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分析 與討論

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有其實施的必要性、獨特性與實踐性,事實上,

通識教育實施融合了學校整體教育的不同面向,本節為發展我國科技大 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內涵,首先釐清通識教育在科技大 學實施的運作過程,引用從學校教育途徑分析教育面向的觀念,嘗試從 通識教育實施途徑相關文獻中,歸納出通識教育實施之範疇,並進一步 分析每一範疇所包含的項目及其內涵,以發展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 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範疇、項目與內涵;接下來依序討論並呈現出 3 次「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內涵」Delphi 問卷 調查的統計分析結果,並依各專家於毎次所提供的意見及建議,綜合歸 納於問卷分析中;最後為本研究 Delphi 問卷調查之綜合分析與討論,並 據以獲得「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內涵」。

壹、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文獻探討

研究探討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運作部分,首先分 析通識教育實施途徑之相關文獻,並進一步釐清分析架構模式之範疇與 項目。

一、通識教育實施之途徑分析

郭為藩(1987)指出,通識教育的實施,固然以核心課程為基礎,

教室外教育性活動與教學資源的充實亦不宜忽略。其中最重要的是課外 活動的安排,大學院校可利用社會資源,舉辦系列性學術講演,提供全 校師生自由聽講。

簡茂發(1995)即認為通識教育的實施與大學之體制、學位結構之

性質、師資素質及教學方式、學校場地設備及圖書資源、學生心態及學 習習慣等均有密切關聯。

李士崇(1995)提出非專業性、非職業性、基本需求性、普遍性及 執行的可行性五項指標,作為規劃通識課程的共同依據,其中非專業性 指通識課程之開設,應該排除系所專業的學術主修,同時要在知識的「廣 度」與「深度」上取得「最好的平衡」;非職業性即通識教育之課程設計,

並不是提供職業性的準備,主要是建立追求幸福人生的基本條件,甚或 是建立人類共同分享及分擔的關係;基本需求性則是通識課程之設計,

要顧慮個人與團體未來生活與發展的基礎;普遍性即通識教育著重共同 的經驗;執行的可行性,即通識課程的開設,必須仔細評估學校之資源,

如師資、設備、科系類別等因素,否則任何理想的設計均難以產生預期 性的「運作功能」。

宣大衛(1996)認為大學通識課程最需突破的觀念是在大學中除了 專業養成教育以外,所有其它的教學及活動均是通識教育的範疇。簡單 地說,通識教育是大學教育的總體戰,要動員整合包括各專業系所的所 有的資源,精心籌劃投入才可能成功。因此,在大學中行之有年的週會 時間不再是長官演講學生頭痛的時間,而是機會難得的全校性或全院性 的大規模通識教育時間。而宿舍的安排,環境的整潔,餐廳的衛生與情 調、服務態度等等都不再是職員的行政業務,更是大學生生活教育潛移 默化重要的時機。此外,校園中的各樣球類比賽、音樂會等都不再只是 活動活動輕鬆一下,而是賦有通識教育意義的大型課程。只有在大學各 層領導人有了通識教育之全面性觀念以後,大學通識教育才可能脫離傳 統上課考試的窠臼,真正能脫胎換骨,才有機會達成所謂全人教育的理 想。而在策略規劃方面,強調各校宜審慎評估可能之資源做最佳的規劃,

特別是小規模大學或獨立學院,更應妥善與附近大學機構建立互補之關 係,才有可能發展出既廣博又精緻的通識教育。

郭冠廷(1998)指出,通識教育的推行之所以成效有限,首先是目 標與理想並不明確,目標既然不明,甚且相互矛盾,則通識教育只能以 效果不彰收場,而真正左右通識教育成敗的關鍵,不在於「課程」的尖 端、新奇與否,也不在於「學生」的智愚,端在於師資的良窳,認為通 識教育師資應當具備以下條件:具有研究的熱誠與成就,而非只知教書,

卻毫不研究;對於知識懷抱虛心,願在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成長;對於各 種專門知識具有廣泛的興趣,而非只是一門深入,坐井觀天;在專門學 術上有具體的成就,並以此成就做為知識整合的基礎。強調通識教育的 理想,應從教師的自修與自省做起,調整師資結構、教師之間經常舉辦 研討會,進行科際間的對話,更能達到科際、知識整合的目的。

古家恆、王俊秀(1998)從理念的創新、組織架構的創新、通識師 資全校化的創新、課程規劃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等五個面向探討通 識教育:

(一)在理念的創新部分,強調「技術花蕊,通識花瓣」理念中,藉此 讓每位專業老師都成為通識教師,展開組織學習,因而產生科際 整合的效應,其策略包括全校老師皆為通識老師、延長通識課程 的生命週期、結合辦學理念或校訓來規劃核心課程,區分工具性 及通識性課程、充份應用並開發潛在師資及潛在課程,強調社區/

社會為一沒有圍牆的教室,也強調校園文化的教育性。

(二)在組織架構的創新部分,則採虛級化的通識教育中心,同時設立 共通教育委員會主導共通教育課程的方向與整合,並具有審議相 關課程以執行品管的角色,更設立校園文化規劃營造委員會,規 劃校園雕塑公園、名畫駐校、甘蔗祭、授課草坪與通識茶座等潛 在課程,更將共通教育委員會正式納入學校組織章程中。

(三)在通識師資全校化的創新部分,強調通識教育是每一位老師的責 任,因為沒有人的專長是通識,認為學校老師的參與是決定其學

校通識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教育老師比教育同學更重 要,更為了落實通識師資全校化的理念,校方亦要求各系在聘人 時如遇一樣的學術水準時,則優先聘用具通識背景(多元化背景)

者。

(四)在課程規劃的創新部分,重視科際整合甚於其他專業學門。

(五)在教學方法的創新部分,則鼓勵合作學習法,每學期並舉辦教學 研討會引進合作學習法,大部分的通識課程皆採行之。

羅進福、張淑慧(1999)在通識教育的成效評鑑實證研究中指出,

通識教育絕不僅是通識課程的安排,以通識教育的意義以及目標來看,

絕不僅只靠通識課程就可以達成,還包含許多不屬於修習學分課程內容 的部分,但卻與學生在學校的生活、生存環境,或每天接觸的事物有更 高關聯的一些非修習學分課程,除了正式的通識課程之外,演講、座談、

通識系列活動等活動,及校園大環境的非正式課程和潛在課程的孕育,

諸如校園環境、宿舍安排、課外活動、行政運作等,還有一些在校園中 日趨式微的儀式典禮,如開學始業式、畢業典禮等,都屬於廣義的通識 教育潛在課程,也是通識教育重要的一環,不可偏廢。

羅進福、張淑慧進一步認為通識教育的選課及開課、教師的通識教 育基本觀念、課程內容、教學方面、師資等因素,均有可能影響學生對 於通識教育實施成效之評估,因此提出相關建議:

(一)在選課及開課方面,改善選課方式,全程以電腦加退選。

(二)在通識教育基本觀念方面,以建立共識,提升通識理念、培養學 生正確觀念與積極態度,擴大通識教育的影響層面、真正徹底落 實理念,提出具體可行之方式,且定期評鑑通識教育課程實施成 效,將評鑑結果落實改善。

(三)在課程內容方面,根據學生想知道什麼、學生要具備什麼能力、

學生要形成什麼樣的人三個向度設計課程,課程的內容安排應該

要有全盤的規劃且注重連貫性。

(四)在教學方面,教師通識教育理念的不同,的確影響了學生對教師 許多方面的評價。

(五)在師資方面,重視教育相關知能及個人特質的培育,在教育的相 關知能、個人特質、通識理念的提昇等方面,是往後聘任通識教 師所必須考量的要件。

黃坤錦(1999)從課程和修業、教學和評量、輔導和生活及行政支 援四個面向,探討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近況與實施:

(一)在課程和修業部分

依據 Gaff(1994)大學課程的新生命中區分為課程內容、課程的連 貫、課程共同性與課程的綜合性等四方面加以探討,然而全美大學對通 識教育課程的內涵、課程是否應連貫、通識教育課程是為了共同性還是 個別性而存在、以及通識課程的科目分配與其通識學分、專門學分和自 由選修學分的比例應如何仍有所爭論或主張,亦具體反映在通識教育課 程的實施近況中。

(二)在教學和評量部分

從教師進修、教師教學、教師評量與教師評鑑四方進行檢討,有關 教師進修部分雖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與批評,但在對教師進修進行相關研 究後,多認為教師進修對教師有積極正面和實質作用,並且能促進學生 的學習,增進教師的教學品質(Siegel, Nelsen, 1980;Nelsen, 1981;Eble, Mc Keachie, 1985);在教師教學部分則將通識教育教學方式分為:課堂講 述、小組討論、研習發表及獨立研究等四種;在教師評量部分歸納美國 各大學院常採用評量的方式為校際之間的聯合途徑、各校自行的方式、

各校教師的評量方式;在教師評鑑方面,雖然也有評鑑是否公平有效以

各校教師的評量方式;在教師評鑑方面,雖然也有評鑑是否公平有效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