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節主要說明研究架構流程、前導研究、執行步驟等三部分。研究架構流程是 本研究的實施過程方向,前導研究包括確定研究對象、實施歷程、對正式研究的啟 示,執行步驟包括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分述如下。

壹、 研究架構流程

本研究架構流程如圖 3-1,主要有五個研究階段:(1)根據研究主題進行文獻 探討,提升研究者的問題意識以界定研究目的與問題;(2)根據研究主題找尋合適 的研究對象;(3)進行前導研究以選取研究對象,並獲得正式研究的啟示,並為進 入研究現場前的準備;(4)進行正式研究,進入研究現場蒐集資料,並加以建檔管 理;(5)進行資料分析與解讀詮釋,歸納出結論與建議;(6)最後撰寫研究報告。

本研究期程,自 2018 年 7 月確定研究主題至 2019 年 1 月完成試探性前導研究,

歷時約半年時間。而後自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6 月進入研究對象課堂教學現場,

為主要觀察期,逐步展開質性研究,歷時約一個學期的課堂教學時間。自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進行蒐集資料的分析與解釋,持續與研究對象確認研究資料的意 義,最後形成結論與建議,並撰寫研究報告。整體而言,本研究全部歷時約二年時 間,研究流程大致上依據研究對象的學校行事曆,進行過程並非呈現直線性,各階 段步驟乃是連續不斷、反覆的一種動態循環歷程,持續與文獻對話與研究者的省思,

相互證成,此即為質性研究取向的精神

- 107 -

圖 3-1. 本研究架構流程圖 前導研究

選取研究對象╱場域

進入研究現場的準備 前導研究的啟示

資料蒐集 觀察、訪談、文件

資料管理 編號/轉譯

資料分析 編碼/歸納

研究結論╱建議

建立信賴關係 文獻探討

研究方向╱理路

研究能力的訓練

理論╱實務 辯證與印證 界定研究主題 研究目的/問題

撰寫研究報告 三角檢證

熟悉課堂情境

正式研究

- 108 -

貳、 前導研究

前導研究(pilot study)有助於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建立信賴關係,及對課堂觀察 與訪談能力的訓練,亦能熟悉課堂情境,為進入研究現場前的準備工作。以下說明 前導研究的實施,包括選取研究對象、實施歷程、對正式研究的啟示。

一、 選取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方式,選擇能夠提供研究問題最大資 訊量的研究對象。基於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科學教師實務知識的相關問題,本研究 設定研究對象的條件為:(1)現職公立國中具 10 年以上(包含 10 年)教學資歷的 自然科學領域經驗教師、(2)對於研究問題能夠提供豐富資料、(3)研究對象參與 本研究的意願與態度。

本研究選取 A 師和 B 師為研究對象,選擇的理由除符合本研究對象條件外,

尚有下列因素:(1)A 師目前擔任國中自然領域輔導團專任輔導員,研究者亦為輔 導團的研究教師,與 A 師有許多教學研究經驗,彼此有良好的信賴關係;(2)B 師 目前服務的學校為國家教育研究院(簡稱國教院)2014 年度「整合型計畫二」的研 究合作學校,49 研究者自 2014 年至 2018 年參與該研究計畫,經校長力薦 B 師為本 研究個案。A 師和 B 師的基本資料如表 3-1。

表 3-1

個案教師基本資料表

研究對象 性別 教育程度 任教學科 職務 教學年資 A 師 女 碩士 理化 專任教師 25 B 師 男 碩士 生物 專任教師 15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49 整合型計畫二名稱:十二年國术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在國术中學實施之課程轉化探究。2017 年度結 案。資料來源:https://rh.naer.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HNa8tq/record?r1=5&h1=1

- 109 -

質性研究要使「事物被看見」(making things visible)的最好方式,便是把事件 的背景、牽涉到的人物與其所扮演的角色作最詳盡的描述,以便讓隱晦難明的社會 現象可以浮現出來。以下描述兩位個案教師的背景資料。

(一) A 師的背景描述

A 師來自教育世家,父母親都是小學教師,姊姊也是國中教師。自由開明的家 庭教育養成她獨立自主的個性。1993 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以優異成績畢業,

選擇成為公立國中自然科學領域理化教師。A 師在國中任教 6 年後,復於 2001 年回 到母校取得科學教育碩士學位,旋即獲聘兼任國中自然科學領域輔導團員,2017 年 轉任專任輔導員。

A 師服務迄今已屆 25 年時光,教學經驗豐富,充滿教學活力與自信,更熱愛 學習新知,輔導團的經歷讓她獲得許多專業成長機會持續精進教學能力,如以教師 的專業能力表現和教學經驗標準評定,A 師堪稱專家教師(expert teachers)(簡紅珠,

1996)。Berliner(2001)指出專家教師的教學能力是經過反覆練習與反省而產生的,

Shulman(1987a)也認為經驗教師的教學實務在多年的經驗累積下,已有相當的實 踐智慧,這些實踐智慧是寶貴的經驗資產,可供新手教師學習與參考。面對一波波 的教育變革,A 師向來抱持積極的態度:「很多人抱怨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我倒覺得,教改像月亮,讓我變得不一樣。」(訪談_A 師_20181016_2)A 師的專業 能力與敬業精神,深受同儕敬重,經常帶領自然領域教師共同備課,或擔任公開授 課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克盡輔導員的職責。

