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地球科學基測總復習講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地球科學基測總復習講義"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九十八學年最新地科講義【豐富版】

第一單元 地球起源

第一節 宇宙組織

一、宇宙的綠起  (一)「大霹靂學說」在 150 億年前,宇宙最初可能只是一個溫度無限大、密度無限大、 體積極小的一股能量,在歷經突發的大爆炸後,因迅速膨脹演化而成。  (二)西元 1929 年,美國天文學家哈伯發現星系在遠離我們,這說明了整個宇宙正在 膨脹當中,也表示宇宙的大小是有限的。  PS.潘奇亞斯的 3°K 背景幅射學說。 二、宇宙組織表  宇宙組織的結構如下表: 三、宇宙組織概說 宇宙組織中最基本的組成星體是恆星,如:太陽。 ↓ 宇宙 星系 恆星 小行星 彗星 星團 星系群 行星 衛星 星系 太陽 地球 月球 例子

(2)

中所看見的星星大部分都是恆星。恆星本身溫度有高低差別,溫度高的恆 星外觀呈現藍、白色;溫度低的恆星外觀則呈紅色。 (二)行星:以一定的軌道繞行恆星運轉的星體,本身不會發光發熱,只能接受恆星的 光和熱。 (三)衛星:以一定的軌道繞著行星運轉的星體,本身也不會發光發熱。 (四)彗星:是繞著太陽運行的星體,組成物質為冰、微塵粒子和稀薄氣體,本身不會 發光。當行近太陽時,受高溫影響,冰狀物氣化,噴出氣體和塵粒,形成 彗星尾巴。 (五)星系:指由許多恆星、星團和星雲組成恆星系統,含有數千億個恆星。 (六)星團:幾十個到幾十萬個恆星體,共同繞著一個中心旋轉。 (七)銀河系:銀河系是由二千億個恆星和星團組合而成的螺旋狀星系,中間有突起似 扁平圓盤,直徑約有十萬光年。 (八)光年:星天文上常用的「距離」單位,指的是以光速(30 萬公里/秒)行進一年 所經過的距離,約為9.46×1012公里。 (九)天文單位(A.U.):地球至太陽的平均距離。 ps:P.C.:秒差距。 (十)亮度:是指恆星看起來有多亮,通常用「星等」來表示。目視星等分為六等,星等 越小,表示恆星亮度越亮,因此最暗的星體是六等星。星等每差一等,亮 度就差2.512 倍,所以一等星的亮度大約是六等星的 100 倍。 (十一)絕對星系:將所有恆星均置於距地球 32.6 光年,再來比較其各別亮度。

第二節 太陽系的形成

一、太陽系的誕生   四十六億年前,由星際雲氣凝聚逐漸形成了太陽,就在此同時太陽輻射和太陽風 把太陽周圍的氣體和微塵吹向外圍,形成所謂的「類木行星」,而留在內側的較重 物質則形成「類地行星」。 二、九大行星的分類 (一)以組成物質分類 (二)以距太陽遠近分類 分類 成員 分類標準 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以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 「小行星帶」為界 外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三)以行星大小分類: 分類 成員 分類特徵 分類 成員 主要組成 密度 自轉 固態表面 行星環 衛星數 類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岩石外層金屬核心 較大 較慢 有 沒有 沒有或極少 類木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氫與氦 較小 較快 沒有 有 多個 矮行星 冥王星 岩石與冰 較小 較慢 有 沒有 一個

(3)

小型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冥王星 直徑在13,000 公里以下 大型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直徑在48,000 公里以下 三、太陽系的主要特性 (一)公轉   所有行星的公轉都是以逆時針方向運行,而中央的太陽也是以相同的方向自轉。除 了水星、冥王星外,其餘行星的公轉軌道都很接近圓形。  (二)自轉   行星的自轉大都是以逆時針方向運行,和 太陽類似,只有金星、天王星是以順時針 方向運行。 四、太陽系家族  (一)以太陽為中心點,萬有引力牽引著八大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群、衛星和彗星環 繞著太陽運行,而各星體彼此之間也以 萬有引力互相牽引著。  (二)八大行星距太陽由近而遠依次是: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三)冥王星既不屬於類地行星,也不屬於類 木行星,是屬於「矮行星」。 五、八大行星之最  (一)距太陽最近:水星;距太陽最遠:海王 星 (二)體積最大:木星;體積最小:冥王星 (三)質量最大:木星;質量最小:冥王星 (四)密度最大:地球;密度最小:土星 (五)衛星數最多:天王星;衛星數無:水星、金星 (六)有光環: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六、太陽的認識

(4)

度的影響。 (五)流星:彗星或小行星的碎片受到地球引力而飛向地球,在穿過大氣層時,因高速 摩擦產生光和熱,劃過天際。 (六)隕石:流星未完全在大氣中燒毀,而墜落地面,就稱為隕石。 (七)小行星:形狀不規則,主要由岩石和金屬構成,運行的軌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間。

【補充知識】

一、宇宙的組織 (九大行星+太陽)→太陽系 約二千多億個太陽系→銀河系 約五百多億個銀河系→星系(本星系由卅多個銀河系所組成) 許多星系群──→整個宇宙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球科學全一冊92 年版 P4

(5)

二、宇宙的距離單位 (一)光年:光走一年的距離=9.46×1012公里 光速×一年=光年(光速:30 萬 km/sec) (二)天文單位(A.U.):地球至太陽的平均距離 (三)秒差距(P.C):1P.C.>1 光年>1A.U. 三、宇宙的歷史 (一)目前觀測最遠星系約一百多億光年。 (二)哈伯發現宇宙正在膨脹,表示宇宙是有起始的是由一個溫度極高、密度極大、體積 極小的原始火球,經“大霹靂”爆炸而成。

(6)

(五)水星無大氣,亦無水,金星體積、質量與地球差不多,但 CO2佔96%,氣壓為地 球90 倍,表面溫度太高,火星自轉及公轉與地球一致,但溫度太低、質量小、氣壓 僅地球百分之一,CO2佔95%。 五、地球的形成 時間 項目 形 成 初 期 形 成 中 形 成 後 狀 態 熔融狀 逐漸冷卻,重 物質下沈 地殼:較輕的化物 Si.Al 氧 地函:較重 地核:最重的Fe.Ni 原 因 因隕石撞擊及放射 性物質衰變,釋出 大量熱能

主 要 成 份H.He.CH4.NH4 H2O.CO2.N N2.CO2

原 因但因質量不夠、易散至太空中 火山噴發及熔岩釋出 因地殼冷卻,形成雨、水,降低CO 2 生命出現 O2增加

第三節 地球的演變

一、地球的誕生:時間約在46 億年前。 二、地球的演變:  (一)熔融階段:初期受到隕石撞擊、放射性物質衰變而成為熾熱的岩漿海。 (二)分化階段:在岩漿海中,重的鐵質成分下沉到核心,輕的物質上浮到表面,而部 分的水及氣體則蒸發。 (三)冷卻階段:形成以鐵、鎳金屬為主的地核,及以矽、鋁等氧化物為主的地殼及地函 三、現今的地球  (一)地球內部:溫度仍高,持續有熱對流的作用,以致地震、火山運動頻繁。 (二)地球表面:不斷的接受太陽能量,產生風、雨、水流,而有風化、侵蝕、搬運、沉積 等作用力,使得地球環境不停的改變。 四、地球的大氣演變  (一)地形形成初期(46 億年前):大氣成分主要為氫和氦,後來因重力不足而逸散於 太空中。 (二)火山爆發:在火山爆發程中,由地球內部噴發出水氣、二氧化碳和氮氣。   1.水氣→凝結成雨水降到地表,累積於低窪處,漸漸形成海洋、湖泊和河流。   2.二氧化碳→部分溶入水中。        →此時的大氣層以氮氣和二氧化碳為主。 (三)6 億年前:海中藻類大量繁殖,行光合作用後將大氣裡的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        →此時的大氣層以氮氣和氧氣為主。 (四)4 億年前:大氣中的氧經由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進一步合成臭氧層,阻擋紫外 線的侵入。 五、地球生命的起源  (一)時間:約在 35 億年前(藍綠藻)。 (二)形成:早期大氣經過雷電的作用,產生簡單有機物,在流入海中後,形成原始生 命,並以岩石溶解出的物質或其他有機物維生。 (三)茁壯:因海裡藻類大量繁殖,經光合作用後,大氣中開始有氧氣,生命才逐漸繁

(7)

盛。 4 億年前 蕨類出現(陸地生物開始發展) ↓ 2 億年前 脊椎動物出現(恐龍誕生) ↓ 6 千 5 百萬年前 哺乳類快速發展(恐龍死光光) ↓ 2 百萬年前 原始人類出現(巧人) (四)生存的條件:空氣、陽光、水和養分。 (五)生命的現象:生物能表現出代謝、生長、繁殖和感應的現象。 (六)孕育生命成功的條件:因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當,以致溫度合宜,使得水能以液 態型式存在,生物便可賴以維生。 六、地球與附近各星體環境的比較 分類 大氣成分 氣壓 表面溫度 水 生命體 金星 96%的濃密 CO2 90atm 453℃ 無 無 地球 氮和氧 1atm 平均15℃ 約占70% 有 火星 95%的稀薄 CO2 0.01atm -83℃~-33℃ 冰、乾冰 無 月球 無 0 -100℃~100℃ 無 無

