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礼三(吉礼三)

在文檔中 卷第七十八 志第五十三 (頁 94-115)

           

清史稿      ·1767· 

     

卷第八十四  志第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 

   

  历代帝王陵庙传心殿先师孔子元圣周公关圣帝君    文昌帝君祭纛祀砲京师群祀附五祀八蜡直省祭厉 

  历代帝王庙顺治初,建都城西阜成门内,南乡,正中景德  崇圣殿,九楹,东西二庑各七楹,燎炉各一。后为祭器库,前  景德门。门外神库、神厨、宰牲亭、井亭、钟楼、斋所咸备。 

初,明祀历代帝王,元世祖入庙,辽、金诸帝不与焉。至是用  礼臣言,以辽、金分统宋时天下,其太祖应庙祀。元启疆宇, 

功始太祖,礼合追崇。从祀诸臣,若辽耶律赫噜,金尼玛哈、 

斡里雅布,元穆呼哩、巴延,明徐达、刘基并入之。 

  届日,大臣一人祭正殿,殿祀伏羲,神农,黄帝,少昊, 

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光  武,唐太宗,宋、辽、金太祖、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 

凡廿一帝,祀以太牢。分献官四人祭两庑,庑祀风后、力牧、 

皋陶、夔、龙、伯益、伯夷、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 

太公望、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 

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张巡、 

许远、耶律赫噜、曹彬、潘美、张浚、韩世忠、岳飞、尼玛哈、 

斡里雅布、穆呼哩、巴延、徐达、刘基,凡功臣四十一,祀以  少牢。 

 

             

清史稿      ·1768· 

 

  十四年,圣祖躬祭,届时致斋毕,翼日昧爽,驾出西华门, 

至庙降,入幄次盥讫,入直殿就位上香。三皇位前,二跪六拜, 

奠帛、爵,读祝,俱初献时行。凡三献,分献官祀两庑如仪。 

遣官则衣朝服。王、公承祭,入景德左门,升左阶,位阶上, 

馀入右门,位阶下,俱三跪九拜,不饮酒、受胙,不陪祀。 

  十七年,礼臣议言庙祀帝王,止及开创,应增守成令辟, 

并罢宋臣潘美、张浚祀,从之。于是增祀商中宗、高宗,周成  王、康王,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而辽、金、元太祖皆罢  祀。圣祖嗣服,以开创功复之。 

  六十一年,谕 :“帝王崇祀,代止一二君,或庙飨其臣子  而不及其君父,是偏也。凡为天下主,除亡国暨无道被弑,悉  当庙祀。有明国事,坏自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神宗、光宗、 

憙宗不应崇祀,咎不在愍帝也 。”于是廷臣议正殿增祀夏启、 

仲康、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 

商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  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  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太丁、帝乙,周成王、 

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 

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 

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  王、烈王、显王、慎靓王,汉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 

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 

顺帝、冲帝、桓帝、灵帝、昭烈帝,唐高祖、高宗、睿宗、玄  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  宗、僖宗,辽太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宋太宗、真宗、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 

度宗、端宗,金太宗、章宗、宣宗,元太宗、定宗、宪宗、成 

             

清史稿      ·1769· 

 

宗、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宁宗,明成祖、仁宗、宣宗、 

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愍帝,凡百四  十三位。其从祀功臣,增黄帝臣仓颉,商仲虺,周毕公高、吕  侯、仲山甫、尹吉甫,汉刘章、魏相、丙吉、耿弇、马援、赵  云,唐狄仁杰、宋璟、姚崇、李泌、陆贽、裴度,宋吕蒙正、 

李沆、寇准、王曾、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司马光、 

李纲、赵鼎、文天祥,金呼噜,元博果密、托克托,明常遇春、 

李文忠、杨士奇、杨荣、于谦、李贤、刘大夏,凡四十人。是  岁,世宗御极,依议行,增置神主,为文鑱之石。 

  乾隆元年,谥明建文帝曰恭闵惠皇帝,庙祀之,位次太祖。 

复定帝王庙鹿脯、鹿醢,增鹿一,两庑易醓醢,增豕一。十四  年,以唐、虞五臣唯契未祀,乃建殿成汤庙后,有司致飨,如  孔庙崇圣祠制。初,帝王庙正殿用青绿琉璃瓦,至十八年重修, 

