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新聞史研究與撰作」專書寫作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新聞史研究與撰作」專書寫作計畫"

Copied!
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台灣新聞史研究與撰作」專書寫作計畫(第 2 年)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8-2410-H-004-115-MY2 執 行 期 間 : 99 年 08 月 01 日至 101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林元輝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張煜麟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0 月 30 日

(2)

中 文 摘 要 : 台灣有現代意義的新聞事業,已過百年,但相關史著極少。 僅有以新聞史為題的書作,都有明顯缺失。其一,日治五十 年史幾乎空白,遑論 1895 年以前的新聞史事。其二,1966 年起,漸有新聞史作出版,但書題都是「中國新聞史」,著 眼者中國,無關台灣。間有一兩篇章及於台灣業況,也以 「自由中國」為名,編入中國史論述。這類中國新聞史也只 見國民黨觀點,國民黨人以外之生命心智全不記述,難不謂 偏頗。這些著作又都屬威權統治時期產物,史觀多有禁錮自 由思想、壓抑國人記憶與混淆認同諸缺失。 解嚴前夕與解嚴之後有以台灣報業為關注對象之通史出,但 仍難去除長久戒嚴遺毒,褒貶標準往往自相牴牾,缺統攝疏 通之史觀,遑論分析之理論架構。這些新時代著作,也辜負 史作之名,不過史料彙編,且有史纂過程不知查證稽考、再 現過程不知焦點剪裁為何物者。 本案寫一《台灣新聞史》。觀察、疏通、撰作悉以台灣為立 場,檢視百餘年來南島文化、漢文化、西洋文化、日本文化 作用於台灣新聞工作和新聞事業的力道和脈絡。實用面讓本 國子弟有能印證其生命經驗之新聞史書可讀,學術面則拋磚 引玉願我同門宏觀台灣傳播文化的斷續承傳,庶幾自覺台灣 人之通性與特性,從而知所奮鬥,有以安身立命。 中文關鍵詞: 現代資訊、現代報業、本土報業、殖民地時代、228 事變、 戒嚴、報禁、侍從報業、黨外雜誌、解嚴、報禁開放、新媒 體時代 英 文 摘 要 : 英文關鍵詞: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書寫作計畫成果報告

台灣新聞史研究與撰作

計畫類別:個別型學術專書寫作計畫

計畫編號:NSC 98-2410-H-004-115-MY2

執行期間: 98 年 8 月 1 日至 101 年 7 月 31 日

1

計畫主持人:林元輝

計畫參與人員:張煜麟

成果報告類型:完整報告

處理方式:本報告不便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0 月 31 日

1 本案原核准執行兩年,2011 年 7 月 31 日期滿。後因意外上身之行政工作耽誤進度,奉准延長至 2012 年 7 月 31 日,並以同年 10 月 31 日為上稿國科會網站期限。本報告只收書稿粗貌,仍待增刪,以便出版,日後將 以此為首務,未付梓前,不分心申請執行其他研究計畫。

(4)

台灣新聞史

目錄

第一章 現代資訊的源流

第二章 現代新聞事業的起點

第三章 日治時代台灣人的新聞事業

第四章 戰後初期新聞軼史

第五章 戒嚴與報禁

第六章 逆耳孤音

第七章 侍從報業

第八章 黨外政論雜誌與民主運動

第九章 解嚴後新聞事業的變局與新問題

第十章 結論

(5)

第一章:現代資訊的源流

新聞是對足以引起閱聽者興趣的觀念或事情,在不違背正確原則下的最新報 導。(王洪鈞,1955:1)依照其演進過程,可分為「口說新聞」、「手寫新聞」與 「機械複製新聞」等階段。(李瞻,1966:1)

新聞是人類群居生活所必需,承負了供應資訊、教育群眾、充當論壇、提供 娛樂,以至發起運動等功能,(Lasswell,1948; McQuail, Blumer & Brown,1972; Levy,1978; Palmgreen, Wenner & Rayburn,1980; Henningham,1982; Wright,1960; 1974: 205; Rossen,1994: 368-69)應該與人類同始終。人類發明文字以前,是「口 說新聞」獨擅其場的歲月,文字發明以後,口頭傳播新聞的活動仍未止歇,「口 說新聞」也從未退場,只因經濟簡便,自然不引人注意。 新聞資訊,古來即有,也不限西東,但「現代」卻彰顯新聞資訊無可匹敵的 意義。(林元輝,2004)現代起於歐洲,西風東來,亞洲各地也漸入現代歲月, 台灣是其中一地。

17 世紀

A.D.1544 年,葡萄牙船隻從麻六甲航行往日本,途經台灣東邊海域,水手 從海上遙望台灣,情不自禁驚嘆「Ilha Formosa(美麗的島嶼)」。同年,葡萄牙 地圖畫師 Lopo Homem 畫了第一幅記載 Formosa 的世界地圖。從此歐洲人知道東 亞有「福爾摩沙」,也稱今日之台灣海峽為「福爾摩沙海峽」。(Hansioux, 2008c) 洪武廿二年(A.D.1389)明朝承襲阿拉伯人的地圖繪製《大明混一圖》,在 東海中並未畫台灣島,可見不知一衣帶水之外有台灣。緊沿中國海岸線下西洋七 次的鄭和船隊,也始終不知台灣。遲到A.D.1602 年澎湖巡檢司沈有容(1557-1627) 追倭寇到台灣,中國人才初履斯土。1福建連江人陳第(1541-1617)曾隨沈有容 到過台灣,歸國隔年寫〈東番記〉,是中國人初記載台灣。2〈東番記〉後為清朝 順治二年(A.D.1645 年)開始編寫、乾隆四年(A.D.1739 年)刻印完竣的《明 史》記載台灣的唯一根據。(ibid.) 但早有日本海盜於 A.D.1592 年攻擊基隆的凱達格蘭巴賽人。A.D.1593 年豐 臣秀吉(1537-1598)從日商原田孫七郎口中聽到台灣,派原田往馬尼拉途中順 便到台灣招徠原住民朝貢,原住民拒絕,趕原田出台灣。豐臣秀吉於是出兵強迫, 但艦隊遇暴風,不了了之。(ibid.) 往後,中國海盜和日本浪人還是偶爾出現,但都只是中途休息,待不久,也 無意開發。 倒是 A.D.1624 年起,荷蘭人已占據南台灣,先築熱蘭遮城(Zeelandia),後 1 A.D.1597 年明朝才在澎湖設巡檢司。 2 陳第友人陳學伊(1532?-1605?)〈讀東番記〉說「東番之入紀載也,方自今始」,也說「假令 不有沈將軍今日之巨功,吾泉人猶未知有所謂東番也。」

(6)

建普羅民遮城(Provintia);A.D.1626 年西班牙人也占領北台灣,築聖薩爾瓦多 城(San Salvador)和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A.D.1642 年,荷蘭人趕走北 台灣的西班牙人,掌控全島。 此歷史顯示,台灣初為外人所知,即已登現代國際舞台。 荷蘭人占領台灣,起初目的是圖轉口貿易之利。台灣是荷蘭人來往中國、日 本、韓國與東南亞據點的樞鈕,控制台灣,也壟斷了馬尼拉與中國之間的貿易。 從台灣轉運的貨品包括荷蘭的金屬、藥材,巴達維亞(即現在印尼雅加達)的香 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鴉片、錫、鉛,中國的絲織品、陶瓷、黃金。台 灣土產可以參加國際貿易的就鹿皮、鹿肉、魚乾等。 後來荷蘭人有計畫開發台灣的農業,招徠大批中國農民種植甘蔗和稻米,糖 和米也加入出口貨單。荷蘭人也准許在台中國人大規模捕鹿,鹿皮銷往日本,鹿 肉、魚乾、米輸往中國,糖分銷日本和波斯。台灣北部的硫黃則運往戰亂中的中 國和柬埔寨做火藥原料。貿易所得的日本銀加上歐洲銀,運到廈門換取中國的生 絲、絹.綢緞.陶磁器等運回台灣,再從台灣運所積中國特產回荷蘭。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全亞洲有十九處「商館」,以 A.D.1649 年為例,獲利的只 有日本、台灣等十館,錫蘭、暹羅等九館虧損。日本館占獲利總額的 38.8 %,台 灣占 25.6%,兩館提供了荷蘭東印度公司遠東貿易半數以上的利潤。日本館主要 的獲利,也都是拜台灣轉運的絲綢等貨物賺錢之賜。 台灣貢獻的利潤,當然是殖民統治者剝奪所得。不過荷蘭人推行的是懷柔政 策,地方事一律委託原住民頭目,僅每年或收成年召開一次地方會議,賜以種種 禮物。全台灣計分成北部、南部、淡水、噶瑪蘭、卑南五個地方會議區。 懷柔政策乃不得不然,因 A.D.1624 年荷蘭初據台灣時,荷蘭人才約百人; 1660 年與鄭成功交戰前,駐軍驟增,也不過兩千人。但台灣全島,有紀錄可查 的平埔原住民村舍三百多處,人口約廿到廿五萬人,山地原住民也有約廿萬人。 1640 年,安平、新港(今新市)附近有漢人壯丁三千五百六十人,荷末更達兩 萬五千人。人數有限的荷蘭人統治台灣,能憑以立威的無非象徵現代的槍砲,但 其成功之道在只偶爾訴諸武力立威,多數時候靠懷柔和傳教,即所謂教化。 當年因為交通不便,從歐洲到亞洲動輒七、八個月,因此「荷屬東印度公司」 為了確實掌握殖民地一舉一動,要求各據點的總督逐日記下殖民地發生的事情, 以日誌的形式寄往巴達維亞,再轉送回荷蘭母國。 A.D.1624 到 1629 年間,受命為熱蘭遮城的歷任長官,每半年會將殖民地的 報告及福爾摩沙議會決議的錄抄本寄巴達維亞的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本國的公司 諸董事,供掌握熱蘭遮城庶事。1629 年 Hans Putmans (?-1656)受命為福爾摩沙長 官,荷屬聯合東印度公司總督 Jan Pietersz. Coen (1587-1629)命其仿效巴達維亞同 僚書寫日誌。從此,書寫熱蘭遮城日誌,就是日後歷任福爾摩沙長官之例行公事。 1629 年至 1662 年,熱蘭遮城日誌也成為熱蘭遮城定期報告之附加文件。

