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逆耳孤音

《自由中國》1949.11-1960.9

國民黨退守臺灣後,1949 年 11 月有《自由中國》創刊。本來在共產黨控制 大陸前好幾年,一些服膺自由主義的學者就在上海醞釀創辦這份刊物。當時的國 民大會秘書長雷震(1897-1979)提議辦成日報,胡適(1891-1962) 主張辦成 期刊。辦刊的目的是有系統地宣揚自由民主的理念,迎擊共產主義的挑戰。刊物 的名稱是胡適取的,胡適乃受了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 1890-1970)呼籲建立自 由法國的啟發。起初決定由雷震主持,在上海出日報。但沒想到時局急轉直下,

原先計畫只好修改。

《自由中國》創刊時,胡適任名義上的發行人,但他本人已接受國民黨徵召,

出任駐美大使,實際負責刊務的是雷震。當時,蔣介石聽進去了雷震的訴求,樂 於見到有《自由中國》創刊,以獲美國青睞,所以不只准許它開辦,還給了不少 支持,比如令教育部每月撥給宣傳基金;令臺灣省政府提供辦刊物的場所等。國 民黨為了挽救美國的觀感,希望利用胡適等自由主義者的國際聲望,贏取美國同 情和支持。讓《自由中國》開辦和委任胡適為駐美大使,盤算都在此。

《自由中國》開辦之初的言論,的確都以自由主義的立場批評中國共產黨和 蘇聯,但後來漸漸進入了反省階段,期許國民黨痛定思痛,要銳意改革,自然就 扮演起勸諫、監督和批評施政的角色,與國民黨的關係也就開始惡化。《自由中 國》發表的文章大談政府腐敗、違憲、給國民黨幹部經濟特權、國庫與黨庫不分、

一黨專政和國民黨干預教育和國防。

後來批判精神越發淋漓,甚至質疑了國民黨政權合不合法的問題,也懷疑國 民黨已無心無力反攻大陸。多篇文章直指國民黨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只想永 遠把持政權,卻假借動員戡亂的名義剝奪憲法賦予公民的種種權利,終究只會為 自己敲喪鐘。

我且唸一段《自由中國》1958 年 2 月號的社論文字,大家聽聽,由你們自 己印證這份刊物當時的言論大膽直言到什麼地步:「我們為團結反共而容忍一黨 政治,這個一黨政治卻正好成了一切進步的阻礙。」

雷震執筆的另一篇文章更直接,呼籲國民黨嚴守黨政分際,應從軍隊、警察 局和學校中撤出。(雷震早在 1955 年就因為批評國民黨干預學校事務,被國民黨 開除黨籍。)雷震還認為黨的開支不應由國家負擔—即所謂「黨庫通國庫」。

雷震寫道:「國民黨如果執迷不悟,自私自利,不肯接受這個平等的條件而 霸佔到底,則中國的民主政治,在目前是沒有希望的了,那麼,祇有等待著再革 命吧!再流血吧!」

比較起現在的反對黨言論,雷震當年的訴求是超級溫和的。雷震曾明說,反

對黨應該是忠誠的反對黨,不是要搞革命。《自由中國》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改革 地方選舉制度,只求允許反對黨成立,認為就可以徹底避免流血。雷震等人籌組 反對黨,並不挑戰中華民國政府的合法地位,也不質疑中華民國擁不擁有對臺灣 的主權。但是,在那個年代,雷震所為,已經到了國民黨無法容忍的地步。國民 黨對《自由中國》採取了緊逼包圍的策略,先是黨報拒絕為《自由中國》刊登廣 告。廣播電台也聽從國民黨的指揮,聯合其他力量加強攻擊雷震。《自由中國》

被迫不斷更換印刷廠,因為一家又一家的印刷廠都被政府恐嚇,不敢接異議人士 的生意。當時任職《中華日報》的曹聖芬(後來成為《中央日報》社長)甚至發 表文章號召國人砸爛《自由中國》編輯部。

雷震以《自由中國》為基地的政治運動,關心地方選舉和地方自治,開始與 臺灣本土的政治菁英結合,例如吳三連、李萬居、高玉樹等人。1960 年 9 月,《自 由中國》發表了膾炙人口的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三天以後(09/04),雷震 被捕,罪名是知匪不報(說他編輯部有人曾與共產黨人接觸),實則因結合本土 菁英籌組反對黨「中華民主黨」,才是忌諱的關鍵。

這篇社論的主筆者是台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殷是經常在《自由中國》撰稿 的自由主義者,後來也因為大膽直言,被剝奪了在台大教書的權利。

《民主評論》徐復觀辦在香港,本課不論。

《公論報》1947.10.25~1961.3.4(KMT 運作張祥傳來纏訟,毀之以司法手段)

《自立晚報》1947.10.10 溫州人顧培根所創刊(後兩度改組→鄭邦琨→李玉階)

1950.11.7「〈草山衰翁〉事件」(鄭邦琨時代,後李玉階接手)

1951.9.1 李玉階接手後奔走打點兼籌備,終得復刊 1952.1.11 北市民營報業聯誼會「買一送八」新招

1952.10.14 因「刊孔祥熙即將回國」事件,所謂「奉准休刊七天」

1953.10.10 因國慶閱兵花絮惹禍,至謂將「自動檢舉,停刊三月」, 10.18 刊出〈謹掬至誠,為元首壽〉社論,然後開始停刊

1954.5.2 蔣介石召見五家黨籍民營報報老闆,李玉階未得列,從此報 頭下標榜「無黨無派,獨立經營」

1959.7.1 三度改組,引入吳三連,以增資→奉命得增許金德、葉明勳

《文星雜誌》1957→1965

《大學雜誌》1968→1972 兩大報

1950 韓戰爆發 1951 實施報禁

1950 年代 中央、新生、中華佔發行市場 90%

(政府公告佔 80%)