改覆黄瓦。 

  四十九年,谕廷臣 :“曩时皇祖敕议增祀,圣训至公,而  陈议者未能曲体,乃列辽、金二朝,而遗东西晋、元魏、前后  五代。谓南北朝偏安,则辽、金亦未奄有中夏。即两晋诸代, 

因篡而斥,不知三国正统,本在昭烈。至司马氏以还,南朝神  器数易,宋武帝手移晋祚,篡夺无所逃罪,其他祖宗得国不正, 

子孙但能守成,即为中主。且蜀汉至初唐不乏贤君,安可阙略 

!洎硃温以下,或起寇窃,或为叛臣,五十馀年,国统不绝如  线。周世宗藉馀业,扩疆宇,卓然可称,而斥摈弗列,此数百  年间,祀典阒如,又岂千秋公论?他若元魏雄据河北,太武、 

道武,胥勤治理,并宜表章。昔杨维桢著正统辨,谓正统在宋  不在辽、金、元,其说甚当。今通礼祀辽、金,黜两晋诸代, 

使后世疑本朝区分南北,非礼意也。明神、憙二宗,法纪坠失, 

愍帝嗣统,事无可为,虽国覆身殉,未可以荒淫例。皇祖彻神、 

             

清史稿      ·1770· 

 

憙,祀愍帝,具见大公。乃议者因复推祀桓、灵,亦思汉之所  由亡乎?其再详议 。”寻议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各帝王, 

并以唐宪宗平乱,金哀宗殉国,亦宜列祀。允行。 

  同治四年,以散宜生配飨,位次毕公高。高允配飨,位次  赵云。 

  陵寝之祭,太宗征明,至燕京,即遣贝勒阿巴泰等赴金太  祖、世宗陵致祭。顺治建元,礼葬明崇祯帝、后,复诏明十二  陵絜禋祀,禁樵牧,给地亩,置司香官及陵户。岁时祭品,户  部设之。明年,定春、秋仲日致祭,遣官行。六年,定明陵仍  设太监,并置房山、金陵陵户。 

  八年,定帝王陵寝祀典,淮宁伏羲,滑县颛顼、帝喾,内  黄商中宗,西华商高宗,孟津汉光武,郑周世宗,巩宋太祖、 

太宗、真宗、仁宗,赵城女娲,荣河商汤,曲阜少昊,东平唐  尧,中都轩辕,咸阳周文、武、成、康,泾阳汉高祖、唐宣宗, 

咸宁汉文帝,长安宣帝,富平后魏孝文帝,三原唐高祖,醴泉  太宗,蒲城宪宗,酃神农,宁远虞舜,会稽夏禹,江宁明太祖, 

广宁辽太祖,房山金太祖、世宗,宛平元太祖、世祖,昌平明  宣宗、孝宗、世宗,各就地飨殿行之,或因陵寝筑坛,惟元陵  望祭。十六年,幸畿辅,亲酹崇祯帝陵,谥曰庄烈愍皇帝。 

  凡巡幸所莅,皆祭陵、庙,有大庆典,祭告亦如之。康熙  二十一年,滇乱平,遣官致祭,颁册文、香、帛,给黄伞一, 

御仗、龙纛各二,凡成武功,皆祭如典。二十三年,南巡,道  江宁,诣明太祖陵,拜奠。谕有司巡察,守陵人防护。越五年, 

巡会稽,祭禹陵,祝文书御名,行三跪九拜礼。跸江宁,祭明  太祖陵,如祀禹仪。凡时巡祭帝王陵寝,仪同祭庙,率二跪六  拜,兹盖殊典云。三十八年,复南巡,见明太祖陵圮剥,诏依  周封杞、宋例,授明裔一官,俾世守弗替。四十二年,西巡, 

             

清史稿      ·1771· 

 

遣祭女娲氏陵,幸陕,遣祭所经诸陵,惟祀周文、武祝文书御  名,尊圣也。 

  六十一年,遗谕,言 :“明太祖起布衣,统方夏,驾轶汉、 

唐、宋诸君。末叶灾荒,臣工内讧,寇盗外起,以致社稷颠覆。 

考其嗣主,未有荒坠显迹,盖亦历数使然。且其制度规模,我  朝多所依据。允宜甄访支派,量授爵秩,俾奉春秋飨祀 。”世  宗缵绪,遂授硃之琏一等侯世袭,往江宁、昌平致祭,自是岁  举以为常。 