漢字「新聞」,可是英文 journalism 的譯辭,也可是 news 的譯辭。前者著重 定期(journal),後者著重時新(new)。

(7)

《熱蘭遮城日誌》逐日記載本島各類事件,陳述事實,又定期藉航運寄達東 印度公司,雖非傳遞訊息於公眾,乃為東印度公司官員、董事而發,實質上已具 有今日新聞報導的功能與價值,只是未達大眾傳播的規模。但熱蘭遮城於荷蘭東 印度公司在亞洲的十九處「商館」中,是對中國貿易的主要轉口站,熱蘭遮城發 出的各期報告,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重要資訊,也是全歐洲認識遠東的重要現代 資訊來源。於台灣傳播史而言,《熱蘭遮城日誌》可視為現代資訊的源流,更絕 對是台灣史上首部以新聞大事紀形式系統記載社會變遷的歷史檔案。 A.D.1634 年起荷蘭人透過牧師傳道,一方面遂行殖民統治,一方面提供台 灣原住民社會最初的基督教義,也教原住民拉丁字母,憑以拼寫彼此語言,創造 了後世習稱的「新港文書」,既促進傳播,有利紀錄,更幫助了教育。讀寫能力 本是傳播媒介運作的首要條件,「新港文書」雖未促成新聞媒介,但發明「新港 文書」是台灣傳播史和文化史上的大事,現代文明賴以奠基。晚到十九世紀初, 距荷蘭人離台已一百五十年,依然有台灣土著用「新港文書」製作契約,可見此 物深具文化傳播的意義。 每年或每收成年舉辦地方會議,不僅馴服原住民,也使原住民參與跨部落的 公共集會,討論公共事務,出現政治傳播的現象。 1650 年後,荷蘭人推動的教會、學校都已順利經營運作,嵌入了原住民的 部落,台灣平地的原住民社會逐漸從蠻荒走向文明,社會形態明顯從散居自足轉 向政治、經濟與文化分工。 本島現代資訊之萌發,就是從荷蘭殖民統治的 38 年間開始。 但 1662 年 2 月,荷蘭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 1615?-1687)與兩千荷軍 死守熱蘭遮城九個月後,不敵奉明正朔的國姓爺鄭成功(1624-1662)兩萬五千 人的部隊,荷蘭人投降,退出台灣。台灣易主,先歸明鄭,後歸滿清,從此納入 東方傳統帝國的版圖,脫離了現代的潮流。

19 世紀

康熙 46 年(A.D.1707)起,清朝禁洋教,直到 1858 年,中英簽署天津條約, 加開的口岸包括台灣,准許英國傳教士自由傳教。 當時台灣的洋教主要有舊教的道明會(拉丁名 Ordo Dominicanorum)與新 教的長老會(Presbyterian)。有創辦報紙的是長老會。 長老會是西方宗教改革後產生的新教派。16 世紀喀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嚮往馬丁路德(Luther Martin, 1483-1546)的宗教改革,另組宗派, 其教團稱為「歸正教會」(Reformed Church)。喀爾文的學生諾克斯(John Knox, ca. 1514-1572)3在蘇格蘭改革宗教時組成「長老宗」教團,1560 年正式建立長 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在台灣傳教的長老會,北部和南部,宣教師的母會有別。南部教會是蘇格蘭 3 Knox同時也是蘇格蘭獨立運動的核心人物,他的政治意識完全以「主權在民」為基礎,強調「法 治」以及「平等」,影響了日後長老教會提倡「代議共和」制度。

(8)

長老教會派遣的宣教師所創,1864 年有馬雅各(James Legge Maxwell, 1815-1897) 奉命到台南。1872 年,則是加拿大的長老教會派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又稱偕叡理牧師)到北台灣傳教。 1880 年 5 月,馬雅各捐贈一台印刷機給南部長老教會,打算出版白話字的 書刊,看能不能改變一向得仰賴廈門教區出版品的狀況,本來沒有打算印報紙。 這台機器,由於教會人手嚴重不足,勻不出人力專心學習和負責印刷出版,一直 沒組裝起來。 1884 年巴克禮(Rev.Thomas Barclay, 1849-1935)牧師4回台灣。原來他專程 回蘇格蘭去學組裝和操作機器,回程並在英國募 150 英鎊為在台興建印刷廠之 資。4 月份他終於將機器組裝好,是台灣第一台印刷機,目前存放台南長榮中 學的教會歷史館,仍然可用。5 月 24 日第一份印刷品印製成功。稍後巴克禮牧 師找到一位得力助手蘇沙協助檢字排版,出報的條件才漸成熟。 1885 年 7 月 12 日,南部長老教會正式以簡單易學的羅馬字拼寫白話,以廈 門教區使用的廈門音系統為準,發行《臺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 300 多份,免費 贈閱。發刊詞譯成漢字有如下一段話: 「近來在這個府城阮設有一個印書的器具可印字就像這款式,阮盼望恁眾人 要努力學這些白話字,後來阮若印什麼書恁都會看,人不可打算因為他識孔 子字所以不必學這種字,也不可看輕它!」 一個月後,再印行第二號四頁,就須收費,售價 6 錢。第三號增至八頁,賣 12 錢。為了銷售刊物,巴克禮牧師開創了「聚珍堂」,後來通稱「新樓書房」, 是台灣最早的書店,位於今日台南神學院圖書館西側。台灣最初的印刷廠房就設 於「聚珍堂」內。 《臺灣府城教會報》堪稱本土最早的現代刊物,初創時是月刊,目的是方便 教會傳達消息,兼有教育信徒的使命。 同樣都有宣教之需,前後西洋宣教師也都為土著發明了文字,為何荷治時期 (1624-1662)無報,19 世紀獨能催生報紙? 荷蘭最早的報紙《新聞報》(Courant)1656 年才在哈倫(Haarlem)發行,(李 瞻,1966:7)已是荷治台灣末期;當時印刷設備昂貴,在歐洲都不普遍,遑論 蠻荒殖民地。另方面,17 世紀「新港文書」初創,通行範圍有限;台灣各社也 還在蒙昧時期,對現代資訊需求可有可無,就算有現代意義的報刊,也必無用武 之地。 19 世紀,基督教各宗積極向東亞傳教,刊物是傳福音的憑藉,各地都出現 以當地語文出刊的媒體,比如馬來亞華僑社會出現《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以次各 4 巴克禮牧師 1849 年出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自幼聰穎,15 歲就入格拉斯哥大學就讀,專精 數理方面的研究,因此名列《大英百科全書》。16 歲生日當天,決定一生奉獻給上帝。大學畢業 後入自由神學院進修神學,後再赴德國深造。他在台灣奉獻長達 60 年,1935 年病逝台南,也埋 在台南基督教長老教會公墓。1896 年台日乙未之役,代表台南府城民眾與日本乃木希典將軍 (1849-1912)談判,讓全城生靈免於兵燹塗炭,是守護府城百姓的天使。世代台南人感念他, 台南市內現在有巴克禮紀念公園,東門也有巴克禮教會。

(9)

