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階段的教學活動分析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結果 (頁 28-36)

第二節 王老師

2. 第二階段的教學活動分析

將王老師在幾何圖形變換單元中 L5~L6 的教學活動,依據表層 8 項類別的分析結果 整理於表4-2(詳細時間和發生次數,請參見附錄四(8)),並進一步分析她的對話教學

(詳細分析結果請參見附錄四(10))。

表4-2:體育班第二階段教學活動的表層分析結果

L5 L6 L5~L6

時間 最大值 百分比 時間 最大值 百分比 總次數 總時間 百分比

直述式講述 169 18 29.9% 108 21 25% 24 277 27.9%

呼應式講述 196 28 34.6% 133 24 30.8% 26 323 32.6%

對話 11 4 1.9% 46 19 10.6% 9 57 5.7%

指導式練習(有對話) 46 13 8.1% 20 9 4.6% 12 66 6.7%

指導式練習(無對話) 126 26 22% 91 40 21.1% 23 217 21.9%

操作性活動(有對話) 0 0 0% 5 5 1.2% 1 5 0.5%

操作性活動(無對話) 0 0 0% 19 13 4.4% 3 19 1.9%

其他 18 5 3.2% 10 4 2.3% 11 28 2.8%

表4-2 中顯示,王老師的「呼應式講述」和「直述式講述」各占 32.6%和 27.9%(323、

277 個單位),平均每次都是 2 分鐘(12 個單位)。而且,以講述方式而言,L5 的這兩 種講述方式比例皆最高,並且,她在L5 和 L6 中各以最長時間 4 分 40 秒(28 個單位)

和3 分 30 秒(21 個單位),分別持續進行呼應式和講述式教學。「指導式練習」則是占 28.6%(283 個單位),平均每次1 分 20 秒(8 個單位)。其中,L5 的 30.1%最高,並且,

在 L6 曾以長達 6 分 40 秒(40 個單位)持續進行無對話的指導式練習。整體教學活動 的 2.4%(24 個單位)是進行「操作性活動」,平均每次 1 分鐘(6 個單位),而且,王 老師在L5 中並未有操作性活動,在 L6 則是最長以 2 分 10 秒(13 個單位)讓學生持續 進行無對話的操作性活動。而「對話」是占5.7%(57 個單位),平均每次 1 分鐘(6 個 單位),L6 的比例最高,並最長是 3 分 10 秒(19 個單位)。若是將指導式練習與操作性 活動有對話的部分併入,則 L5~L6 對話的部分是占整體教學活動的 12.9%(128 個單 位),平均每次1 分鐘(6 個單位)。但是,仍然是以L6 的 16.4%最高,L5 的 10%最低。

而從附錄四(10)中可知,王老師在 L5 和 L6 的教學活動中,有 97.7%的時間是在 講台上,於L5 曾走至第一列之前,L6 則是完全在講台上進行教學。她所使用的教具中,

由書商提供和自行製作皆是占47.4%,並且也使用生活工具(5.2%),其中,L5 是完全 使用書商提供的教具,而L6 則是三種皆有使用。進行師生對話時,95.5%是由王老師所 發起,其對話對象全是個別學生,平均每次1 分鐘(6 個單位),以統合式(54.5%)和 相互式(31.8%)進行對話,對話內容以程序性內涵最多(71.1%),平均每次為 1 分 20 秒(8 個單位),其次是概念性(25.8%),計算性則最少(3.1%)。王老師提問的目的大 都是要測試學生的知識(45.5%),和要求學生回覆問題的答案(36.4%),其中,在 L5 以63.6%回覆答案的目的最高,L6 則是有 63.6%要測試學生知識,而且,在這一階段中 她的提問並未有引發或引導學生的意圖。在師生對話過程中完全是讓學生發表,平均每 次1 分鐘(6 個單位),操作和聆聽的行為在對話中並未發生。