【補充知識】

一、生命演化 (一)生命的形成:  1.實驗:(水+氫氣+氨+甲烷)+電擊==>有機質產生  2.結論:(1)陽光中的紫外線或大氣中的閃電,能使大氣中出現有機質。      (2)有機質隨雨水進入海洋,海洋成為生命發源的溫床。      (3)但是,實驗室中仍無法將有機質轉成生命。  3.化石:  (1)卅五億年前藍綠藻=>最早化石。 (2)六億年前=>海洋中多細胞生物出現。

(8)

地 球 上 水 的 分 布 海水97.957% 冰川1.641% 地下水0.365% 河水和湖泊0.036% 大氣中的水氣 0.001% 珍貴的水資源 雨水 不到0.5%

第二單元 認識地球

第一節 水的分布及海水的運動

一、水的循環 (一)步驟:蒸發→凝結→降水(水循環是以固態、液態和氣態三者不斷循環轉換,完 成一次循環約需一千年時間,但僅二星期會停留在陸地上)。 (二)動力:太陽。 (三)水循環可平衡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降低地面和高空、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的溫 度差異。 二、水的分布   分布比例圖如下: 三、淡水的水資源 (一)湖泊:   1.是天然的水庫,可以調節河川水量。 2.如果與河川相接,出口流向大海,水流有進出,則為淡水湖,如:日月潭與濁水 溪相通,最後注入臺灣海峽。 3.若湖泊位於乾旱地,是內陸河的終點,無法與海洋相通,再加上蒸發而鹽度提高, 便形成鹹水湖,如:中東的死海。 (二)河川   1.雨水順著地勢往下流,逐漸匯集成河川。 2.它會對地表進行侵蝕、搬運、沖積的作用,形成不同的地貌。 3.河川上游地勢陡,水流的侵蝕力和搬運力較強;下游坡度平坦,沖積作用明顯。 (三)冰川   1.寒冷地區的冰雪受重力影響往低處移動,形成冰川。 2.因夾帶的岩屑侵蝕河道,往往形成U形谷。氣溫暖和時,冰雪融化,可以補充地 下水或河水,供給生物水資源。 3.南極冰層占地球淡水的 70%。 (四)地下水

(9)

1.是貯存於地下孔隙和裂縫中的雨水。 2.從地表往下滲透的雨水在遇到緻密的岩層時,便不再滲透,而改往上累積,形成 「地下水體」。地下水體的頂部稱為「地下水面」。 3.地下水面會依地勢高低而起伏,也會因降雨多寡而呈現高低現象。 4.過度抽取地下水將導致地層下陷,影響下水道的排水和堤防的防洪,沿海地區會 造成海水倒灌和地下水塩化。 5.地下水層與井水的示意圖如下: 四、海水的運動  (一)海流 夏季 冬季 季風 西南季風 東北季風 海流 (1)臺灣西受西南季風吹拂,南海溫 暖流流注入臺灣海峽。 (1)臺灣西岸受東北季風吹拂,北方 冷水流注入臺灣海峽。 (2)臺灣南部的高雄、屏東沿海有黑潮

(10)

(二)潮汐   1.原因:指海水受到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使海水每天有週期性漲落的現象。因 月球比太陽接近地球,所以推估潮位都以農曆為主,而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的2 倍多。 2.週期:約 12 小時 25 分,一天有兩次漲潮和退潮。 3.潮差:指滿潮與乾潮的水位差。每逢農曆的朔(初一)和望(十五),太陽、月球和地 球三者成一直線,這時潮差最大,稱為大潮;在上、下弦月時,潮差最小,稱為 小潮。  4.因月球公轉的關係,每日的滿潮時刻都比前一天延遲 50 分鐘。

【補充知識】

一、水的分佈與循環: (一)海洋: 1.海洋: (1)佔地球 71%。 (2)海水佔全部水的 98%,淡水只佔 2%,多凍封於極區及高山冰川,剩下可利用僅 佔0.5%。 2.水循環:  (1)地表水(河、湖、海洋…等)被蒸發=>凝結成雲=>累積致雨=>降落回地表=>匯 聚成河川、湖泊=>流回海洋。 (2)水循環中,水分子以固態、氣態、液態存在,一次的水循環約需花費 1000 年的時 間,但僅二星期停在河川、湖泊中,多數時間停留在海洋中。

(11)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球科學全一冊92 年版 P67 二、地下水: (一)總量為河川、湖泊水量的 10 倍,許多礦泉水及溫泉,均來自地下水。 (二)儲存:水受重力下滲,填滿於岩石、土壤的孔隙中,當下滲的水遇到緻密而不透水 的岩層,則開始往上累積,形成“地下水體”,其頂部稱“地下水面”。 (三)補注:主要由雨水補充。 (四)自流井:井口低於受壓地下水,地下水會自井口湧出。 (五)地下水的流動:地層下的水會由高壓處緩慢流向低壓處,流速約每年 1~4 公尺。 (六)地下水超限使用:  1.導致:地層下陷、地下水鹽化。  2.例子:臺北、嘉義、宜蘭等及沿海地區。 三、台灣附近的海域: (一)四面海域:   北-東海;南-巴士海峽;西-台灣海峽;東-太平洋;西南-通南海。 (二)洋流:  1.黑潮:  (1)受西南季風影響,由南海流入台灣海峽。

(12)

(2)湧浪與颱風形成有關。

第二節 大氣圈的構造

一、大氣的組成 種類 容積百分比 特性 功能 氮 約78% 含量多,所占體積比固定 組成生物體的重要元素 氧 約21% 提供生物呼吸所需;幫助燃燒 二氧化碳 約0.0355% 所占比例會依季節、地點 改變 調節氣溫;為光合作用之原料 水氣 約0~4% 調節氣溫;產生天氣變化 臭氧 集中於平流層 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 二、大氣的垂直結構 距地面 高度 隨著高度增加溫 度的變化 特性 增溫層 85km 以上 溫度變高 是中氣層向外的延伸,空氣稀薄,溫度 高,人造衛星軌道多在此層。 中氣層 50~85km 溫度變低 是大氣圈最低溫的部分。 平流層 10~50km 溫度變高 1.氣流呈水平方向流動,適合長程客機飛 行。 2.臭氧層集中在此,能吸收 98%的紫外 線。 對流層 0~10km 溫度變低 1.因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對流旺 盛,富含水氣。 2.有多樣的天氣現象。

(13)

三、大氣的運動  (一)氣壓   1.是指單位面積上方空氣柱的重量,以「百帕」(hpa)或「毫巴」(mb)為單位 2.北半球高、低氣壓比較表: 低氣壓 高氣壓 中心氣壓 低,代表符號為L 高,代表符號為H 氣流的水平流向 逆時針,向內流入 順時針,向外流出 氣流的垂直流向 上升 下沉 天氣情況 多陰雨 多晴朗

(14)

(二)風   1.指空氣的水平方向運動。 2.形成原因:因各地氣壓不同,氣壓高的地方會將空氣推向氣壓低的地方,而形成 「風」。因此氣壓相差越大,風速越快。 四、大氣層遭破壞現況  (一)臭氧層破洞:因人們過度便用冷媒(氟氯碳化物)而破壞臭氧層,造成臭氧層破 洞(南極高空),以致紫外線侵入,危害生物的生存。 (二)溫室效應:由於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加上不當砍伐森林,造 成二氧化碳的增加,溫室效應隨之產生,也形成全球暖化的現象。

【補充知識】

一、大氣的組成: (一)大氣的分層: (二)組成:  1.固定部份:氮(N2)78%、氧(O2)21%。 2.變動部份:水(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氧化合物(NO2)…等,以“水氣

(15)

”變化最大。 二、水氣、溫室氣體和臭氧 (一)水氣: 1.來源:主要來自水面及地面蒸發,植物蒸散,在對流層低處含量較多。  2.三態變化:固態+熱<=>液態+熱<=>氣態 冰+熱<=>水+熱<=>水氣 (二)溫室氣體:  1.種類:水氣、二氧化碳、甲烷…等。 2.方式:太陽輻射穿過大氣,部份被大氣反射或吸收,約一半能量可穿透大氣到達地 面,地面將其轉換成紅外線方式向大氣輻射,並藉由溫室氣體吸收其能量,使地 球維持在15℃的平衡溫度,如果無溫室氣體,地球將會處在-18℃左右的環境。 3.影響:二氧化碳及甲烷含量因人為因素而持續增加,則會導致冰川融化、海水面上 升。 (三)臭氧: 1.性質:O3有劇毒。 2.分佈:平流層頂。  3.功用:能吸收太陽中的紫外線。  4.臭氧洞:因使用冷媒、噴霧劑、清潔劑等氟氯碳化物,在南極上空形成。 三、地球保護罩: (一)大氣的保護:大空碎粒掉落地球因與大氣摩擦而燃燒形成流星。 (二)金星的例子:因 CO2含量高,形成很強的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表面約500℃,不 適合生物生存。

第三節 岩石和礦物

一、岩石圈  (一)界定範圍:地球由內而外依次為地核、地函、地殼。

(16)