種中文宗教月刊。台灣出現《臺灣府城教會報》,只是同股潮流中之一例,以羅 馬字拼寫本地語言,則是長老教會宣教師因地制宜之舉。 除了宣教,《臺灣府城教會報》也登載了當時台灣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民 情風俗等消息。例如報導設立台灣最早的中學和盲人學校;1887 年報導台灣改 設為行省;1894 年報導清日甲午戰況;1895 年報導台灣民主國大總統唐景崧 6 月 4 日藉口視察前線,離開台北,實則攜巡撫印奔滬尾港的德商忌利士洋行,6 月 6 日再乘德商輪船鴨打號(Arthur)逃離台灣至廈門;5同年報導日軍進襲接收 全台的戰情。6 1932 年 5 月起《臺灣府城教會報》改稱《臺灣教會公報》,今天仍然以周刊 的形式繼續發行,是本島歷史最久的現代刊物,距今已有(2012-1885=)127 年。 此報特色甚多,如以簡單易學的白話字刊行,是促成台灣草根庶民甚至文盲 也能學習現代知識的重要啟蒙媒介。(附示〈北港媽的新聞〉圖版) 歷來很多台灣人的現代知識從此刊而來,如教寄信、教擠牙膏。很多台灣人 也因此而啟蒙翻身,如彭明敏家族。1895 年清廷割台之約不告訴台灣人,也是 《臺灣府城教會報》報導,台灣人才知道。 日治時代及中國國民黨政府戒嚴統治時期,政府箝制人民的言論自由。《台 灣教會公報》亦遭受許多迫害,然而《台灣教會公報》始終克盡言責,為爭取信 仰與言論自由而奮鬥,在台灣的民主運動史上寫下不可磨滅的一頁。下列其大事 編年: 1941年 太平洋戰事升高,日本政府下令驅逐宣教師,1942 年 4 月關閉台灣教 會公報社。 1945年 日本戰敗投降,11 月起《台灣教會公報》復刊,每周出刊一期。 1969年 中國國民黨政府禁止《台灣教會公報》刊行「羅馬字」。不聽,被禁止 出刊,一禁就從 4 月禁到 11 月,12 月起不得不改以中文編寫,才得解 禁。7 1972 年 1971 年國民政府遭逐出聯合國,《台灣教會公報》隔年元旦刊出對國是 的聲明與建議。(附示 1076 期圖版) 1975 年 《台灣教會公報》刊登〈我們的呼籲〉,從外交到內政有諸多建議。(附 示 1230 期圖版) 5 月起,國民黨政府竟全面查禁沒收以台灣母語發行的聖經和聖詩。 1977年 《台灣教會公報》刊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聲明,明說「應 5 唐景崧 5 月 25 日就任台灣民主國大總統。他就任大總統前一個月,已委託英商處理衙門財產, 並秘密將私款 61 萬美元委託英輪福爾摩沙號運往大陸。 6 日軍是 6 月 7 日進入台北城;在台中的台灣民主國副總統兼義軍統領丘逢甲一聽說唐景崧落跑 後,也夾帶巨額軍餉逃回廣東;鎮守台南府城的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也在日軍進入台南前,化 妝成老太婆從安平逃回廣西老家。 7 1937 年後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廢除島內各報漢文欄,《臺灣教會公報》仍能保留白話字,反倒是 中國國民黨政府禁止使用台語羅馬拼音,比日本軍國主義政府還反動。

(10)

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當期公報全遭扣押。8(附示 1329 期圖版) 1980 年 1979 年底美麗島事件發生後,政治菁英又一網打盡,全靠長老教會與 此刊慰撫許多台灣心靈。 1987年 《台灣教會公報》刊登「二二八事件」相關史料,當期公報全遭查禁 沒收。 從 1970 年代到 1987 年解嚴前夕,《台灣教會公報》時常遭郵局扣押,後來 應變改委由快遞公司載送,但委由快遞公司載送的新刊也經常莫名其妙「遺失」, 在在說明此刊受中國國民黨政權嫌恨至深。為什麼受國民黨政權嫌恨?因為長老 教會秉持信仰的良知,用愛心說實話,不巴結當權者,不為利誘,也不因打壓而 妥協,和許多標榜「愛國」名號的教會,明顯區別,是台灣民主運動過程中,最 能激勵台灣人與威權統治者抗爭的心志,且也是最勇敢堅毅、敢對世俗政權發獅 子吼的媒體。 從學術研究,特別是史學的角度著眼,《台灣教會公報》極具價值,值得大 家珍視。價值在: 它為台灣社會保存了現代西方醫療和中學教育的最重要史料,因為最早引進 現代西方醫學和現代中學教育的,就是長老教會的宣教師,《台灣教會公報》記 載了許多這方面的史料。 七0年代到八0年代,黨外政論雜誌一再被警總查禁、沒收,當年史料堪稱 鳳毛麟角。在當年的困境下,幸好仍有《台灣教會公報》持續報導許多反對運動 的訊息。 《台灣教會公報》是台灣數一數二尚可在國際社會出聲的刊物,特別是台灣 在國際社會的活動空間給蔣介石的自閉兼自殺式的外交政策所誤,萎縮到今天, 已幾乎無人搭理,幸有《台灣教會公報》一再為台灣前途發言。 當然,它還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心靈刊物,但宗教的面向,非本書議題。 8 參與這次宣言的林信堅牧師回憶,當時參與的人都寫好遺書,因為隨時可能成為白色恐怖的犧 牲者,報社和教會外面二十四小時都有情治人員站崗,大家飽受壓力。

(11)

第二章:現代新聞事業的起點

滿清帝國臺灣巡撫劉銘傳(1836-1896)1885-1890 年主持臺政,1886 年起 仿朝廷「邸報」,不定期發行官報。臺北衙門設「提房」,供應一切大小新聞、官 員動態、法令規章等,主編名「稿工」;抄寫者曰「抄工」。官報以人工木刻製版, 但須交付內地印刷,再運臺灣發行,分送全台大小衙門,庶民不易取得。 臺灣民主國期間,唐景崧(1841-1903)所屬衙門增刊義軍抗日畫報,以鼓舞 士氣,甚至杜撰〈劉大將軍擒獲倭督樺山斬首全圖〉。 這些編採印行新聞的機制,於東方帝國早有傳統,卻不能稱為現代報紙。研 判具現代意義的報紙,可有下列標準: 1)定期出刊,周期不超過一周,也即頻率不得稀疏於一周一次; 2)須是機械複製,大量印行,手抄或手寫新聞不算,但包括電子新聞; 3)開放銷售,不限對象,願出定價者,都可購買; 4)內容必須符合多數人的興趣,也即不是只為一二人之興趣; 5)取材必須時新; 6)要能持續出刊,滿足讀者持續的關注或期待,從而落實報紙的政策和影響 力。(Groth, 1928) 符合上列項目越多的,現代成分越濃。顯然上述劉銘傳、唐景崧時期的官報, 不具現代意義。臺灣現代新聞事業的起點,須待日本治臺以後。 1895 年 6 月 17 日,日本開始統治臺灣,日本官方文書習稱為「始政」。不 過,當天控制地區僅及臺北城內。 同年 11 月 18 日,首任總督海軍大將樺山資紀(1837-1922)向大本營報告 平定臺灣。1 27 日即訂臺灣為[日本]西部標準時間,顯然管控時間,是重要政務。 1908 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從此,火車時刻表規定的時間是鐵路沿線臺 灣人不敢不當一回事的東西,分秒不能差錯。潛移默化下,全島臺灣人或多或少 都有了時間觀念。 時間是「現代」意義的重要內涵,時間觀念重的現代化深,反之則淺,全無 時間觀念的,已難立足於現代社會。日本「始政」,也是臺灣現代化的起點,現 代新聞事業出現是其一。臺灣新聞事業的第一期面貌是報業。 樺山資紀接收臺灣之行中,有一薩摩藩同鄉山下秀實也同船來臺。山下曾任 熊本、大阪等地警部長,但來臺無關接收,是想託同鄉總督庇蔭,到殖民地新天 地辦報,闖一番事業。 1896 年 6 月 17 日,始政周年紀念大會在公會堂召開,但總督已換成長州藩 出身的陸軍中將桂太郎(1848-1913),薩摩藩系的樺山資紀已於月初出任樞密院 顧問官。參與盛會的有總理大臣伊藤博文(1841-1909)、海軍大臣西鄉從道 1 所謂「平定」,實為虛報,往後至少到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844-1915)任內 (1906.04.11-1915.04.30),仍然用兵不斷。第六任總督安東貞美(1853-1932)任內 (1915.05.01-1918.06.06)還爆發規模最大也歷時最久的漢人武裝抗日西來庵事件。

(12)

