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方向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7-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方向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於抽樣對象上有所取捨,且基於時間與成本之考量,本研

究並無針對全臺各縣市進行全面抽樣,因此本研究所包含之研究限制以及相關建議分 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由於本研究主要考量資訊系統以及社會資源兩方面對於中輟生輔導成效之影響,

因此考量中輟生本人並無直接接觸資訊系統,本研究係以具備中輟生輔導經驗之相關 人士為研究對象,然而此做法在推論上仍有其限制,因此後續研究可同時考量具備輔 導經驗之相關人員以及中輟生的看法,以做為相關政策修改之依據。另一方面,本研 究僅針對北部地區進行抽樣調查,導致研究結果無法全面推論至其他地區,因此建議 後續研究可擴展其研究範圍,以降低因區域別所產生之結果偏差。

二、中輟生類型之差異

過去許多相關研究均指出,由於在校生產生中輟意圖的原因相當多,因此中輟生 類型必須加以區分,然而截至目前,相關研究仍缺乏明確的分類指標,而導致相關研 究無法針對不同類型之中輟生提供必要且適切的處境模式以及社會資源投入。因此建 議後續研究可以以中輟意圖影響因素為基礎,透過集群分析將中輟生進行分類,以提 供相關單位更加明確之策略建議。

參考文獻

王淑娟、方國定(2010)。整合失驗典範、情緒模式、及 TAM 建構入口網站持續採用 意圖模式。顧客滿意學刊,6(1),33-56。

王麗雯(2001)。國民中學中輟生復學模式之分析研究以中途學校與高關懷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市。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業與 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65-97。

朱斌妤、黃仟文、翁少白(2008)。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即時交通資訊系統之使用意願。

電子商務學報,10(1),211-234。

余麗樺、郭乃文、陳九五、張娟鳳、張瑋文、辛淑萍(2002)。國中學生輟學傾向篩檢 工具之編製初探。教育研究資訊,10(3),167-182。

吳昌期(2001)。國中中途輟學學生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適應與升學意向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林淑惠、黃韞臻、林佳筠(2009)。中部地區五專學生社會支持、情緒智力及生活適應 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55,41-66。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

柯秀薇(2002)。規訓與叛逆:國中中輟生輔導措施之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洪淑娟(2008)。網路學習使用者意圖及其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 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台中縣。

胡惠(2003)。台南市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與預防中輟輔導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孫思源、詹淑敏、趙珮如(2009)。顧客對行動商務購物意願之影響因素-由安全及風 險觀點探討。顧客滿意學刊,5(2),127-154。

翁慧圓(1995)。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 學社會工作學系,台中市。

訓育委員會(2010)。教育部99年度辦理多元型態中介教育措施協助中輟生復學。教育 部 電 子 報, 檢 索 日 期2010 年 7 月 18 日 , 取 自 http://epaper.edu.tw/news.aspx?

news_sn=2924

教育部(2004)。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五屆第五會期報告-預防國中小學學生中輟,貫 徹 零 拒 絕 教 育 目 標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檢 索 日 期2010年8月16日,取自 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306

教育部(2009)。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教育部電子報,檢索日期2010 年7月14日,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topical_sn=279

教育部訓委會(2002)。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全國中輟學生 復 學 輔 導 資 源 研 究 發 展 中 心 , 檢 索 日 期 2010 年 8 月 16 日 , 取 自 http://dropout.heart.net.tw/law2-3.htm

教育部訓委會(2010)。教育部99年度辦理多元型態中介教育措施協助中輟生復學。教 育 部 全 球 資 訊 網, 檢 索 日 期2010 年 8 月 16 日 , 取 自 http://www.edu.tw/news.

aspx?news_sn=3237

耿慶瑞、黃增隆、汪志堅(2006)。互動性對科技接受模式之影響-以政府入口網站為 例。商管科技季刊,7(3),509-530。

郭靜晃(2001)。中途輟學青少年之現況分析及輔導。台北:洪葉書廊。

郭進財、莊貽寧、周威廷(2010)。中華職棒觀眾滿意度與運動觀光意願影響之研究。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1-13。

陳育亮、鄭淑慧(2010)。網路教學與社群學習在成人教育的應用-以混成式網路學習 探討其行為意向。資訊管理學報,17(1),177-196。

陳宜棻、劉璧瑩(2010)。結合服務品質與TAM觀點探討消費者線上信任及購買意願之 影響因素。顧客滿意學刊,6(1),1-32。

陳淑玲(2007)。對中輟復學生實施多元適性課程歷程之研究以山水國中慈輝分校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陳毓文(2008)。國內接受機構安置少年憂鬱情緒之探究:問題陳顯與解釋因素。中華 心理衛生學刊,21(1),75-101。

傅瓊儀、陸偉明、程炳林(2002)。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制握信念及社會支持在國中生 壓力知覺的作用。教育心理學報,34(1),61-82。

