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探討 OA 對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與學術傳播的影響,以國立清華 大學圖書館訂購之理工類付費電子期刊為例,探討 OA 期刊之現況、分析不同時 期 OA 期刊發展的差異以及 OA 之引用優勢。本章分三個部分陳述整個研究設計與 實施,第一節介紹本研究之架構及採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節說明研究的對象和抽 樣方式;第三節則說明資料整理與分析的方式。

3.1 研究架構與方法

為瞭解電子期刊館藏的經濟效益,對其進行使用評估是最直接的方法,整合 所有資訊可對某份期刊在館藏中的價值提供更完整的觀察。 如何瞭解並調查分析 目前圖書館所購買的付費電子期刊中,有多少數量或比率可以在OA的環境中找到 相同的全文資料?經過四年時間,獲得數量增加比率為何?TA與OA的平均被引用 次數為何?OA是否具有引用優勢?不同的學科領域間是否有所差異?本研究設 計以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購買之付費期刊為抽樣母體,並選擇該館理工類之領域 為探討對象,採分群抽樣方式進行,依據圖書館電子資源館藏分佈與特性,取得 2001~2005年理工類七個領域共600篇樣本,與查詢之入口網站或典藏庫所獲得的 期刊論文逐一查核,實際檢驗是否可於OA環境中取得全文,並以人工比對的方式 判斷全文之正確性,再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查詢TA與OA所屬期 刊之期刊排名,並利用美國資訊科學學會(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的引文索引系統Web of Science(簡稱WOS,包括SCI、SSCI和A&HCI資料庫)

分別針對TA與OA抽樣樣本之被引用次數進行查詢,將上述所得結果進行量化統 計,並將OA統計分析結果再與2005年之研究結果進行綜合比較,分析不同時代背 景OA表現的差異性,最後整合所有實證研究結果,進行歸納與綜合比較,提出研 究結論與建議,研究架構如圖3-1所示。

圖 3 - 1 研究架構圖

3.2 研究對象與樣本

由於國立清華大學為一研究型大學,該校圖書館館藏電子期刊資源豐富,館 藏清單常提供他校作為採購參考,故以之為研究對象。為觀察並瞭解 OA 發展與 時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與黃瑞娟<Open Access 對圖書館電子資源規劃影響之 研究>之相同抽樣樣本進行實證研究,自清大圖書館訂購電子期刊中,選取理工 類 七 個 領 域 (Chemistry, Computer Science, Earth Sciences,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Mathematics, Physics)、商業出版品與學會出版品至少各一 種、定價在各該領域金額前 20%的期刊,抽樣樣本期刊詳如附錄一及附錄二。

選擇抽樣訂購期刊及期刊論文 理工類 7 個學科(Chemistry,

Computer Science, Earth Sciences,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Mathematics, Physics)

選定查詢入口網站或典藏庫

(Google, Google Scholar, OAIster, CiteSeer, arXiv)

整理資料並運用 OA Search 系統逐一比對檢核 1. 付費電子期刊之 Open Access 現況統計、

分析

清大圖書館訂購之付費電子期刊 OA 發展趨勢與引用優勢之研究

以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查詢 TA 與 OA 所屬期刊之期刊排名

以 2001~2005 年出版之期刊為範圍,每年從這些期刊目次中各抽出 120 篇文 章,5 年共計 600 篇樣本數,篇數比例則參酌清大圖書館理工科訂購期刊分佈比 例,其所屬領域及抽樣筆數詳如圖 3-2,2001~2004 年均自所挑選期刊中各年份 均取當年度第一期及最後一期,2005 年則挑選第一期及調查當時最新期,自各期 刊目次中隨機抽出 1/5 至 1/10 篇數(若期刊篇數較少則至少取兩篇)進行調查。為 了增加普遍性及客觀性,本研究取出兩組期刊組合,其中 2001 年,2003 年及 2005 年期刊為同一組樣本(附錄一),2002 年及 2004 年取同一組樣本(附錄二)。

圖 3 - 2 2001~2005 年各領域抽樣樣本篇數分佈圖

3.3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實證所得資料與資料處理可分為二部份:

一、OA 發展的情況:

將抽樣樣本與入口網站或典藏庫交互檢索之結果,由資料庫轉出並匯入 Excel 進行資料整理、排序,分別針對不同年度以及不同學科領域,統計 2005 年前期研

究所獲得之原有 OA 篇數/比例、本研究所獲得之 2009 年新增 OA 篇數/比例,以 及目前取得之全部 OA 篇數/比例,以便對目前 OA 的現況、不同時段(2005 年與 2009 年)OA 發展的情況與差異進行分析比較。此外,亦對不同學科領域在不同 入口網站或典藏庫可查得之 OA 篇數/比例進行統計分析,以瞭解各個入口網站或 典藏庫之發展與差異。

二、OA 引用優勢分析:

以 JCR 查詢 TA 與 OA 文獻所屬期刊的期刊排名,由於 2001 年 Computer Science 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 、 樣 本 一 Engineering 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和 Mathematic 的 Theory of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期刊,以及 2002 年 Chemistry 的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Perkin Transactions 1、樣本二 Computer Science 的 Computer Network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和 Earth Science 的 Water Environment &

Technology,未被 JCR 所收錄,因此排除上述期刊樣本的排名統計。統計時先剔 除同一期刊於不同期刊類別中排名重複的部分,如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tatistics 在三種不同期刊類別中的期刊排名為 Q3, Q2, Q2,統計時僅採用 Q3, Q2,接下來採複選題分析之方式依不同年度和不同學科領域,分別針對 TA 與 OA 文獻進行統計分析,以瞭解 TA 與 OA 所屬期刊之期刊排名的分佈情況。

另外,將 WOS 檢索之 TA 與 OA 文獻的被引用次數,以及各年度抽樣期刊樣 本中所有文章的平均被引用次數輸入 Excel 進行統計,由於樣本一(2001、2003 與 2005 年)Mathematic 的 Theory of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期 刊,以及樣本二(2002 與 2004 年)Earth Science 的 Water Environment &

Technology 期刊未被 WOS 所收錄,因此進行各項被引用次數統計時,已排除此 二種期刊樣本。

本研究為取得公平的評量基準,依不同年度和不同學科領域,分別針對 TA 與 OA 文獻,以及各年度抽樣期刊樣本中所有文章計算其平均被引用次數/比例,進 而分析、比較 TA 與 OA 被引用情況之差異。此外,再根據 Norris, Oppenheim, &

Rowland(2008b)文中所提供之方式,分別計算其 OA 的引用優勢【(OA 平均被 引用次數 - TA 平均被引用次數)/ TA 平均被引用次數】,以瞭解 OA 與 TA 相較 之下增加或減少的比例,探討 OA 是否具有引用優勢及其差異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