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是為了節能省碳的目的而討論車輛的動力來源,並以目前可以 達到量產化,或者研發階段已經成熟,可以準備導入量產的車輛來討論。

目前可以符合這個條件的車輛有傳統燃油車、液態燃料車、電動車及太陽 能車等。本研究以目前即將導入量產的電動車為主,而將其它差異性較大 的液態燃料車及太陽能車先排除在外。

另外,本研究從理論架構之建立,電動車產業及電池產業資料之搜尋 與分析的過程中,盡量以嚴謹的研究態度來進行資料的整理、查證與分 析,希望能使本研究能客觀,且儘可能的推演出電動車產業及電池產業,

未來可能的情境與發展,並提出可行之因應策略。但是,在有限的人力、

時間和資料取得方面,難免仍有許多研究上的限制:

一、資料蒐集部分

由於電動車產業與電池產業是屬於高科技的產品,從一般網站或公開資 料所能取得的資料非常有限,大多僅限於車輛與電池出貨或預估等資料而 已。因此筆者參加多場電動車研討會,以研討會的資料內容做為主要資料 來源,再以一般公開資料為輔助。由於資料來源大都來自財團法人、學校 研究單位、電池廠商等,這些單位,各有自己的立場與目標,所以難免資 料內容多所偏差;另外,本研究受限於研究時間、人力及物力,不免多有 疏漏之情形。

二、 深度面訪部份

在訪談部分本研究僅訪問了五個單位的業界專家,總人數為九人,對 研究之樣本數而言,可能稍嫌不足。且由於電動車產業所涵蓋之範圍十分 廣泛,還有許多中下游供應鏈的配合廠,也都會影響這個產業,專家群的 數目不足,難免仍有遺漏之處。

三、 研究對象本身

由於電動車產業發展的時間,到了最近兩年才開始導入量產化,整體 產業環境及時空條件尚未穩定,其變化仍大。本研究雖然以電池技術為中 心,但是電動車產業發展乃須考慮到未來環境、供需、產業結構與法令的 推判,若這些產業環境有所變動,則結論與建議亦難免會有所偏差。

四、 研究方法之限制

由於本研究所採取的情境分析法,在研究之構面上,須依情境而給予 假設,而且有量化限制上之困難,因此,對未來產業變化的推斷精確程度 可能不盡理想。而且針對本研究最終所發展出的四種情境,是以目前的發 展趨勢所做的推斷,僅能提供業者或政府單位在做策略規劃時之參考。

最後,除了寄望後續研究者能有機會討論上述議題外,並期望我國 電動車產業在各方的努力及關注下,能夠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陳世圯、彭啟明(2009),「兩岸氣象暨環保合作與交流」,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 究基金會

鄧寧(2011),「納智捷:採租賃為電動車 3 年示範運行方案解套」,精實新聞,

2011-04-14

李學梅(2009),「法國“開足馬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華網,2009-04-26

lev/

陳金銘(2010e),「電池廠與日本車廠策略聯盟現況」,電動車動力鋰電池與材料 技 術,工研院 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謝宗宏、蔡碧洲、鄭宗田 (2010),車輛性能與電池本體特性相對關係,電動車 電力電池系統開發論壇,CTimes 零組件科技論壇,台北,2010 年 8 月 19 日。

余序江、許志義、陳澤義(1998),「科技管理導論-科技預測與規劃」,初版,台 北:五南。

吳顯東(2010),「洞見脈絡-技術預測輕鬆上手」,第一版,台北:資策會 陳建男(2003),「產業情境分析與策略發展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

系碩士論文。

謝宗宏、蔡碧洲、鄭宗田(2010),各式電池安全性比較表,電動車電池技術論 壇,CTimes 零組件科技論壇,台北,2010 年 8 月 19 日。

楊模樺(2010),Small Format vs. Large Format cell,從電動車發展看電動車用電 池之機會與挑戰,電動車系統與關鍵零組件發展機會。台北,台灣金融研 訓院

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動車推動辦公室(2010),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計 畫,http://proj.moeaidb.gov.tw/

陳金銘(2010f),「各種類電池所佔比率預估」,電動車動力鋰電池與材料技 術,工研院 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英文文獻

A123(2009), ANR 26650M1 data sheet ,watertown ,A123

A123(2006), Thermal runaway comparision test resport , watertown ,A123 Boston Power(2009) , swing 4400 rechargeable Lithium-ion Cell data

sheet ,westborough, Boston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