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工作滿意度探討

在組織管理上,管理者對於員工工作滿足(job satisfaction)的探討,通常集中在工作 滿意度對員工績效的影響上。過去在工作滿意度和工作績效的相關性問題,一直是管理 學界行為學派十分重視的研究課題。幾十年來,國外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但迄今未 能得到普遍公認的完美答案(翁招玉,2010)。然 Hoppock(1935)所發表的重要文章《工 作滿意》中,認為在各行業中都有對工作滿意(或滿足)的員工。因此在環境教育工作領 域中,環境教育工作提供校友工作滿足需求為何?校友對於工作滿意度的狀況為何?研 究者認為從環境教育人員對工作的滿意度進行瞭解,可作為探討的方向,進而瞭解校友 對於從事環境教育工作的價值觀與滿足需求何在?

本節探討工作滿意度,主要是從工作滿意度內涵、相關理論進行瞭解,進而從工作 滿意度概念中做為發展本研究問卷工具基礎。

一、工作滿意度內涵

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又譯為工作滿足,意指個人對他本身的工作內容、特 性、環境以及工作情緒等的評量。在有關組織行為與人事管理的研究領域中,工作滿意 度常被中外學者所重視。國內外對此一概念的研究亦有日益增多的趨勢,許多研究均證 實工作滿意度對員工工作投入、離職意願及績效表現等因素具有顯著影響。

關於工作滿意度的定義,因研究對象及所採取的理論架構不同,對於工作滿意度的 定義也就不盡相同。相關學者對於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定義與討論如下頁表 2-4 所示:

表 2-4 學者們對工作滿意度的定義

研究者 工作滿意度的定義

Hoppock(1935)

Vroom(1964)

Porter & Lawler(1968)

Compbell (1970)

Locke(1976)

Davis(1977)

許士軍(1990)

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員工對於工作環境的主觀反應,包括生理 與心理兩方面對於環境因素的滿足感覺。

認為工作滿意是指一個人對於其目前工作角色的正面取向。

認為個人工作滿意的程度是個人從特定工作所實得的報酬與 其預期應得的報酬間的差距而定。差距越小,則滿意程度越 大;反之,差距越大,則滿意程度越小。

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工作者對於工作的某些層面採取一些正面 或負面的態度,為個人內心的心理狀況。

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導源於員工對自己的工作及工作經驗評價 後所得到的一種情緒狀態,並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包括了工作 本身、升遷機會、上司督導、福利、組織參與以及同事相處 等層面的整體性感受。

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員工對其工作喜好或不喜好的程度,若工 作符合員工的期望,則員工會產生工作滿足。

工作滿足是指個人對於其工作所具有之感覺或情感性反應。

而感覺或滿足之大小,取決於預期價值與實際價值之差距。

對於各種論點,鍾任琴(1990)歸納了各派說法並歸結出其共同之處:

1. 工作滿足是個人對所從事的工作所持有的一種主觀性、情感性的反應。

2. 工作滿足是一種態度,由情感、認知和行為等元素組成。

3. 個人工作滿足的強度、一致性與起源各有不同,且工作滿足可提供許多功能給 個人。

4. 工作滿足會受個人人格特質、工作環境與社會環境所影響。

過去研究常以需求實現的觀點來研究工作滿意程度,以探討工作所提供的回饋是否 能符合員工心理及生理的需求程度來測量工作滿意度(Porter, 1962)。

依據 Davis(1951)的說法,員工的工作滿足感高將可導致下列的效果:

1. 員工自願合作以達成組織目標。

2. 對組織及領導者效忠。

3. 表現良好的紀律。

4. 當組織遇到困難時員工堅忍的共渡難關。

5. 對本身的工作有更高的興趣。

6. 能自動自發的努力工作。

7. 以身為組織的一份子為榮。

Robbins(1983)認為組織必須重視員工工作滿足的理由有三:

1. 工作滿足和生產力有關。

2. 工作滿足與缺勤率和離職率呈負相關。

3. 基於人道考量,管理者有責任提供員工一個有挑戰性、具鼓舞性和滿意的工作 環境。

Staw(1977)亦指出工作滿足的重要性:

1. 有越高工作滿意的員工,有越好的心理及心理健康紀錄

2. 工作滿足對於在吸引及留任高工作能力的員工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3. 工作不滿意與員工的離職、缺席、工作組織的活動與抱怨等問題有關,上述問 題會造成組織的成本提高和分裂。

由上述研究觀之,如何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實為組織人事決策上不可忽視的一環。

許士軍(1977)認為自實際觀點來看,研究工作滿意度問題,至少有三方面的意義:

1. 代表社會中之一種有價值的產物。如果有所謂「心理的國民總生產」的話,一 社會成員所獲工作滿足多少,應構成其中之一重要部份。

2. 可做為一組織內一種早期警戒的指標。如能對於成員之工作滿足保持繼續不斷 的監視,則可及早發現本組織在工作或實際上的不當調配,計劃或政策上的缺 失,以採取補救措施。

3. 提供組織及管理理論一種重要變數,並透過工作滿足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作用,