彭思萍(2008)。口碑對潛在求職者組織吸引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 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賀孝銘、林清文、李華璋、王文瑛、陳嘉雯(2007)。我國中輟防治工作現況與困境之 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73-98。

黃寶園、林世華(2007)。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壓力反應歷程影響之研究:結合統合 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二計量方法。教育心理學報,39(2),263-294。

廖裕星、林清文(2007)。國中中輟高危險學生中輟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模式之研究。輔 導與諮商學報,29(1),25-45。

蔡長清、劉麗現(2009)。應用IPA模式評估航空客運之服務品質一以高雄飛航日本旅 客為例。商業現代化學刊,5(2),11-26。

鄭照順(1997)。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台北市。

鄧肖琳、張明穎(2009)。服務品質屬性、績效、重要性與顧客滿意度-以台灣地區銀行 為例。中華管理學報,10(4),91-112。

盧右梅、吳信宏(2010)。應用IPA模式檢視台灣高鐵乘客之服務品質需求。品質學報,

17(1),21-43。

賴秀玉(2002)。中輟復學生適應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一學園型中途學校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北市。

簡里娟(2009)。中輟學生輔導工作:學校與社區合作方式之初探。輔導季刊,45(1),

60-70。

嚴政憲(2009)。網際網路服務品質與消費者之異質性偏好-以台灣南部小型服務業為 例。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高雄市。

Bahar, H. H. (2010). The effects of gender,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ociometric status on academic succes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 3801-3805.

Barnes, S. J. & Vidgen, R. T. (2001).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auction web sites.

Proceedings of the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Sciences, Maui, Hawaii.

Barnes, S. J. & Vidgen, R. T. (2000). WebQual: An exploration of Web Site qu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pp.298-305, Vienna.

Blair, C. (2002). School readiness: Integrating cognition and emotion in a neurobiological conceptualization of children's functioning at school ent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7, 111-127.

Brophy-Herb, H. E., Lee, R. E., Nievar, M. A. & Stollak, G. (2007). Preschoolers' social competence: Relations to family characteristics, teacher behaviors and classroom climate.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134-148.

Cheng, S. T. & Chan, A. C. M. (2004).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Dimensionality and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7, 1359-1369.

Cheng, T.C. E., Lam, D. Y.C. & Yeung, A. C.L. (2006). Adoption of internet banking: An empirical study in Hong Ko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42(3), 1558-1572.

Cheung, C.-K. & Lee, T.-Y. (2010). Improving social competence through characte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33, 255-263.

Chou, K.-L. (2000). Assessing Chinese adolescents' social support: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8, 299-307.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DeLone, W. & McLean, E. (1992).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3(1), 60-95.

DeLone, W. & McLean, E. (2003).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A ten-year updat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4), 9-30.

Dishaw, M. T. & Strong, D. M. (1999).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ask – 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36(1), 9-21.

Hair, J. F., Black, B., Babin, B., Anderson, R. E. & Tatham, R. L. (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Inc.

Hohepa, M., Schofield, G. & Kolt, G. S. (2006). Physical activity: What do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nk?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9, 328-336.

Jones, W. H., Sansone, C. & Helm, B. (1983). Loneliness and interpersonal judgmen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9, 437-441.

Kim, T. G., Lee, J. H. & Law, R. (2008).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cceptance behaviour of hotel front office systems: An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urism Management, 29(3), 500-513.

Kinnunen, M.-L., Feldt, T., Kinnunen, U. & Pulkkinen, L. (2008). Self-esteem: An antecedent or a conseque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Cross-lagged associations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2), 333-347.

Kuehner, C. & Buerger, C. (2005). Determinants of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in depressed patients: The role of self-esteem, response styles, an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86(2/3), 205-213.

Lee, T. M. & Park, C. (2008). Mobile technology usage and B2B market performance under mandatory adoption.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7, 833-840.

Martilla, J. A. & James, J. 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41(1), 77-79.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 Harper & Row.

Mendez, J. L., Fantuzzo, J. & Cicchetti, D. (2002). Profiles of social competence among

lo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73(4), 1085-1100.

Mueller, R. O. (1996). Basic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 Introduction to LISREL and EQ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Murray, S. L., Holmes, J. G. & Griffin, D. W. (2000). Self-esteem and the quest for felt security: How perceived regard regulates attachment proces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478-498.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n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Malhotra, A. (2005). E-S-QUAL -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assessing electronic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Service Research, 7(3), 213-233.

Park, N., Roman, R., Lee, S. & Chung, J. E. (2009). User acceptance of a digital library syst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9(3), 196-209.

Ponizovsky, A., Grinshpoon, A., Sasson, R. & Levav, I. (2004). Stress in adult stud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a supported education program.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45(5), 401-407.

