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莊子‧內篇》生命反思與超越的內在理路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莊子‧內篇》生命反思與超越的內在理路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莊子‧內篇》生命反思與超越的內在理路. 治.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of政 the Transcendence 大 and Reflection on. 立. ‧. ‧ 國. 學. Life in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Zhuangzi.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林明照先生 研究生:林慈涵撰. 中華术國 107 年 07 月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2) 謝辭 感謝林明照老師的指導 像大海般的無限寬廣 包容石子的存在 讓我能夠表達自己、看見自己、修正自己. 感謝趙中偉老師、吳冠宏老師的指教. 政 治 大 立讓我看見更多的顏色 為我的雙眼注入光亮. ‧. ‧ 國. 學. 看到一個更豐富的世界. 感謝每一位曾與我交集在《莊子》的來者. sit. y. Nat. 無論當時的我們是相同,還是相異. er. io. 每一波湧上的海浪都會沾濕岸上的礁石. n. al 有時加深濕度,有時拓展到新的高度 iv Un. C. hengchi 礁石的存在都因海浪而更加深刻 感謝莊子 感謝天地 感謝總能體會美好的我們 感謝正在閱讀的你 感謝機運,讓這一切成立. 2.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3) 摘要 本文以「內在理路」做為研究進路與敘述架構,其中包含著「批判現象」 、 「解 決方案」 、 「理想狀態」三個主軸,題名「反思與超越」即涵蓋這一進路的終始。 三個主軸連貫環扣,能彰顯出莊子的危機意識、思考角度與願景。 「成心」的已成和固定思維是莊子掘發出的亂象根源,在第二章的「批判現 象」中,依據莊子所批判的情境,抽繹出「成心」的三元素與判斷模式,分析「成 心」的組成與運作。正因為處理的問題是既有的「成心」,因此莊子的解決辦法 採取「消解」的角度,於第三章「解決方案」指出這樣的「消解」角度是第二序 的位置,不同於道術/周文和儒家第一序的增益。在第二序的位置上,莊子給出. 政 治 大. 兩個解決層次,一是「認識實情」 ,即知曉人與物「普遍而又永恆發生的現象」, 此是「知」的層面,掌握實情是為了清楚修養工夫的所以然;二是「修養工夫」,. 立. 此是「行」的層面,唯有知行合一,修養工夫才能準確在生活中開展。既然「成. ‧ 國. 學. 心」是莊子的批判,那麼莊子的「理想」也就是與「批判」截然相反的狀態。在 〈內篇〉的脈絡下可以看見這樣的對照, 「鏡心」的「虛空」與「流動」 ,對反於. ‧. 「成心」的「已成」和「固定」,第四章「理想狀態」即提出這樣的理想訴求, 無論是「個人之德」或「整體之和」,均有著能夠待物的「虛空」和變於當下的. Nat. er. io. sit. y. 「流動」這兩樣基本條件。. 由「批判現象」 、 「解決方案」 、 「理想狀態」三個主軸,能層層梳理出《莊子》. n. al. Ch. i Un. v. 思想的「作用範圍」,主要有二:一是「成心」轉化至「鏡心」的過程,揭示出. engchi. 莊子在「判斷」層面的關注與施力,也展現出莊子對生命的熱情與入世性,其思 想不離人倫日用的基調。二是第二序位置的修養工夫,可定位出莊子與道術/周 文和儒家的相容空間,兩者並非截然對立。. 關鍵詞:莊子、內篇、方法論、成弖、鏡弖. 3.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4) 目次 第一章、緒論 ·········································· 07 第一節、問題意識 ·············································07 第二節、研究進路 ·············································08 第三節、論文架構 ·············································13 第四節、文獻回顧 ·············································14. 第二章、批判現象 ······································ 27 第一節、成弖三元素與判斷模式 ·································27 第二節、自我塑造 ·············································30. 政 治 大 二、絕對標準與分判價值 ·····································34 立 三、傷己的結果 ·············································36 一、過度的弖智活動 ·········································31. ‧ 國. 學. 第三節、人我關係 ·············································40 一、上對下的管理 ···········································40. ‧. 二、失當的愛 ···············································43. y. Nat. 三、以己非人 ···············································46. sit. 第四節、事伔處理 ·············································51. n. al. er. io. 一、日常事伔 ···············································52. i Un. v. 二、政治事伔 ···············································53. Ch. engchi 第三章、解決方案 ······································ 61 第一節、認識實情 ·············································62 一、人的實情 ···············································62 (一)器質之待 ···········································62 (二)成弖之待 ···········································64 (三)標準無定 ···········································67 (四)是非相對 ···········································70 二、物的實情 ···············································73 (一)天人相分 ···········································73 (二)化的宇宙觀 ·········································78. 4.