擬訂政策及計劃。

而影響員工之工作滿意度因素甚多,依據 Seashore 與 Taber(1975)對各學者研究的 整理,可歸納出前因變項主要包括了個人屬性因素,如人口變項、人格特質等,與環境 因素如政治、經濟、文化背景與組織特性等。

另外,若以組織與員工之間的關聯性來看,與組織有直接相關的因素則包括了;

1. 工作本身因素。

2. 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因素。

3. 工作情境因素。

而個人屬性與社會文化等因素則被歸類於與組織無直接相關的因素。

Hoppock(1935)所發表的重要文章《工作滿意》,他致力於去證明在各行業中都有對 工作滿意(或滿足)的員工。而且有些從事重複性和體力性工作的人,比某些從事創造性 的人更能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因此在環境教育工作領域裡,在職工作人員對於所從 事的環境教育工作滿意狀況,亦應當為從事環境教育組織所重視,進而能為組織人力資 源決策上提出重要參考依據。

二、工作滿意度理論

自從 Hoppock 在 1935 年提出工作滿意度的觀念後,後續研究者陸續進行了許多的 研究。因研究的重點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理論與觀點。介紹如下:

(一) 需求層級理論

由 Maslow(1943)所提出需求層級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是到目前為止最廣為 人知的激勵(motivation)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的需求是有層級性的,當最底層的需求滿 足了,就會被激勵去尋求更高層級的滿足。並認為人類有五種需求層級,即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爾後經過 McGregor(1957)修正後,

由較低到較高需求分別為:

1. 生理與安全需求:包括饑餓及性等需求,及求避免遭受傷害或危險之需求;

2. 社會需求:即對於愛與被愛,以及友誼、歸屬感之需求;

3. 自尊需求:即自尊和被他人尊重之需求;

4. 自我實現需求:即企望能成為自己所希望的人的需求。

而該理論亦認為人是需求的動物,需求必需加以滿足,而為了滿足尚未獲得的需求 會促使行為的改變。

(二) ERG 理論

而 Maslow 的需求層級理論,並不是唯一將多個需求對應到單一層級上的理論。另 一研究者 Alderfer(1969)則將 Maslow 的五類需求層級重新組合,修正成 ERG 理論,將 五個需求層次分為三類需求:存在(Existence)、關係(Relatedness)和成長(Growth)。但和 Msalow 理論的不同處在於 Alderfer 認為人們在較高層級無法得到滿足時,其需求層級 就會往下移動

(三) 雙因素理論

「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又叫「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or-Hygiene Theory)」

或「雙因子理論」,由 Herzberg、Mausner 與 Snyderman(1959)根據內容分析法研究所提 出的理論。其研究發現讓員工感覺工作滿足或不滿足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認為人類的需 求是二元性的:一是動物性需求,也就是避免痛苦、克服環境的需求;二是人性的需求,

即追求自我成長以促進自我實現的需求。這兩種需求彼此是互相獨立的,影響行為的方 式也不相同,當人們不滿意工作時,他是對工作環境不滿,當他們滿意於工作時,他們 是滿意於工作本身。

該研究進一步將工作中的相關因素區分為「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兩類。

1. 激勵因素(motivating factor):屬於工作內(Intrinsic to Work)的因素;凡與職位 本身有關之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賞識、肯負責任、個人成長及發 展、升遷等,對職位本身皆有「正面效果」,它能使產量增加,工作效率提 高,因此稱其為激勵因素,又因其能帶來職位上的滿足,亦稱為滿足因素 (Motivator Factor)。

2. 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屬於工作外(Extrinsic to Work)的因素;在工作外在 上有許多這樣的保健因素,如果欠缺或不滿意,將造成員工的不滿。例如與 上司、下屬的關係、薪資、地位、工作保障、工作環境、督導方式、公司政 策、人際關係等即屬此類。但此類因素本身並沒有激勵作用,只能預防組織 成員的不滿而已,也就是「有之起不到激勵作用,但無之則起到消極作用」

的因素。這些因素並不能使員工的產量增加,或是提高工作效率,但卻可以 防止因工作自限產量所造成的績效損失,因只能消極的避免不滿足而無法達 到積極的滿足,因此也稱為維生因子(Maintenance Factor)。

(四) 公平理論

組織中的成員非常在意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也就是他們會注意到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的問題。Adams(1962)提出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指出,人們希望獲得一種公平 的狀態,使得他們所獲得的資源分配結果(如:薪酬 )和其他相關人士所得的相當。如 果與他人比較之結果發現並不公平,他們就會感到「不平」而產生內在的不均衡。

根據公平理論,員工會拿自己的投入(inputs)和結果(outcomes),跟某個參考對象之 投入與結果做一比較。所謂的「投入」是指個人對組織的貢獻,如付出努力程度、工作 時數、教育程度、工作經驗、技能水準等;「結果」指個人從工作中所獲取之有價值的

根據公平理論,員工會拿自己的投入(inputs)和結果(outcomes),跟某個參考對象之 投入與結果做一比較。所謂的「投入」是指個人對組織的貢獻,如付出努力程度、工作 時數、教育程度、工作經驗、技能水準等;「結果」指個人從工作中所獲取之有價值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