A 師目前任教於北部一所都會地區的大型國中,目前每週只有一個國二班級

(以 A808 班稱之)的理化課程教學節數,其餘時間以公假支援方式帶領團員精進 教學專業知能及從事教學輔導工作。該校設立僅 20 餘年,是一所年輕的國中。學校 重視科學教育,為教育局指定的國中自然領域輔導團召集學校,擁有豐富的科學教 育資源。因應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科技新興領域,學校近年成立科技創客教室,積 極推展創客運動(maker movement)。A 師每年都會協同校內創客社群教師規畫辦理

- 110 -

探究與實作闖關活動,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精神。

A 師反思學生時代所受的教育影響,重新審視自我的教學信念「把學生當作自 己的孩子來教……教他們讀書的方法和為人處世的道理」,經常提醒自己「不能再用 國中時的老師那種填鴨教學方式,……應該要做到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而且根據 輔導團的經驗,她發現「推動小組學習可以維持學生學習的專注力,學會和同學合 作學習,也尌沒有不想學的孩子」,並且「實施探究教學可以讓學生變得更主動、更 積極的來學習科學」。因此,她認為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打造一個學生喜歡的探究小 組學習環境」。(訪談_A 師_20181023_1-2)

(二) B 師的背景描述

B 師來自南臺灣鄉村大自然滋養長大的「庄腳囝仔」,言談舉止流露著「道法 自然」的童心。2002 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2009 年回母校取得教 育哲學碩士學位。50 B 師經常以教師哲學的觀點自省:「只有保持童心,才能感受 到孩子們的純真世界」(訪談_B 師_20181107_1)。

B 師大學畢業後,先留在高雄服務 10 年時間,5 年前才轉任到北部一所鄰近 都會地區的中小型國中。學校設立將近 40 年,受學區人口外移和少子化影響,不少 學生來自隔代教養的家庭,面臨的學習問題需要教師更多的支援與協助。近年來學 校積極提倡閱讀風氣,獲選教育部學校閱讀磐石獎,並自 2016 年起參與教育局試辦 學習共同體前導學校計畫,以及國教院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研究合作學校,希冀開 創學校教育的新願景。B 師也感受到學校正在蛻變的契機:

學校目前參加許多教育計畫,我知道的尌有教育局的學體共同體以及國教院的 自主學習工作坊。上個學期末時(2018 年 6 月 15 日),學校冺用晚上辦理一場 自主學習成果發表會。看到我國一教過的孩子,能夠表現得那麼有自信,勇敢 地在許多家長來賓面前解說他的專題研究,而且說得很清楚,感覺只經過短短

50 研究者從訪談中得知 B 師的碩士論文主題是關於教師形圕自身教師哲學的研究。

- 111 -

的一年時間,孩子尌已經有了很不一樣的變化。我們這邊的孩子雖然程度沒那 麼好,不過可以感覺學校札在努力地改變,而且是往更好的方向在改變。(訪談 _B 師_20181107_2-3)

B 師目前擔任國一五個班級的生物課程教學,研究者經前導研究的課堂觀察結 果,決定選擇其中一個班級(以 B706 班稱之)做為正式研究的場域。選擇的理由 是基於 B706 班為學校推動學習共同體的「基地班」,學生習慣以小組學習方式進行

合作學習,具有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課堂討論的氛圍。B 師對於學生的學習觀察:

706 班是本校學共(學習共同體)的基地班,學生比較主動,學習能力也不 差。通常我會用分組上課,學生是異質性分組,小組長會帶組員討論,如果 遇到小組裏面學習狀況有問題的孩子,我尌會過去協助。班上其他任課老師 也都會用分組方式,看起來學生還蠻習慣這種學習方式。(訪談_B 師

_20181107_3)

B 師的教育信念是,期許自己做為一位稱職的教師園丁「帶著孩子走向大自然,

教導他們向大自然學習」。(訪談_B 師_20181107_1)所以他最關心的是「每個學生 在課堂中都能學到什麼,要想辦法讓所有的學生都學會如何學習」,因為他認為「不 少孩子離開學校後是不再學習的」。(訪談_B 師_ 20181107_3)B 師充分展現科學哲 學家的詩性智慧,是一位頗受學生歡迎的循循善誘經驗教師。

二、 前導研究的歷程

本階段研究自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 月間進行,研究者進入教學現場觀察 兩位個案教師的課堂教學實務。研究者以「完全觀察者」的角色進行課堂觀察,不 涉入課堂情境,主要目的是熟悉課堂情境、降低觀察者效應/新奇效應(novelty effect)、了解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學生的學習情形。前導研究的初步結論與文獻

本階段研究自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 月間進行,研究者進入教學現場觀察 兩位個案教師的課堂教學實務。研究者以「完全觀察者」的角色進行課堂觀察,不 涉入課堂情境,主要目的是熟悉課堂情境、降低觀察者效應/新奇效應(novelty effect)、了解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學生的學習情形。前導研究的初步結論與文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