(二)種類:岩石圈的岩石依形成原因,分為下列三種:   1.沉積岩: (1)沉積物經長期壓密、膠結或再結晶,最後固結成岩石。 (2)常見的沉積岩如下: 種類 岩石名稱 顆粒大小 (㎜) 形成原因 碎屑沉積岩 礫岩 粗 ↓ 細 受侵蝕、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或礦物碎 屑,在經過流水、冰河或風的搬運而沉積 者。 砂岩 粉砂岩 頁岩 生物沉積岩 石灰岩 生物的外殼直接沉積,或是生物的碎片經 過搬運、沉積而成。   2.變質岩:   (1)沉積岩或火成岩受高溫及高壓作用,在未達熔化階段時,改變了原來的礦物成 分或岩石組織,就稱為「變質岩」。 (2)常見變質岩如下: 原岩 變質岩 沉積岩 砂岩 石英岩 石灰岩 大理岩 頁岩 板岩或片岩 火成岩 花岡岩 花岡片麻岩 玄武岩 綠色片岩 橄欖岩 蛇紋岩 3.火成岩: (1)由熔融狀態的岩漿冷凝化而成,是地殼中最多的岩石。 (2)常見火成岩如下: 種類 形成原因 礦物結晶顆粒 代表岩石 火山岩 岩漿噴出地表,迅速冷卻 細 玄武岩、安山岩 深成岩 岩漿在地殼深處緩慢冷卻 粗 花岡岩 二、礦物  (一)礦物依不同比例組成不同岩石   1.長石、石英、雲母、角閃石、輝石及黑雲母→花岡岩。 2.長石、角閃石、輝石→玄武岩。 3.長石、雲母、角閃石、輝石→安山岩。 4.方解石→大理岩。 (二)礦物的應用   1.長石: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礦物,容易風化為黏土或磁土,為燒陶的重要原料。

(17)

  2.石英砂:石英是含量第二位的礦物,石英砂可用來製造玻璃。   3.雲母:是最棒的絕緣體,多用於電器用品的絕緣上。

【補充知識】

一、地層中的故事 (一)河流夾帶泥沙=>河口、湖泊、海洋堆積=>壓密、膠結形成沈積岩。 (二)沈積物層層往上堆疊,稱為層理,當受到地殼變動,則會產生斷層,褶皺。 (三)火山活動使岩漿侵入沈積岩層,形成岩脈如三貂角的萊萊海岸。 堅硬的火成岩脈,像一堵牆聳立在沈積岩組成的海蝕平臺。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球科學全一冊92 年版 P110

(18)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球科學全一冊92 年版 P110 二、化石的奧祕: (一)化石的形成:需快速的掩埋。 (二)最古老化石及演進:三十多億年前的單細胞生物出現=>六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出現 (三葉蟲)=>中生代時恐龍出現=>新生代後哺乳動物出現=>二百多萬年前“巧人 ”出現。

(19)
(20)

資料來源:高中地球科學第一冊 龍騰92 年版 附錄頁 (三)化石的功用: 1.指示地層沈積的年代=>標準化石。 2.指示地層沈積的環境=>指向化石。 例:三葉蟲化石:可知沈積環境為海底。     珊瑚化石:可知沈積環境為熱帶溫暖清澈淺海。 (四)生痕化石:   古生物遺下的足跡、糞便、爬痕、居所洞穴等。

(21)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球科學全一冊92 年版 P118 三、美麗的岩石與礦物: (一)礦物:  1.自然界約有 2800~3000 種。 2.石英為最常見的礦物,當石英具有完整晶形時,就稱為水晶。  3.鑽石硬度最大,而其他寶石(紅、黃、藍…等)其次。 (二)岩石:  1.花岡岩:含不同礦物,堅固耐磨。  2.太理岩:含美麗多變花紋。 (三)礦物 1.為組成岩石的最小單位,不同礦物依比例不同,組成不同岩石。   例如:砂岩=雲母(2%)+長石(5%)+石英(93%) 花崗石=雲母(2%)+正長石(35%)+石英(45%) 2.礦物組成岩石,岩石累積、堆積,形成岩層,岩層排列堆積形成岩壁,各岩壁的綜 合,形成地表高低起伏。

(22)

灰色 -2.62 3 斜長石 (Ca,Na) (Al1Si1) AlSi2O8 粒狀 灰 白 6 良 參差 2.62 -2.76 產於中性及基性火成岩中,變質 岩亦有之。 4 霞石 NaAlSiO4 粒狀 白帶灰 白 5.5-6 可 貝狀 2.55 -2.65 產於鹼性及基性火成岩中。 5 白雲母Kal3Si3O10(O H)2 鱗片狀 薄片 無色 白 2-2.5 優 2.76 -3.1 多見於花岡岩、片麻岩、雲母片岩 中。 6 黑雲母K(Mg,Fe)3 AlSi3O10(OH)2 鱗片狀 黑至綠 白帶 綠 2.5-3 優 2.8-3.2 產於火成岩之主要成分,片麻岩 及片岩中亦有之。 7 角閃石 NaCa2 (Mg,Fe,Al)5 (SiAl)8O22(OH )2 細長柱 狀或塊 狀 淺黑至 深綠 白 5-6 良 參差 2.9-3.3 產於火成岩中,尤以閃長岩中為 最 重 要 , 片 岩 及 接 觸 岩 中 亦 有 之。 8 輝石 Ca(Mg,Fe,Al) (Si,Al)2O6 粒狀或 柱狀 黑 白帶 綠 5-6 良 參差 3.2-3.4 基性火成岩中最普遍。 9 橄欖石 (Mg,Fe)2SiO4 粒狀 橄欖綠、 褐 深綠 白 6.5-7 劣 貝狀 3.27 -4.27 產於基性及超基性火成岩中。 10 高嶺土Al4Si4O10(OH) 8 薄片狀 白色.略呈 淺黃.綠. 藍.紅色 白 1-2 優 土狀 2.5-2.6 長石風化產物,黏土礦物一種。 11 方解石 CaCo3 稜面體 粒狀 白或 無色 白 3 優 貝狀 2.71 -2.72 長石的風化產物,黏土礦物的一 種。 資料來源:高中地球科學第一冊 龍騰92 年版 附錄頁 4.貝殼、珍珠是由生物作用形成的有機物質,並非礦物。  5. 火成岩 沉積岩 變質岩 岩石構造 缺少層理,成塊狀,不 規則的火成岩體。一次 的熔岩流也可成層狀構 造。 當熔岩流流動時,己經 結晶出的礦物平行排成 流紋構造。 多 具 層 理 , 及 含 交 錯 層、波痕等沉積構造。 原岩為沉積岩,經低度 變質作用,尚可殘留有 層理。經高度變質,層 理受破壞,由礦物平行 排列而有葉理構造。 岩石組織 礦 物 顆 粒 彼 此 緊 密 鑲嵌。 磨圓的顆粒,空隙處由膠結物充填。 長形或片狀礦物顆粒平行排列 化石 深成岩多不含化石,熔 常含化石 原岩中若含有化石,可

(23)

岩流、火山灰中偶含化 石。 能經變質作用變形,甚至破壞。 例子 安山岩、玄武岩、花崗岩、黑曜岩 礫岩、砂岩、頁岩、石灰 岩、泥岩(煤、石油、天然 氣、鹽岩NaCl) 板岩、變質砂岩、大理 岩、片麻岩、片岩、蛇紋 岩 四、珍惜地球資源: (一)經濟礦床:岩石或礦物富集到一定程度,並具開採價值時,稱之,如金瓜石的金、 銀、銅。 (二)變質岩類多在台灣東部,如大理岩、蛇紋岩、台灣玉。 (三)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多在沈積封閉構造內 (四)非再生資源:數量一定,一旦耗盡,即來不及補充,稱之。 (五)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通常不會造成汙染。

(24)

第三單元 地質作用

第一節 改變地形的力量

一、地球表面的各種地形皆由內營力與外營力交互作用而成。 二、內營力  (一)指發生在地下深處,無法直接從地表觀測其作用的發生,但此種作用卻可以影響 地表上的地質作用及生物、人類的生活。 (二)主要來自地球內部地函的熱對流所驅動。 (三)產生的地質作用有造山運動、火山活動、地殼變動等。 (四)內營力作用的結果會使地勢升高,地表不斷的起伏。 三、外營力  (一)指發生在地球表面的作用,可以直接從地表觀察得到。 (二)藉由、流水、冰川等的移動造成地表的變化。 (三)產生的地質作用有風化、侵蝕、搬運和沉積。 (四)外營力作用的結果減少了地表的高低落差,使地表趨於平坦。 四、內、外營力交互作用:

第二節 內營力及外營力的地質作用

一、內營力的地質作用 主要是由地球內部能源所引起的地質營力作用。內營力的地質作用包括下列三者:  (一)地殼運動:引起海陸的上升和下降、造山運動、地震及岩層的褶皺和斷層等。   1.造山運動:岩層受到碰接擠壓而形成巨大山脈,如:喜馬拉雅山。   2.褶皺:岩石在地層深處受到未達熔化程度的高溫、高壓影響,使其可塑性增加, 經過擠壓而形成外觀有如波浪狀的結構,就稱為「褶皺」。它不會破裂,只會彎曲 變形。下列是兩種褶皺的示意圖: 地球剛形成時的高溫 外來隕石的撞擊 放射性物質衰變 地球內營力 形成高低起 伏的地形 現今的 地形 風吹 水流 海浪 地球外營力 地形漸趨 平坦 風化 侵蝕 交互 作用

(25)

  3.斷層:   (1)岩層受到壓力或張力作用而發生破裂,兩側岩層的位置沿破裂生錯動的現象, 就稱為「斷層」。地層錯動時常會引起地震。 (2)依破裂面兩側的岩層構造可分分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三類:  正斷層:受張力作用,上磐沿著斷層面相對向下移 動。  逆斷層:受壓力作用,上磐沿著斷層面相對向上移 動。

(26)