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5) 第二節、修養落實 ·············································90 一、第二序的消解 ···········································91 (一)齊物與兩行 ·········································92 (二)庖丁解牛的結構設定 ·································97 (三)義理性質與時代關係 ·································99 二、修養工夫 ···············································104 (一)覺察 ···············································104 (二)吾喪我 ·············································108 (三)無情 ···············································110 (四)弖齋 ···············································112 (五)坐忘 ···············································114. 政 治 大 第四章、理想狀態 ······································ 121 立 (六)攖寧 ···············································115. ‧ 國. 學. 第一節、鏡弖三元素與判斷模式 ·································121 第二節、道的定義 ·············································125. ‧. 一、道的三義 ···············································126 二、莊子的道 ···············································127. Nat. sit. y. (一)前行研究的脈絡 ·····································128. er. io. (二)本文研究的脈絡 ·····································131 第三節、個人之德 ·············································133. n. al. Ch. i Un. v. 一、才全與德不形 ···········································135. engchi. 二、自然 ···················································139 三、安命 ···················································146 四、天人合一 ···············································148 五、遊 ·····················································150 六、真人與真知 ·············································155 第四節、整體之和 ·············································162. 第五章、結論 ·········································· 168 參考文獻·························································170 附錄:概念位階···················································174. 5.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6.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7)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問題意識 本文主旨有二:一是呈現《莊子‧內篇》在「內在理路」下的詮釋脈絡,二 是突顯出「判斷模式」的義理核心。 「內在理路」是筆者閱讀中國古典文獻總結而來的方法論,無論思想家是基 於甚麼立場發聲,都能在內容上找到一個隱含的邏輯:思想家著書立說有著改善 現實生活的動機,發現生活中有著生存上的難題,這些難題帶來了苦難,故各自 提出主張欲解決這樣的困境,努力達到更為理想的存在狀態。因此思想家的思考 邏輯,應當是發現問題後「批判現象」→提出自身的「解決方案」→期許能夠達. 政 治 大 序不可顛倒。而依據這三者,又可型塑出一本義理書籍的「作用範圍」 ,探明「作 立. 到「理想狀態」 。 「批判現象」 、 「解決方案」 、 「理想狀態」三者具有因果關係,順. ‧ 國. 學. 用範圍」 ,是為貞定義理的效力與位置,定位思想的型態。 「批判現象」 、 「解決方 案」 、 「理想狀態」與「作用範圍」即為「內在理路」的四個部分,除了是思想家 著書立說的思考理路,也是《莊子》文本朗現出的理路,亦是筆者思考與詮釋《莊. ‧. 子》的理路。. sit. y. Nat. 依據「內在理路」的理解進路,本文進一步抽繹出《莊子》更為核心的討論. io. n. al. er. 點。無論是「批判現象」所批判的焦點,抑或「解決方案」所提供的方法,還是. i Un. v. 「理想方案」所展現的指標,均圍繞著主體的「判斷模式」。換言之,一切問題. Ch. engchi. 均出在主體以「成心」為發用的「判斷模式」,一切修養都是為了矯治此判斷模 式,一切理想都是呈現在「成心」轉化為「鏡心」後的判斷模式, 「判斷」是《莊 子》思想的核心。《莊子》更為後設的探討判斷,相較於其他學說更為深刻,是 一本能教人進行更正確判斷的義理書籍。「判斷」的重要性不分古今與身分,只 要是生存於群體中,都必要重視「判斷」,因為判斷影響主體的言行,言行帶來 的效應,決定主體與他者的交互秩序。而秩序影響一個人的身心狀態,是治是亂, 都決定於主體的判斷。判斷的重要性,彰顯了《莊子》永恆不滅的價值。 此處論及的「判斷」不同於「知識論」與「身體觀」的視域。「知識論」探 討「怎麼進行判斷」 ,並且是探究「知識性」的判斷; 「身體觀」則打破身心二分 的向度,提升出一個身心相融的「身體」面向,強調身心之間不分時序的相互作 用,身軀的舉動也包含思考及判斷。本文探討的判斷不關注身體方面的抉擇,不 7.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8) 考察怎麼進行判斷,也非論述知識性的判斷,而是「價值上」的判斷,關係著主 體與經驗,經驗與標準,標準與是非的形成,探究主體應當「以甚麼做為判斷的 依據」 ,才能帶導出適當的言、行,使之和諧。1而在〈內篇〉中,莊子已給出充 足的答案,因此《莊子》對於判斷的探討不是存有學式的討論,而是有一個莊子 所認可的答案在那裡。本文將於第二章和第四章分別歸結出「成心」與「鏡心」 各自的「三元素與判斷模式」,說明兩者不同的組成及思考歷程。不同的判斷依 據會形成不同的發心,不同的發心帶動不同的判斷模式,而判斷模式直接決定了 負向局面或正向結果,因此判斷模式是形成治與亂的關鍵。. 第二節、研究進路. 政 治 大 《莊子》卮言、寓言、重言的書寫策略,雖然相較平舖直述的敘述方式多了 立. 一、本文的研究態度──反思與合作. ‧ 國. 學. 一層文字技巧,卻也加劇了模糊性。模糊性雖然增添了閱讀上的困難度,卻也保 有了廣闊的詮釋空間,支持各種理解進路成立。若說隔代教養已會出現觀念與溝 通上的鴻溝,遑論距今兩千年的《莊子》,兩千年之中的風雲變化定會出現古今. ‧. 的時代落差,造成諸多的不確定性,導致無法確立作者本意。因此,後代的詮釋. sit. y. Nat. 者自覺是以甚麼樣的角度理解原典,用甚麼樣的路徑來分析原典,就顯得格外重. io. n. al. er. 要,不同的理解進路會開展出不同的側重與結論。. i Un. v. 《莊子》的詮釋向來分歧林立,歷朝歷代的解讀呈現更迭交替的日新狀態,. Ch. engchi. 如魏晉以玄學解,唐代以道教解,宋代以儒家本位解,明代以佛教解,近代以西 方形上學解。