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方法,第二節為研究情境,第三節為研究教 材與工具,第四節為課程發展與研究流程,第五節為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將各節 詳述如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方 研究方 研究方法 研究方 法 法 法

本節將從瞭解行動研究的意義與特徵中,說明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原因。

一、 行動研究的意義與特徵

Lewin 指出,所謂的行動研究乃是結合科學研究者與實際工作者的智慧和能 力,以完成某項事業的方法(引自張德銳、李俊達,2007)。Elliott(1991)則 認為行動研究是在情境中為改善行動品質,對社會情境所做的研究。蔡清田等人 延續其概念,將行動研究定義的更具體,他們認為所謂的行動研究是透過行動與 研究合而為一,藉以縮短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強調的是實務工作者的實際行動與 研究的結合(王文科,2002;潘世尊,2007;鄭增才,2006;蔡清田,2000)。

換言之,行動研究就是實務工作者,基於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與專家學者或是 組織中的成員共同合作,研擬解決問題的途徑與策略,並透過實際行動付諸執 行,進而加以評鑑、反省、修正、回饋,以講求實際問題解決的一種研究方法。

所以行動研究的目的在解決實際工作情境中所遭遇的實務問題,而非建立學 術理論。行動研究與傳統研究不同,學者(朱仲謀,2006;陳向明,2002;陳美 如,1995;蔡清田,2000)對其主要特徵多所琢磨,研究者整理如下:

(一)研究者即實務工作者

行動研究鼓勵實務工作者擔任研究者角色,透過不斷的探究、反省、批判 等過程,解決工作情境中的實務問題。

(二)研究過程採螺旋循環模式進行

Lewin 認為行動研究是許多迴圈所形成的螺旋循環模式,每一個迴圈都包 含了「規劃」、「行動」、「觀察」、「反省」、「重新規劃」等步驟。所以行動研究是 一種連續、循環的研究過程,要不斷的行動,從行動中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

並解決問題。

(三)研究方式重視協同合作

行動研究強調團體研究的協同過程,由於參與研究者都是未來研究結果的 應用者,為有效控制研究效度的問題,行動過程應以協同合作為主。參與成員的 關係應為平等的合作夥伴關係,而非成員間上下等級關係。即便是獨立研究者,

亦需要外來的諮詢與協助,但諮詢者的角色不在實際掌控研究,僅止於提供支援 與諮詢而已。

(四)研究的問題或對象具有特定性,以情境為取向

行動研究的問題或對象具有其情境特定性,它的樣本是以特定實務問題為 主,研究旨在解決研究者所處工作情境中所遭遇的問題,它以研究者之實務情境 為依據,由於研究情境有其特定性,因而行動研究的結果不宜作情境推論。

(五)研究結果可立即運用

行動研究重視結果的應用性,實務工作者透過行動研究可以有效地解決實務 問題,改善實務工作環境,增加工作效能與效率,強調研究結果的「立即運用」,

而非學術理論的驗證或建立。

(六)促進研究者專業成長

當實務工作者為解決實務工作中所遭遇的問題而進行行動研究的同時,研究 者的實務處理能力及反省能力也會跟著提升,所以行動研究可以促進研究者的專 業成長。

二、 採用行動研究的理由

根據上述行動研究的意義與特徵,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理由如下:

(一)教師即研究者

Stenhouse(1975)提出「教師即研究者」的觀念,主張教室應被視為教育 的實驗室,教師即應是一位研究者,而教學的本身更應被視為是研究的另一種形 式。歐用生(1999)亦認為教師為決定課程改革成敗的最關鍵人物,理當對自己 的教室和教學實務進行研究。研究者身為一位教育實務工作者,在生活課程的教 學上遇到困難,期許自己能透過不斷的探究、反省、批判等行動研究過程,解決 工作情境中的實務問題,藉以提升研究者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與促進研究者專業 能力的成長。