 *主要是指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對於地殼表面或表層地質的營力作用。 *地質營力通常透過液體、固體及氣體等介質而發生作用。  *雖然地質作用的特徵各不相同,但是每種表層的營力多依照風化作用→侵蝕作用 →搬運作用→沉積作用與成岩作用等過程次序進行。 (一)風化作用(靜態破壞):多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環境下進行,主要為岩層經由氣溫、大 氣、水及生物等的作用,使地殼上的岩石及礦物,遭受分解和破壞後進而侵蝕。 又可分為:   1.物理風化(多發生在日夜溫差大的地區):   ◎是指岩石逐漸崩解成碎屑的過程。   ◎岩石長期受溫度變化而產生熱脹冷縮。   ◎岩石縫隙中的水反覆經過冰凍解凍的過程,所造成的體積變化。   ◎植物的根因成長加粗而撐裂岩石。 2.化學風化(多發生在溫暖潮溼的地區):   ◎岩石與空氣、水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逐漸鬆軟的過程。   ◎岩石中的鐵變成氧化鐵。   ◎碳酸鈣溶於酸性地下水。   ◎植物的根分泌有機酸。 (二)侵蝕作用(動態破壞):   1.指透過風力、水力、冰川等各地質營力,將地表上的岩石不斷地破壞和剝離原地 使地表形態發生改變,並形成新的地形。 2.侵蝕作用又分為下列四種: 流水的侵蝕 ◎向下侵蝕→形成V型谷,使河谷加深。 ◎向源侵蝕→使河谷加長。 ◎側向侵蝕→使河谷加寬。 冰川的侵蝕 因挾帶堅硬石塊順流而下刮行河谷,造成U型谷地。 風的侵蝕 風速越大,侵蝕越強。例如:蒙古高原的礫漠、臺灣北部富貴 角的風陵石。 波浪、海流的侵蝕 經由波浪及海流的拍打,形成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洞、海 拱或海柱。  (三)搬運作用 1.將風化作用及侵蝕作用剝離下來的岩屑,搬運到另一地區的作用。搬運作用與侵 蝕作用兩者息息相關。 2.因搬運的力量不一,所帶走的岩石碎屑大小也不同,稱為「淘選作用」。淘選作用 最好的營力是風,最差的是冰川。 3.河流中的岩屑,可藉由滾動、跳動、滑動、溶解等方式被搬運至下游。   4.風化侵蝕的產物最終都會搬運到海洋中,所以海平面是永久侵蝕基準面。而在基 常見使 岩石裂 解的方 式 常見岩石裂解的方式

(27)

準面之上以侵蝕作用為主,基準面之下就以沉積作用為主。  (四)沉積作用 1.將風化、侵蝕作用所搬運來的物質,在搬運能力減小的狀況下,於山坡下、河口、 海洋、湖泊等地區堆積或沉積的地質作用。 2.當河流帶出的沉積物多於沿岸侵蝕帶走的沉積量時,則陸地面積增大,形成海埔 新生地。反之,則陸地面積變小,海岸線將後退。

【補充知識】

一、山川的成因: (一)河川切割地表過程:   山上岩石=>流水侵蝕形成碎屑=>碎屑在河床中碰撞摩擦而成鵝卵石或更細小的 沙泥=>帶入大海沈積=>膠結固化形成沈積岩=>大:礫岩;中:砂岩;小:頁 岩 (二)控制地勢起伏的因素: 1.地球內部熱能驅動火山活動與造山運動,形成火山和其他山脈。  2.地球表面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使地表形成窪地。 (三)喜馬拉雅山例子: 1.歐亞大陸板塊與印澳大陸板塊聚合,使喜馬拉雅山繼續升高,同時也加速侵蝕速率。  2.侵蝕後大量泥沙堆積成印度及孟加拉境內廣大的恆河平原及恆河三角洲。 (四)差異侵蝕作用  1.定義:不同岩石抵抗風化和侵蝕能力有別。  2.例子:砂、頁岩互層,砂岩較硬,頁岩軟弱,砂岩會形成尖銳突出的山頭,頁岩則 成窪地。 二、河道平衡: (一)最終侵蝕基準面: 河流高於海平面部份,以侵蝕為主,低於海平面部份,以沈積為主,海平面為河流 侵蝕及沈積作用的分界線,故稱“最終侵蝕基準面”。 (二)暫時侵蝕基準面:   侵蝕或沈積作用的暫時分界點,如湖泊、水庫、天然壩…等 (三)河道平衡:   河水流動,將河床凸起處夷平,凹陷處填滿,而使河道逐漸平滑,但可能需耗時 數十萬年不等。 (四)河道平衡干擾:   如河床上採砂石。 三、海岸線的平衡 (一)海岸線前進:河流或海浪帶來的泥沙多於帶走的泥沙,如海埔新生地。

(28)

二、臺灣地形的特色  (一)平原平坦廣大:因陡峭的山勢造成侵蝕與搬運的作用旺盛,沖刷下來的大量沉積 物堆積在臺灣西部,而形成廣大的平原。  (二)山脈地勢陡峭:因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帶,造成地盤快速抬升,形 成中央山脈陡峭的山勢和連綿的山群。 三、臺灣地形的分布   以中央山脈為主體,地勢高峻陡峭,由此向東西兩側,逐漸降為較低且平緩的丘 陵或臺地,最後由河流沖積為低平的平原。盆地則散布於山地、丘陵或臺地之間。其 中平原、丘陵、臺地主要分布於西部。  (一)山脈   1.全島共有 5 條震旦走向的山脈,分別為中央山地與東部海岸山脈。中央山地自北 而南分別由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所組成。 2.臺灣地形以山地最為廣大,許多高山均超過三千公尺。 3.中央山脈北起蘇澳,南至鵝鑾鼻,為臺灣島的脊樑,也是東、西部河川分水嶺。 4.玉山山脈主峰高度 3,952 公尺,為全島第一高峰,也是東亞第一高峰。 (二)丘陵臺地   是地質時代第三紀、第四紀隆起的地層及洪積期沖積扇,經河川分割而成。大多分 布於臺灣山系西緣山麓地帶,北自臺北盆地周緣起,南迄恆春半島。 種類 丘陵 臺地 高度 海拔在600 公尺以下 地勢較丘陵低平,多在200 公尺以 下 組成的岩石 砂岩、頁岩及礫石 礫石 地表層土 紅土 紅土 特色 為臺灣礦源較富之區 分布區域 西部新竹縣至臺南縣間 臺灣島西北部,即山麓丘陵的西側 舉例 竹南丘陵、苗栗丘陵、斗六丘陵、 嘉義丘陵等 林口臺地、桃園臺地、大肚臺地、八卦 臺地等 (三)平原:   1.分布區域:東西兩岸近海及河流兩側地區,為平坦的沖積平原,尤以西海岸之 中南部地區既廣且大。 2.高度:100 公尺以下。 3.特色:為臺灣農業上最重要地區。 4.主要平原: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臺東縱谷平原。 (四)盆地 1.定義:四周山地環繞,中間低平者,稱為盆地。 2.主要盆地: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埔里盆地群、泰源盆地。

(29)

四、臺灣熔岩地形   臺灣地區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地殼不穩,境內主要火山如下: 類別 分布區 組成的岩石 特色 大屯火山群 臺灣島北端 安山岩質熔岩流 由十數座圓錐形火山體形成,多溫泉 與硫氣孔,為臺灣天然硫磺主要產 地。 基隆火山群 臺灣島東北端 石英安山岩 九份、金瓜石、武丹坑三個火山體蘊藏 臺灣最重要之金銅與金銀礦床。 澎湖火山群 澎湖群島 玄武岩熔岩流 因火山熔岩黏性小,噴出地面後,覆 蓋大片區域,形成熔岩臺地。 五、臺灣的河流  (一)以中央山脈為分水嶺,流於東側的河道短促,而西側的河道甚長。再加上臺灣島 雨量豐沛,水系發展良好,大小河流共有121 條。 (二)其中長度 100 公里以上者有六:濁水溪(為臺灣最長的河流)、高屏溪、淡水河、 大甲溪、曾文溪、烏溪(大肚溪)。 六、臺灣的海岸地形  (一)依海岸構成物質畫分   1.岩岸:山地或丘陵直接濱海,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岬角和灣澳,如:東北角海 岸。若岩岸為斷層所經過,海岸線異常平直,就稱為「斷層海岸」,如:花 東海岸,若岩岸為珊瑚礁所分布地區,就稱珊瑚礁海岸,如屏東墾丁海岸。 2.沙岸:河流挾帶大量泥沙,經平原進入淺海,所堆積成的沙泥質海岸,多沙洲、 潟湖等,如:西部海岸。 (二)依海水或陸地升降畫分   1.沉水海岸:因沿海陸地下降或海平面上升的海岸,多島嶼、岬角、谷灣(如:東 北部海岸)、峽灣。 2.離水海岸:因沿海陸地上升或海面下降的海岸,多沙洲(如:西南海岸)、海蝕 平臺、海階(如:東河至臺東的海岸)。

【補充知識】

一、台灣的山川:

(30)