分歧林立,除了來自詮釋者自身的視野和採取的詮釋範式, 《莊子》 文字所帶出的模糊空間,也保有了詮釋的高度自由。本文看待眾多詮釋結果的態 度,不以貼近「作者本意」來確立一個絕對正解而與他者形成對立,而是以「合 作」的角度視之,相互檢視優缺,追尋「適切的詮釋結果」。「適切的詮釋結果」 是每一位研究者的共同關懷,為避免恣意的詮釋與過於理想化的論述,其條件有 二:. 1. 此處區分知識判斷與價值判斷,是為了說明關注的焦點,並非認為兩者是對立的關係。知識性 的判斷與價值上的判斷雖然可以從判斷的對象上去區分,但是兩者並無法截然切割。價值判斷 許多時候要先倚賴知識性的判斷,去做一個基礎的篩檢,否則自認為持定的好,或許根本上的 不切合實際需要。 8.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9) (一)適切於文本的解讀:即詮釋文本該有的「規範性」。無論詮釋者是用甚麼 方法,或者根本沒有方法,詮釋結果都必須以文獻做為詮釋的依據,以及 詮釋的內容帶有整體的融貫性。 (二)適切於生活的開展:即詮釋內容該有的「實踐性」。詮釋者需要自覺理論 與生活的連結關係,梳理舊時義理與當代情境的呼應之處,活化舊時理論 於當代之用。 當詮釋活動一展開,活動本身就說明了「詮釋者」與「作者」之間必然有著 距離,評判者亦只能由後人擔任,因此詮釋結果的優劣,其標準不但不是以「作 者本意」來審核,「適切的詮釋結果」也不會只有唯一答案。依據不同詮釋者的 「研究視野」與「關懷焦點」,其結果會是多元並立的,多元並立之中亦可能是. 治 政 大 對,反而正是要保全各種角度的不同視野,相互彰顯各自形狀, 「差異」本身就 立 是詮釋活動最精彩之處。一如高達美(Gadamer)提出的「視域融合」,詮釋成. 截然悖反的。但在「適切詮釋結果」下的多元與悖反,其意義不是形成對立的敵. ‧ 國. 學. 就於詮釋者的「前見」和「本文」的融貫,這樣情況下的詮釋即獲得「真理」, 經由不同研究者探發出的真理,能讓文本的意義更為豐富。2倘若這樣的思路被 切於文本解讀」,又「適切於生活開展」的理解與詮釋。. Nat. io. sit. y. ‧. 允許和視為事實,那麼我們不需要確立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應當尊重每一個能「適. n. al. er.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內在理路」與「概念位階」. Ch. i Un. v. 研究方法關係到研究者對文獻的理解、詮釋與呈現,不同的研究方法,會帶. engchi. 出不同的理解視角。《莊子》要怎麼讀,向來是紛紜的話題,葉國慶於《莊子研 究論集》中載錄了古時幾家談論《莊子》的讀法,如碧虛子的讀法在「長生久視」; 劉震孫說他讀《莊子》是在夢中悟來的,認為《莊子》是在「救時」,期望達到 人人「守分」 ,那麼便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尹廷鐸言「非邃於理學者,不足 以知南華。」羅勉道認為要懂「古學」才有辦法透徹《莊子》;陸樹芝則取蘇軾 的「助孔」說;林希逸認為《莊子》有「五難」,故提出了「必精於語孟中庸大 學等書」 ,並「知禪宗解數」 ;湯漢和林西仲皆認為要「以莊子解莊子」 。3上述所 言的讀法類型多樣,有的是在判斷《莊子》要旨,有的是在論說讀懂《莊子》的 條件,這些談法相比今日學者所言的研究方法,顯然素樸鬆散得多,只是讀者的. 2. 請參陳榮華: 《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 (台北:三民書局,2011 年) ,頁 15。. 3. 請參葉國慶: 《莊子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年) ,頁 43-44。 9.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0) 讀書心得。但這些訊息同時指向一個問題:怎麼樣看待《莊子》能夠適切地理解 與詮釋出《莊子》的意義?想要知曉《莊子》是甚麼(What),都免不了面對如 何讀《莊子》的問題(How)。 本文理解《莊子》,採取「內在理路」與「概念位階」兩個方法,這兩個方 法不同於演繹法、歸納法,亦不是西方形上學的理論,而是筆者依據中國古典文 獻的脈絡總結而來。前者展現了思想家的思考邏輯,後者則是說明古人對於義理 的掌握與表達方式。 (一)內在理路 「內在理路」有四個要素:「批判現象」、「解決方案」、「理想狀態」和「作 用範圍」。. 立. 政 治 大. 義理產生於「思考主體」的「現實生活」,因此主體本身的認知架構與現實. ‧ 國. 學. 生活的實際情況是一套思想的兩大組成。而思想的產生有其動機,往往是存在上 遇到了難題與困境,思想家觀察這些現象進行思考,尋繹現象背後的普遍因素,. ‧. 在此之上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期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臻於理想狀態。這 之中的邏輯次序是發現問題後「批判現象」→基於所批判的現象提出「解決方案」. y. Nat. sit. →並期許能透過這樣的解決方案達到「理想狀態」。依據這三者所觸及的範圍,. er. io. 又可型塑出第四個「作用範圍」 , 「作用範圍」能夠說明義理的效力與位置。實則. al. iv n C 境而為使現實生活得到改善,這個發聲動機不變,那麼「內在理路」就能持續產 hengchi U 生效用,不受限於時空,放諸四海皆準。 n. 「內在理路」不受限於《莊子》和中國古典文獻,只要思想家著書立說是基於困. 對於當時的人來說,義理的生成與運用是理所當然,因為當時正上演著這樣 的難題與困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的更迭產生了時代隔閡,當後世的 人們重檢當初,若是沒有相應的實際情況,便會產生陌生感受,最大的障礙是「理 解」,讀者應該如何理解才能通曉其中的內涵?每一段義理的問題意識應當是甚 麼?該在甚麼層面上實踐?而當我們回到義理的「發生程序」,掌握思想家認知 架構中的邏輯次序,運用「內在理路」的方法來思考,可以知其然與所以然: (1) 批判現象:第一步驟的梳理,用意在掌握思想家立說的現實指涉,以此理解 作者所提出的種種主張,並通透主張的合理性。4 4. 尋繹出一部思想的「批判現象」,便能知曉思想家的主張是立基在甚麼樣的問題上做開展,同 10.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1) (2) 解決方案:第二步驟的梳理,為思想家的用心之處,必須與「批判現象」合 看,方能知曉「解決方案」的落實情境與具體作為。 (3) 理想狀態:第三步驟的梳理,可能是描述個人或者整體,為眼下待解決的難 題與困境,指引出努力的改變方向,具有「指標性」的功用。 (4) 作用範圍:第四步驟的梳理,說明義理本身的效力範圍。依據「批判現象」、 「解決方案」與「理想狀態」所給出的內容,可以疏理出幾個面向:如「預 設讀者」為誰,由此可知曉義理落實的身分角色與對應的情境;二是注意文 獻本身有無「特定情境」,此特定情境會顯現出作者的「針對性」,針對性則 會設定理論的效力;三是遇到世界觀更為宏大的學說,如佛學,則需進一步 梳理「時間」與「空間」。. 治 政 大 的組織背後理當有一個邏輯次序在做支撐,「批判現象」→「解決方案」→「理 立 想狀態」的進程是思想家的思考理路,也是隱藏在文字中的理路,亦能成為讀者 儘管思想家的文字表現不是以「內在理路」的四個部分鋪陳文章,但是字詞. ‧ 國. 學. 閱讀的理路。這樣的閱讀理路會形成一貫的理解脈絡,不同於以「理論」切入的 研究方法。以「理論」做為進路的研究方法,是立基於理論統攝文本,由此形成. ‧. 局部理解。局部理解能快速掌握文本,開拓新子題並加深加廣,但也易形成理論 先行而裁切文獻,缺乏融貫性與實踐性,導致詮釋的效力無法遍及全文的現象。. y. Nat. sit. 而「內在理路」的研究進路,其特性為整體理解,著重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因而. er. io. 