  帝尧陵向有二:一在平阳,一在濮州。濮州东南穀林,古  雷泽也。乾隆元年,修葺釐正,定穀林为旧址,平阳时奠如故。 

并修神农、虞舜陵庙,置陵户典守。十一年,以陕西古建都地, 

帝王陵墓多,命疆吏考其不载会典者,所在令有司防护。十三  年,车驾幸曲阜,奠少昊陵,嗣是东巡皆躬祭。十六年,选姒  氏子姓一人,授世袭八品官,奉祀禹陵。赵城女娲陵,庙中故  有塑像,帝斥其黩慢,彻之,改立神位,禁私祷。 

  十八年,谒泰陵,礼毕,诣房山祭金太祖陵,赉其裔完颜  氏官爵、币帛。 

  二十六年,定帝王陵寝与岳镇海渎、先师阙里皆遣官行。 

四十一年,礼臣言 :“尧陵见正史者,两汉地理志云:‘济阴郡  成阳有尧冢灵台。’刘向传称‘葬济阴’。晋地理志 :‘成阳舜  所渔,尧冢在西。’宋史礼志:‘在濮州雷泽东穀林山。‘吕氏春  秋,帝王世纪,水经注所引述征记,括地志,太平寰宇记,路  史,集古录诸说,皆与正史符。后汉元和以来,祀典并于其地  行。明洪武虽改祀东平,而隶鲁境则一。乾隆初,定穀林为尧  陵,稽古正讹,万世可守。嗣后祭告,率由旧章。其平阳一陵, 

有司祀之,如东平例 。” 

  已,大理寺卿尹嘉铨请罢明宣宗、世宗二陵祭告,廷议以 

             

清史稿      ·1772· 

 

为 :“宣宗有善政,不应以一二事生訾议,唯世宗戮忠亲佞, 

实与史合,应停飨祀 。”从之。 

  四十九年,南巡至江宁,祭明太祖陵,礼臣具仪上,三奠  酒,每奠一拜。帝命用祀少昊陵例,二跪六拜,不必奠酒,著  为令。 

  五十年,幸汤山,道昌平,亲酹明成祖陵,缮葺之,仍建  定陵飨殿,并复世宗祀事。 

  嘉庆元年,罢遣官,敕各省副都统、总兵官举行。九年, 

谒东陵,道盘山,阅明陵。故事,往长陵奠醊,遣王大臣致奠  馀陵。是日仁宗躬诣,三奠毕,乃三拜。 

  望祭元太祖、世祖陵,向在德胜门外,位暢春园、圆明园  南,帝以为乖制。命嗣后行庆典,改于清河以北、昌平以南择  地行礼。 

  道光十六年,定明陵春秋致祭,由袭侯往行,馀以其族官  品峻者摄之,或遣散秩大臣,为永制。 

  光绪七年,谕禁开垦明陵旁近地亩。 

  传心殿顺治十四年,沿明制举经筵,祭先师孔子弘德殿。 

康熙十年续举,遣官告祭。二十四年,规建传心殿,位文华殿  东。正中祀皇师伏羲、神农、轩辕,帝师尧、舜,王师禹、汤、 

文、武,南乡。东周公,西孔子。祭器视帝王庙。岁御经筵, 

前期遣大学士祗告。祭传心殿自此始。 

  明年,帝将御经筵,诏言 :“先圣、先师,传道垂统,炳  若日星。朕远承心学,效法不已,渐近自然。施之政教,庶不  与圣贤相悖,其躬诣行礼 。”祀日具香烛,鉶一,笾、豆各二, 

奠帛、爵,读祝,以祭。帝御衮服,行二跪六拜礼。太子春秋  会讲,亦先祭告焉。月朔望遣太常卿供酒果上香。雍正四年, 

奠帛、爵,读祝,以祭。帝御衮服,行二跪六拜礼。太子春秋  会讲,亦先祭告焉。月朔望遣太常卿供酒果上香。雍正四年, 

在文檔中 卷第七十八 志第五十三 (頁 94-11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