山體。   澎湖火山群:熔岩黏性小,較易流動,形成玄武岩質的熔岩臺地。  4.中央山脈東側:和平溪、立霧溪的“礫石三角洲”是因此段山高、坡陡、河短、流急 河床中岩塊還來不及完全磨碎成泥沙而形成。  5.蘇花公路沿線斷層海岸:範圍由花蓮立霧溪河口向北到蘇澳,因斷層切割,兩側 落差大,部份地區露出堅硬大理石,再經海浪侵蝕,產生幾近垂直海蝕崖,如花 蓮崇德附近的清水斷崖。  6.台灣西部及北部海岸:   西部:由河流帶來大量沈積物,形成廣大、平坦、以沈積作用為主的沙灘。   北部:因崩落岩塊未經長途搬運而直接沈積,受海浪作用,形成由巨大礫石沈 積的礫灘如跳石附近海岸。   東北部:多海岸侵蝕而成的奇岩怪石。 二、山崩與洪水: (一)山崩:  1.定義:大量土石或大片岩層由山坡突然滑落。  2.發生原因:  (1)豪雨後:因雨水滲入地下,增加土體重量並發揮潤滑作用,摩擦力減少,引發山 崩。  (2)順向坡:山坡坡面與岩層傾斜方向相同,稱順向坡,在順向坡坡腳開挖,將使上 方岩層失去支撐而易整片岩層滑落,如汐止林肯大郡。  (3)地震:強烈震動,亦會引發山崩,如南投 921 集集大地震,雲林、草嶺因崩落土 石堵塞清水溪河道而成新的水潭(草嶺湖)。 (二)土石流:  1.定義:為另一種威力強大的山崩現象,多發生於堆有厚層疏鬆沈積物地區。  2.發生原因:大雨將水與沈積物混合,形成黏稠泥漿,有時挾帶大量礫石,受重力 影響向下流動。  3.洪水:河川流量突然增加,無法宣洩、水位暴漲、河水溢出河岸成災,通常河水挾 帶大量泥沙、礫石,在河道兩側形成氾濫平原。 三、森林功能:   森林能在河川上游發揮阻水、儲水功能,可減少山崩、洪水…等災害。

(31)

第四單元 板塊構造

第一節 板塊學說的緣起

一、板塊學說的演變  (一)20 世紀初,韋格納根據陸上資料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二)50 年後,海斯根據海底的資料提出「海底擴張學說」。 (三)科學家歸納推衍上述兩種學說,再輔以佐證,最後提出「板塊構造運動學說」。 二、大陸漂移學說  (一)時間:1915 年。 (二)提倡人:德國科學家韋格納。 (三)學說內容:認為兩億多年前,全球各大陸是連成一體的,稱為「盤古大陸」,後來 才分裂漂移到目前的位置上。 (四)佐證:   1.南美洲的東岸與非洲的西岸,海岸線極度吻合。 2.依據大陸形狀、古代冰川及化石分布等資料,有多處相似之處。 (五)結論:韋格納雖提出多項證據支持「大陸漂移學說」,但因無法合理解釋陸地如何 移動,再加上與「陸地不動的觀念」相抵觸,所以未受肯定。 三、海底擴張學說  (一)時間:1962 年。 (二)提倡人:美國科學家海斯。 (三)學說內容:從中洋脊湧出大量玄武岩漿,冷卻凝固形成新的海洋地殼,向兩側推 擠,使海底逐漸擴張。舊的海洋地殼則在海溝附近沒入地函,熔化為 地函的一部分。 (四)佐證:大西洋中洋脊兩側岩石的古地磁對稱資料。 (五)結論:海斯無法提出有力的證據說明海底如何擴張,直到「板塊學說」的建立,海 底「擴張學說」才有合理的解釋。 四、板塊構造運動學說  (一)時間:1967 年。 (二)學說內容:   1.地球的外殼稱為岩石圈,是由大大小小的板塊拼湊而成,板塊漂浮於軟流圈上,

(32)

第二節 板塊的分布及地質作用

一、何謂板塊  ◎地球由內而外分成三層:地核、地函和地殼。       ↓  ◎最外層的剛性外殼是岩石圈,包括大陸地殼、海洋地殼和地函的上半部,厚度有 100 多公里。       ↓  ◎岩石圈是由大大小小的板塊組成,可以在軟流區漂移。       ↓  ◎全球主要的板塊有七個(歐亞板塊、南極洲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太平洋 板塊、非洲板塊及印澳板塊)和一些較小的板塊。 二、板塊的分布  (一)全球主要的板塊有七大塊,其分布圖如下:

(33)

(二)七大板塊中以太平洋板塊最大,占全球表面積的 1/5,且幾乎是海洋地殼;至於 其他板塊則兼有海洋地殼和大陸地殼兩者。 (三)七大板塊的分布是以中洋脊、海溝、新的褶皺山脈或錯動性山脈為彼此界線。  (四)板塊的交界地帶存在著火山帶和地震帶。 (五)板塊的界線可超越大陸與海洋的地理界線。 三、板塊交界帶的類型  (一)張裂性板塊交界帶 形成原因 因地函的熱對流上升,使兩側地殼受到張裂性的力量驅動,朝 兩側分開,地殼因而變薄。 地形 大洋的中洋脊 大陸的裂谷地區 代表地區 冰島的海底火山山脈 東非大裂谷 應力 張力 產生的地質作用 1.斷層(以正斷層和轉形斷層為主) 2.地震(淺源) 3.海底火山 火成岩 以玄武岩為主 (二)聚合性板塊交界帶 形成原因 地函熱對流下降,兩側岩石受壓力作用,互相推擠碰撞,造成 一個板塊隱沒至另一個板塊下方。 地形 火山島弧、海溝 褶皺山脈、火山山脈、 島弧、海溝 褶皺山脈 代表地區 馬里亞納島弧 馬里亞納海溝 中央山脈 安地斯山脈 琉球島弧 琉球海溝 喜馬拉雅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 應力 壓力 1.斷層(以逆斷層為主)

(34)

 (三)錯動性板塊交界帶 型式 板塊與板塊之間不分離,也不聚合,而是沿著斷層面水平錯開。 地形 轉型斷層 代表地區 聖安德烈斯大斷層(太平洋板塊相對於北美洲板塊往北移動而形成) 應力 剪力 產生的地 質作用 1.平移斷層 2.地震(淺源) 火成岩 無

【補充知識】

一.地球內部的構造: (1)方法:以地震波在地下傳播速度的變化來得知。  (2)構造:由外向內依次為地殼、(軟流圈)、地函、地核。 (3)板塊(岩石圈):由地表往下至軟流圈頂,可在軟流圈上移動(熱對流作用)。  (4)板塊張裂處:形成裂谷(如東非大裂谷)或中洋脊,兩板塊互相分離之處。  (5)板塊聚合處:生成海溝,為板塊消失地區。 二、造山運動,火山和地震 (一)造山運動:  1.成因:板塊聚合=>擠壓=>地殼變動=>岩層褶皺、斷層或隆起成山脈。 2.例子:印澳陸板塊與歐亞陸地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 (二)火山活動:  1.板塊受拉力變薄形成裂谷,上部地函部分熔融的岩漿上湧,形成中洋脊,熔岩冷卻 形成玄武岩質的海洋地殼。  2.聚合性板塊將海洋沈積物帶入地底形成岩漿,而後噴至地表形成安山岩質的火山 岩,如南美洲安地斯山脈。  3.當大陸地殼深埋而熔融,再緩慢冷卻形成花岡岩質的深成岩。 (三)地震活動:  1.成  因:地震帶與板塊邊界幾乎一致,是因板塊互撞或分離時岩層受力而斷裂、 錯動。  2.地震規模:根據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寡換算,通常用芮氏地震規模表示,小 於5.0 為小地震,5.0~7.0 為中度地震,7.0 以上則為大地震。  3.地震強度:地面震撼或破壞的程度,簡稱“震度”會隨震央遠近而不同。 震度級 名稱 震動程度

(35)

0 無感地震 地震儀有紀錄,人體無感覺 1(I) 有 感 地 震 微震 人靜止時,或對地震敏感者可感覺到 2(II) 輕震 門窗搖動,一般人可感覺到 3(III) 弱震 房屋搖動,門窗格格有聲,懸物搖擺,盛水盪漾 4(IV) 中震 房屋搖動甚烈,不穩物傾倒,盛水達容器八分滿者濺出 5(V) 強震 牆壁龜裂,牌坊、煙囪傾倒 6(VI) 烈震 部份建築物受損,門窗扭曲變形,重傢俱翻倒 7(VII) 劇震 山崩地裂,幾乎所有傢俱移位或摔落,鐵軌彎曲,地下管線破壞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球科學全一冊92 年版 P28 4.地震預測:目前無法做到 三、台灣地區的板塊運動: (一)位置: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 (二)影響:形成高峻的褶皺山脈、多變質岩並使台灣島逐漸上升擴大。 (三)分佈:中央山脈以西=>歐亞板塊 海岸山脈=>屬菲律賓板塊 花東縱穀=>兩板塊交界處 (四)速度:菲律賓海板塊每年約數公分推擠。 (五)岩層褶皺與彎曲:愈下層因溫度愈高,可塑性愈強,較不易如上層般斷裂,而產生 褶皺,同時亦因高溫高壓而產生變質作用。

第三節 臺灣的板塊構造運動

一、臺灣的板塊構造  (一)臺灣島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接地帶,屬於聚合性板塊交界。花東縱 谷是這兩個板塊的交界線。

(36)