即便只是解析某一段落的文本,也都需要考量其他段落所形成的脈絡性,做整體. al. iv n C 開拓新子題上施力有限。原先的理路勾勒亦缺乏焦點呈現,需要研究者在此之上 hengchi U 設定主題。 n. 式的考慮。「內在理路」雖然能夠顧及文本的一致性,卻也易被其理路掣肘,在. (二)概念位階 古人談論抽象的形上問題,不同於西方形上學的理論方式,而是以「概念」 說話。5中國沒有像西方一樣發展出本體論(Ontology)、宇宙論(Cosmology) 於勞思光所言的「基源研究法」 : 「一切個人或學派的思想理論,根本上必是對某一問題的答覆 或解答。我們如果找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即可以掌握這一部分理論的總脈絡。反過來說,這個 理論的一切內容實際上皆是以這個問題為根源。」請參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卷》 (桂 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 ,頁 10-11。 5. 此處所提「概念」即為中文學界所言的「觀念字」 ,或者哲學界的「範疇」 。鄭吉雄認為: 「從 事哲理玄思的學者,一般都相信抽象概念是現象世界意義架構的路標,故辨析、闡明觀念名字 的涵義,對於認知現象世界及其意義底蘊,有絕對性的幫助。」並認為這一概念本未有專稱, 先秦哲學家僅稱之為名。請參鄭吉雄主編: 《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1.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2) 等一套又一套的理論,可能與中國人以整體性、實踐性的思考方式有關。 當思想家提出「性」的概念,不會是純粹探究「性」,而是背後有一個為了 「群體和諧」的更大視域。既然目的是為了群體和諧,那麼單單談論一個「性」 並無法達成和諧的目的,於是就會再聯繫出「天」 、 「命」 、 「仁」 、 「禮」等等的概 念來逐漸形成一張網絡。如此,概念與概念相互連結,每一個概念的成立與實現 都倚賴著另一個概念,在此種共生關係下,便無法以何者為基準而切割成一個理 論,亦無法用一個理論主導文本當中彼此聯繫的概念網絡。 「群體和諧」的關注, 以及由此關注所形成的概念網絡,導致學術具有整體而無法切割的特色。基於群 體和諧的訴求,概念網絡是圍繞生活做開展,那麼這些概念必然是可實踐的;同 時,概念是由生活的經驗總結而來,其內容是從人類活動豐富而來,因而概念的. 治 政 大 一個形上貫徹至形下的指導手冊。 立. 發展順序是來自對形下的觀察而推演至形上,推演至形上的目的卻也是為了建立. ‧ 國. 學. 倘若我們說莊子對於「相對性」的探討是「知識論」,但是從文本的脈絡可 以發現,莊子談論「相對性」是為了破除「成心」的絕對標準,是冀望讀者在理. ‧. 解這樣的事實後,能透過修養工夫臻於「自然」的理想狀態,並不是有意建構一 套認識能力的知識體系,並不符合「知識論」 (epistemology)的理論定義。若是. y. Nat. sit. 強行歸納,則「相對性」的討論被抽離獨立,便有了莊子是「相對主義」的理解。. er. io. 那麼「相對主義」又為何可以達到「自然」?「相對主義」下的「自然」是否能. al. iv n C 網絡的更大視域,便無法知曉莊子所以要提出「相對性」的緣由與針對的情境, hengchi U 可能會有化約思想的危機;同時這樣的理解,也與實踐產生了距離。 n. 夠成就和諧?這樣的理解是否符合文本的脈絡?都還有著反思的空間。缺少概念. 儘管整體性的思考缺乏理論性的分類,但是概念與概念之間,卻仍然存在著 不同層階,本文將其稱之為「概念位階」 。概念有著「共義」 ,這是學術圈得以交 流的基礎,亦有著「殊義」 ,這是基於不同視野所造就出的豐富性。隨著「殊義」 的不同,同一個概念在不同的思想家身上,會得出不一樣的「升降位階」,須視 思想家所賦予的內涵而定。比如「禮」在《論語》是形式的意義,與「仁」的內 涵互為表裡,但是在孟子的思想裡, 「禮」卻是與「仁」並列同一個階層的四端,. 2009 年) ,頁 i-ii。正因為先秦思想家對「名」有著共同的探究,因此以「概念位階」辨析思想 不只能幫助我們釐清一部思想的體系,也能橫向聯繫同時代的思想,藉由對概念的界定與位置 的擺放,看出兩部思想之中的異同;亦可縱向聯繫上下不同時代,看出此概念的發展演變。 12.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3) 顯然「禮」抬升到更為形上的階層。除了「升降位階」必須注意,尚有著「最高 概念」與「中心概念」 。諸子的「最高概念」均是「道」 ,一切的主張都是為了完 成「道」,道也就是群體和諧的代稱,這是無疑的,但是「中心概念」卻未必相 同,這與思想家的側重點相關。比如《荀子》雖然也使用了「自然」一詞,但是 在《荀子》下的「自然」只是一般性用法的「自己如此」,未若像《莊子》成了 中心概念,貫穿整部思想。 「升降位階」 、 「最高概念」與「中心概念」的梳理,有助於我們釐定概念與 概念之間的位置,從而排序出概念之間的綱、目關係。好比「心齋」 、 「坐忘」等 修養工夫是為了成就「自然」的理想心境,那麼「心齋」、「坐忘」便是「目」, 是滿足「自然」的條件,而「自然」則是「綱」。當這樣的結構確立後,也就是. 治 政 大 絡,從各個概念的位置與彼此間的聯繫檢視,亦能呈現出實踐的步驟。 「概念位 立 階」雖然不會在詮釋的過程中提及,但卻是隱藏在詮釋背後的理解背景,會關係. 一套思想的結構網絡圖。以「概念位階」的方式爬梳文本,能整理一部思想的脈. ‧ 國. 學. 到研究者的詮釋方向。本文將於最末附上對《莊子‧內篇》概念位階的理解。. ‧. 第三節、論文架構. Nat. sit. y. 由「批判現象」 、 「解決方案」 、 「理想狀態」及「作用範圍」組成的「內在理. er. io. 路」,除了是本文的研究進路,亦是本文的主要架構。前三者設為第二章到第四 章,「作用範圍」因論證均見於前章,故收束於第五章的結論,各章焦點呈現於. al. n. 下:. Ch. engchi. i Un. v. 第二章、 批判現象:依據主體與自我、主體與他人,以及主體與事件,分為「自 我塑造」、「人我關係」、「事件處理」三節,這三節概括了主體從出生 到死亡會面對的主要情境。在進入三個面向的批判之前,設有「成心 三元素與判斷模式」,探討成心的組成與所由。 第三章、 解決方案:分為「認識實情」與「修養落實」兩節。「認識實情」處理 主體的「認知」,「修養落實」處理主體的「作為」,兩者有層遞上的關 係。 第四章、 理想狀態:分為第一節「鏡心三元素與判斷模式」,探究至人與常人不 同的判斷起點與模式;第二節「道的定義」探討「道」的三義,以及 《莊子》脈絡下的道;第三節「個人之德」 ,集中闡釋主體的內心狀態; 第四節「整體之和」 ,則是以主體為中心,擴及與他者相處的整體狀態。 13.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4) 第五章、 結論:結論的功用在收束正文的要點,正同於「作用範圍」是在收束 由「批判現象」、「解決方案」、「理想狀態」所建構出的思想要點。因 此本文在總結結論時,連帶一同總結〈內篇〉思想的「作用範圍」。將 會提及幾個項目:一是「預設讀者」,君主與知識分子是莊子的發話對 象,有其政治指向;二是「宇宙觀」,莊子的時間觀是「當下」,空間 觀是「世間」,並且注重時空的「變化」;三是「價值判斷」,莊子僅是 處理價值上的判斷,不涉及物理層面;四是「思想定位」,第二序的位 置說明「消解」的限度,僅作用於「過度」而非否定本身,因此《莊 子》須與既有的制度相合方能發揮效用,與周文和儒家有著相容的空 間。. 第四節、文獻回顧 政 治. 大. 立. 本文以「內在理路」做為研究進路開展,亦將其設置為論文的架構,第二章. ‧ 國. 學. 「批判現象」、第三章「解決方案」與第四章「理想狀態」為主架構,文獻回顧 以這三部分做梳理。每一部分最末附有小結,歸結出上述研究之同,以及與本文. io. sit. y. Nat. 一、批判現象. n. al. er. 與位置。. ‧. 的差異;最末附有總評,藉由與前行研究的差異,說明本文在目前研究中的意義. i Un. v. 