(1843-1902)、臺北美國領事等貴賓名流。山下秀實籌備經年才創刊的《臺灣新 報》第一號特意在會場發行,共襄盛舉。《臺灣新報》先為周刊,繼為周二次刊, 是臺灣具現代意義的最早報紙,報社地址在北門街。 七月起,桂太郎以《臺灣新報》為總督府報。有官銀津貼,10 月 1 日起《臺 灣新報》改為日刊,是臺灣報業重要的里程碑。 1897 年 5 月 8 日,出身長州藩的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1849-1912)到任, 不滿治區只一家薩摩系政敵辦的報紙,而且還獲官銀津貼,乃運作長州藩系的川 村隆實創辦《臺灣日報》,社址在艋舺新起街一丁目 24 番地。 從此臺北城裡有兩報,分屬執政的兩股敵對勢力,經常打筆仗,行銷上也激 烈爭搶地盤,甚至員工街上相遇還打群架,稍後繼任的總督兒玉源太郎 (1852-1906)非常不以為然,乃主導守屋善兵衛(1866-1930)於 1898 年 5 月 1 日併購《臺灣新報》與《臺灣日報》,改題為《臺灣日日新報》,總督府則補助其 經費。 5 月 6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一號出刊,社址留艋舺,以北門街原《新報》 社址為分廠。11 月起,大興土木,社址及工廠都移西門街。當時《臺灣日日新 報》本報六頁,另有漢文新聞,《府報》則為附錄,發行量不過 1000 份。 往後一兩年,守屋善兵衛獨資經營《臺灣日日新報》,常遇困難。原因至少 有下述幾種: 1)《臺灣日日新報》是併購《臺灣新報》與《臺灣日報》而成,兩報原先是 死對頭,併入同一屋簷下後,不可能就轉親善,反而同室相處,眦睚互視,員工 多年輕,血氣方剛,迭起衝突,編輯室幾無寧日; 2)鼠疫、霍亂流行,日本人初來乍到,缺乏抗體,動輒病倒,生產力低落; 3)臺灣北部游擊隊除了兩次會攻臺北城,也常零星夜襲,編輯部夜晚須燈 火通明作業,易成襲擊目標,人心惶惶,效率大打折扣; 4)當時臺灣全無辦報所需材料,龐然大物如印刷機、鑄字機,細件如日日 須用的鉛字、瓦斯、油墨、白報紙等,皆須仰賴日本內地供應,頗為不便; 5)內地供應品運達,但基隆未築港,風浪大、卸貨難,龐然大物如印刷機、 鑄字機等,雖幾經分解,卸貨還是困難重重,甚至無法依時限卸貨,眼睜睜看已 到之貨又回送托運者; 6)大機器終於卸下貨輪了,但日俄戰爭前後,臺灣鐵路多供軍用,民間物 資很難擠上車; 7)應變之道只能雇挑夫運送,但防範本土游擊隊狙擊,不能白天趕路,只 能連夜運過隧道,有基隆河了,才靠基隆河河運,最後繞過社子島,溯淡水河運 抵目的地; 8)印刷機終於組裝起來了,但報紙印得出來,城外到處有游擊隊出沒,也 常送不出去。 眼看守屋善兵衛經營不下去,1900 年 3 月,總督府乾脆藉愛國婦人會名義 投資,改組《臺灣日日新報》為股份有限公司,起先資本額十萬圓,1908 年底

(13)

增資為廿萬圓。終日治時代,《臺灣日日新報》一直是全台最大報紙,1901 年發 行量 1,000 份,1911 年 4,000 份,1928 年 10,000 份,都見超倍數成長。 半世紀中《臺灣日日新報》都是全台最大報,其重要發展,也標誌臺灣新聞 史的重要里程。 1901 年,出身《臺灣日報》的《臺灣日日新報》編輯長栃內正六建議報社 設臺灣文庫。社長守屋善兵衛、副社長村田誠治、主筆木下新三郎等人都大大贊 成,並開始捐書,勸捐到的書先置報社內,供編採同仁參考資料用。後來努力目 標超越了設置一報之文庫,擴大為在臺北設公共圖書館,發起人也增為有官有 民,包括石塚英藏(1866-1942)、藤田嗣章、堀內文次郎(1863-1942)、松岡辨、 木村匡、町田則文(1856-1929)、栃內正六、草場謹三郎(1858-1933)、守屋善 兵衛、木下新三郎、大島邦太郎、兒玉善八等八位。經各發起人殫精竭慮努力募 書,《臺灣文庫》終於同年在淡水館開庫,初開幕藏書即有 6000 餘冊,後擴展至 一萬多冊,是臺灣現代公共圖書館的嚆矢,也是臺灣報社有資料室、圖書館的先 聲。 受日俄戰爭(1904 年 2 月 6 日-1905 年 9 月 5 日)影響,日本民眾急於瞭解 戰況,眼見解望的新聞照片應運而生,1905 年 5 月 3 日《臺灣日日新報》首次 出現了新聞照片。 1908 年 10 月,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臺灣日日新報》發行南部附錄,免費 贈閱中南部民眾。總督府為了宣揚建設和治績,運作全日本記者 10 月 23 日群集 殖民地,在《臺灣日日新報》社內開大會。會中日本記者提案開辦「新聞記者共 濟保險會社」,是先進的產業發展里程。 1916 年,紀念始政廿周年,再於臺北召開全國新聞記者大會。 《臺灣日日新報》早從 1910 年 11 月起,已啟用新式輪轉機,每日出報兩大 張八頁。1924 年 6 月 1 日起,每日還發行夕刊半張兩頁,臺北近郊當日送達; 外地則以夕刊當翌日晨刊,以日刊當晚刊,以利競爭。 《臺灣日日新報》發行夕刊,逼得臺中的《臺灣新聞》及臺南的《臺南新報》 都得跟進,否則無從競爭。臺中有《臺灣新聞》,臺南有《臺南新報》,見下述。 除發行報紙,《臺灣日日新報》還多角經營,例如賣活版、石版、寫真版; 賣紙;印書、製書、賣書;代理販賣體育用品等,可見完全企業經營的精神。後 來也仿內地報紙的經營趨勢,成立電影部,製作《臺日有聲新聞電影》、《臺日新 聞》X 號、《臺日新聞特報》Y 號、《臺日新聞號外》Z 號等。 臺南是傳統臺灣的首善之區,有新聞事業甚早。1899 年 6 月 15 日,臺南活 版社就創刊了《臺澎日報》。當時澎湖人一般生活困苦,多到富裕的臺南府城幫 傭,類似今天臺北多外勞。通貌臺南府城殷富者本地人,苦力者澎湖人,辦報併 以本地人和澎湖人為號召,所以題名《臺澎日報》。 臺南活版社是傳統商店,1903 年 1 月起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日文「株式 會社」),資本額三萬圓。同時也改《臺澎日報》為《臺南新報》,新公司名稱就 叫「臺南新報社」。

(14)

《臺南新報》在臺南歷史甚久,但 1937 年 4 月 1 日後改題為《臺灣日報》。 每日新聞社曾於 1901 年 5 月 1 日在臺中創刊《臺中每日新聞》,1903 年 1 月 17 日改組為株式會社,且成為《臺灣日日新報》的中部分身,《臺日》的監事 金子圭介岡恂等人皆介入為重要幹部,主筆也是 1899 年起任職《臺日》的奧山 十平赴任。此事反映初年日本民間至臺灣經營新聞事業不易,也反映總督府為利 施政,控制言論,民間報業難得發揮。《臺灣日日新報》實質為總督府機關報。 同年三月起,《臺中每日新聞》改題《中部臺灣日報》,1907 年 10 月,再改 名為《臺灣新聞》。 日治初期,不乏以監督總督府施政為宗旨的報刊,如《高山國》雜誌於 1898 年 10 月創刊,1901 年 1 月改發行日刊,但 1901 年 10 月 29 日被禁。如 1900 年 4 月臺北日人律師團創《臺灣民報》,可發行 1000 份,聲勢甚至凌駕御用的《臺 灣日日新報》,但也於 1904 年 5 月被迫停刊。1903 年還有《臺南每日新聞》創 刊,後來改題為《全臺日報》,但 1909 年 7 月 13 日,也因違反殖民統治方針, 被迫解散。臺中創刊的《臺中每日新聞》,境遇也類似,後來不得不撤資,由總 督府運作《臺灣日日新報》團隊南下接管。 終日治五十年,新聞政策是違背殖民統治方針的,即使是日人刊物也在取締 之列,存活下來的,只有御用刊物。 《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臺南新報》(後稱《臺灣日報》)是日治臺 灣北中南三大報,但其實也都是總督府御用報。 東臺灣都是原住民部落,除了臺東小鎮,外人足跡罕至。開發都為修築花蓮 港,工程人員、行政官僚、外來勞工,以至眷屬,多依花蓮港而居。1916 年 10 月 1 日才有《東臺灣新報》於花蓮港創刊,發行花東兩地,讀者有限,原為不定 期刊,後改為隔日刊。遲至 1924 年 9 月 1 日才改為日刊。 高雄則是日本海軍宣揚南進政策後,才開始建設的城市,開發最晚。遲至 1934 年 4 月 15 日才有《高雄新報》創刊,初為周二次刊,1941 年起才改為日刊。 上述各刊,不論資金,研判立場,都是日人刊物,明講更是統治者刊物。1920 年 7 月 16 日起,直至 1944 年 3 月 27 日止,有堅持本地人立場的臺資系列刊物, 由月刊而半月刊,而旬刊,而周刊,而日刊,另於下章詳述。 二戰末期,日本軍國主義統制嚴厲,全臺五大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 聞》、《臺灣日報》、《東臺灣新報》、《高雄新報》,連同臺灣人出資自辦的《興南 新聞》,共六報,都在軍令下 1944 年 4 月 1 日起合併為《臺灣新報》。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昭和天皇「玉音放送」宣布向盟軍無條件投降。即 日起,《臺灣新報》由原《興南新聞》臺籍員工接辦,等著盟軍來接收,啟查權 益重定秩序。 日治時代,臺灣的現代報業由 1896 年的《臺灣新報》始,終於 1944 年的《臺 灣新報》,兩報名同而實不全同,但近半世紀中也有不絕如縷的骨血關係,歷史 堪稱弔詭。 日治時代的新聞事業,雖受制於殖民統治的框框,有其前提與限制,但仍累

