入創作者的理念設計,使公共藝術具活力、生命力,彷彿會自我說話般,不自 覺的吸引他人腳步與目光,營造一種物與人、人與人對話的橋樑,故大學校園 圖書館建築公共藝術之擬人化、物語化是否影響、改變使用者之活動模式或想 法態度便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三。

具體而言,校園公共藝術不應只是一個建築以外附屬的藝術品而已,應涵 蓋與公眾、建築師、藝術家等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與對話,有無可能透過一種 機制底蘊的產生,廣泛的營造公共藝術的「公共性」、「教育性」、「藝術性」與

「參與性」,因此藉由黃世孟教授(2006)提出之「場所賦意」引爆公共藝術新 話題,創造地標吸引力,進而解套公共藝術所關心之各議題。

表 1-1 公共藝術相關論文研究(本研究歸納整理)

以個案的方式進行公共藝術設置後與其環境、使用者與學校課程間的關係

論文整體架構於使用者的角度切入探討設置於不同地點、不同形式的公共

研究者 日期 論文題目 學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