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學教育的課程設計重視學習風格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四、 科學教育的課程設計重視學習風格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有自己獨特處理刺激、信息、認識及理解的方式,所以 自 1970 年代所提出的「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s)」獲得教育推廣,認為能使學 習者自身達到較佳學習狀態的方法,建議教學者應了解及評估學習者各自的學習 風格,才能在課室內的教學活動或是課程設計最佳化於學生去學習。Kolb (1984)

發表的經驗學習理論提供了清晰的教學和學習設計機制,這一理論被廣泛認為是 一種有效的學習教學模式,並且按照學習場域的情境改變而有所改變,強調了建 構主義對人們構建知識方式的看法。 Kolb 認為有效的學習者應該具備四種能力 分別為:具體經驗能力(Concrete Experience , CE)、反思觀察能力(Reflective Observation ,RO)、抽象概念化能力(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AC)以及主動實 驗能力(Active Experimentation, AE)。因此,當學習者的學習經歷期間在這四個 階段之間有足夠的平衡時,就會發生最佳學習。Kolb 認為,學習要求個人首先應 該檢測、描繪或掌握知識,然後進行構建階段以完成學習過程,是透過經驗這種 知識將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心理模型,並提出最佳學習是以具體經驗、反思觀察、

抽象概念化和行動實驗的循環路徑,稱為 Kolb 的經驗學習週期,如圖 1 所示

(Abdulwahed & Nagy, 2009)。

18

圖 1 Kolb 的體驗學習模型(修自 Abdulwahed & Nagy, 2009)

學習建構 CE、RO、AC 和 AE 的四個階段導致知識構建的兩個階段,即理 解維度(CE 和 AC)和轉化維度(RO 和 AE)(Abdulwahed, 2009)。縱軸表示知 識掌握維度,或者是提升維度,透過理解(具體經驗極端)或理解(抽象概念極 端)或兩者的混合,可以掌握知識。 橫軸表示知識轉化或知識構建維度。可以 透過意圖(反思觀察極端)或透過伸展(行動實驗極端)來完成構建。Kolb 的模 型將了解(apprehension)和理解(comprehension)區分為對知識和意圖的獨立 理解和作為經驗轉化的獨立模式的延伸。此外,這四種模式在促進學習過程中同 樣重要。Kolb 的經驗式學習模式是經驗式學習領域的一項開創性工作,這種經 驗式學習模式包括四個步驟,參與者經驗進展,注意到這種進展本質上可能不是 連續的。首先,具體的經驗,自己的經驗環境可以成為進行轉化的學習基礎。接 下來,參與者將他們所了解和理解的內容與他們發現自己的背景進行比較時,就 會發生對該經驗的觀察和反思。由此,參與者可以進入第三步,形成基於反思的 抽象概念或新的思想。最後,在第四步中,最終測試了這些新想法(Burns, &

Danyluk, 2017)。透過此四個步驟將這一過程描述為對經驗的理解和轉化,在理 解和轉化經驗的同時,人們可能會在各個步驟之間移動,因為每個步驟都不是導 致下一步的離散事件,將新經驗融入現有概念並將現有概念融入新環境是必要的

(Kolb&Kolb, 2005)。

Kolb&Kolb(2003)指出學習型態的內涵為學習型態會因學習者在學習過程 中而有所差異。當學習情境有所差異時,學習者的喜好方式會有差異,對其學習 成效有所影響。在 Kolb 經驗學習圈理論模式中,認為學習者的學習型態有其不 同的認知風格,故提出四種不同認知的學習型態組合方式,來了解學習者在群體

19

學習中自身經常出現的反應情形,分為資訊接收喜好(縱軸)及資訊處理方式(橫 軸),在縱軸代表具體經驗與抽象概念化的面向,而橫軸代表反思觀察與行動實 驗的面向,故有四種不同認知的學習型態,如下圖 2:

圖 2 學習型態(修自 Kolb,1984)

Kolb 經驗理論中,學習被視為一個四階段循環。首先,具體的經驗可作為觀 察的基礎。接下來,個人反思這些觀察結果,並開始建立一個關於這些信息可能 含義的一般理論。在下一步中,學習者根據他們的假設形成抽象概念和概括。最 後,學習者在新情況下測試這些概念的含義。在此步驟之後,該過程再次循環回 到體驗過程的第一階段,其四種學習風格包括:

(一) 分散型學習者 (divergers):其主導能力在於具體體驗和反思觀察領域,基 本上是聚合型學習者的相反優勢,此型態學習者善於看到“大局”並將較小 的信息組織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傾向於情緒化和創造性,並且喜歡腦力 激盪以提出新的想法,藝術家、音樂家、輔導員以及對藝文有濃厚興趣的 人往往具有這種學習風格。

(二) 同化型學習者(assimilator):同化者熟練掌握抽象概念化和反思觀察,理解 和創建理論模型是他們最大的優勢之一,他們往往對抽象觀念比對人更感 興趣,但他們並不太關心理論的實際應用,從事數學和基礎科學工作的人 往往具有這種學習方式,同化者也喜歡涉及規劃和研究的工作。

(三) 聚合型學習者(convergers):具有這種學習風格的人在抽象概念化和主動實 驗領域具有顯著的能力,他們在思想的實際應用方面非常熟練,在有單一 最佳解決方案或問題答案的情況下,他們往往做得最好。

(四) 適應型學習者(accommodators):具有這種學習風格的人在具體體驗和主動

20

實驗方面是最強的,這種風格基本上與同化者風格相反。適應型學習者是 行動者,他們喜歡在現實世界中進行實驗並執行計劃,在所有四種學習方 式中,適應型學習者往往是最大的風險承擔者,他們擅長自我思考,並根 據新信息自發地改變計劃,在解決問題時,他們通常使用試錯法,具有這 種學習方式的人通常在技術領域或以銷售和營銷等面向行動的工作中工作。

上述四種學習風格或型態,都有著其不一樣的應用能力,Smith & Kolb (1986)

指出,學習風格會依照學習者當前所處的心智情況而有差異,此差異會造成學習 者在處理問題時有不同的效果或貢獻度,當學習者善於某一學習風格,表示能在 其合適的領域中表現的較好,但對不同領域時會有所受限的情形。因此,本研究 課程設計的實施必須要考量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並與其學習成效的差異來分析課 程設計的精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