Raver, C. C. & Zigler, E. F. (1997). Social competence: An untapped dimension in evaluating Head Start's succes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2(4), 363-385.

Roger, C. R. (1983). Freedom to Learn: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

Columbus, Ohio: Charles, Merrill.

Rose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 (1990). The self-concept: Social product and social force. In M. Rosenberg and R. H. Turner (Eds.), Social Psycholog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593-624).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Rudd, M. D. (1990).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suicidal ideation. Suicidal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20, 16-30.

Sarason, I. G. & Sarason, B. R. (1985). Social support: Insights from assessment and experimentation. In I. G. Sarson & B. R. Sarason (Eds.), Social Suppor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p. 39-72). Boston: M. Nihjoff Publishers.

Sümer, S., Poyrazli, S. & Grahame, K. (2008).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6(4), 429-437.

Takakura, M. & Sakihara, S. (2001).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Jap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8, 82-89.

Tedman, S., Thornton, E. & Baker, G. (1995). 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core beliefs and perceived self efficacy in adults with epilepsy. Seizure, 4(3), 221-231.

Teo, T., Lee, C. B., Chai, C. S. & Wong, S. L. (2009). Assessing the intention to use technology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A multigroup in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Computers &

Education, 53(3), 1000-1009.

Thwaites, R. & Dagnan, D. (2004). Moderating variab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mparison and depress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77, 309-323.

Tinto, V. (1987).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urner, R. J. & Noh, S. (1983). Class and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among women: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 control. Journal of Health & Social Behavior, 24(1), 2-15.

Williams, K. L. & Galliher, R. V. (2006). Predicting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from social connectedness, support.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5(8), 855-874.

Zeithaml, V. A., Parasuraman, A. & Malhotra, A. (2002). Service quality delivery through web sites: A critical review of extant knowledge. Journal of the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30, 362-375.

附錄A

研究問卷: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使用意願調查

敬啟者您好:

這是一份以有關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使用意願的調查問卷,我們誠心期望能 藉由您的寶貴意見,協助研究的進行,在此非常感謝您的幫忙。本研究僅提供學術 之參考,對於個人隱私絕不對外公佈、發表或作為其他的用途,敬請您安心的作答。

敬祝 身體健康 闔家平安

中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系 研究生:林徐阿梅 敬上

一、線上資訊系統之重要性評估

【說明】:此部分之目的在於了解當您的工作需要藉助一項線上資訊系統來完成時,

您認為此線上資訊系統需要具備哪些功能? 以下為有關線上資訊管理系統之相關問 項,請您就您的經驗與認知,針對以下問項之重要性進行評估。

非 常 不 重 要

不 重 要

稍 微 不 重 要

普 通

稍 微 重 要

重 要

非 常 重 要 系統的操作方式是簡單的。

系統的操作流程清楚易懂。

系統的操作方式容易學習。

系統可以依據個人習慣彈性變更(如介面設定等...)。

系統的使用對於工作目標達成是有幫助的。

系統的使用可以縮減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與時間。

系統的使用有助於提高個人的工作績效。

系統資料庫具備資料之存檔與搜尋功能。

系統的使用有助於相關資料之傳遞、連結與對照。

系統的使用有助於掌握所需資訊之動向。

系統的設計能營造出社群的氛圍(此處社群表示跨 部門的合作關係)。

系統總是維持正常運作狀態。

系統能夠即時啟動並操作。

系統不曾故障而無法使用。

系統在輸入或搜尋相關資料時,不會產生畫面凍結 的情形。

同事的鼓勵與經驗分享。

上司的鼓勵與經驗分享。

下屬的經驗分享。

二、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之使用情形

【說明】:此部分主要在於評估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之實際使用情形;因此請您依 據您的使用經驗,指出您使用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後,對於此線上系統的看法。

非 常 不 同 意

不 同 意

稍 微 不 同 意

普 通

稍 微 同 意

同 意

非 常 同 意 目前系統的操作方式是簡單的。

目前系統的操作流程清楚易懂。

目前系統的操作方式容易學習。

目前系統可以依據個人習慣彈性變更(如介面設定 等...)。

目前系統的使用對於中輟生通報是有幫助的。

目前系統的使用對於中輟生協尋是有幫助的。

目前系統的使用可以縮減不必要的通報以及協尋流 程與時間。

目前系統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中輟生的協尋率。

目前系統所內建的資料庫有助於中輟生資料之存檔 與搜尋。

目前系統的使用有助於中輟生資料的傳遞(如與教 育單位、社工單位或警政單位進行資訊共享)。

目前系統的使用有助於掌握中輟生動向。

目前系統的設計能營造出社群的氛圍 (此處社群表 示跨部門的合作關係)。

此系統總是維持正常運作狀態。

此系統能夠即時啟動並操作。

此系統不曾故障而無法使用。

此系統在輸入或搜尋相關資料時,不會產生畫面凍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7-7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