「批判現象」旨在描述莊子對於現象的批判,而負面現象萬變不離以「成心」. Ch. engchi. 為起始的判斷模式。至今為止,學界未有專門談論莊子的批判現象,或著重在「成 心」之組成與運作模式。而單獨探討莊子「心」的著作與論文較少,多數以「人 性論」或「心性論」的框架來處理〈內篇〉的心。在此框架下以〈外雜篇〉為主 材料,主要論點以「性」本於「道」,而修養工夫是為回復最初之性做為理解的 進路,主張「復性」 。即便單獨談「心」 ,也都有著「道是內在」的想法,仍然是 「復性」的進路。 以心性框架理解「心」 ,認為「道」是人性根源而主張「復性」的學者,蒙培 元、唐君毅、徐復觀是早期代表(1990-2000),中期(2000-2010)則以陳鼓應 為代表:. 14.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5) (一)蒙培元: 《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0 年:作者認為《莊子》 「和老子一樣, 『道』是莊子心性論的出發點」6,以〈天地〉篇的「泰初 有無」一段說明「『修性反德』就是反回到『泰初有無』之道,同宇宙本 體合而為一,這就是人的最高存在。」天道雖然無為,卻是人性的根源。 而性的內容是「莊子所謂性,以『自然』為宗。自然是道的屬性,也是人 的本性。」性與道沒有區別, 「從本體論講謂之道,從人性論講謂之性。」 7. 又言「人來源於自然,因此先驗地具有道的屬性,它內在於人的心中,. 故謂之『德』。」《莊子》強調「自然」是為了「否定儒家的仁義之性」, 因為「儒家以仁義為性,就是毀棄道德,破壞了人的自然本性。」8 (二)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5 年:作者以〈天地〉篇「泰初有無」 、 〈則陽〉篇「聖人達綢繆」共七段〈外. 治 政 大 是孟子,但「去性從心」為「德之下衰」 ,又與孟子不同; 「性者,生之質 立 也」又像告子,但告子沒有「復其初」的想法。作者解釋《莊子》的「復 雜〉篇的內容來建構《莊子》的「人性論」,認為「形體保神」的意義像. ‧ 國. 學. 其性命」:生活狀態不是昏昧的不聞不見,也不是上古無知無欲的素樸, 而是「不外化除一切向外馳求之心知,或收回此心知,以內在於人生當下. ‧. 所遇所感之中之謂。」9亦注意到了《莊子》人性中的「神」義, 「指人不 思慮、不預謀,能隨感而應,變化無方,以與物直接相遇之人心之功能」,. y. Nat. sit. 是「自其為心所直發而說」,與「明」的「在自其能照物而說」不同。10. er. io. (三)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1 年:此書. al. iv n C 「天」 、 「德」 、 「情」 、 「性」 U 、「精神」九個概念,認為 h、「命」 i、「心」 e n g、「形」 h c 「內七篇中的德字,實際便是性字。因為德是道由分化而內在於人與物中, n. 設有〈老子思想的發展與落實──莊子的心〉一章,從中探討《莊子》 「道」、. 所以德實際還是道。」11又言三者是「屬於一個層次的互用名詞」 。12莊子 的修養工夫是要「使人的心,如何能照物而不致隨物遷流,以保持心的原 來的位置,原來的本性。」13是「復性」的主張。 6 7. 請參蒙培元: 《中國心性論》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年) ,頁 56。 以上引文,均引自蒙培元: 《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年) ,頁 58。. 8. 以上引文,均引自蒙培元: 《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年) ,頁 59。. 9. 請參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年) ,頁 29。 以上引文,均引自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年) ,. 10. 頁 30。 11 12 13. 請參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年) ,頁 328。 請參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年) ,頁 329。 請參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年) ,頁 341。 15.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6) (四)陳鼓應:〈莊子論人性的真與美〉/北京:《哲學研究》第 12 期 2010 年 12 月:此篇論文以「性真」為主題,建構《莊子》的人性論,分為「真」 與「美」兩大部分。在對「人性」的定義上均以〈外雜篇〉為依據,認為 《莊子》和《孟子》 、 《荀子》相比有兩大不同, 《莊子》 「一是以人類受命 成性之初的真朴狀態為人的本性實情;二是以人性論為人生論的基礎,而 人性論的建立有待於哲學形而上學以為其根據。」14《莊子》的「虛靜」 修養工夫是由「復性」達到「真」與「美」的境地,並視〈天地〉篇的「泰 初有無」一段為《莊子》 「人性論」的「形上根據」 ,認為萬物從「道」的 創生歷程中分化而來,物中寄寓著精神,各物有自身的樣態,叫做「性」。 單獨談「心」 ,但仍有「道是內在」的想法,亦是「復性」進路,則是張立文. 治 政 大 (一)張立文主編:《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立 社 1996 年:作者將心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與道合一的「心齊」 ,認為心齋 和朱敬武:. ‧ 國. 學. 有「虛靜」 、 「游心於淡」 、 「無心」的特點。二是與心齋相反的「成心」 、 「滑 心」、「機心」、「憂樂之心」和「相害之心」,欲破除這些不好的心,唯一. ‧. 的方法是「坐忘」 ,藉此回到體道存德、虛靜自然的「心齋」 。莊子的道德 是「道內在於人物而形成的陰陽和諧、質樸自然的品德」,與儒家不同,. y. Nat. sit. 因而批評儒家,主張以道來引導,以達到心齋境界,成為聖人。因為「道. er. io. 是宇宙萬物所由產生的本體,又是天地人物運動的規律。天地人物由道產. al. iv n C 人心有兩重特性,一是符合人性的本然,二是違反人性的本然。 「人做為 hengchi U 道的產物,人性、人心均為道所決定,心、性屬於同一層次的範疇,但它 n. 生,因而人心歸根到底是道的產物。」15所以人性完全體現道的性質,但. 們又有所區別。」16 (二)朱敬武:〈莊子心學釋義〉/花蓮:《大漢學報》第 14 期 2000 年 05 月: 此篇論文梳理《莊子》 「心」的類型、作用、對治方法。作者認為《莊子》 的「心」在〈內篇〉主要為「認知主宰」 ,分有「下義」和「上義」 ,由欲 念生起的下義心須由「心齋」和「坐忘」的修養工夫「忘知」 , 「回復性命 之情」。 14. 請參陳鼓應: 〈莊子論人性的真與美〉 ,《哲學研究》第 12 期(2012 年 12 月) ,頁 33。. 15. 請參張立文主編: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心》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年) ,頁. 16. 50。 請參張立文主編: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心》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年) ,頁 51。 16.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7) 小結:上述研究之同與本文之異 1.. 