1952/01/11 北市民營報業聯誼會創「買一送八」新招

1954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有美第七艦隊協防,臺灣轉危為安;

KMT 隨即掀「文化清潔運動」

0.3 億收購《華報》改為《民生報》(1978)

 1959-1960 國民黨自由派以雷震為首,利用《自由中國》批評敏感的政治議 題,後雷震於籌組「中華民主黨」前夕被捕

 1961《公論報》發行人李萬居產權訴訟敗訴,《公論報》換手,從此消音。

196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進入國際資本主義分工體系,政治少有進展,以經濟 成長為優先,每年經濟成長率 8-10%,開始出口替代,經濟開始起飛,但城鄉差 距從此拉大。國際上則冷戰對立,加上越戰,反使臺灣能受美國、進而國際支持,

增加 KMT 對內的統治憑藉。

 1964 國民黨第二次新聞會談,強調宣傳與軍事同等重要

 〈懲治叛亂治罪條例〉將白色恐怖建制化、組織化:1965 崔小萍案、1966 新生報案、1968 陳映真案、1969 柏楊案、1970 李敖案、1971 李荊蓀案

1970 年代,經濟成長給了國民黨辯護其統治臺灣的說辭。初期,以有限度的政 治開放應付內外危機,末期則加強促進經濟自由、勾結地方派系、倚靠情治政工,

來化解中國的統戰與黨外勢力的挑戰。

 1971 外交挫敗,國民黨標榜的「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 1972 尼克森與周恩來簽訂《上海公報》,承認北京為唯一的中國代表,撼動 國民黨統治的法統

 1970-1972 蔣經國積極準備接班,《大學雜誌》替其拉攏青年勢力與學者,對 抗老舊勢力

 1972 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以內政建設彌補外交挫敗,加速推動本土化,

啟用台籍才俊,開放中央民代增額補選,某種程度上牴觸了中央地方雙元權 力結構

 1975 蔣介石逝世

 1976 第二次石油危機;泰非與中共建交;十大建設;台籍知識份子與政運 人士創辦《臺灣政論》。

 1977 中壢事件,黨外人士贏得 5 席縣市長、21 席省議員、6 席北市議員。

黨外人士開始走群眾抗爭路線。

 1979 美國與北京建交,,葉劍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三通四航」、「一 國兩制」,蔣經國以「三不」(不接觸、不妥協、不退讓)回應。

 1979《美麗島》創刊,12.10 發生高雄事件,黨外菁英幾乎全數入獄。

1980 年代,經濟力量促成社會的多元力量向政治權威挑戰。

 1980 年黨外提出「重審美麗島」的口號,紛紛在選舉中獲勝。

 1979-1983 國民黨成立「劉少康辦公室」,為反統戰、反台獨機構,情治政工 勢力高漲,警總獨大,文工會、新聞局反居第二線。

 1983 陶百川主張管制言論職權應歸於文職單位,以出版法為據,但遭警圍 剿。《中時》、《自晚》揭發,《美洲中國時報》受國民黨極右派報復,只能停

刊。

 1983 菲律賓、南韓都推翻了獨裁政權;臺灣發生江南案、十信案,國民黨 不得不順應民主潮流,與黨外溝通

 1986.9.28 民主進步黨冒險成立

 1987 解除戒嚴

 1988 報禁解除,兩大報投入晚報市場

*保守派的民間報紙與黨政軍一致,但政論雜誌,如書生論政的《自由中國》、《文 星》、《大學雜誌》和走群眾路線的《美麗島》才主動爭取新聞自由。

國民黨政權除了官僚、軍特力量等「國家鎮壓機器(state repressive

apparatus),尚包含新聞、文化、教育的「國家意理機器」(state ideological apparatus) 一邊抓槍桿子,一邊又掌握筆桿子。

國民黨給媒介套上緊箍咒。消極上,排拒由下而上的政治參與要求;積極者,

幫政權說理解釋。.國民黨在政治面是行垂直統治;經濟面,則掌控產業與金融

(國庫通黨庫);新聞上,厲行報禁,保障黨政軍報,控制輿論,只存國民黨說 辭,排除潛在的利益競爭者。在政經共生的惡質結構下,媒介必須時而被迫為國 民黨的政治利益服務,時而服膺資本主義邏輯。

國民黨壟斷國家資本,形成國家資本主義,影響所及:

1. 報禁政策封閉市場競爭大門,報紙登記證限死 31 張,其中半數以上為黨 政軍報,仰賴國庫黨庫津貼,並向外購買黨外勢力的報紙,如 1982 年買 下《工商日報》、1977 年買《台灣日報》。報證奇貨可居,沒有人能入場 競爭,只肥了兩大報。

2. 政府在 50 年代無論是配紙、廣告(公告佔 80%)、融資都以官報黨報為 主,打壓民營報紙生存空間。1950 年代《中央日報》、《臺灣新生報》、《中 華日報》即占發行市場 90%,《聯合報》、《中國時報》須靠社會新聞銷售。

從 Eisenstadt & Roniger 的侍從關係論來看臺灣報業:

1. 資源分配基於特殊考慮,並非公平開放 2. 以政經利益換取報業對統治體制效忠 3. 整體交易,言論立場一律支持國民黨

4. 保護主—侍從間的關係不平等,但即使偶有摩擦,仍維持長期的穩定 5. 雙方關係不藉助於法律,而是透過非正式的人際網絡

6. 橫向破壞組織聯繫,抑制公會聯盟 7. 侍從結構易因內部利益衝突而削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