(三)在南北剖面上震源密集帶向北傾斜漸深, 表示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下 面。 (四)菲律賓海板塊每年約以 7 公分的速度向西 北方移動,持續進行與歐亞板塊的擠壓, 因此臺灣島目前仍在抬升當中。 二、臺灣板塊運動與地質關係  (一)在距今約五~六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開始與東北-西南走向的歐亞板塊邊緣 斜向碰撞、擠壓而漸漸隆起。 (二)碰撞作用隨著時間向南延伸,逐漸形成中央山脈,最後整個臺灣島露出水面。 (三)距今兩百多萬年~四十萬年前,臺灣北部的大屯山火山群開始陸續噴發,時至今 日雖己停止,但留下不少噴氣孔和溫泉,是為火山景觀。  (四)數十萬年前,臺灣的鵝鑾鼻、貓鼻頭等地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礁石灰岩, 又受到地下水溶解作用,而形成石灰岩洞和鐘乳石等景觀。 三、臺灣板塊運動的影響  (一)山脈的隆起:由於板塊的不斷擠壓,使得臺灣島持續抬升,造成了高聳的褶皺山 脈,如:中央山脈、玉山山脈等。 (二)火山活動:隱沒在大陸地殼下方的海洋地殼,被熔融成岩漿,在噴發到地面後, 就會形成安山岩質的火山,如:大屯火山群、綠島、蘭嶼等。 (三)產生皺褶和斷層:因強大的壓力,導致地表的沉積岩層多己傾斜或彎曲,甚至是 斷裂或錯動。 (四)形成變質岩:在高溫高壓下,較老的岩層產生了變質作用,而形成變質岩,如: 石灰岩因變質作用而成為大理岩;砂岩變質成石英岩;花岡岩變質成花岡片麻岩 等。 (五)加速侵蝕作用:隨著山脈的不斷抬升,侵蝕作用也相對的加速進行,造成較老的

(37)
(38)

第五單元 氣象專論

第一節 天氣的變化

一、決定天氣變化的因素  (一)雲量的多寡   1.天空的狀況取決於雲量的多寡。 2.一團不飽和的空氣上升,大氣壓力隨高度增加而減少,空氣團的體積膨脹,溫度 下降,致使空氣團中的水氣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水滴或冰晶時,就形成雲。 3.要使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的方法就是降低溫度、增加水氣含量。 (二)降水情形   1.「降水」分為液態降水(如:雨)和固態降水(如:雪、冰雹)。 2.各地觀測站的雨量筒積水之深度,以公厘(㎜)來表示。 (三)風的方向   1.風是空氣的水平移動。 2.空氣的運動受大氣壓力的影響,當空氣從氣壓高的地方往低的地方移動時,便會 形成風。 3.由等壓線的疏密程度可以推測風速的大小,等壓線越稀疏的區域,表示氣壓變化 越小,也代表風速越小。 4.海風:白天陸地受熱快,溫度較海洋為高,低層氣壓降低,風從海洋吹向內陸, 稱為「海風」。 5.陸風:入夜以後,陸地迅速冷卻,溫度梯度反向,風便由陸地吹向海洋,稱為 「陸風」。 (四)天氣與氣候   1.天氣   (1)定義:短時間內大氣變化的狀況。 (2)例如:「今天高溫可達 24 度 C,早晚偏涼」、「阿里山明天多霧、下雨」。 2.氣候   (1)定義:長時間氣溫、雨量、風向等天氣的平均狀態。

(39)

(2)例如:「基隆地區冬天多雨潮溼」、「最冷月平均溫高於 18℃,全年有雨,四季分 明」、「夏天高溫溼潤,吹西南風,午後有雷陣雨」。 三、氣象預報的專有名詞  (一)降雨機率   1.指的是根據各種氣象資料的分析,在某一個地區或時段內降雨機會的百分數, 這和降雨的時間與面積無關。 2.降雨機率 30%是指該地有 30%的機率會下雨。 (二)紫外線指數   1.指的是每天中午陽光最強的一個小時裡,紫外線到達地面,使皮膚發紅的單位 面積輻射量。 2.依據氣象局對於紫外線指數的分級,共分為 0~15 級,級數越高,代表一小時中 累積使皮膚發紅的紫外線輻射量越多。 3.影響紫外線指數高低的因素有:雲層的厚度、太陽位置或是臭氧的含量。 (三)相對溼度 1.空氣中水氣的實際含量相對於當時溫度下飽合水氣含量的百分比,稱為「相對溼 度」。 2.當相對溼度(40~60%)與氣溫(20~26℃)時會使人感到舒適。如果氣溫和相 對溼度都很高時,人體皮膚汗水不易蒸發,就會令人感到溼黏難耐。

【補充知識】

一、天氣變化 (一)天氣圖:

(40)

1.固定溫度下,水氣含量達到最大值時,稱之為“飽和”,當溫度升高,最大水氣含 量亦會上升。  2.近地表含水氣的未飽和空氣團塊,上升時,體積膨脹而冷卻,當一旦達到飽和, 水氣就有機會凝結成水滴或冰晶,而成為雲朵。 (三)風: 1.空氣的水平運動,由高壓移往低壓的過程。   二、台灣的天氣 (一)各季變化: 春、夏=>梅雨、夏、秋=>颱風;冬=>冷氣團冷鋒。 (二)氣團與鋒面:  1.氣團:一團空氣長時間停留於一地,使其在溫度、水氣含量,具有該地區特性,稱 之。  2.鋒面:不同性質空氣相遇,其相互接觸面,稱之。  3.冷鋒:乾冷空氣推暖濕空氣前進,稱之,冬季發源於蒙古的大陸性氣團向南,通 過台灣,氣溫下降,雲量增多,風向改變,風速變大,有時會形成寒流。 (三)梅雨: 發展過程:春末夏初(5~6 月間)蒙古大陸氣團減弱,太平洋海洋氣團增強,當二 者勢均力敵,在台灣附近形成滯留鋒,陰雨連棉,但可解台灣旱象。 雲 族 雲 屬 熱帶地區高度 中緯度地區高度 極區高度 高雲族 卷雲 (Ci) 卷積雲 (Cc) 卷層雲 (Cs) 6,000~ 18,000 m 5,000~ 13,000 m 3,000~ 8,000 m 中雲族 高積雲 (Ac) 高層雲 (As) 2,000~8,000 m 2,000~7,000 m 2,000~ 4,000 m 低雲族 層雲 (St) 層積雲 (Sc) 雨層雲 (Ns) 0~2,000 m 0~2,000 m 0~2,000 m 直展雲族 積雲 (Cu) 積雨雲 (Cb) 雲底在低雲族的範圍, 雲頂可延伸至中雲族或高雲族的範圍。

(41)

  高雲族 中雲族 低雲族 直展雲 族 積狀雲 卷積雲 高積雲 層積雲 積雲 積雨雲 層狀雲 卷層雲 高層雲 層雲 層積雲 雨層雲 -

(42)

(五)台灣的降雨期:

(43)

第二節 氣團與鋒面 一、氣團  (一)在廣大的地區有一團溫度、溼度和密度都相近的空氣,就稱為「氣團」。 (二)氣團形成後,會離開氣團發源地,隨著所經過的地理位置而改變其性質。 (三)下表是影響臺灣的氣團: 季節 氣團 氣團發源地 氣團性質 風向 影響之情況 夏天 太平洋 暖氣團 南太平洋 溫暖潮溼 高氣壓 西南風 東南風 天氣晴朗,相對溼度高,部分地區易 產生午後雷陣雨。 冬天 大 陸 冷氣團 蒙 古 西伯利亞 寒冷乾燥 高氣壓 東北風 北部寒冷潮溼,南部寒冷乾燥,偶爾 氣溫驟降太快,形成寒流,造成寒 害。 二、鋒面  (一)兩個性質不同的氣團相遇,會形成一條溫度、溼度及風向明顯變化的交界面,稱 為「鋒面」。 (二)鋒面種類: 鋒面 暖鋒 冷鋒 滯留鋒 圖示符號 形成原因 冷暖氣團相遇,強大的 暖 氣 團 推 動 冷 氣 團 前 進。 冷氣團南移,切入暖氣 團下方,迫使暖氣團抬 升。 冷、暖氣團實力相當,形 成僵持的交界面。 氣團勢力 暖氣團>冷氣團 暖氣團<冷氣團 暖氣團=冷氣團 天氣型態 溫度微微上升、風速增 強、風向改變、地面氣 氣溫降低、風速增強、 風向改變、地面氣壓先 鋒面移動常來回不定,形 成大片雲系,會造成連續

(44)

時,此鋒面即是暖鋒,反之,若是發生冷空氣取代暖空氣時即是冷鋒。由於暖空氣均比 冷空氣為輕,因此要暖空氣去推走冷空氣,必須要有較廣之水平推動力才行,台灣位 於副熱帶,緯度較低,空氣垂直運動較頻繁,溫度亦較中緯度空氣為高,暖空氣很容 易就被舉升起來,在地面上要取代冷空氣十分困難,故極少有暖鋒現象發生。但在中緯 度地區之低氣壓系統則常伴隨有冷鋒及暖鋒並存的現象。