論及心性之根源「道」,均以西方形上學為理論範式,預設「道」為萬物根 源,因此「性」與「心」理當完善,透過修養工夫回到本然。. 2.. 論及「性」的定義,均以〈外雜篇〉為主要材料,而談及「心」,則以〈內 篇〉為主要材料。無論是「性」還是「心」,均認為莊子是主張「復」於本 來的「道」。. 3.. 〈內篇〉不言「性」,故本文亦不涉及性。而「成心」轉化為「鏡心」是透 過層層修養而來,是後天的努力成就了正向的結果,與預設有一具足完善的 心在彼處而等待回復的理解不同。. 政 治 大 「解決方案」旨在建構莊子對於負面現象的解決辦法,分設「認識實情」與 立. 二、解決方案. ‧ 國. 學. 「修養落實」兩部分,主張莊子是知、行並重的修養論結構。學界探討莊子的修 養論不盡相同,各家有各家認定的項目,但都僅以修養工夫為內容,缺少「知」 的層面。. ‧ sit. y. Nat. 早期代表(1990-2000)為黃漢耀、王邦雄、沈翠蓮:. (一)黃漢耀:〈從莊子、惠施的論辯看「真人」的四重修養〉/台北:《鵝湖》. io. n. al. er. 第 171 期 1989 年 09 月:作者以莊子和惠施的辯論段落,對應「坐忘」的. i Un. v. 「黜聰明」 、 「墮肢體」 、 「離形去知」和「同於大通」四句,分設為四個修. Ch. engchi. 養層次。以「濠梁之辯」中,惠施「安知魚樂」的問句,定位惠施的「知」 是「認識之知」、「理智之知」的「分別知」,是莊子所否定的知。由此銜 接第一重「黜聰明」的修養,以大瓠之種的「無用之用」為論證,「黜聰 明」是黜惠施那種分別的知。第二重修養是「墮肢體」,以「鵷雛」、「樗 樹」兩段文獻論證,此階段是墮欲望。第三重修養是「離形去知」 ,以「無 情」 、 「鼓盆而歌」為論證,人的形軀雖源自於天,卻不因為人的悅生惡死 而謀求對策,助長形軀益生,安於死生,此是第三重修養。第四重修養是 「同於大通」,「從群於人的知人下學,證立真人,再通過真人上達知天」 17. 17. ,成就天人不相勝的圓融境界。. 請參黃漢耀: 〈從莊子、惠施的論辯看「真人」的四重修養〉 , 《鵝湖》第 171 期(1989 年 9 月) , 頁 15。 17.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8) (二)王邦雄: 〈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台北: 《鵝湖》第 193 期 1991 年 07 月:作者歸結出莊子認為的人生困苦有二:天生命限和人為桎梏。 「心齋」 的「聽之以心」,「坐忘」的「離形」是消解「生有涯」的天生命限;「心 齋」的「聽之以氣」 , 「坐忘」的「去知」是破除「知無涯」的人為桎梏。 「自我的真實在逍遙無待之遊,這是主體生命的修養,整體的和諧在天籟 齊物之論,這是形上根源的保證。」18但物論不能取消也不能統一,否則 會回到原始的野蠻狀態,因此要在不可齊之中尋求可齊之道,惟有超越一 途。而超越物論的理論基礎在「吾喪我」的工夫,「吾是精神的我,我是 形體的我,精神的我擺脫了形體的我,而回到它本身的自由。」19大鵬寓 言展現「主體的大化與自然的大化,同體流行,就開顯了天人合一的終極 理想境。」20「無待」是以「物之在其自己」的姿態出現,主客一體的無. 治 政 大 《孔孟月刊》第 5 期 1994 (三)沈翠蓮: 〈莊子修養工夫及其理想境界〉/台北: 立 年 01 月:此篇論文談論《莊子》修養的基調是「以『返回自然』為其哲 條件依存,這就是所謂的自在自得。. ‧ 國. 學. 學思想的中心旨趣」21,從「忘」、「齊」、「化」三方面來建構《莊子》的 修養工夫。「忘」包含了「心齋」和「坐忘」;「齊」包含了「一死生」和. ‧. 「齊物我」 。至於「化」 ,作者勾勒了「自化」經「物化」到「神化」的順 序,認為「莊周夢蝶」的寓意是從「有待」以「自化」為「無待」,無待. y. Nat. sit. 後融入「物化」 ,進入「神化」 ,而其中有三個進境:第一是「互不相通」,. al. n. 體現真我。. er. io. 第二是「物我相忘」 ,第三是「生命大覺」 。經過這三個進境的修養,便可. Ch. engchi. i Un. v. 中期代表(2000-2010)為吳順令、吳肇嘉: (一)吳順令: 《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005 年:作者於 書中設有第三節〈生命回歸之方法〉 ,內容即是「修養論」 。第一項是「大 其心」,因主體心靈常受空間、文化環境所限,此時容易自我設限、孤芳 自賞,因此要「大」其受限之心。如何可大,作者以「化」來回應,並言 「『化』就是修養工夫,欲有所得必須真積力久。」22第二是「因」,順任 自然之道的意思。第三是「以明」,意為超越彼此的偏見,回歸道本無是 18. 請參王邦雄: 〈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 《鵝湖》第 193 期(1991 年 7 月) ,頁 3。. 19. 請參王邦雄: 〈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 《鵝湖》第 193 期(1991 年 7 月) ,頁 6。. 20. 請參王邦雄: 〈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 《鵝湖》第 193 期(1991 年 7 月) ,頁 4。 請參沈翠蓮: 〈莊子修養工夫及其理想境界〉 ,《孔孟月刊》第 5 期(1994 年 1 月) ,頁 17。. 21 22. 請參吳順令: 《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5 年) ,頁 186。 18.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19) 非的世界。第四是「心齋」,讓心靈一無罣礙的修養工夫。第五是「凝神 壹志」,透過虛極靜篤的修養工夫,由技進道,達到與物冥合的境界。第 六是「因順自然」,因順自然的境界就是「不知吾所以然而然」〈達生〉, 也就是與道冥合的境界。第七是「忘」 。第八是「物化」 ,極萬物化而為一 的意思。第九是「回歸渾沌」,認為混沌是原始和諧整體之象徵,並言老 子的「歸一」和莊子的「復通為一」可以理解為回歸混沌或生命的本源。 (二)吳肇嘉:〈莊子「齊物論」思想之根據與工夫〉/桃園:《當代儒學研究》 第 7 期 2009 年 12 月:作者引王邦雄的物論之「勝義」加以補充: 「『物論』 不該落於現象中儒墨相是非之言辯來定義,而應回歸到未陷入自以為是的 情結以前之超越根據(也就是存有論)層次上來理解。」23「因此在物之 是非然否處談『平齊』實非究竟,要達至真正的『平齊』,只有回到使物. 治 政 大 「當此超越根據得以被領 齊平會變得沒有意義,而齊物的根據就是天籟, 立 悟時,才有後續的修養工夫可談;所以天籟作為萬籟存有根據的意義,是. 然否的存有論層次來解決。」24但是,若不能找出一個終極的價值根據,. ‧ 國. 學. 談論齊物方法之前不可不先闡明者。」25至於具體工夫則為「喪我」,以 此來對治「成心」,一旦解消對立之後,便進入「一」的物化境界。. ‧. sit. Nat. 為代表,並形成研究莊子的一個面向:. y. 特別標舉「氣論」 ,以「氣」之遍身做為修養期許,楊儒賓、鍾振宇、賴錫三. er. io. (一)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 al. iv n C 第一節「離形去知」認為「求道的過程必須經過感性與智性瓦解的階段」 , hengchi U 26 達到「自我的概念已不再存在」 ,並且「不再有任何明晰清澈的知覺」 , n. 礎〉/台中東海大學: 《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1989 年 12 月:. 指涉一種「超脫現實自我同一性的境界」。27第二節「循耳目內通」以陸 西星對〈大宗師〉一段真人的注,歸納耳目如何可以內通的因素為:「人. 23. 24. 請參吳肇嘉: 〈莊子「齊物論」思想之根據與工夫〉 , 《當代儒學研究》第 7 期(2009 年 12 月) , 頁 8。 請參吳肇嘉: 〈莊子「齊物論」思想之根據與工夫〉 , 《當代儒學研究》第 7 期(2009 年 12 月) , 頁 9。. 