整體而言,在第二階段的幾何教學中,王老師的教學方式仍以呼應式講述為主,其 次是指導式練習和對話教學,操作性活動則較少,但是,在指導式練習與操作性活動都

有與學生對話互動。而且,在L5 中沒有設計操作性的活動,在 L6 才有,這與她的教學

表4-4:普一第一階段教學活動的表層分析結果

L2 L3 L4 L2~L4 時間 最大值 百分比 時間 最大值 百分比 時間 最大值 百分比 總次數 總時間 百分比

直述式講述 255 42 23.8% 106 28 15.8% 328 55 53.4% 51 689 29.3%

呼應式講述 378 50 35.3% 318 64 47.4% 117 28 19.1% 58 813 34.5%

對話 138 9 12.9% 59 10 8.8% 36 13 5.9% 44 233 9.9%

指導式練習(有對話) 72 14 6.7% 40 11 6% 18 5 2.9% 21 130 5.5%

指導式練習(無對話) 134 48 13% 85 19 12.7% 100 32 16% 29 319 13.5%

操作性活動(有對話) 11 5 1% 39 24 5.8% 0 0 0% 5 50 2.1%

操作性活動(無對話) 63 22 6% 4 4 0.6% 0 0 0% 5 67 2.8%

其他 19 5 1.8% 20 3 3% 15 6 2.4% 20 54 2.3%

表 4-4 中顯示,王老師在 L2~L4 的「呼應式講述」占整體教學活動的 34.5%(813 個單位),平均每次進行時間為 2 分 20 秒(14 個單位),在 L3 使用的比例最高,並以 10 分 40 秒(64 個單位)進行最長的呼應式講述教學。「直述式講述」占 29.3%(689 個 單位),平均每次2 分 20 秒(14 個單位),其中,L4 的比例最高,並最長是 9 分 10 秒

(55 個單位)。「指導式練習」是占全部的 19%(449 個單位),平均每次 1 分 30 秒(9 個單位),L2 的 19.7%最高,並以長達 8 分鐘(48 個單位)的時間進行無對話的指導式 練習。「操作性活動」的比例是4.9%(117 個單位),平均每次 2 分鐘(12 個單位),L2 的 7%最高,並在 L3 中以 4 分鐘(24 個單位)的時間持續與學生對話以進行操作性活 動,但是,在L4 沒有進行操作性活動(0%)。而整體教學活動的 9.9%是進行「對話」

教學(233 個單位),平均每次的時間是50 秒(5 個單位),以L2 的比例最高,L4 最低,

但是,在 L4 中曾以長達 2 分 10 秒(13 個單位)的時間持續與學生對話。然而,若是 將指導式練習和操作性活動的對話部分併入,則L2~L4 中有 17.5%是進行對話教學(413 個單位),平均每次1 分鐘(6 個單位),其中,以 L2 和 L3 的 20.6%最高,L4 的 8.8%

最低。

而從附錄四(11)中可知,王老師在本階段的教學所在位置,有 99.1%的時間是位

於講台上,於L2 和 L3 曾走至第一列之前或後,但是,在 L4 則是完全在講台上教學。

而她所使用的教具 97%是書商提供,3%是自行製作,其中,L2 和 L3 是以書商提供為 主,L4 則是未使用任何一種教具。她與學生對話時,90%是由她所發起,其對話對象 50.8%是全班,42.6%是個人,平均每次各為 1 分 10 秒(7 個單位)和 50 秒(5 個單位)。

其中,在L2 是以個人為對話對象的比例較多(64.3%),而 L3 和 L4 則是以全班為主要 對話對象(76.8%、83.3%)。王老師與學生對話形式大都是相互的(50%),其次是單一 的(31.4%),統合和交互式對話比例不高,而對話的內容以概念性內涵最多(67.1%),

平均每次 1 分鐘(6 個單位),其次是計算性(20.8%),而程序性內涵最少(12.1%)。

她提出問題詢問學生的目的是要學生回覆答案(34.3%),以及檢驗他們的知識(32.8%), 其中,在 L2 有 14.6%是要引發學生的理解;在 L3 曾有 25%是要測試學生的知識,和 15%是要學生選擇適合的答案。但是,她在 L2~L4 的提問中並未有引導理解的意圖。對 話過程中,大都是讓學生發表(90.1%),平均每次 1 分鐘(6 個單位),尤其在 L4 完全 由學生發表(100%),而在 L2 和 L3 中學生才有操作的行為發生,但仍是以發表的比例 較高。

整體而言,在第一階段的幾何教學中,王老師是以呼應式講述為主,偶有採用對話 的方式教學,並進行指導式練習和操作性活動,其過程中也有與學生互動對話,但是,

在L4 中並未觀察到操作性活動,這部分與她的教學構思是一致的。此外,她在 L4 教學 活動中,與學生對話的比例明顯減少,對於指導式練習的部分,也大都是採用無對話的 方式進行教學,而且,直述式講述所占的比例超過該單元教學活動的一半,這是因為學 生在L4 的反應不如 L2 和 L3 的積極。她教學所站的位置幾乎都在講台附近,所使用的 教具是以書商提供為主,並且,大都是由她發起與全班學生進行相互式的對話。由於,

她在教學前表示在這一階段會重視整體性的數學概念,因此,她的對話內容則是傾向概 念性內涵,這部分的作法與她的教學構思也是一致的。她在對話中的提問,大都會提供 不同的選項,讓學生選擇適合的答案,而且都會讓他們發表。雖然,在 L4 中並未有操 作性活動,但是,在指導式練習中有發生師生對話,並且均由學生發表,因此,王老師 有讓該班學生發表演算完之後的結果。