(15)

積了幾樣可貴的專業傳統,一是法治的尊嚴,二是公論的素養與傳統,三是記者 共濟團(類今日之互助金)、記者恆產組合(類後日之合會)等先進的保障機制 與組織,種種當年平常的業界文化,反而難尋於後來的中華民國體制,何者為仇, 何者為親,寧不錯亂?洞燭實質,果然人世多詐,歷史常飄謊言。

(16)

第三章:日治時代臺灣人的新聞事業

臺灣日治時代本土新聞事業簡介綱要

時間 刊名 周期 出版地 用語 屬性 附註 1920.7.16- 1922.2.15 《臺灣青年》 月刊 東京 和‧ 漢文 學生(同人) 刊物 1922.4.10- 1924.5.12 《臺灣》 月刊 東京 和‧ 漢文 重評論 1923.6.24 起臺灣雜 誌社改為株式會社 1923.4.15- 1923.9.1 《臺灣民報》 半月刊 東京 漢文 重報導 株式會社臺灣雜誌 社所發行 1923.10.15 - 1925.7.1 《臺灣民報》 旬刊 東京 漢文 重報導 1925.7.12- 1927.7.22 《臺灣民報》 周刊 東京 漢文 重報導 1925.8.26 號(67) 起銷售份數破萬, 同月底改公司名稱 為(株)臺灣民報 社 1927.8.1- 1930.3.2 《臺灣民報》 周刊 臺北 漢‧ 和文 重報導 1929.1.13 成立(株) 臺灣新民報社 1930.3.29- 1932.4.9 《臺灣新民報》 周刊 臺北 漢‧ 和文 重報導 1930.3.2(株)臺灣 民報社與(株)臺 灣新民報社合併, 民報股東換股為新 民報股東 1932.4.15- 1934.3.19 《臺灣新民報》 日刊 臺北 漢‧ 和文 綜合性 1934.3.20- 1937.5.31 《臺灣新民報》 日‧夕刊 俱 臺北 漢‧ 和文 綜合性 1937.4 月中,銷售 突破五萬,與《台 灣日日新報》伯仲 之間 1937.6.1- 1941.2.10 《臺灣新民報》 日‧夕刊 俱 臺北 和文 綜合性 1941.2.11- 1944.3.27 《興南新聞》 日‧夕刊 俱 臺北 和文 以報導為主 1944.3.27 《興南新聞》刊出〈停刊之辭〉

(17)

第四章:戰後初期新聞軼史

1945 年 10 月 26 日李萬居代表中華民國行政長官公署接收《臺灣新報》,改 名為《台灣新生報》,重新出刊,址設臺北市文武街(今重慶南路)第四段 32 號。是當時唯一官報;發行量達 17.5 萬份,也是當時臺灣第一大報。每期對開 一大張,一、二、三版刊中文新聞,四版沿用日文。 KMT 中央宣傳部以臺灣需辦黨報為由,強令分《臺灣新生報》機器設備之 一半,令特派員盧冠群等辦《中華日報》。陳儀以《中華日報》須設在臺南為條 件,最後雙方勉強接受。1946 年 02 月 21 日《中華日報》在南部創刊,打破了 《臺灣新生報》獨占的局面,形成北新生、南中華對峙之局。 1946 年 05 月 05 日,軍方支持的《和平日報》也在臺中創刊臺灣版,社長 是李上根上校。此報囊括部隊裡的讀者,與前兩報三足鼎立。228 事件期間,《和 平日報》受影響,無法發行,3 月 13 日才又恢復出刊。3 月 12 日起臺北臨時版 在衡陽街發行,發行人是韋佩弦、賈鑑心,總編輯唐戍中,事件後仍繼續發行, 名為適應讀者需要,實為越區偷渡,志在擴大地盤。1950 年 7 月《和平日報》 結束臺灣版,恢復原名《掃蕩報》。 因為競爭,1947 年元月,《臺灣新生報》報份跌為 7.3 萬份。 KMT 來臺初期(228 之前)廢止日本人原立的「新聞許可檢閱制度」,也即 從此創刊不須許可,言論不受檢查。但 1946 年年中起漸漸變樣,1947 年 3 月 2 日《民報》的「熱言」欄全部開天窗;228 事起後,處委會向長官公署提出的政 治要求第十一條即是「廢止新聞紙發行申請登記制度」,當然不准,日後更長年 報禁。 從 1946 年 3 月至 9 月,臺灣民營報業勃興,僅台北一地就有十家報紙創刊, 外縣市也有五家創立。到 1947 年 228 事起時,全臺灣共有 20 家報紙,值得介紹 的,至少如下列各報: 《民報》: 由日治時期參與過《興南新聞》的人共同促成,1945 年 10 月 10 日創刊, 推舉林茂生任社長,1總編輯許乃昌,總主筆陳旺成(黃旺成),發行人由吳 春霖掛名。社址登記台北市中山北路 784 號。銷路為民營報紙之冠。 《人民導報》: 1946 年元旦創刊,是左翼人士聚集的報刊。社長先後由宋斐如、王添燈出 任。 鄭明祿、王井泉等人先後任過發行人。 蘇新、白克先後當過總編輯。建國中學校長陳文彬擔任總主筆。 1 林茂生是日治下臺灣人第一位文學士(東京帝大文學部哲學科);1927 年初留美,是臺人留美 第一人,入名教育哲學家杜威門下;1928 年 4 月,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1929 年 11 月獲哥 大教育學博士學位,也是臺灣人獲文科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18)

副刊「南虹」先由木馬主編,不久左翼木刻畫家黃榮燦接編。 社址登記台北市撫臺街(現稱延平南路)第四段 8 號。 《大明報》: 戰後第一家晚報,依推算應是 1946 年 5 月 8 日創刊。社長林子畏。 發行人前後有艾璐生(應是化名,汪精衛秘書)、鄧進益(自營印刷場)、蕭 見文等。 總編輯則先後由馬銳籌、徐征等出任。 社址登記台北市重慶南路 65 號,編輯部設同路 167 號。 此外,大陸較有實力的報紙,像《大公報》也於 1946 年 4 月 19 日成立台灣 分社,5 月 1 日起發行航空版。 1945 年 10 月-1947 年 2 月,可謂臺灣解嚴前百多年歷史中新聞自由最蓬勃 發展的一剎那。什麼報紙都有(左右、城鄉、朝夕、省內外、官民)。民間報紙 都延續日本時代臺灣社會的「公論」傳統,積極扮演監督政府和批判施政的角色。 1946 年 10 月 25 日起,禁止報紙雜誌用日文,並且禁說臺語、日語,不給 任何緩衝期限。(附示剪報圖檔) 這種獨斷蠻橫的語言政策 1)加深臺灣人對政府失望,引發族群衝突(不會說寫中文就不能辦公事,還 得受外省人嘲笑)2 2)切斷了政府人員與臺灣社會的關係; 3)剝奪了臺灣人發言的權利(實即剝奪本土媒體的言論自由空間); 4)對律師、教育界而言,更斷了他們的生計。 反對的言論在事件前就遍布島內(附示剪報 P.1 圖檔)。 加上事件過程記者據實報導鎮壓實況,使得事後本土的年輕記者幾乎集體被 捕犧牲,民營報社也紛紛查封,整理如下: 北市五報《民報》、《人民導報》、《大明報》、《重建日報》、3《中外日報》4 都於 13 日查封; 《自由日報》15 日查封; 《國是日報》、《工商日報》、《臺灣經濟日報》、《自強報》等四報 17 日查封; 《國聲報》、《興臺日報》5待查查封日。 記者受害的,如: 《台灣新生報》: 總經理阮朝日、總編輯吳金鍊、印刷廠廠長林界(在高雄要塞司令部被槍 2 教育處長范壽康等不斷強調「臺灣人被奴化」。 3《重建日報》本訂 1947 年 3 月 1 日發刊,經呈台灣長官公署獲准創刊日延至 3 月 8 日,但因突 然發生 228 事件,3 月 1 日起就每日發行號外,3 月 8 日再正式創刊。社長蘇泰楷,發行人柯台 山,社址登記台北市重慶南路信箱第 187 號。 4《中外日報》1947 年 2 月 1 日創刊,發行人板橋林家後代、省參政員林宗賢,社長鄭文蔚(外 省人)。社址登記台北市延平路開封街口,編輯部設臺北八甲町一丁目六番地(萬華)。228 事件 期間 3 月 1 日至 4 日未出報,5 日才恢復出刊,旋即於 3 月 8 日後又受迫關閉,13 日查封。 5《興臺日報》1945 年 10 月 22 日創刊,發行人沈瑞慶,社址登記台南市中義路第一段 13 號。

(19)

