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單元 天然災害

第一節 地震

一、發生原因

 (一)當岩層受力而突然斷裂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產生向四面八方傳播的地震波,造成地殼振動,

稱為「地震」。

(二)地震大部分發生在板塊交界處,也就是火山帶,

因此火山帶就是地震帶。

二、震源:是指地下岩層斷裂釋放能量的位置。目前資 料顯示震源的深度不超過700 公里。

三、震央:是指震源垂直向上到達地表的位置。

四、全球三大地震帶

名稱 地處位置 震源深度

環太平洋地震帶 聚合性板塊交界的海溝 淺源、中源和深源 歐亞地震帶 聚合性板塊交界的皺褶山脈 淺源、中源 中洋脊地震帶 張裂性板塊交界的中洋脊 淺源 五、地震分類

 (一)依地震規模區分

1.是指根據地震時所釋放能量的多寡所算出的數值。當釋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的規 模就越大。

2.目前慣用的換算方式為「芮氏地震規模」。

3.地震的規模在 5.0 以下為小地震,在 7.0 以上為大地震。

4.地震規模的數值不會因為地震觀測站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5.地震規模每相差一個等級,其能量釋放即相差 32 倍。

(二)依震源深度區分

1.震源深度在 0~70 公里者,為淺源地震。

2.震源深度在 70~300 公里者,為中源地震。

3.震源深度在 300 公里以上者,為深源地震。

(三)依地震強度區分

4 中震 房屋劇烈搖動,不穩物品傾倒,器皿盛水八分滿者濺出。

5 強震 房屋牆壁龜裂,牌坊、煙囪傾倒。

6 烈震 部分建築物損壞,門窗扭曲變形,重形家具翻倒。

7 劇震 山崩地裂,所有家具移位或摔落,鐵軌彎曲,地下管線破壞。

六、防治之道

 (一)目前對地震的發生還無法有效而精準的預測。

(二)要從事大規模建築工程或土地開發必須先做好地質調查,避開斷層帶,減少地震 帶來的傷害。

(三)建築物興建時,應加強耐震設計。

(四)平日做好防震演習,一旦地震發生才有足夠的應變能力。

第二節 颱風

一、名稱

 (一)在太平洋稱為「颱風」。

(二)在北美洲稱為「颶風」。

(三)在印度洋稱為「旋風」。

 (四)在南半球澳洲稱「威利、威利」。

二、發源地:以臺灣而言,大多發源於北太平洋西南海域,少數產生於南海。

三、發生時間:每年7~9 月。

四、結構與特性

 (一)屬於熱帶海洋性低氣壓,暴風半徑有數百公里,有的甚至可達一千公里以上,生 存期達一週。

(二)充足的水氣和熱量供應是颱風發展的重要條件。

(三)由衛星雲圖可看出颱風呈圓型旋渦狀,四周環繞高聳的積雨雲,以逆時針方向旋 入。

(四)颱風眼是颱風的中心點,氣壓低,溫度高,無風無雨。颱風眼四周的積雨雲是風

速最強、雨勢最大的區域。越往外圍則風速、雨勢越小。

五、行徑路徑

 (一)氣象學家根據多年的觀察,歸納出太平洋赤道以北的三條颱風路徑,其中有兩條 路徑影響臺灣最多。

1.第一條:颱風在太平洋出現後,先向西行,最後掠過臺灣附近海域,向日本侵襲。

2.第二條:颱風由菲律賓東方海面向西北行進,經巴士海峽到臺灣附近,然後轉入 南海,侵入我國沿海地區。

(二)颱風如果由臺灣東部海面向西北方行進,中心通過基隆和彭佳嶼之間海面,因受 地形影響,風雨特別大,稱為「西北颱」。如果又逢大潮,風向更易助長暴潮。

(三)颱風侵襲臺灣示意圖:

  8/5 (1)颱風中心在臺東外海 (2)臺東地區吹東北風

(3)中央山脈東側的迎風面,風雨較大   8/6 颱風中心從臺東登陸

8/7 (1)颱風中心進入臺海峽,引進西南氣流     (2)中央山脈西側為迎風面,雨勢增大     (3)西部地區吹西南風

六、分級

  美國氣象機構根據「蒲福風級表」將颱風分成十七級,而我國氣象臺則按照颱風中 心附近最大風速,將颱風分成三級:

 (一)輕度颱風:相當於八到十一級風,中心風速超過 17.2m/sec。

(二)中度颱風:相當於十二到十五級風,中心風速超過 33m/sec。

(三)強烈颱風:相當於十六級以上的風,中心風速超過 50m/sec。

(四)超級強烈颱風:中心風速超過 66m/sec。

七、消失或增強

 (一)登陸後的颱風因水氣的供應減少,再加上結構遭受地形的阻隔及地面摩擦力的破 壞,颱風的強度便會逐漸減弱為為熱帶性低氣壓。

(二)進入高緯度的颱風,因溫度降低使得水氣供應減少,颱風強度也會逐漸減弱,甚

 (一)透過人造衛星,氣象雷達可預測颱風路徑,及早做好防颱準備,以減少損失。

(二)颱風警報期間,民眾應避免登山與水上活動,船隻也應回港避風。

(三)低窪地區及海邊居民隨時注意河水和海水的變化,以便及早撤離。

【補充知識】

颱風: 1.發源:多在北太平洋西南海域,少數來自南海。

 2.發展:由熱帶低壓發展而成。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球科學全一冊92 年版 P103

第三節 山崩、土石流和地層下陷

一、山崩

(一)定義:大量疏鬆的岩石或大片的岩層,受重力作用,從山坡上快速滑落。

  3.山坡的坡度越陡,下滑的力量越大,山崩的情況就越頻繁。

4.連續數日的降雨,雨水滲入土壤,增加了土壤重量,不但提高土壤下滑力,也使 土壤底部與岩盤間的摩擦力變小,極易產生山崩。

  5.坡頂的負載過重,如建築廢棄物或開礦廢渣等的堆積,也會增加下滑力。

  6.林木遭濫伐,使山坡土壤因缺乏植物的保護,而加速風化的作用或導致土壤流失   7.大地震的強烈震動也是引發山崩的因素之一。

(三)影響:崩塌的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由於堰塞湖結構鬆軟,一旦有大雨侵 襲,形成湖水暴漲而決堤,下游居民就將面對洪水之患。

(四)防治方法:

  1.興建良好的排水系統。

2.重視森林保育,加強水土保持。

3.不在山坡地上進行濫墾、濫伐、濫建等活動。

4.對於危險坡地做好整坡工作,並設置防護網,加強排水疏導。

二、土石流

(一)屬於山崩的一種,多發生在厚層疏鬆沉積物的地區。

(二)必要條件:充足的水量、大量的土石、足以讓土石流動的坡度。

  1.當雨水與沉積物混合,形成黏稠的泥漿後,因伴隨著大量礫石,受重力影響而 快速沿著山谷向下滑動。

2.常見土石流的地區是河床或坡度 15~30 度的山坡,較陡的山坡或河床因土石無 法堆積,所以產生土石流的機會不大。

3.土石流在流動的過程中,因流速快、重量大,以致經過的房屋、橋樑或道路等,都 會在瞬間沖毀或埋沒。

三、地層下陷

(一)發生原因:因過度抽取地下水,在水分的補充又來不及時,泥土中的孔隙因失去 水分而壓縮,便會導致地層下陷。

(二)影響

  1.地下水變鹹。

2.降低防洪效果及地下水道的排水功能。

3.海水倒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