25. 請參吳肇嘉: 〈莊子「齊物論」思想之根據與工夫〉 , 《當代儒學研究》第 7 期(2009 年 12 月) , 頁 12。. 26. 以上引文,均引自楊儒賓: 〈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 ,. 27. 《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1989 年) ,1989 年,頁 463。 請參楊儒賓: 〈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 , 《第一屆中 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東海大學,1989 年) ,頁 464。 19.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20) 軀體最精微的運動可以和人的最深層意識合而為一」,以及「人達到心息 相依的境界時,感官也會全為氣所滲透。」因此「此時的耳目已不再是經 驗世界裡感性的人所具有的限定性感官,而是為氣所滲透,且滲透於氣的 感通性管道。」28第三節「聯覺與心凝形釋」認為心齋可以用「聽」去形 容神與氣的作用,是奠立在共通感覺上運作的結果。共同感覺接近「聯覺」 現象,以梅洛龐帝「所謂的人,即是一永續不斷的共通感官」29來解釋聯 覺,並認為「逍遙」要站在聯覺的根基上,「徹底打破感官的定性作用, 讓諸感圓融,為氣渾化之後,才有可能。」30 (二)鍾振宇: 〈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第 42 期 2013 年 03 月:此篇論文分為兩個面向,一是身體面 向的氣,一是世界面向的氣。在身體方面,作者認為「道家的身體是氣的. 治 政 大 結的過程,依凝結程度的不同,可以區分為氣身、形身與身分。」 真人 立 就在形身、身分中成為真人,庖丁「外顯的技藝真人」和壺子「內蘊的技 身體、流動感通萬物的身體。氣的身體與氣化世界一樣,都是由流動而凝 31. ‧ 國. 學. 藝真人」是兩種身體圓教的代表,不僅是是解了身分、形身,也就身分、 形身中達到最高的神身。在世界方面,借助西方現象學的理論建構道家式. ‧. 的宇宙論,以芬克的現象學為基底,認為莊子與之最接近的是「天門」。 而天門是虛的,其中的變化生成是「氣」,氣有虛氣和實氣兩種,不可偏. y. Nat. sit. 廢。「在氣化現象學中,不必再強加區分身體與世界兩方面,兩者是以氣. er. io. 為中心的共振兩端,形成『世界─氣─身體』之結構。」32至於工夫論方. al. v. n. 面,是不斷的損、釋解的歷程,「遊」是身體之運動與世界之間的共鳴、. ni Ch 同調,是身體與世界的同步。 U engchi. (三)賴錫三: 《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台北: 台大出版中心 2013 年:作者在〈道體的徹底消解: 《莊子》的「氣化流行」 與「物化差異」〉一文中,反思徐復觀和牟宗三將《莊子》與《老子》分 為「實有形上學」和「實踐形上學」的觀點,提出《老子》也有工夫的實 踐層面,不完全是形上本體的敘述。而「《莊子》的體道內容,亦承續了 28. 以上引文,均引自楊儒賓: 〈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 , 《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東海大學,1989 年) ,頁 470。. 29. 請參楊儒賓: 〈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 , 《第一屆中 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東海大學,1989 年) ,頁 474。. 30. 請參楊儒賓: 〈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 , 《第一屆中. 31 32. 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東海大學,1989 年) ,頁 475。 請參鍾振宇: 〈莊子的氣化現象學〉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42 期(2013 年 3 月),頁 111。 請參鍾振宇: 〈莊子的氣化現象學〉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42 期(2013 年 3 月),頁 139。 20.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21) 《老子》道動、道用的存有開顯性格」 。33並認為「『體道』就是真人身心 參與氣化流行、融入生成變化的世界脈動。」34「遊乎天地一氣」和「御 六氣之辯」也就是真人體合「道行」流變的存有開顯,而「遊心於淡、合 氣於漠」,是對存有開顯的守護、氣化流行的參贊。氣和化、通、順的概 念有密切的相關性,「通天下一氣」就是「復化」循環,而「這一復化、 通氣的世界,同時成就了連綿而整體的存有連續之『一(體)』世界。」35 從存有連續的浩瀚廣大角度觀之,暫時的差別相便被超越而產生「以道觀 之」的「齊物」達觀。. 小結:上述研究之同與本文之異. 政 治 大. 1.. 討論修養工夫均未涉及「知」的層面。. 2.. 倘若「氣」足以擔當主要位置,便形成氣論式的修養論,氣的貫通是境界的. 立. 完成。. 本文探討修養論納入「知」的層面,注重「知」與「行」之間的次序與影響。. ‧ 國. 學. 3.. 並判定在〈內篇〉中的「氣」不足以擔當主要位置,其重量無法形成「氣論」。. ‧. 〈內篇〉提及「氣」,只抽取氣「虛空」與「流動」的特性,以此對比「成 心」的「已成」與「固定」,只是以「氣」譬喻理想的「鏡心」應當有的樣. sit. n. al. er. io 三、理想狀態. y. Nat. 態。. Ch. engchi. i Un. v. 「理想狀態」旨在勾勒莊子所肯認的存在樣態,相對於批判的現象。這一章 的討論分設為「個人之德」與「整體之和」 ,前者探討莊子的「德」 ,後者闡發莊 子的「道」 。在文獻回顧上,本文聚焦在「道」的論述,而學界看待「道」 ,普遍 採用西方形上學的理論。 早期代表(1978-2000)為牟宗三、葉海煙、王德有、崔大華: (一)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78 年:作者將莊子與老 33. 請參賴錫三: 《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 (台北:台大出版中 心,2013 年) ,頁 440。. 34. 請參賴錫三: 《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 (台北:台大出版中. 35. 心,2013 年) ,頁 441。 請參賴錫三: 《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 (台北:台大出版中 心,2013 年) ,頁 443。 21.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22) 子的道做對比,認為老子的道在姿態上至少有「客觀性」 、 「實體性」 、 「實 在性」,而莊子「將其道之客觀性、實體性,從天地萬物之背後翻上來浮 在境界上而化除,從客觀面收進來統攝於主觀境界上而化除」,形成「逍 遙乘化,自由自在,即是道,即是無,即是自然,即是一。」故老子的道 為「實有形態」,而莊子為「境界形態」。36 (二)葉海煙: 《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 1990 年:作者在第 七章〈生命的道論與宇宙論〉中闡述《莊子》「道」的內涵,認為「道之 為形上實體,生命之『絕對』有其形上之真實性;而就道之為生成原理, 生命須在宇宙的範疇內,不斷進行其體現形上之真實性的發展歷程。