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碳酸鈣殼體穩定碳氧同位素於古環境之應用

第一章、 緒論

1.2 碳酸鈣殼體穩定碳氧同位素於古環境之應用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為了瞭解目前地球環境上的變化及預測未來環境的改變,除了採 用現今的觀測紀錄之外,古環境變遷也是一熱門的議題。在古環境變 遷的研究上有許多指標可以告訴我們古環境的紀錄,尤其以碳酸鈣物 質最為廣泛應用,如腕足動物殼體(Popp et al., 1986;Mii et al., 1999;

Grossman et al., 2008)、軟體動物殼體(Ivany and Runnegar, 2010)、有 孔蟲殼體(Spero et al., 2003)等之穩定碳氧同素記錄均可用來推測該 生物生活之古環境的變化。利用穩定碳氧同位素可得知當時標本存在 的環境,以碳同位素來說,不同水團的混合(Lynch-Stieglitz et al., 1995)、

全球碳埋藏量的改變(Grossman et al ., 2008)都會影響碳同位素數值 改變。而氧同位素方面,則受到冰川體積的消長、鹽度效應的影響、

緯度上的變化而改變氧同位素數值(Anderson and Arthur, 1983;

Attendorn and Bowen, 1997;Korte et al., 2008)。

1.2 碳酸鈣殼體穩定碳氧同位素於古環境之應用

各種古環境變遷研究的材料中,分析碳酸鈣殼體中的穩定碳氧同 位素是常用的研究方法,若海水中碳酸鈣沉積物的碳、氧同位素有與 海水達成平衡,則可將當時海水中的同位素訊號記錄下來,Urey et al.

(1951) 指出碳酸鈣沉澱時,氧同位素會與周遭水體呈現函數關係,

氧同位素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有變小的趨勢。1953 年 Epstein 等人首先 發表了利用軟體動物殼體研究的碳酸鈣的氧同位素與溫度轉換方程 式,提出了氧同位素為溫度的函數。1969 年 O’Neil 等人測定了無機

2

沉澱的方解石結晶與周遭水體的氧同位素數值關係,之後,Grossman and Ku (1986) 建立了霰石的古溫度方程式。Hays 和 Grossman 在 1991 年整理前人研究提出方解石氧同位素轉換溫度方程式,如下:

T℃ = 15.7-4.36(δ18Ocalcite-δ18Ow,SMOW)+0.12(δ18Ocalcite-

δ18w,SMOW)2。其中,T為方解石沉澱時的海水溫度;δ18Ocalcite為方解石 相對標準試樣 PDB(Pee Dee Belemnite;現今 V-PDB)的氧同位素數值;

δw,SMOW 為周遭水體相對標準 SMOW(Standard Mean Ocean Water;

現今 V-SMOW)的氧同位素數值。

在推算古溫度的時候,若海水氧同位素數值無法直接測量就必須 利用其他方法估算 δ18Ow的值。海水的氧同位素數值受到冰川效應、

蒸發效應等因素所影響,這些因素可以影響海水同位素的變化 (Anderson and Arthur,1983)。當全球冰川體積增加,使得大量的16O 留在冰層裡,而海洋中18O 比例增加,δ18O 數值也會變大,所以,當 全球冰川體積增大,海洋中的 δ18O 數值也會變大。現今熱帶地區表 層海水δ18O 數值約為 0‰,在前人研究中,冰盛期時,全球海水氧同 位素值比現今大 1‰(Shackleton, 1977;Guilderson et al., 1994;Schrag et al., 1996);若是全球冰川融化,則全球海水氧同位素會比現今小約 1‰(Savin, 1977)。而區域性的海水同位素變化除了冰川融化之外,鹽 度效應的影響也是另一因素,當區域環境蒸發作用較為強烈時,海水 中較輕的氧同位素較容易進入大氣,使得區域內的海水會含有較高比 例重的氧同位素(Anderson and Arthur, 1983),或是,淡水的注入影響 也會使得區域性的海水氧同素數值有變小的現象(Craig and Gordon, 1965)。因此,在利用氧同位素計算古溫度時,這些因素必須被考慮 進去。

3

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死後殼體被埋藏在沉積物之中,這些沉積物 經由壓密、膠結等作用形成沉積岩,沉積岩被抬升後曝露在天水或地 下水所影響的環境下,在岩層中的殼體沉積物就有可能受到成岩作用 的影響。由於天水帶有較輕的碳氧同位素成分,所以受到天水成岩作 用影響的碳酸鈣殼體也會反映出較輕的碳氧同位素訊號(Brand and Veizer, 1980),所以利用海洋性碳酸鈣作為研究古環境材料時,需先 檢驗碳酸鈣殼體是否有受到成岩作用的影響。

重建古生代環境的研究中,腕足動物殼體是很好的材料

(Compston, 1960;Lowenstam,1961;Popp et al., 1986;Veizer et al., 1986;

Grossman et al., 1991;Brand et al., 2003)。腕足動物為底棲性的海洋 無脊椎動物,主要生活在50~200公尺深的海床底上,高緯度至低緯度 地區的海域皆有出現(王鈺等人,1966)。腕足動物分為有鉸綱與無鉸 綱,無鉸綱由於缺乏鉸合構造所以藉由肌體來連接兩瓣殼;有鉸綱則 利用鉸合構造來控制瓣殼的開關。腕足動物殼體主要由兩瓣殼所構成,

其中有一瓣殼有肉莖突出,稱之為莖殼(腹殼),另一則稱為腕殼(背 殼)(圖1.1)。

古生代的腕足動物大多為有鉸綱的碳酸鈣殼體,主要由低鎂方解 石所組成,而殼體結構由外至內依序為第一層薄稜柱層,第二層纖維 層,有些種類的腕足動物甚至有第三層稜柱層(Williams, 1968;

Grossman et al.,1993)。由於殼體的低鎂方解石組成較不容易受到成岩 作用影響,所以當殼體與海水達成平衡,同位素數值可以反映周遭水 體的環境訊號,被認為是很好的古環境重建指標(Lowenstam, 1961;

Carpenter and Lohmann, 1995;Brand et al., 2003)。

4

圖 1.1 現生

Rhynchonellina

殼體示意圖。A:前端;B:後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