決);嘉義支局長蘇憲章(在嘉義火車站前被槍決);高雄支局長邱金山(在 高雄市府前槍決);台中支局長吳天賞(驚嚇過度而死);記者王白淵被捕; 張宜盛亡命大陸;呂赫若逃亡鹿窟被龜殼花咬死;吳濁流、劉捷皆受牽連。 《民報》: 社長林茂生、顧問李仁貴、法律顧問王育霖都遇害。 《人民導報》: 前後任社長王添燈(毆打猶不足,澆油活活燒死)、宋斐如都被捕殺(其妻 區嚴華亦於 1951.1.11 以匪諜罪名槍決)、編輯楊毅也遇害。 《大明報》: 發行人兼總主筆艾璐生、總編輯徐征遇害。 《國聲報》: 發行人王石定、總編輯鍾天福、記者李言遇害。 《自由日報》: 總經理陳南要遇害。 當時本土新聞界媒體被鎮壓、從業員被殺戮之慘,超過法界、醫界、民意代 表、企業家、學者等,其實情迄今仍受掩蓋或巧飾,如陳國祥著 pp.34-35。 事件後,各報社倖存的臺籍記者也紛紛遭解職,繼任的則是外省記者,一致 以「鎮壓結果造成臺灣安定」的報導粉飾太平。台灣人則已嚇破膽,父兄課子弟 要「有耳無嘴,勿涉政治」,方便 KMT 統治了。

(20)

第五章:戒嚴與報禁

(戒嚴:1949.5.20.0AM~1987.7.15.12AM) (報禁:1951-1987) 報禁的內涵: 限載 《出版法》(1930.12.16~1999.1) 32 條規定不得為下列各款之記載: 1) 觸犯或煽動他人觸犯內亂罪、外患罪者 2) 觸犯或煽動他人觸犯妨害公務罪、妨害投票罪或妨害秩序罪者 3) 觸犯或煽動他人觸犯褻瀆祀典罪或妨害風化罪者 34 條規定: 戰時或遇有變亂,或依憲法為急速處分時,得依中央政府命令之所定, 禁止或限制出版品關於政治、軍事、外交之機密,或危害地方治安事 項之記載。 1950 年 3 月〈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雜誌管制辦法〉第二條: 凡詆毀政府首長、記載違背三民主義、挑撥政府與人民感 情、散佈失敗投機之言論及失實之報導、意圖混淆人民視 聽、妨害戡亂軍事進行、或誨淫誨盜之記載、影響人民秩序 者,均查禁之。 36 條規定 主管官署得從警告、罰鍰、禁止出售、散佈、進口,或扣押沒入、定 期停止發行、以至於撤銷登記。 〈出版法施行細則〉29 條確立了出版品的「檢查制度」 《國家總動員法》 《戒嚴法》(1987 年 7 月廢止,由《國安法》取代) 〈動員戡亂完成憲政實施綱要〉 〈懲治叛亂條例〉 〈妨害軍機治罪條例〉 特別是情治單位(臺灣省警總、KMT 文工會、行政院新聞局、調查局等)定 期(每周)、不定期的「會報」。 限資 早期限多不限少,如 1949 年 8 月公布實行之〈臺灣省新聞雜誌資本限制辦法〉 後期限少不限多,如〈出版法施行細則〉第 10 條規定: 報社資本需一百萬圓以上(=三百萬元以上)

(21)

通訊社需十萬圓以上 雜誌社需十萬圓以上 出版業需十萬圓以上 限證 根據《出版法》,新報刊必須登記(不經法院,行政機關即可施以行政處分,包 括撤銷登記) 另據《國家總動員法》,且得限制登記 所以 1960 年起,全台報紙一直侷限為 31 家,1988 年元月報禁才解除 1977 年國防部以徐亨名義,明價 8000 萬(暗盤 1 億 2000 萬)強購《台 灣日報》 1978 年聯合報系以 3000 萬收購《華報》登記證,變更創刊《民生報》 1978 年中時報系以 2100 萬收購《工人報》,變更創刊《工商時報》 1982 年文工會以 6000 萬購買《商工日報》,改名為《現代日報》(1988 年放棄) 限張 據行政命令,規定新聞張數 後遺症: 字小如蟻 廣告分版 新聞分版 近視王國 1950.12.01 起不得超過一大張半(六頁) 1958 放寬為二大張(八頁) 1967 增至兩大張半(10 頁) 1974 增至三大張(12 頁) 1988 增至五大章(20 頁) 限印 《出版法》第九條第六款規定,登記聲請書須載明發行所及印刷廠名稱,及所在 地。從此限制報紙印刷須在社址附近。 限價 《總動員法》8 條: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國家總動員物資及民生日用品之交易價 格、數量加以管制。即報價由政府決定,報人無權過問。 形式限「有錢」 「高學歷」,實 則限「聽話」「能 配合」 限人 〈出版法施行細則〉12 條:要當報紙或雜誌的發行人,須 1) 曾為新聞紙或雜誌的發行人;或 2) 在公立或教育部認可的國內外大學、獨立學院或專科學校畢業者; 3) 或高考或特考考試及格者;或 4) 有關於新聞出版之學術著作、經主管機關核准著作權之註冊者

(22)

歷來國民黨宣稱需要報禁的理由:

一、戰時需要說

說辭:動員戡亂時期,有必要採取特殊手段,以保證國家安全

舉例:英國在 World War I 的《國土防衛法》(Defense of the Realm Act) W.W.Ⅱ的《國防緊急權力法》(Emergency Power Defense

Act)

美國在 1950 年代舉國掀起反共高潮時的各種政府命令,如《國內 安全法》(Internal Security Act)

效果:起初有說服力,但時日一久,即沒有人相信「此刻」是戰時 二、節約用紙說 說辭:新聞紙張來源有限,進口花錢又太多,所以必須限張、限家數 惡果:業者縮小字號到六號字,造就了臺灣成為「近視王國」的惡因 業者分版印新聞,剝奪了讀者對他地的瞭解 又分版上廣告,剝奪了企業界的廣告效果 說服力:隨著臺灣日益繁榮和外匯存底年年全世界第二高,平均每人分配 額全球第一高,如何教人信服。 三、報社家數已經飽和說 說辭:藉 Richard T. Baker(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前助理院長)之口(1968)說 台北有報紙 15 家,Washington D.C.只有一家(Washington Post) 全台灣且有 31 家 引聯合國統計資料,說臺灣每千人有 200~299 份報紙看,與加、 星、美比肩,卻沒區分每千人所看的報紙言論總數,幾乎只有一種。 說服力 四、避免惡性競爭說 說辭: 1) 怕民眾沒辦法看到多種多樣的報紙,所以事先將報紙數限在非多種 多樣; 2) 怕民眾只有刺激感官的報紙可看,所以限制民眾只能看政令文宣之 報紙; 3) 保障規模小的報紙。事實上 31 家報紙約有 2/3 賠錢,之所以還繼 續經營,是貪圖登記許可證奇貨可居,與白報紙配額的轉售利潤。 五、他種印刷媒介代替說 說辭: 1) 雜誌蓬勃發展,可代替報紙的功能,殊不知雜誌多,是因禁報的緣

(23)

故; 2) 限制報紙登記的邏輯卻不用於雜誌登記,難怪雜誌會過於飽和。 六、歷史背景說—我們不必學別國的樣子,因為我們不一樣。殊不知體用無法二 分。 七、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不等於新聞自由,新聞自由還必須平衡其與其他利益的 關係

(24)

第六章:逆耳孤音

《自由中國》1949.11-1960.9 國民黨退守臺灣後,1949 年 11 月有《自由中國》創刊。本來在共產黨控制 大陸前好幾年,一些服膺自由主義的學者就在上海醞釀創辦這份刊物。當時的國 民大會秘書長雷震(1897-1979)提議辦成日報,胡適(1891-1962) 主張辦成 期刊。辦刊的目的是有系統地宣揚自由民主的理念,迎擊共產主義的挑戰。刊物 的名稱是胡適取的,胡適乃受了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 1890-1970)呼籲建立自 由法國的啟發。起初決定由雷震主持,在上海出日報。但沒想到時局急轉直下, 原先計畫只好修改。 《自由中國》創刊時,胡適任名義上的發行人,但他本人已接受國民黨徵召, 出任駐美大使,實際負責刊務的是雷震。當時,蔣介石聽進去了雷震的訴求,樂 於見到有《自由中國》創刊,以獲美國青睞,所以不只准許它開辦,還給了不少 支持,比如令教育部每月撥給宣傳基金;令臺灣省政府提供辦刊物的場所等。國 民黨為了挽救美國的觀感,希望利用胡適等自由主義者的國際聲望,贏取美國同 情和支持。讓《自由中國》開辦和委任胡適為駐美大使,盤算都在此。 《自由中國》開辦之初的言論,的確都以自由主義的立場批評中國共產黨和 蘇聯,但後來漸漸進入了反省階段,期許國民黨痛定思痛,要銳意改革,自然就 扮演起勸諫、監督和批評施政的角色,與國民黨的關係也就開始惡化。《自由中 國》發表的文章大談政府腐敗、違憲、給國民黨幹部經濟特權、國庫與黨庫不分、 一黨專政和國民黨干預教育和國防。 後來批判精神越發淋漓,甚至質疑了國民黨政權合不合法的問題,也懷疑國 民黨已無心無力反攻大陸。多篇文章直指國民黨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只想永 遠把持政權,卻假借動員戡亂的名義剝奪憲法賦予公民的種種權利,終究只會為 自己敲喪鐘。 我且唸一段《自由中國》1958 年 2 月號的社論文字,大家聽聽,由你們自 己印證這份刊物當時的言論大膽直言到什麼地步:「我們為團結反共而容忍一黨 政治,這個一黨政治卻正好成了一切進步的阻礙。」 雷震執筆的另一篇文章更直接,呼籲國民黨嚴守黨政分際,應從軍隊、警察 局和學校中撤出。(雷震早在 1955 年就因為批評國民黨干預學校事務,被國民黨 開除黨籍。)雷震還認為黨的開支不應由國家負擔—即所謂「黨庫通國庫」。 雷震寫道:「國民黨如果執迷不悟,自私自利,不肯接受這個平等的條件而 霸佔到底,則中國的民主政治,在目前是沒有希望的了,那麼,祇有等待著再革 命吧!再流血吧!」 比較起現在的反對黨言論,雷震當年的訴求是超級溫和的。雷震曾明說,反

