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進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考察怎麼進行判斷,也非論述知識性的判斷,而是「價值上」的判斷,關係著主 體與經驗,經驗與標準,標準與是非的形成,探究主體應當「以甚麼做為判斷的 依據」,才能帶導出適當的言、行,使之和諧。1而在〈內篇〉中,莊子已給出充 足的答案,因此《莊子》對於判斷的探討不是存有學式的討論,而是有一個莊子 所認可的答案在那裡。本文將於第二章和第四章分別歸結出「成心」與「鏡心」

各自的「三元素與判斷模式」,說明兩者不同的組成及思考歷程。不同的判斷依 據會形成不同的發心,不同的發心帶動不同的判斷模式,而判斷模式直接決定了 負向局面或正向結果,因此判斷模式是形成治與亂的關鍵。

第二節、研究進路 一、本文的研究態度──反思與合作

《莊子》卮言、寓言、重言的書寫策略,雖然相較平舖直述的敘述方式多了 一層文字技巧,卻也加劇了模糊性。模糊性雖然增添了閱讀上的困難度,卻也保 有了廣闊的詮釋空間,支持各種理解進路成立。若說隔代教養已會出現觀念與溝 通上的鴻溝,遑論距今兩千年的《莊子》,兩千年之中的風雲變化定會出現古今 的時代落差,造成諸多的不確定性,導致無法確立作者本意。因此,後代的詮釋 者自覺是以甚麼樣的角度理解原典,用甚麼樣的路徑來分析原典,就顯得格外重 要,不同的理解進路會開展出不同的側重與結論。

《莊子》的詮釋向來分歧林立,歷朝歷代的解讀呈現更迭交替的日新狀態,

如魏晉以玄學解,唐代以道教解,宋代以儒家本位解,明代以佛教解,近代以西 方形上學解。分歧林立,除了來自詮釋者自身的視野和採取的詮釋範式,《莊子》

文字所帶出的模糊空間,也保有了詮釋的高度自由。本文看待眾多詮釋結果的態 度,不以貼近「作者本意」來確立一個絕對正解而與他者形成對立,而是以「合 作」的角度視之,相互檢視優缺,追尋「適切的詮釋結果」。「適切的詮釋結果」

是每一位研究者的共同關懷,為避免恣意的詮釋與過於理想化的論述,其條件有 二:

1 此處區分知識判斷與價值判斷,是為了說明關注的焦點,並非認為兩者是對立的關係。知識性 的判斷與價值上的判斷雖然可以從判斷的對象上去區分,但是兩者並無法截然切割。價值判斷 許多時候要先倚賴知識性的判斷,去做一個基礎的篩檢,否則自認為持定的好,或許根本上的 不切合實際需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適切於文本的解讀:即詮釋文本該有的「規範性」。無論詮釋者是用甚麼 方法,或者根本沒有方法,詮釋結果都必須以文獻做為詮釋的依據,以及 詮釋的內容帶有整體的融貫性。

(二)適切於生活的開展:即詮釋內容該有的「實踐性」。詮釋者需要自覺理論 與生活的連結關係,梳理舊時義理與當代情境的呼應之處,活化舊時理論 於當代之用。

當詮釋活動一展開,活動本身就說明了「詮釋者」與「作者」之間必然有著 距離,評判者亦只能由後人擔任,因此詮釋結果的優劣,其標準不但不是以「作 者本意」來審核,「適切的詮釋結果」也不會只有唯一答案。依據不同詮釋者的

「研究視野」與「關懷焦點」,其結果會是多元並立的,多元並立之中亦可能是 截然悖反的。但在「適切詮釋結果」下的多元與悖反,其意義不是形成對立的敵 對,反而正是要保全各種角度的不同視野,相互彰顯各自形狀,「差異」本身就 是詮釋活動最精彩之處。一如高達美(Gadamer)提出的「視域融合」,詮釋成 就於詮釋者的「前見」和「本文」的融貫,這樣情況下的詮釋即獲得「真理」, 經由不同研究者探發出的真理,能讓文本的意義更為豐富。2倘若這樣的思路被 允許和視為事實,那麼我們不需要確立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應當尊重每一個能「適 切於文本解讀」,又「適切於生活開展」的理解與詮釋。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內在理路」與「概念位階」

研究方法關係到研究者對文獻的理解、詮釋與呈現,不同的研究方法,會帶 出不同的理解視角。《莊子》要怎麼讀,向來是紛紜的話題,葉國慶於《莊子研 究論集》中載錄了古時幾家談論《莊子》的讀法,如碧虛子的讀法在「長生久視」; 劉震孫說他讀《莊子》是在夢中悟來的,認為《莊子》是在「救時」,期望達到 人人「守分」,那麼便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尹廷鐸言「非邃於理學者,不足 以知南華。」羅勉道認為要懂「古學」才有辦法透徹《莊子》;陸樹芝則取蘇軾 的「助孔」說;林希逸認為《莊子》有「五難」,故提出了「必精於語孟中庸大 學等書」,並「知禪宗解數」;湯漢和林西仲皆認為要「以莊子解莊子」。3上述所 言的讀法類型多樣,有的是在判斷《莊子》要旨,有的是在論說讀懂《莊子》的 條件,這些談法相比今日學者所言的研究方法,顯然素樸鬆散得多,只是讀者的

