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確立研究主旨及方向,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敘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 二節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及第三節針對本研究所出現的名詞給予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民國 98 年(2009 年)莫拉克颱風侵襲臺灣,在 8 月 8 日創下臺灣單日最大雨 量紀錄,嚴重的水患及土石流災情遍及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及 南投等縣市,造成 643 人死亡、60 人失蹤、400 人重傷、1155 人輕傷,尤以高雄 地區的小林村、新開村、那瑪夏鄉死亡人數最多(內政部統計處,2009)。

災後復原的工作千頭萬緒,受災人們的情緒也受到極大影響。就災後身心重建 之分期,災難後第一個月爲急性期,心理衛生工作重點爲心理支援及衛生教育;

第二至六個月爲復原期,工作重點爲危機及哀慟反應處理;第六個月後爲重建期,

著重發掘並追蹤罹患精神疾病之高危險群,以及心理輔導與精神醫療之介入(自 殺防治網通訊,2009)。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四版」(DSM-IV,1994)所述「精神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以下簡稱 PTSD),是指直接或間接接觸自然災害、戰爭、暴力犯罪、性侵害、嚴 重交通事故、技術性災難、難民、長期監禁與拷問等創傷事件的受害者、倖存者、

目擊者與救援者,所出現的症狀(孔繁鐘,1997;何長珠,1999;張強鈞,1999)。

此類壓力疾患的發生通常最快在災難發生後的一週,但亦有晚到 30 年才發生之個 案,而老人與小孩是 PTSD 的高危險群,其患病比例約莫 50 至 80%。莫拉克颱風 因全區域高強度、長時降雨,且堰塞湖潰決及複合型災害同步發生,區域嚴重災 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9),且伴隨的是屋毀之害,最深刻的是失 去至親之痛,救災之餘,整個社會須面對的是 PTSD 的症候群出現。

在災後提供藝術治療或心理治療時,我們能做的是催化哀悼的過程,哀悼的過

2

程須經過 4 個時期,第一是麻木時期,此時期腦筋空白,一般是兩、三天左右;

第二是渴念時期,這時非常想念已故的親人,對所有施予者常給予莫名之憤怒如 嫌志工菜燒得不好或挑剔日用品品牌等;第三為解組、絕望時期,此時因畢生財 產流失,會有深切的無助感出現;第四為重組時期,此也是整個心靈建設的重要 時期,同時是心理衛生人員介入最有效的時期(陸雅青,2000)。心理輔導等專業 人員常使用繪畫、音樂、或文學作品等圖書資訊資源來協助兒童紓緩緊張、焦慮、

不安與困惑等情緒,兒童藉著故事中角色的境遇,將自身受到壓抑的情緒投射其 中,進而釋放;同時參考故事人物處世之道,對照自身所面臨的困境,發展出自 己對實際生活面對問題的解決方式(陳書梅,2008)。這樣的治療或輔導可以「『關 懷兒童,希望無限』兒童生活藝術輔導營」為例,其主要對象為居於莫拉克風災 災區之小學生,藉由藝術陪伴的互動、傾聽及分享,,活動的實施透過布袋戲、

皮影戲、傀儡戲、兒童劇團、舞團及各縣市說故事協會等 10 餘個藝文團體,以說 故事、音樂律動、馬賽克集體創作、演藝團隊教學、兒童互動演練、表現展演等,

輔導及抒發學童對風災的恐懼與創傷(臺南應用科技大學,2010)。就如同民國 88 年所發生之「921 大地震」,災區的重建千頭萬緒,除了房屋、橋樑等硬體建設外,

心靈重建更為重要。各藝文團體或藝術相關科系師生也到災區學校及災民暫住營 區,展開心靈重建工作,除大型展演外,也安排多個小團體深入校內,協助學生 有關美術、陶藝、音樂等方面的指導,希望他們藉著心靈的充實,儘早走出悲情

(唐榮麗,1999)。許多藝術團體也以遊戲方式引導學童走出悲傷,透過遊戲歷程,

反映真實事件的縮影,不論是隨手塗鴉、捏泥巴或雕刻竹片樹皮等美術活動,讀 故事書、角色扮演等戲劇活動,手舞足蹈、身體律動等舞蹈活動,唱歌、玩聲音 等音樂活動,這些都是易於進入孩子異想世界的親密玩伴,像是個疏洪道的情緒 樞紐(洪進麗,2008)。

災區兒童在受災傷痛和驚嚇之餘,在媒體關注的熱潮過後,最需要的是回復生 活常軌,以及長期的陪伴支持(彭昱融,2009)。研究者於民國 98 年調任當時莫

3

拉克風災災區之學校,當這些災後輔導活動與藝術活動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學生 在課堂上被要求畫出自己的家園,或許是次數過於頻繁,抑或支援團體資源未能 有效整合之故,導致其一看到畫紙就撕掉或藏起來,顯示學生們對於被強迫一直 畫出已被摧毀的家鄉而感到難過。劉黎兒(1999)指出,先讓孩子們寫出「覺得 安心的人與事」,讓孩子覺得誰肯聽自己說話,在人際關係中獲得安心感的認知是 相當重要的。災後,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因為道路中斷,居民被迫撤離,致使無 法在短期內原地復課,而為學生尋覓寄讀及寄宿的學校也成為學校教師及行政人 員當務之急,在這樣的情況下,災校教師有些本身是災民,除了自己的家園尚未 復原,同時又得要負擔起災區學童們的生活起居,而學童因為家長不在身邊,不 安感也加劇,教師在此時也身兼父母的角色。史玉琪(2004)提到,災區需要外 來支援,又期望能自己理出頭緒,教師們除了須承受媒體監視的壓力,也要應付 過於頻繁的外來團體及許多的活動。據研究者的觀察,災區學校為維持教學品質 與顧慮學生住校問題,每天於諸多活動之後,往往課程挪至晚上 8 點鐘或 9 點鐘 才能結束,且為配合學生,有些教師與學生一起住校,有些則租屋於安置學校附 近。雖有志工或團體承辦活動而稍微減輕教師的負擔,但有些安排於假日的活動 卻使平日緊繃的教師亦無法獲得歇息。

研究者在大學就讀期間曾於課餘時間參加音樂治療的研習,擔任教職在災後也 參加許多有關藝術治療或心理治療的研習,加以擔任國中輔導主任一職,更確認 研究者欲以受災學校透過藝術陪伴活動之心靈重建為題之研究,而選擇以高雄市 受災地區嚴重之桃源區、那瑪夏區、甲仙區等之國中學生及教師為調查對象,盼 能藉由此研究,讓政府相關單位了解災區學童及教師對於藝術陪伴活動賦予受災 學童心靈重建之感受情形及接受度,並探析心靈重建與藝術陪伴活動之相關性,

以提供未來輔導之參考。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