第三節 臺灣地區的氣候

一、季風  (一)指的是隨著冬夏不同季節而大規模轉變方向的風。 (二)因海陸比熱的不同,臺灣地區冬、夏季風的差異與影響如下: 季節 季風 區域 溫度 溼度 特色 夏季 西南季風 全島 高 潮溼 因對流旺盛,常有午後雷陣雨。 冬季 東北季風 北部 較低 潮溼 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地區迎風面多雨。 南部 較高 乾燥 因中央山脈的阻擋,水氣無法抵達,而顯得乾 燥晴朗。 二、梅雨  (一)是指春末夏初(五、六月)的連續降雨。 (二)發生原因:北方南下的冷氣團和太平洋上的暖氣團相遇,強度相當,形成滯留鋒 面。 (三)特性:雲量多、風速小、相對溼度大,平均降雨量約為 450~500 毫米,占全年雨 量的四分之一。 (四)影響 1.是臺灣水資源重要的來源之一,如果降雨太少,將造成當年度的乾旱,對農耕不 利。 2.但若降雨太多,則易形成山洪爆發、山崩或土石流等。 3.在臺灣是僅次於颱風的氣象災害。 三、颱風  (一)發源地:以臺灣而言,大多發源於北太平洋西南海域,少數產生於南海。 (二)發生時間:每年 7~9 月。 (三)結構與特性 1.屬於熱帶海洋性低氣壓,須有充分的水氣和熱量供應。 2.由衛星雲圖可看出呈圓型旋渦狀,四周環繞高聳的積雨雲,以逆時針方向旋入。 3.颱風眼是颱風的中心點,氣壓低、溫度高、無風無雨。颱風眼四周的積雨雲是風速 最強、雨勢最大的區域。越往外圍則風速、雨勢越小。 (四)移動的路徑 1.登陸後的颱風因水氣的供應減少,再加上結構遭受地面摩擦力的破壞,颱風的強 度便會逐漸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2.進入高緯度的颱風,因溫度降低使得水氣供應量減少,颱風強度也會逐漸減弱,

(45)

甚至消失。 3.如果水氣和溫度的條件繼續配合,颱風的強度將會從減弱轉至增強。 4.進入臺灣海峽,常會引進西南氣流,造成豪雨。 四、寒流  (一)臺灣冬天有來自蒙古或西伯利亞的冷鋒過境,使得溫度迅速下降,這種現象稱為 「寒潮」或「寒流」。 (二)寒流來臨的時間通常在每年的 12 月至翌年的 2 月。 (三)影響:因氣溫的驟降,使地面農作物或養殖漁業遭受損失,稱為「寒害」。 (四)預防:注意氣象報告,充分掌握寒流來襲的訊息,事先做好準備,可減少損失。 五、雨季和乾旱  (一)臺灣地處副熱帶,年雨量有 2500mm,雖然為世界平均值的 3.5 倍,但降雨量 不平均,多半集中在五、六月的梅雨和七、八、九月的颱風,常造成豪大雨,使河 川的流量突然增加,因無法宣洩而形成洪水氾濫。 (二)乾旱   1.臺灣年雨量分布不均,形成結構性的乾旱。 2.冬、春兩季,北部地區因東北季風盛行,再加上地勢抬升,雨量豐富;而南臺灣 受中央山脈的阻隔,乾燥少雨。 3.如果該年度春雨、梅雨的雨量不多,或是颱風挾帶的雨水稀少,則南部較北部容 易發生乾旱。

(46)

第六單元 日夜變化

第一節 晝夜與四季

一、晝夜  (一)晝夜的產生    由於地球每24 小時由西向東自轉一周,稱為一天,所以太陽每天看起來東升西 落,因而有晝夜交替的現象。 (二)晝夜的現象    因地球自轉軸傾斜23.5 度的關係,造成太陽的日照時間長短各有不同。   1.夏天→晝長夜短。 2.冬天→晝短夜長。 (三)天體的運行  1.因地球自轉軸直指北極星,所以站在地球上觀看北極星,它在天空中幾乎是不動 的。 2.天空中的星星皆繞著北極星以逆時針方向運轉。 3.離北極星較遠的星星,因地平線的關係,可見東升西落的現象。 (四)四季中晝夜的長短變化   赤道面和黃道面的交角是23.5 度,所以一年中晝夜長短隨時有變化。   1.夏至: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永晝。       (此時南半球為冬至,晝最短夜最長,南極圈永夜。) 對於北半球而言

(47)

2.冬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永夜。       (此時南半球為夏至晝最長夜最短,南極圈永晝。) 3.春分和秋分: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4.冬至到夏至,晝漸長,夜漸短;夏至到冬至,晝漸短,夜漸長。 5.春分至秋分,晝長於夜;秋分至春分,晝短於夜。 6.晝夜隨著緯度越高,長短差距越大;而赤道的一年四季晝夜皆等長。 二、四季

(48)

春分 3/21 赤道 正東 正西 夏至 6/22 北回歸線 東偏北 西偏北 秋分 9/23 赤道 正東 正西 冬至 12/22 南回歸線 東偏南 西偏南

第二節 月相的盈虧

一、產生盈虧現象的原因  (一)當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它也一邊自轉,更隨著地球繞太陽公轉,由於月球、 地球和太陽三者之間的關係,使得月相產生盈虧現象。 (二)因地、月、日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斷在改變,所以在地球上的人們看到月相會有 週期性的盈虧變化。 二、月相的特色 (一)由於月球的自轉週期約等於公轉週期,因此月球永遠以同一面向著地球。 (二)月球從滿月到下一個滿月需時 29.53 日。 (三)因月球公轉的關係,月球每天約晚 50 分鐘升起,這也造成滿潮每隔一天晚 50 分 鐘發生。 三、月相盈虧的變化 (一)月齡與月相 (二)月球與地球相對位置及盈虧變化

(49)

(三)月相的週期性變化 農曆 初一 初八 十五 二十二 月相 朔月 上弦月 望月 下弦月 月形 相對位置 太陽和月球在地球 的同一側。 太陽、地球和月球呈 現90 度的夾角。 太陽和月球分別 在地球的兩側。 太陽、地球和月球呈 現90 度的夾角。 東升時間 清晨 正午 黃昏 深夜 中天時間 正午 黃昏 深夜 清晨 西落時間 黃昏 深夜 清晨 正午 地球上觀察到 景象 因月球暗面朝向地 球,所以無法看見 月球。 月 球 西 亮 東 暗 , 所 以 日 落 後 在 西 邊 天 空可看見月球。 月 球 亮 面 朝 向 地 球 , 整 夜 都 可 看 到圓圓的月球。 月球東亮西暗,所以 日出前在東方天空可 看見月球。

(50)

(二)分類 種類 日全食 日環食 日偏食 成因 日食發生時,月球正位 於近地點上,此時的月 球視直徑會大於或等於 太陽視直徑。 日食發生時,月球位於遠地 點上,此時的月球視直徑會 小於太陽視直徑。 觀測者位於半影區裡。 現象 地面的觀測者位在月球 本影區,完全看不見太 陽,只可看見太陽外圍 的日冕層。 地面的觀測者可以看到環狀 的太陽。 地面的觀測者位在月球 半影區,可以看到部分 太陽。 示意圖 日食相 (三)觀測:當日食發生時,位於月球陰影區的人們可短時間看見食相。 二、月食 (一)形成原因:當地球運行至太陽和月球之間,而且三者形成一直線時,月球進入地 球的影子內,便發生月食現象。月食多發生在農曆十五日左右。

(51)

(二)分類 種類 月全食 月偏食 半影月食 成因 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 內 月球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 區內。 月球只從地球的半影區通 過。 現象 穿過地球大氣層的太陽光, 因 折 射 、 散 射 到 達 月 球 表 面,使月面呈現暗紅色或古 銅色,肉眼隱約可見月球。 地面的觀測者會看見部分 的月面。 僅憑肉眼無法看見半影月 食,需藉由望遠鏡或攝影 觀察。 月食相 (三)觀測:當月食發生時,居住在地球夜間那一面的人都能看見,且維持時間久。 三、日食和月食特異處 5 度的傾斜,因此月球必須運行到其公

(52)
(53)

第七單元 天然災害

第一節 地震

一、發生原因  (一)當岩層受力而突然斷裂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產生向四面八方傳播的地震波,造成地殼振動, 稱為「地震」。 (二)地震大部分發生在板塊交界處,也就是火山帶, 因此火山帶就是地震帶。 二、震源:是指地下岩層斷裂釋放能量的位置。目前資 料顯示震源的深度不超過700 公里。 三、震央:是指震源垂直向上到達地表的位置。 四、全球三大地震帶 名稱 地處位置 震源深度 環太平洋地震帶 聚合性板塊交界的海溝 淺源、中源和深源 歐亞地震帶 聚合性板塊交界的皺褶山脈 淺源、中源 中洋脊地震帶 張裂性板塊交界的中洋脊 淺源 五、地震分類  (一)依地震規模區分 1.是指根據地震時所釋放能量的多寡所算出的數值。當釋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的規 模就越大。 2.目前慣用的換算方式為「芮氏地震規模」。 3.地震的規模在 5.0 以下為小地震,在 7.0 以上為大地震。 4.地震規模的數值不會因為地震觀測站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5.地震規模每相差一個等級,其能量釋放即相差 32 倍。 (二)依震源深度區分 1.震源深度在 0~70 公里者,為淺源地震。 2.震源深度在 70~300 公里者,為中源地震。 3.震源深度在 300 公里以上者,為深源地震。 (三)依地震強度區分

(54)

震 4 中震 房屋劇烈搖動,不穩物品傾倒,器皿盛水八分滿者濺出。 5 強震 房屋牆壁龜裂,牌坊、煙囪傾倒。 6 烈震 部分建築物損壞,門窗扭曲變形,重形家具翻倒。 7 劇震 山崩地裂,所有家具移位或摔落,鐵軌彎曲,地下管線破壞。 六、防治之道  (一)目前對地震的發生還無法有效而精準的預測。 (二)要從事大規模建築工程或土地開發必須先做好地質調查,避開斷層帶,減少地震 帶來的傷害。 (三)建築物興建時,應加強耐震設計。 (四)平日做好防震演習,一旦地震發生才有足夠的應變能力。

