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社群網路分析

社群網路分析是由社會研究領域學者根據圖論(Graph Theory),並依據網路特性使 用數學模型,研究出來一種將現實中各種關係量化的分析方法,從 1736 年 Leonhard Euler 透過圖論與拓撲學(Topology)的方法解決柯尼斯堡七橋問題的後,圖論與拓撲學便開 始成為數學的領域中的一個典範,往後也促使社群網路分析的出現,並有資訊科學、基 因學、社會學或語言學等研究領域的應用。例如有社群網路視覺化(Visualization)(Freire, Plaisant, Shneiderman, and Golbeck, 2010)、生態網路(Ecological Network)(Montoya and Solé, 2010)、基因體圖(Genomes)(Moutselos, Maglogiannis, and Chatziioannou, 2011)、

社群網站(Social Website)(Mislove, Viswanath, Gummadi, and Druschel, 2010;Kumar, Novak, and Tomkins, 2010)以及網際網路架構(Internet Architectures)(Albert, Jeong, and Barabasi, 1999),這些應用皆說明社群網路分析在目前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理論。近年 來各研究領域的專家像是政治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學者,在充滿新知識的資訊時代與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係的邊(Edge)的集合。而根據連結關係的建立方式可以將圖分為以下三種基本類型

(Wasserman, 1994):

1. 無向圖(Undirected Graph):

如圖 2.1 所示,這種無方向性的圖通常簡稱為 Graph,以(v1,v2)表示連結關係 的邊。而由於在連結關係上 Graph 沒有方向性的區別,所以用(v1,v2)與(v2,v1) 表示連結關係,在無向圖中所表達的意義是一樣的,而數學模型表示為 G = (V, E)。

圖 2.1 無向圖(Undirected Graph)

2. 有向圖(Directed Graph):

如圖 2.2 所示,這種有方向性的圖通常簡稱為 Digraph,以<v1,v2>表示連結關係 的邊。而由於在連結關係上 Digraph 是有方向性的區別,所以用<v1,v2>表示連結 關係,代表的是而從 v1出發到 v2產生的連結關係,而<v2,v1>表達的是代表的是 而從 v2出發到 v1產生的連結關係,而數學模型表示為 Gd = (V, 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2 有向圖(Directed Graph)

3. 權重圖(Weighted Graph):

上述的 Graph 與 Digraph 在連結關係上只考慮有關係和沒有關係,而沒有考慮關 係強度,但是若要建置的關係結構是有強弱之分時,就無法使用上面兩種圖。因 而建構了權重圖,除了以上面兩種圖為基礎外,再多增加一個集合 W 記 錄 每 個連結關係的邊其強度,因為以上面兩種圖為基礎,因此權重圖也有無向與有向 之分,故圖 2.3 為無向權重圖(Undirected Weighted Graph)的數學模型表示為 G

= (V, E, W),圖 2.4 為有向權重圖(Directed Weighted Graph)的數學模型表示 為 Gd = (V, E, W)。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3 無向權重圖(Undirected Weighted Graph)

圖 2.4 有向權重圖(Directed Weighted Graph)

在社群網路分析中網路的型態,由於節點的類型可以是人、團體、社團、公司、老 師、課程等類型,而節點之間的關係也可以根據實際狀況,建立出無方向性、有方向性 或是強弱之分的連結。因此一個社群網路中並不侷限只能存在一種類型的節點,而針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各種實際狀況的關係,也可能同時存在多種不同的節點類型,不同類型的節點即代表在 網路中扮演不同身分的存在(Wasserman, 1994)。當一個社群網路內部僅含有一種類型 的節點時,一般稱為 1-mode 網路,雖然這些節點在本質上是屬於相同類型,但節點內 部彼此的屬性還是會產生差異,如下面圖 2.5 所示,節點的類型皆屬於人,而連結關係 記錄著這些人之間的朋友關係。

圖 2.5 朋友關係網路

本研究根據中華民國政府官職資料庫,將資料庫中政府官員資料定義成官員類型的 節點,而官員與官員之間則是根據其職位高低建立從屬關係,形成官員類型節點之間的 連結關係,所產生相同類型節點的連結關係,在這樣的結構之下,建構出相同節點類型 的網路,即為一個 1-mode 網路結構。

若一個社群網路內部含有兩種類型的節點時,則稱為 2-mode 網路,從現實狀況來 看,許多的人與事物都可以表達成兩種不同類型的節點,例如,顧客與其所購買商品、

投資者與股票、玩家與遊戲以及讀者與書本等,都是表達人與事物的節點,從下面圖 2.6 可以看到,節點有學生與課程兩種類型的節點,而連結關係為一個有方向與強弱之分的 連結的關係,記錄著某個人修讀某個課程與修課分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6 修課記錄網路

就一般狀況而言,2-mode 網路通常只會在不同類型的節點間產生連結的關係,若 是遇到網路關係較為複雜的狀況下,相同類型的節點間也是可以產生連結關係的

(Wasserman, 1994),相對的整體網路性質定義與分析方面的複雜度提升。根據上述的 狀況,可以得知當一個社群網路中的節點類型愈多時,對於該網路的分析將會造成更複 雜的狀況,因而就目前研究來說,三種以上節點類型也就是 3-mode 以上的網路結構較 不常見。

本研究根據中華民國政府官職資料庫,將資料庫中政府官員資料定義成官員類型的 節點,而政府官職資料定義成官職類型的節點,最後該官員是否擔任過該官職之關係,

形成官員與官職與過去繼任過該評選官職之官員的歷任官職,兩個不同類型節點之間的 連結關係,以及候選官員所擔任的官職對於繼任評選官職適合度,所產生相同類型節點 的有強弱之分的連結關係,在這樣的結構之下,建構出兩種不同節點類型的網路,即為 一個 2-mode 網路結構。

點(Getoor and Diehl, 2005;Lü and Zhou, 2010)。而對於如何以某個時間點狀況下的網 路,去預測下一刻網路中的哪些節點與節點彼此間會有新的連結產生(Popescul and Ungar, 2003),因此節點與節點之間的相似度(Similarity)成為了評估產生連結關係可 能性的依據(Lin, 1998;Lü, Jin, and Zhou, 2009),又如何能夠精確地預測出正確的連結 關係,成為連結預測理論中主要注重的核心評估。以下將會依序對連結預測理論現有的 路分析的理論,能將連結預測理論方法以不同觀點的進行兩種分類(Liben‐Nowell and Kleinberg, 2007):

1. 依照鄰近點(Neighborhood)觀點的方法:

a. Common Neighbors

此計算相似度的公式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概念,從下面公式(2.1)可觀察出,

想法是認為在網路中任一對兩個不相連的節點 x 與節點 y,若是彼此間擁有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