道是 以這兩個形上理則,使生命與道合一,故生命之與道合一乃在形上與形下 之間,而達成超越性的統合。」37可細分為四方面:一是道的「有情有信」. 治 政 大 。二是道在「太極之 有其「自然之有」 ,此是「道的實存性與自然的宇宙」 立 先」一句,以及空間的無限和時間的永恆,說明道的「無限性」 ,此是「道 指道的「實存性」 ,這個實存性表現在道有「創生義」 。道的實存性使天地. ‧ 國. 學. 的無限性與無限的宇宙」 。三是「東郭子」一段寓言指出道的「遍在性」, 而變化的宇宙本於遍在宇宙的道,此是「道的遍在性與變化的宇宙」。四. ‧. 是「道之為實現原理」是無心的創造,是真實的創造。「創造因自然而無 心,乃是第一義的創造,亦即形上意義的創造,道的創造性即生命的創造. y. Nat. io. 此是「道為生命之實現原理與有機的宇宙」。. al. er. 38. sit. 的創造性,創造即生命之實現, 『自然的創造』創造自然而有機的宇宙。」. iv n C 者在〈莊子之道〉一節中,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始祖,而道就是自己 hengchi U 的根,並且從來沒有存在過「封」的界線。「未始有物」和「未始有封」 n. (三)王德有: 《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作. 都是「指對宇宙原初狀態的認識,都是指對道的認識」39,此是「自本自 根,自古固存」。天地萬物由道產生,是萬物昌盛的必備條件,道無處不 在,此是「行於萬物,無所不在」。天地萬物之間有差別,但是道卻是同 一無別,「因為它是天地萬物的本質」。40為此莊子提醒人們要把握「道」 的關鍵,也就是無分界。「什麼是道?沒有區別的東西才是道。沒有此與. 36. 請參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78 年) ,頁 177-179。. 37. 請參葉海煙: 《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0 年) ,頁 93-94。. 38. 請參葉海煙: 《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0 年) ,頁 106。 請參王德有: 《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 ,頁 26。. 39 40. 請參王德有: 《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 ,頁 38。 22.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23) 彼的分別與對立,這是道的關鍵。」41此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四)崔大華: 《莊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9 年:作者於第三章分析 「道」的意義,認為道具有多種涵義,在《莊子》中有「道路」 、 「言說」、 「自然界的內在秩序、萬物的固有之理」的「天道」 、 「社會的法則、規範」 的「人道」、真理和方法的意思、道術和方法的涵義,以及「指宇宙萬物 的最後根源和人的精神或道德的最高境界」。42而莊子的道是從真宰、真 君「這樣感性色彩比較重的、概括面很窄的具體表現,過渡到『本根』這 樣比較抽象的、但更具有總體性的表象,最後成為宇宙根源的觀念。」43 道的根源性內涵的規定可以歸納為四:一是「自本」 、二是「周遍」 、三是 「主宰性」 、四是「超越性」 。並認為莊子是「第一個具有本體論意義的哲 學範疇」。44. 治 政 大 中期代表(2000-2010)為楊國榮: 立 (一)楊國榮: 《以道觀之 : 莊子哲學思想闡釋》/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 2007 ‧ 國. 學. 年:作者在第二章〈道通為一〉中詮定莊子「道」的特性,認為〈齊物論〉 「有始也者」一段「展現了形而上學或本體論的立場,也表現為邏輯的推. ‧. 論」45,邏輯尚可層層上溯,不斷指向終極的開端。同時,從直接的「有」 追問發生以前的存在境域,最後達到「無」任何規定的存在狀態,本體論. y. Nat. sit. 和邏輯彼此交融。道從原始之「在」走向具體的世界,以「一」為其內在. er. io. 特徵,而這個一就是「氣」 , 「從形而上的維度看, 『氣』具有質料的性質,. al. i v 46 n C 的意義上,世界之無『封』 以〈知北游〉 「東 h,體現於道與萬物的關係。」 engchi U 郭子」一段,認為「道無所不在,也肯定了作為存在本原、根據的道與具 n. 以『氣』通萬物,相應地也是在質料的層面確認未始有『封』。就更內在. 體的事物無截然相分的界線。」47從本體論上看,分化的世界未能展現存 在的真實形態;在價值層面,分化的世界對人之「在」形成負面的制約。 欲揚棄分化的存在圖景,必須由道出發實現視域的轉換,從道的觀點加以 考察,能更多地表現了內在的相通性。48「道通為一」和「以道觀之」展 41. 請參王德有: 《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 ,頁 39。. 42. 請參崔大華: 《莊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年) ,頁 121-125。. 43. 請參崔大華: 《莊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年) ,頁 128。 請參崔大華: 《莊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年) ,頁 130-133。. 44 45. 請參楊國榮: 《以道觀之 : 莊子哲學思想闡釋》(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2007 年) ,頁 64。. 46. 請參楊國榮: 《以道觀之 : 莊子哲學思想闡釋》(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2007 年) ,頁 66。 請參楊國榮: 《以道觀之 : 莊子哲學思想闡釋》(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2007 年) ,頁 67。. 47 48. 請參楊國榮: 《以道觀之 : 莊子哲學思想闡釋》(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2007 年) ,頁 69。 23. DOI:10.6814/THE.NCCU.CHI.017.2018.A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鼓勵家長一同參與,每天與孩子互相分 享感恩和快樂的事,建立正面積極的生

兄弟兩人合作的成果,是一部內容不斷擴充的文集,蒐集的故事最後多達 211 則。這部文集名 為《獻給孩子和家庭的童話》(K inder-und H ausm archen ),於 1812~1864 這 52

• 學生需理解《愛蓮 說》中「菊」的象 徵意義,也需通過 掌握《陋室銘》的 中心思想,理解劉 禹錫的人生態度。. •

「唯識相」的部分即佔了二十四個偈頌,亦即佔了五分之四(80%)的

有的人是天生的領袖人物,有的人則是後天培育而成。美國的華倫‧班尼斯(Warren

福與禍是一對相輔相成兄弟,福可能 會變成禍,禍也可能變成福。也就是 說,「福」和「禍」是相通的。要相 信,不會一直倒霉下去,也不會永遠 走好運。.

林語堂《論幽默》中有言: 「滑 稽一詞包括低級的笑談,意 思只是指一個人存心想逗 笑。……幽默一詞指的是『亦 莊亦諧』 ,其存心則在於『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