(二)依研究歷程、目的與價值而言

就研究歷程而言,教學應具有彈性,教學者依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進 而從事教學活動後,透過兒童的回饋及教學者對自我的評鑑與反思,從中調整與 規劃下一次的教學活動,此種循環的研究過程,正符合行動研究自我反省的螺旋 式概念;就研究目的與價值而言,研究者希望透過研究能讓生活課程的各個主題 更具統整性,讓學生的學習能更有效率,且期望研究結果能立即運用於教室中,

當作教學的參考,此種具有解決實務問題及可立即應用的研究結果正符合行動研 究的特徵,所以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情境 研究情境 研究情境 研究情境

行動研究是一種在一個特定情境下進行的研究方法,本節將介紹研究場域、

研究對象、研究者及協同研究之教師。

一、研究場域

研究者服務於台中縣龍龍國小(化名),該校成立於 1977 年,是個班級數只

有十七班的中型學校。因學區鄰近台中火力發電廠及台中港,所以濱海公路以西 規劃為工業區,但學校附近的景觀仍以農田為主,是個農、工混合的村落。近年 因產業外移,導致人口成長停滯,加上出生率降低,學校已面臨減班的窘境。龍 龍國小在全體教職員工與家長共同的努力下,辦學績效顯著,是台中縣三所九年 一貫課程試辦小學之一,之後又承辦教育部攜手深耕計畫,現為台中縣訓導業務 中心。學校老師年輕、熱情,配合度高;學生活潑、有朝氣,但缺乏文化刺激,

文學素養較不足;家長的社經地位及學歷中等,且大部分為雙薪家庭,無法經常 參與班級活動。

學生座位安排以五至六人為一組,共分為五個小組。在學習上,採用小組合 作學習的方式,如小組的整潔秩序和課堂上的討論發表等,都列入小組競賽活 動。黑板上貼有小組的競賽表,以爬升十格為滿格,達到爬升滿格的小組成員即 可蓋榮譽獎卡一格,以此鼓勵小組爭取榮譽。此外,學生個人有良好表現時,研 究者亦會給予蓋獎卡鼓勵。教室的設備有手提 CD、DVD、電視機、電腦設備等,

視課程需要,亦可跟學校借用單槍投影器材或更換教室至地下室上課。

地下室是學校舉辦畢業典禮、教師研習及親職講座等活動的場所,面積大約 為三間教室,場地寬廣。長桌及摺疊椅整齊的收放在一旁,教師可視活動需要自 行安排桌椅的擺放。地下室設有一部 E 化講桌,使用前須向負責人員登記借用場 地與 E 化講桌鑰匙。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選擇的研究對象為研究者所任教的二年乙班學童。班上有學生男 14 人,女 15 人,共計 29 人。研究者從學童入學即擔任該班導師,師生間已建立良 好互動關係與信任感,該班大部份學童的學習表現均有中上程度,僅一、二位是 學習成就低落者;且大部分學童個性天真、活潑,同儕間互動良好,會互相幫忙;

三、研究者

研究者畢業於台中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目前正在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 教育研究所暑期在職專班進修,進修期間,曾受過社會科教育質性研究之訓練。

自師院畢業任教至今,已有十二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上最大的理念是希望能讓 學生快樂自主的學習,並積極的進行探索活動。去年研究者首次擔任一年級導 師,面對初次任教的生活課程,由於其教材內容包含社會、藝術與人文及自然與 生活科技三大領域,在教學上常使研究者感到無所適從,所以希望能藉由生活課 程應用繪本教學來增進生活課程的統整性,並提升研究者的教學專業能力,以增 進學童在生活課程的學習成效。

四、協同研究教師

研究者為使研究更具客觀性、完整性及提升教學的效度,邀請二位校內教學 表現優異的教師擔任協同研究教師,以提供課程設計及教學之諮詢。

表 3-1 協同研究教師成員簡介

成員 年資 學歷 經歷 現在職務

A 老師 10 年 淡江大學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級任老師

●語文領域召集人

低年級級任老師

B 老師 7 年 淡江大學

中正大學應用外語 研究所

●級任老師

●英語領域召集人

低年級級任老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