(25)

對黨應該是忠誠的反對黨,不是要搞革命。《自由中國》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改革 地方選舉制度,只求允許反對黨成立,認為就可以徹底避免流血。雷震等人籌組 反對黨,並不挑戰中華民國政府的合法地位,也不質疑中華民國擁不擁有對臺灣 的主權。但是,在那個年代,雷震所為,已經到了國民黨無法容忍的地步。國民 黨對《自由中國》採取了緊逼包圍的策略,先是黨報拒絕為《自由中國》刊登廣 告。廣播電台也聽從國民黨的指揮,聯合其他力量加強攻擊雷震。《自由中國》 被迫不斷更換印刷廠,因為一家又一家的印刷廠都被政府恐嚇,不敢接異議人士 的生意。當時任職《中華日報》的曹聖芬(後來成為《中央日報》社長)甚至發 表文章號召國人砸爛《自由中國》編輯部。 雷震以《自由中國》為基地的政治運動,關心地方選舉和地方自治,開始與 臺灣本土的政治菁英結合,例如吳三連、李萬居、高玉樹等人。1960 年 9 月,《自 由中國》發表了膾炙人口的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三天以後(09/04),雷震 被捕,罪名是知匪不報(說他編輯部有人曾與共產黨人接觸),實則因結合本土 菁英籌組反對黨「中華民主黨」,才是忌諱的關鍵。 這篇社論的主筆者是台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殷是經常在《自由中國》撰稿 的自由主義者,後來也因為大膽直言,被剝奪了在台大教書的權利。 《民主評論》徐復觀辦在香港,本課不論。 《公論報》1947.10.25~1961.3.4(KMT 運作張祥傳來纏訟,毀之以司法手段) 《自立晚報》1947.10.10 溫州人顧培根所創刊(後兩度改組→鄭邦琨→李玉階) 1950.11.7「〈草山衰翁〉事件」(鄭邦琨時代,後李玉階接手) 1951.9.1 李玉階接手後奔走打點兼籌備,終得復刊 1952.1.11 北市民營報業聯誼會「買一送八」新招 1952.10.14 因「刊孔祥熙即將回國」事件,所謂「奉准休刊七天」 1953.10.10 因國慶閱兵花絮惹禍,至謂將「自動檢舉,停刊三月」, 10.18 刊出〈謹掬至誠,為元首壽〉社論,然後開始停刊 1954.5.2 蔣介石召見五家黨籍民營報報老闆,李玉階未得列,從此報 頭下標榜「無黨無派,獨立經營」 1959.7.1 三度改組,引入吳三連,以增資→奉命得增許金德、葉明勳 《文星雜誌》1957→1965 《大學雜誌》1968→1972 兩大報 1950 韓戰爆發 1951 實施報禁 1950 年代 中央、新生、中華佔發行市場 90% (政府公告佔 80%) 1952/01/11 北市民營報業聯誼會創「買一送八」新招 1954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有美第七艦隊協防,臺灣轉危為安;

(26)

KMT 隨即掀「文化清潔運動」 1954/11/5 內政部制訂〈戰時出版品禁止或限制登載事項〉九項禁令 1958 行政院密件送審〈出版法修正案〉 1959 丁丁尋父記 1960 年代 《聯合報》靠社會新聞崛起 1961 瑠公圳(全民日報、經濟時報、民族報) 1964 KMT 第二次新聞會談 白色恐怖建制化 1965 崔小萍案 1966 《新生報》案 1968 陳映真案 1969 柏楊案 1970 年代 《聯合報》銷路破 40 萬份 1970 李敖案 1970/04/24 新聞系 21 期系友黃文雄刺蔣 1987 廣告系、賴光臨、公廣組 1988 廣電系、潘家慶、廣電組 1989 傳播學院 1971 《中央日報》李荊蓀案 KMT 被逐出聯合國 1972 王永慶被迫以 20 年低利貸款讓出《聯合報》2/3 股權 打擊鄉土文學 壓抑本土意識 醜化黨外民主運動 扭曲社會弱勢團體 1972 尼周「上海公報」 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 《大學雜誌》瓦解,言論又緊 吹台青 1975 蔣介石逝世 第二次石油危機 中南半島潰敗 菲泰與中共建交 十大建設 《臺灣政論》 1976 王、余為中委 1977 黨外人士贏得 5 縣市長、21 席省議員(21/77)、6 席北市議員 中壢事件 1977 國防部以徐亨出面,0.8 億+1.2 億強迫收購《台灣日報》 1979 王、余為中常委,報份都破百萬 《聯合報》收購《公論報》改為《經濟日報》(1967) 蔣經國接班鬥爭,《大學雜誌》被用為打手 限證 31

(27)

0.3 億收購《華報》改為《民生報》(1978) 《中國時報》以 2100 萬元收購《工人報》改為《工商時報》 (1978) 1979 《美麗島》創刊 美國與北京建交;葉九條三通四流、一國兩制; 蔣經國「三不」(接觸、妥協、退讓) 1979/12/10 高雄事件 1980 「重審美麗島」選舉 1982/02 蔣在中常會批評新聞界和不滿政府人士 1982 文工會以 0.6 億購買《商工日報》改名為《現代日報》 1983 陶百川撰文 1986 菲、韓民主運動嚇人 江南案、十信案 1986/09/28 民進黨成立 劉少康辦公室 發行地盤 廣告地盤 兩大報 三台 其餘 1/3 1/3 1/3 兩大報 其餘 2/3 1/3 黨外政論雜誌 新生代 1988 後文工會關閉《中華日報》北部版 放棄《現代日報》 逼《中央日報》自給自足 運作中廣海外部為國家電台 改中央社為國家通訊社 1950 年代初期 KMT 被趕離大陸,一切以穩定政局為先。50 年代中期開始白色 恐怖。雖對外標榜「自由中國」,以與「極權中國」區別,但實際上不以民主憲 政為先,反以黨治國,以黨領軍,憲法保障的人身、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 自由凍結。  1950 年韓戰爆發  1951 實施報禁  1954《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美軍第七艦隊協防臺灣,臺灣轉危為安, 納入冷戰體系  1954.11.5 內政部制訂〈戰時出版品禁止或限制登載事項〉,企圖加重行政處 分,後因輿論反彈,暫緩實施  1958 秘密通過《出版法修正案》,授權行政官署不須經司法程序,得逕行查 封報紙雜誌

(28)

 1959-1960 國民黨自由派以雷震為首,利用《自由中國》批評敏感的政治議 題,後雷震於籌組「中華民主黨」前夕被捕  1961《公論報》發行人李萬居產權訴訟敗訴,《公論報》換手,從此消音。 196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進入國際資本主義分工體系,政治少有進展,以經濟 成長為優先,每年經濟成長率 8-10%,開始出口替代,經濟開始起飛,但城鄉差 距從此拉大。國際上則冷戰對立,加上越戰,反使臺灣能受美國、進而國際支持, 增加 KMT 對內的統治憑藉。  1964 國民黨第二次新聞會談,強調宣傳與軍事同等重要  〈懲治叛亂治罪條例〉將白色恐怖建制化、組織化:1965 崔小萍案、1966 新生報案、1968 陳映真案、1969 柏楊案、1970 李敖案、1971 李荊蓀案 1970 年代,經濟成長給了國民黨辯護其統治臺灣的說辭。初期,以有限度的政 治開放應付內外危機,末期則加強促進經濟自由、勾結地方派系、倚靠情治政工, 來化解中國的統戰與黨外勢力的挑戰。  1971 外交挫敗,國民黨標榜的「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 1972 尼克森與周恩來簽訂《上海公報》,承認北京為唯一的中國代表,撼動 國民黨統治的法統  1970-1972 蔣經國積極準備接班,《大學雜誌》替其拉攏青年勢力與學者,對 抗老舊勢力  1972 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以內政建設彌補外交挫敗,加速推動本土化, 啟用台籍才俊,開放中央民代增額補選,某種程度上牴觸了中央地方雙元權 力結構  1975 蔣介石逝世  1976 第二次石油危機;泰非與中共建交;十大建設;台籍知識份子與政運 人士創辦《臺灣政論》。  1977 中壢事件,黨外人士贏得 5 席縣市長、21 席省議員、6 席北市議員。 黨外人士開始走群眾抗爭路線。  1979 美國與北京建交,,葉劍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三通四航」、「一 國兩制」,蔣經國以「三不」(不接觸、不妥協、不退讓)回應。  1979《美麗島》創刊,12.10 發生高雄事件,黨外菁英幾乎全數入獄。 1980 年代,經濟力量促成社會的多元力量向政治權威挑戰。  1980 年黨外提出「重審美麗島」的口號,紛紛在選舉中獲勝。  1979-1983 國民黨成立「劉少康辦公室」,為反統戰、反台獨機構,情治政工 勢力高漲,警總獨大,文工會、新聞局反居第二線。  1983 陶百川主張管制言論職權應歸於文職單位,以出版法為據,但遭警圍 剿。《中時》、《自晚》揭發,《美洲中國時報》受國民黨極右派報復,只能停

