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內容將分別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限制與待答問 題。共分四節,第一節是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 題,第三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則是模組教具、工程概念與學習 風格之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學工程教育的教學活動之目的,並非培養學生未來從事工程相 關領域的工作,而是藉由適當的教學策略與活動來增進學生的工程相關 知識,進而提升學生對工程的興趣, 以面對未來之所需,因為當工程 與科技教育相互結合時,國家便可以有更大的競爭力來面對下一世紀的 挑戰(Starkweather,2004)。

李家同表示工程教育要培養的是具有實作能力的工程師,產業界需 要具有實務理解力(Engineering Sense)的人才,把理論付諸實現的能力,

電機系學生要會設計電路、機械系學生要能設計機械(羅皓恩,2008)。

教育必須符合企業需求,使企業找得到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

美國總統Obama (2009) 認為:「要鼓勵年輕人成為事物的決策者,

而不只是消費的決策者」,決定美國的未來取決於鼓勵年輕學子參與創 建、構建和發明的能力,創建、構建和發明的能力就是發明造物的能力,

而工程設計與製作就是發明造物的歷程。國民具備工程創建、構建和發 明的能力,就能提升就業能力。

工程教育的設計應接近真實的世界,波音公司副總裁John Roundhill,

在2001年工程學院院長協會發表演說,主張工程師所需的屬性列表包括:

(1)良好的工程科學基礎的認識。(2)良好的設計和製造過程的認識。

(3)良好的溝通技巧。(4)多學科的,系統的觀點。(5)基本了解 情境中的工程實行。(6)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的深刻認識(Dunsmore, Turns,

& Yellin, 2011)。工程教育的課程內容需要符合真實世界的需要,且工程 教育在中小學階段,應該教導學生工程概念,工程概念課程應依據概念 的學習與發展理論(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簡稱CLD理論),從具體模組教具教學,教導學生如何辨識,學生學會 如何分類,進而形成相關工程概念。

二、模組教具對工程教學的便利與重要

教具可以激起學習者的興趣並且帮助老師容易地解釋概念

(Rasul,Bukhsh, & Batool,2011)。許多科技材料在完成成品後就不能拆卸 重複使用於其他單元裡,如此就顯得很不經濟。模組教具可以使老師教 學時會比較方便而且可以隨時拆裝、調整、重建,變成其它教學單元,

使用起來範圍相當有彈性。即使所使用的零件是塑膠產品,仍然能符合 綠色設計的核心價值"3R",即減量化(Reduce),回收(Recycle),

重複使用(Reuse)。學生以模組教具為素材,不但取得容易且節省許 多購買專用零件經費與加工製造的時間;在工程教育課程中,更能將有 限的時間專注於主題的發想與探討,以及減少測試、調整、嘗試錯誤時 的無謂浪費。

三、學習風格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

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學習,教師則必須根據不同的學習方式設計課程,

最成功的策略是當教導不同類別的學生時,使用不同的學習風格設計課 程  (Langlois & Thach, 2001; Miller, 2001; Tanner & Allen, 2004; Dinakar, Adams, Brimer, & Silva, 2005),透過這種方法,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需 求,學生可以更有效地學習。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有很多,從工程實作 的角度來觀察,與Kolb 的經驗學習有相當密切的關係。Kolb(1985)的經 驗學習理論強調經驗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從實際體驗裡面去得到歸納 的學習,從體驗學習模式發展出學習風格量表,因此,本研究從Kolb 學習風格量表去了解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在工程概念學習的差異。

對於學生的工程教育來說,模組教具是否在工程概念的學習有影響,

模組教具對於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是否會產生影響,這些都是值得探討 的問題;在設計模組教具時,對於如何引起學童的注意、如何呈現有組 織、有意義、簡單易學的訊息內容、如何幫助學習者進行編碼並進一步 貯存於長期記憶中,應做一番審慎、周詳之考慮;且Dale(1969)主張學

習者若要有效地運用更多的抽象教學活動,他們必須先建立有許多具體 經驗的庫存,這樣他們才能對抽象符號描述的現實賦予意義。因此,本 研究以「訊息處理理論」及「Dale 經驗金字塔」為理論依據設計模組教 具,探討模組教具應用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工程概念學習成效之影 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