第二節 颱風

一、名稱  (一)在太平洋稱為「颱風」。 (二)在北美洲稱為「颶風」。 (三)在印度洋稱為「旋風」。  (四)在南半球澳洲稱「威利、威利」。 二、發源地:以臺灣而言,大多發源於北太平洋西南海域,少數產生於南海。 三、發生時間:每年7~9 月。 四、結構與特性  (一)屬於熱帶海洋性低氣壓,暴風半徑有數百公里,有的甚至可達一千公里以上,生 存期達一週。 (二)充足的水氣和熱量供應是颱風發展的重要條件。 (三)由衛星雲圖可看出颱風呈圓型旋渦狀,四周環繞高聳的積雨雲,以逆時針方向旋 入。 (四)颱風眼是颱風的中心點,氣壓低,溫度高,無風無雨。颱風眼四周的積雨雲是風

(55)

速最強、雨勢最大的區域。越往外圍則風速、雨勢越小。 五、行徑路徑  (一)氣象學家根據多年的觀察,歸納出太平洋赤道以北的三條颱風路徑,其中有兩條 路徑影響臺灣最多。 1.第一條:颱風在太平洋出現後,先向西行,最後掠過臺灣附近海域,向日本侵襲。 2.第二條:颱風由菲律賓東方海面向西北行進,經巴士海峽到臺灣附近,然後轉入 南海,侵入我國沿海地區。 (二)颱風如果由臺灣東部海面向西北方行進,中心通過基隆和彭佳嶼之間海面,因受 地形影響,風雨特別大,稱為「西北颱」。如果又逢大潮,風向更易助長暴潮。 (三)颱風侵襲臺灣示意圖:   8/5 (1)颱風中心在臺東外海 (2)臺東地區吹東北風 (3)中央山脈東側的迎風面,風雨較大   8/6 颱風中心從臺東登陸 8/7 (1)颱風中心進入臺海峽,引進西南氣流     (2)中央山脈西側為迎風面,雨勢增大     (3)西部地區吹西南風 六、分級   美國氣象機構根據「蒲福風級表」將颱風分成十七級,而我國氣象臺則按照颱風中 心附近最大風速,將颱風分成三級:  (一)輕度颱風:相當於八到十一級風,中心風速超過 17.2m/sec。 (二)中度颱風:相當於十二到十五級風,中心風速超過 33m/sec。 (三)強烈颱風:相當於十六級以上的風,中心風速超過 50m/sec。 (四)超級強烈颱風:中心風速超過 66m/sec。 七、消失或增強  (一)登陸後的颱風因水氣的供應減少,再加上結構遭受地形的阻隔及地面摩擦力的破 壞,颱風的強度便會逐漸減弱為為熱帶性低氣壓。 (二)進入高緯度的颱風,因溫度降低使得水氣供應減少,颱風強度也會逐漸減弱,甚

(56)

 (一)透過人造衛星,氣象雷達可預測颱風路徑,及早做好防颱準備,以減少損失。 (二)颱風警報期間,民眾應避免登山與水上活動,船隻也應回港避風。 (三)低窪地區及海邊居民隨時注意河水和海水的變化,以便及早撤離。

【補充知識】

颱風:  1.發源:多在北太平洋西南海域,少數來自南海。  2.發展:由熱帶低壓發展而成。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地球科學全一冊92 年版 P103

(57)

第三節 山崩、土石流和地層下陷

一、山崩

(58)

  3.山坡的坡度越陡,下滑的力量越大,山崩的情況就越頻繁。 4.連續數日的降雨,雨水滲入土壤,增加了土壤重量,不但提高土壤下滑力,也使 土壤底部與岩盤間的摩擦力變小,極易產生山崩。   5.坡頂的負載過重,如建築廢棄物或開礦廢渣等的堆積,也會增加下滑力。   6.林木遭濫伐,使山坡土壤因缺乏植物的保護,而加速風化的作用或導致土壤流失   7.大地震的強烈震動也是引發山崩的因素之一。 (三)影響:崩塌的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由於堰塞湖結構鬆軟,一旦有大雨侵 襲,形成湖水暴漲而決堤,下游居民就將面對洪水之患。 (四)防治方法:   1.興建良好的排水系統。 2.重視森林保育,加強水土保持。 3.不在山坡地上進行濫墾、濫伐、濫建等活動。 4.對於危險坡地做好整坡工作,並設置防護網,加強排水疏導。 二、土石流 (一)屬於山崩的一種,多發生在厚層疏鬆沉積物的地區。 (二)必要條件:充足的水量、大量的土石、足以讓土石流動的坡度。   1.當雨水與沉積物混合,形成黏稠的泥漿後,因伴隨著大量礫石,受重力影響而 快速沿著山谷向下滑動。 2.常見土石流的地區是河床或坡度 15~30 度的山坡,較陡的山坡或河床因土石無 法堆積,所以產生土石流的機會不大。 3.土石流在流動的過程中,因流速快、重量大,以致經過的房屋、橋樑或道路等,都 會在瞬間沖毀或埋沒。 三、地層下陷 (一)發生原因:因過度抽取地下水,在水分的補充又來不及時,泥土中的孔隙因失去 水分而壓縮,便會導致地層下陷。 (二)影響   1.地下水變鹹。 2.降低防洪效果及地下水道的排水功能。 3.海水倒灌。

(59)

第八單元 全球變遷

第一節 聖嬰現象

一、「聖嬰現象」的概述

 (一)定義:「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 El-Nino,英文譯為 Christ Child,意為上帝之 子。此詞乃南美 秘魯漁民用以稱呼發生於聖誕節時期,其鄰近熱帶太平洋 海域海溫及洋流異常變化的現象。 (二)正常狀態:一般正常氣候下,熱帶太平洋東部的氣壓高於西部,此一東西氣壓差 異,產生了熱帶東風帶,並帶動東太平洋的洋流西行。而東太平洋之 海洋深處的低溫海水上湧補充西行的洋流,因含有豐富養分,吸引了 大批魚群聚集,便造就秘魯及鄰近諸國漁業發達。如下圖:

(60)

  1.西太平洋原來旺盛的對流減弱,雨水也因此減少,如:印尼婆羅洲降雨量大幅 降低,形成乾燥少雨的天氣,甚至造成旱災。 2.原本少雨的東太平洋因對流增強而降下大雨,如:秘魯北部乾旱地區卻有持續性 的豪雨,潮溼多雨的天氣型態,引發水災。 (二)擾亂大氣與海洋的交互作用    熱帶東太平洋區,海溫增高,空氣受熱上升,地表壓力降低,形成低氣壓;熱帶 西太平洋區之氣候變化則與東太平洋區相反,形成高氣壓。 (三)影響區域性的經濟結構   1.印尼因五十年來最嚴重的環境災難引發出經濟危機,進而引燃政治的改革浪潮, 是一個深受「聖嬰現象」影響的典型案例。 2.因「聖嬰現象」而受益的,例如:大西洋區的颶風變少了;澳洲棉花農民因氣候乾 燥而大豐收;智利漁民也因大量魚群向南迴游而笑逐顏開。 (四)衍生出公共衛生問題    「聖嬰現象」發生時,又暖又溼的氣候區也因熱帶性流行病毒(如:登革熱、漢他 病毒、腦炎、霍亂、瘧疾等)寄生的大量繁衍而較肆虐。 三、聖嬰時期與正常狀態的比較 時期 表層海水溫度 大氣現象 氣候 西太平洋 東太平洋 西太平洋 東太平洋 西太平洋 東太平洋 聖嬰時期 低 高 高氣壓 低氣壓 發生乾旱 引發水災 正常狀態 高 低 低氣壓 高氣壓 溫暖潮溼 乾燥 四、「聖嬰現象」的危害   「聖嬰」現象約每2~7 年發生一次,前後可達一年半到二年之久。在過去二十年來, 較顯著的「聖嬰」現象共發生四次,其中以1982~1983 和 1997~1998 年的海 溫變化最大,號稱是本世紀的超級「聖嬰」,也導致最嚴重的災害。據估計,西太平 洋區的南亞國家和澳洲,在該期間由於乾旱及衍生而出的火災,共造成三十五億 美元左右的損失;另一方面,東太平洋區的美洲國家,因水患而受損的財物也有 二十五億美元之多。由此可見,「聖嬰」現象所造成之災害,實不容忽視。 五、對「聖嬰現象」的防治  (一)我國中央氣象局正加緊推動「短期氣候預報」之研究計畫,現階段的工作重點之 一為分析評估「聖嬰現象」對臺灣氣候所造成之變化特性,以及這些特性的可預 報度。 (二)人類應開始學習順應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放慢開發的腳步,將人為對自然界的 影響降至最低,才是長治久安的策略。

第二節 溫室效應

一、溫室效應的定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集熱器總熱損係數定義為:集熱器中吸熱板 與周圍環境的平均傳熱係數。只要集熱器的吸熱

This paper explore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view of Christianity on the basi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He espouses that the foundational tenets of Christianity include

(Fojiao de yuanman shijie diyi pian niepan jijing). First, the true meaning of nirvana is comprehended from Venerable Master’s books and speeches. Second, the conceptual influence

(不寄發口試通知)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5月11日(星期三) 口試日期

現在的宗教,好像多數都介入了貪心、詐欺、迷信,甚至「邪教」橫行。近幾年來發生

逸中、玟靜兩個人數學小考的平均分數為80分,若昊星的小考成績比逸

This paper, taking Hsing Yun’s Diaries as its primary source, is based upon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thoughts on the arts, Buddhism, life, and education.. It further pro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