2 請參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三民書局,2011 年),頁 15。

3 請參葉國慶:《莊子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年),頁 43-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讀書心得。但這些訊息同時指向一個問題:怎麼樣看待《莊子》能夠適切地理解 與詮釋出《莊子》的意義?想要知曉《莊子》是甚麼(What),都免不了面對如 何讀《莊子》的問題(How)。

本文理解《莊子》,採取「內在理路」與「概念位階」兩個方法,這兩個方 法不同於演繹法、歸納法,亦不是西方形上學的理論,而是筆者依據中國古典文 獻的脈絡總結而來。前者展現了思想家的思考邏輯,後者則是說明古人對於義理 的掌握與表達方式。

(一)內在理路

「內在理路」有四個要素:「批判現象」、「解決方案」、「理想狀態」和「作 用範圍」。

義理產生於「思考主體」的「現實生活」,因此主體本身的認知架構與現實 生活的實際情況是一套思想的兩大組成。而思想的產生有其動機,往往是存在上 遇到了難題與困境,思想家觀察這些現象進行思考,尋繹現象背後的普遍因素,

在此之上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期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臻於理想狀態。這 之中的邏輯次序是發現問題後「批判現象」→基於所批判的現象提出「解決方案」

→並期許能透過這樣的解決方案達到「理想狀態」。依據這三者所觸及的範圍,

又可型塑出第四個「作用範圍」,「作用範圍」能夠說明義理的效力與位置。實則

「內在理路」不受限於《莊子》和中國古典文獻,只要思想家著書立說是基於困 境而為使現實生活得到改善,這個發聲動機不變,那麼「內在理路」就能持續產 生效用,不受限於時空,放諸四海皆準。

對於當時的人來說,義理的生成與運用是理所當然,因為當時正上演著這樣 的難題與困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的更迭產生了時代隔閡,當後世的 人們重檢當初,若是沒有相應的實際情況,便會產生陌生感受,最大的障礙是「理 解」,讀者應該如何理解才能通曉其中的內涵?每一段義理的問題意識應當是甚 麼?該在甚麼層面上實踐?而當我們回到義理的「發生程序」,掌握思想家認知 架構中的邏輯次序,運用「內在理路」的方法來思考,可以知其然與所以然:

(1) 批判現象:第一步驟的梳理,用意在掌握思想家立說的現實指涉,以此理解 作者所提出的種種主張,並通透主張的合理性。4

4 尋繹出一部思想的「批判現象」,便能知曉思想家的主張是立基在甚麼樣的問題上做開展,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解決方案:第二步驟的梳理,為思想家的用心之處,必須與「批判現象」合 看,方能知曉「解決方案」的落實情境與具體作為。

(3) 理想狀態:第三步驟的梳理,可能是描述個人或者整體,為眼下待解決的難 題與困境,指引出努力的改變方向,具有「指標性」的功用。

(4) 作用範圍:第四步驟的梳理,說明義理本身的效力範圍。依據「批判現象」、

「解決方案」與「理想狀態」所給出的內容,可以疏理出幾個面向:如「預 設讀者」為誰,由此可知曉義理落實的身分角色與對應的情境;二是注意文 獻本身有無「特定情境」,此特定情境會顯現出作者的「針對性」,針對性則 會設定理論的效力;三是遇到世界觀更為宏大的學說,如佛學,則需進一步 梳理「時間」與「空間」。

儘管思想家的文字表現不是以「內在理路」的四個部分鋪陳文章,但是字詞 的組織背後理當有一個邏輯次序在做支撐,「批判現象」→「解決方案」→「理 想狀態」的進程是思想家的思考理路,也是隱藏在文字中的理路,亦能成為讀者 閱讀的理路。這樣的閱讀理路會形成一貫的理解脈絡,不同於以「理論」切入的 研究方法。以「理論」做為進路的研究方法,是立基於理論統攝文本,由此形成 局部理解。局部理解能快速掌握文本,開拓新子題並加深加廣,但也易形成理論 先行而裁切文獻,缺乏融貫性與實踐性,導致詮釋的效力無法遍及全文的現象。

而「內在理路」的研究進路,其特性為整體理解,著重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因而 即便只是解析某一段落的文本,也都需要考量其他段落所形成的脈絡性,做整體 式的考慮。「內在理路」雖然能夠顧及文本的一致性,卻也易被其理路掣肘,在 開拓新子題上施力有限。原先的理路勾勒亦缺乏焦點呈現,需要研究者在此之上 設定主題。

(二)概念位階

古人談論抽象的形上問題,不同於西方形上學的理論方式,而是以「概念」

說話。5中國沒有像西方一樣發展出本體論(Ontology)、宇宙論(Cosmology)

於勞思光所言的「基源研究法」:「一切個人或學派的思想理論,根本上必是對某一問題的答覆

於勞思光所言的「基源研究法」:「一切個人或學派的思想理論,根本上必是對某一問題的答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