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理想狀態

第一節、 鏡弖三元素與判斷模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理想狀態

從第二章的「批判現象」可以清楚畫定莊子欲改善的問題,也就是吾喪我的

「我」;第三章的「解決方案」便是依傍著此問題而設,也就是吾喪我的「喪」; 第四章的「理想狀態」則為解決問題後的嶄新樣態,與批判的現象截然相反,也 就是吾喪我的「吾」。當主體自覺於「成心」的固陋,行走在修養的路上,以至 人為理想指標而不斷前行,每一階段的超越都是一次的「吾喪我」。吾喪我不是 一次到位即至終點,而是一個不斷蛻變的動態歷程,也是一個透過努力人人均可 實現的歷程。

主體經由一次次的「吾喪我」〈齊物論〉轉變昇華,最終成就自己的歷程,

可見於「鯤化鵬」的寓言。此則寓言置放在〈逍遙遊〉的開篇,位置的擺設應是 莊子有意的選擇,用以概括〈內篇〉的方向。「鯤」待於水才能生存,隱喻未經 修養仍待於「成心」的常人,「化」則是「修養進程中的轉化」,「鵬」的「風斯 在下」顯現出鵬的無待與生命的自主,是理想人格的代稱。這一組隱喻亦對應著

「批判現象」→「解決方案」→「理想狀態」的「內在理路」。鯤可成鵬,即肯 定了人人都有轉化的可能性,可看出莊子對於人性的期望;鵬往南冥的天池飛,

即肯定了真理的存在,在莊子第二序消解的思考下,仍然有一個莊子認可的遵循 方向,而這個方向,顯現在此章的「理想狀態」。

此章「理想狀態」分為「個人之德」與「整體之和」,前者闡發莊子的「德」, 即是探究理想品格,後者闡發莊子的「道」,即是主體在群體互動中所展現出的 理想模型。在進入「個人之德」與「整體之和」之前,本文先釐清理想人格與常 人的關鍵差異,在於兩者不同的「判斷模式」。第二章曾提及常人的判斷模式以

「成心」為起始,此處則提出理想人格的判斷模式以「鏡心」為起始。接續論述

「道」的定義,並說明《莊子》脈絡中的「道」。

第一節、鏡弖三元素與判斷模式

至人與常人同樣身處於人世間,同樣會面臨生命中各個階段的壓力,差別在 於兩者的「判斷模式」不同,導致內心的結構與做出的外在回應、產生的效應也 不同。至人的價值,正是彰顯在與常人有著等同壓力的背景下,卻還能有和諧的 生存狀態。而批判常人以「成心」為起始的判斷模式,透過修養工夫修正,蛻變 為至人的「鏡心」,也就是《莊子》的開始與結束,動機與目的。儘管莊子沒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另立論題探討鏡心與判斷的關係,於時沒有「判斷」這一詞彙,但是在學術愈加 發達的今日,在莊子所勾勒的理想狀態中,我們都可以看見這隱藏在其中的線索,

將其掘發論述,有助於我們分析文本。

「鏡心」義為「如鏡般的心」,主體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其見聞與思想 的內容不是來自想像,而是如同照鏡子般由映照之物自己顯現,鏡子本身不生思 慮,這樣的概念取自〈應帝王〉:

至人之用弖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應帝王〉

「將」為「送」義133,「不將不迎」意為主體面對外物不刻意推卻也不刻意追求,

對於一切的變化,無論是自身的或是外在的,均能保持著「應」的開放態度,而 非用著過去已成的「藏」。「不將不迎」並非指不能推卻與追求,而是指不應以自 己的情緒好惡或褊狹認知,事先「預設」要推卻或者追求。是否要「將」、「迎」, 依據的是當下的實際處境,而非「成心」的預設。如此,做出的判斷才會符合實 情,也就符合於處境的「自然」,即物的自己如此。既是符合物的自己如此,也 就代表著主體的判斷能夠隨著物的變化而變化,時刻做出調整。

「鏡心」以當下處境為判斷依據,一旦情境不同,判斷也隨之不同,能保有 調整的「彈性」,這樣的判斷特性是莊子的理想。反之,第二章「批判現象」已 探討過的「成心」判斷模式,則是失和的肇因。莊子對於當時混亂的現象歸結出 一個原理,失和莫不是起於「成心→絕對標準→分判價值→執定」的判斷模式。

「成心」是產生「執定」的關鍵,因此莊子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均以摘除「成心」

為務,以消解的方式除去心中之「成」。消解「成心」的主體並不會喪失思考與 判斷,更不是毫無選擇與決定權,至人仍然有其判斷,只是原先以「成心」為起 始的模式,更換為以「鏡心」為始的「鏡心→差異化標準→分判價值→自然」。

以「成心」為起始的判斷模式為「成心→絕對標準→分判價值→執定」,而 以「鏡心」為起始的判斷模式是「鏡心→差異化標準→分判價值→自然」。前者 的判斷呈現「執定」的固定狀態,因而與物扞格;後者的判斷呈現「自然」的彈 性狀態,因而「與物為春」〈德充符〉。不同的結果來自不同的發心,前者的執定 來自成心,後者的自然來自鏡心,成心與鏡心的差異,在於組成的三元素不同。