2. 第二階段的教學活動分析

將王老師在幾何圖形變換單元中L5~L6 的教學活動,依據表層 8 項類別的分析結果 整理於表4-5(詳細時間和發生次數,請參見附錄四(8)),並進一步分析她的對話教學

(詳細分析結果請參見附錄四(12))。

表4-5:普一第二階段教學活動的表層分析結果

L5 L6 L5~L6

時間 最大值 百分比 時間 最大值 百分比 總次數 總時間 百分比

直述式講述 359 62 41.1% 141 20 25.4% 29 500 35%

呼應式講述 152 27 17.4% 158 25 28.4% 32 310 21.7%

對話 12 5 1.4% 69 15 12.4% 13 81 5.7%

指導式練習(有對話) 34 7 3.9% 32 6 5.8% 12 66 4.6%

指導式練習(無對話) 258 41 30% 81 16 15% 27 339 23.7%

操作性活動(有對話) 0 0 0% 56 20 10% 5 56 3.9%

操作性活動(無對話) 0 0 0% 0 0 0% 0 0 0%

其他 58 8 6.6% 19 10 3.4% 25 77 5.4%

從表 4-5 中可以發現,「直述式講述」所占的比例是 35%(500 個單位),平均每次 進行時間是2 分 50 秒(17 個單位),其中,L5 的比例最多,並最長是 10 分 20 秒(62 個單位)。「呼應式講述」占 21.7%(310 個單位),平均每次 1 分 40 秒(10 個單位),

L6 的比例最高,並曾在 L5 最長以 4 分 30 秒(27 個單位)持續進行。「指導式練習」是 占28.3%(405 個單位),平均每次 1 分 40 秒(10 個單位),以 L5 的 33.9%的最高,並 以長達6 分 50 秒(41 個單位)的時間持續進行無對話的指導式練習。「操作性活動」的 比例則是 3.9%(56 個單位),平均每次 1 分 50 秒(11 個單位),其中,L5 是 0%,而 L6 則是進行有對話的操作性活動,並最長是 3 分 20 秒(20 個單位)。「對話」的部分是 占5.7%(共 81 個單位),平均每次 1 分鐘(6 個單位),以 L6 的比例最高,並最長是 2 分30 秒(15 個單位)。然而,若是將指導式練習和操作性活動有對話的部分併入,則有

14.2%是進行對話教學(203 個單位),平均每次 1 分 10 秒(7 個單位),以 L6 的 28.2%

最高,而L5 則是 5.3%。

由附錄四(12)中可知,王老師在本階段的教學所在位置,有 88.5%的時間是位於 講台,並且也曾走至第一列之前或後。她所使用的教具是自行製作的(50%)和書商提 供的(36.1%),而在 L6 中也有 23.8%是利用生活工具來教學。與學生對話時,86.7%是 由她所發起的,其對話對象是以個人(80.8%)為主,平均每次 1 分 10 秒(7 個單位),

其次是全班(13.2%),以小組(6%)為對象的比例則是最少。師生對話的形式大都採 取單一式(53.3%),其次是相互式和統合式(26.7%、20%),而交互式為 0%。他們的 對話內容主要是傾向程序性內涵(51.7%),平均每次 1 分 30 秒(9 個單位),其次是概 念性,而計算性內涵則最少,其中,在L5 有 47.8%是計算性內涵,而 L6 的計算性內涵 則為 0%。王老師在對話中提問的目的 53.4%是要學生回覆答案,30%是測試學生的知 識,在L5 中想檢驗學生的知識和讓學生選擇適合的答案的比例皆占 11.1%,而在 L6 則 有 4.8%是引發學生的理解,但是,L5~L6 皆並未有引導學生理解的意圖。而學生在對 話中大都是發表結論或結果(78.3%),平均每次 1 分鐘(6 個單位),其中,L5 則是完 全讓學生發表(100%)。

整體而言,在第二階段的幾何教學中,王老師是以直述式講述為主,其次則是指導 式練習,而操作性活動與對話的部分較少,但是,在指導式練習和操作性活動中也有與 學生對話。其中,L5 並沒有操作性的活動,在 L6 才有,這與她的教學構思是一致的。

相較於第一階段,王老師在本階段中,指導式練習的部分有明顯增加,可見她似乎變得 比較重視指導式練習。此外,她與學生的互動對話有明顯減少,但是,在 L6 的操作性 活動中,則是完全採用對話的方式教學。而她的教學所在位置都是在講台附近,並且,

相較於第一階段,王老師在本階段中,指導式練習的部分有明顯增加,可見她似乎變得 比較重視指導式練習。此外,她與學生的互動對話有明顯減少,但是,在 L6 的操作性 活動中,則是完全採用對話的方式教學。而她的教學所在位置都是在講台附近,並且,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結果 (頁 28-3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