133 請參【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2010 年),頁 3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成心」的三元素是「局限」、「經驗」與「我」,其中「我」是型塑成心的 關鍵,而「我」是「基於安全發展而會有的考慮的背後根源」,顯現在「判斷」

上,即為「絕對自身判斷的正確性」。唯有相信自己的判斷為正確才能感到安全,

與其將自己陷入未定的徬徨中,不如相信自己,並依此做出決策。很明顯,這一 切都是為了生存,「我」是本能,否則無所適從的下場是被不安與變化宰制。成 心三元素的邏輯是:因為能力上的局限致使人類無法全知全能,因為無法全知全 能只得憑藉過往的經驗來應對未知,因為本能之「我」將過往經驗絕對化,讓判 斷呈現固化的狀態,成為「成心」。「成心」絕對於過往經驗,則絕對於過往經驗 所提供出的「標準」,標準影響著主體的「判斷」。無論標準是來自外在的灌輸,

如「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逍遙遊〉,還是自己的認定,

如「宋榮子」和「列子」〈逍遙遊〉,絕對標準都是危險的,這使得主體無法隨著 變化而改變,只能禁錮在標準的框架之下。以此標準分判價值,並執定於這樣的 判斷,只是執定在自己的想像。「成心→絕對標準→分判價值→執定」的判斷模 式必然得出傷己傷人的結果。

「鏡心」的三元素仍然有「局限」與「經驗」,能力之局限迫使人類必要憑 藉經驗,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實,即便是至人也不可避免這樣的先天限制。差別在 於鏡心的三元素沒有「我」,而是將「我」轉以「他者」,成為「局限」、「經驗」

與「他者」。因為沒有「我」,故不會絕對於過往的經驗,不會絕對於自身的判斷。

鏡心三元素的邏輯是:因為能力上的局限致使人類無法全知全能,因為無法全知 全能只得憑藉過往的經驗來應對未知,因為判斷的依據是「他者」而非「我」, 因而過往的經驗只是用以參考,主體具備容受的空間來容納他者,在判斷形成之 後也留有空間用以調適,使判斷呈現彈性的狀態,成為「鏡心」。

「鏡心」的判斷依據是「他者」而非「我」,也就不會絕對於己方所生產的 標準,過去之我能在當下承接對方而進入他人脈絡。「局限」仍然迫使主體使用

「經驗」,但是會以「他者」校準使用的限度,一旦經驗中的標準不符合當下處 境便隨之更動,真正的「用於標準」而不是「被標準所用」。這就是「乘天地之 正,而御六氣之辯」〈逍遙遊〉,主體能掌握萬物的真實,並且展現出自主性,自 由便是成立在這樣的自主判斷上。如此,便不是「絕對標準」,而是「差異化標 準」。「差異化標準」能符合情境,開展出正確的價值分判,使得分判不是型塑於 過去的經驗,而是形成於當下而符合自然。既是符合自然,這當中就沒有「為我」

的因素,這也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聖人无名」〈逍遙遊〉的體現。「鏡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差異化標準→分判價值→自然」的判斷模式讓主體能夠與時俱化,確保事成與 和諧。

莊子並非全然取消分判的必要性,而是否定只有「是非」的分判: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 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 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故 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眾人辯之 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齊物論〉

文中能夠看出莊子在分判價值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從「道」來理解萬物,萬物沒 有分別的界線,言論不會有固定的是非;但當主體為「是」,「是」做為代名詞,

代稱「成心」,即以成心看待萬物,便形成了「八德」。「八德」的各種畫分都是 作用於成心,必須透過修養而消解;但是立處於世間中,為使萬物能夠運作,分 判價值本身卻又是必要的,因此在下文的論述中,仍會看到莊子對於分判價值的 肯定。

「論」、「議」、「辯」是三種表達而形成兩個層次,「論」、「議」是莊子肯定 的範圍,「辯」則是否定的部分。「論」是只呈現事物的原貌,其中不含個人主觀 上的分析與評價;「議」是分析事件的因果,透過分析決策出更好的行動方向;「辯」

是發言有著成心做為驅動力,交換意見的潛在目的,只是為了證明自身的正確性 而滿足優越感。超出人類知識體系的「六合之外」,聖人只是觀察於心,但是不 會論說134;在「六合之內」能被感知和分析的事物,聖人只是論說但不會分析評 價;為獲取前車之鑑治理國家,因而參閱「春秋經世先王之志」的聖人,會進一 步分析各種舉措的利弊,能夠掌握舉措的合理性,分判各種舉措的價值,但是不 會在特定的是非脈絡下,使用語言來形成爭辯。

莊子對於分判價值的接受範圍,只到「議而不辯」。眾人有成心的「辯之以 相示」是莊子批判的現象,將自身的價值分判付諸語言傾軋,不斷「相示」單方

莊子對於分判價值的接受範圍,只到「議而不辯」。眾人有成心的「辯之以 相示」是莊子批判的現象,將自身的價值分判付諸語言傾軋,不斷「相示」單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