(29)

刊。  1983 菲律賓、南韓都推翻了獨裁政權;臺灣發生江南案、十信案,國民黨 不得不順應民主潮流,與黨外溝通  1986.9.28 民主進步黨冒險成立  1987 解除戒嚴  1988 報禁解除,兩大報投入晚報市場 *保守派的民間報紙與黨政軍一致,但政論雜誌,如書生論政的《自由中國》、《文 星》、《大學雜誌》和走群眾路線的《美麗島》才主動爭取新聞自由。 國民黨政權除了官僚、軍特力量等「國家鎮壓機器(state repressive

apparatus),尚包含新聞、文化、教育的「國家意理機器」(state ideological apparatus) 一邊抓槍桿子,一邊又掌握筆桿子。 國民黨給媒介套上緊箍咒。消極上,排拒由下而上的政治參與要求;積極者, 幫政權說理解釋。.國民黨在政治面是行垂直統治;經濟面,則掌控產業與金融 (國庫通黨庫);新聞上,厲行報禁,保障黨政軍報,控制輿論,只存國民黨說 辭,排除潛在的利益競爭者。在政經共生的惡質結構下,媒介必須時而被迫為國 民黨的政治利益服務,時而服膺資本主義邏輯。 國民黨壟斷國家資本,形成國家資本主義,影響所及: 1. 報禁政策封閉市場競爭大門,報紙登記證限死 31 張,其中半數以上為黨 政軍報,仰賴國庫黨庫津貼,並向外購買黨外勢力的報紙,如 1982 年買 下《工商日報》、1977 年買《台灣日報》。報證奇貨可居,沒有人能入場 競爭,只肥了兩大報。 2. 政府在 50 年代無論是配紙、廣告(公告佔 80%)、融資都以官報黨報為 主,打壓民營報紙生存空間。1950 年代《中央日報》、《臺灣新生報》、《中 華日報》即占發行市場 90%,《聯合報》、《中國時報》須靠社會新聞銷售。

從 Eisenstadt & Roniger 的侍從關係論來看臺灣報業: 1. 資源分配基於特殊考慮,並非公平開放 2. 以政經利益換取報業對統治體制效忠 3. 整體交易,言論立場一律支持國民黨 4. 保護主—侍從間的關係不平等,但即使偶有摩擦,仍維持長期的穩定 5. 雙方關係不藉助於法律,而是透過非正式的人際網絡 6. 橫向破壞組織聯繫,抑制公會聯盟 7. 侍從結構易因內部利益衝突而削弱

(30)

第七章:侍從報業

1950 韓戰爆發 1951 實施報禁 1950 年代 中央、新生、中華佔發行市場 90% (政府公告佔 80%) 1952/01/11 北市民營報業聯誼會創「買一送八」新招 1954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有美第七艦隊協防,臺灣轉危為安; KMT 隨即掀「文化清潔運動」 1954/11/5 內政部制訂〈戰時出版品禁止或限制登載事項〉九項禁令 1958 行政院密件送審〈出版法修正案〉 1959 丁丁尋父記 1960 年代 《聯合報》靠社會新聞崛起 1961 瑠公圳(全民日報、經濟時報、民族報) 1964 KMT 第二次新聞會談 白色恐怖建制化 1965 崔小萍案 1966 《新生報》案 1968 陳映真案 1969 柏楊案 1970 年代 《聯合報》銷路破 40 萬份 1970 李敖案 1970/04/24 新聞系 21 期系友黃文雄刺蔣 1987 廣告系、賴光臨、公廣組 1988 廣電系、潘家慶、廣電組 1989 傳播學院 蔣經國接班鬥爭,《大學雜誌》被用為打手 1971 《中央日報》李荊蓀案 KMT 被逐出聯合國 1972 王永慶被迫以 20 年低利貸款讓出《聯合報》2/3 股權 打擊鄉土文學 壓抑本土意識 醜化黨外民主運動 扭曲社會弱勢團體 1972 尼周「上海公報」 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 《大學雜誌》瓦解,言論又緊 吹台青 1975 蔣介石逝世

(31)

第二次石油危機 中南半島潰敗 菲泰與中共建交 十大建設 《臺灣政論》 1976 王、余為中委 1977 黨外人士贏得 5 縣市長、21 席省議員(21/77)、6 席北市議員 中壢事件 1977 國防部以徐亨出面,0.8 億+1.2 億強迫收購《台灣日報》 1979 王、余為中常委,報份都破百萬 《聯合報》收購《公論報》改為《經濟日報》(1967) 0.3 億收購《華報》改為《民生報》(1978) 《中國時報》以 2100 萬元收購《工人報》改為《工商時報》 (1978) 劉少康辦公室 黨外政論雜誌 新生代 限證 31 家 發行地盤 廣告地盤 兩大報 三台 其餘 1/3 1/3 1/3 兩大報 其餘 2/3 1/3 1979 《美麗島》創刊 美國與北京建交;葉九條三通四流、一國兩制; 蔣經國「三不」(接觸、妥協、退讓) 1979/12/10 高雄事件 1980 「重審美麗島」選舉 1982/02 蔣在中常會批評新聞界和不滿政府人士 1982 文工會以 0.6 億購買《商工日報》改名為《現代日報》 1983 陶百川撰文 1986 菲、韓民主運動嚇人 江南案、十信案 1986/09/28 民進黨成立 1988 後文工會關閉《中華日報》北部版 放棄《現代日報》 逼《中央日報》自給自足 運作中廣海外部為國家電台 改中央社為國家通訊社 1950 年代初期 KMT 被趕離大陸,一切以穩定政局為先。50 年代中期開始白色

(32)

恐怖。雖對外標榜「自由中國」,以與「極權中國」區別,但實際上不以民主憲 政為先,反以黨治國,以黨領軍,憲法保障的人身、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 自由凍結。  1950 年韓戰爆發  1951 實施報禁  1954《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美軍第七艦隊協防臺灣,臺灣轉危為安, 納入冷戰體系  1954.11.5 內政部制訂〈戰時出版品禁止或限制登載事項〉,企圖加重行政處 分,後因輿論反彈,暫緩實施  1958 秘密通過《出版法修正案》,授權行政官署不須經司法程序,得逕行查 封報紙雜誌  1959-1960 國民黨自由派以雷震為首,利用《自由中國》批評敏感的政治議 題,後雷震於籌組「中華民主黨」前夕被捕  1961《公論報》發行人李萬居產權訴訟敗訴,《公論報》換手,從此消音。 196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進入國際資本主義分工體系,政治少有進展,以經濟 成長為優先,每年經濟成長率 8-10%,開始出口替代,經濟開始起飛,但城鄉差 距從此拉大。國際上則冷戰對立,加上越戰,反使臺灣能受美國、進而國際支持, 增加 KMT 對內的統治憑藉。  1964 國民黨第二次新聞會談,強調宣傳與軍事同等重要  〈懲治叛亂治罪條例〉將白色恐怖建制化、組織化:1965 崔小萍案、1966 新生報案、1968 陳映真案、1969 柏楊案、1970 李敖案、1971 李荊蓀案 1970 年代,經濟成長給了國民黨辯護其統治臺灣的說辭。初期,以有限度的政 治開放應付內外危機,末期則加強促進經濟自由、勾結地方派系、倚靠情治政工, 來化解中國的統戰與黨外勢力的挑戰。  1971 外交挫敗,國民黨標榜的「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 1972 尼克森與周恩來簽訂《上海公報》,承認北京為唯一的中國代表,撼動 國民黨統治的法統  1970-1972 蔣經國積極準備接班,《大學雜誌》替其拉攏青年勢力與學者,對 抗老舊勢力  1972 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以內政建設彌補外交挫敗,加速推動本土化, 啟用台籍才俊,開放中央民代增額補選,某種程度上牴觸了中央地方雙元權 力結構  1975 蔣介石逝世  1976 第二次石油危機;泰非與中共建交;十大建設;台籍知識份子與政運 人士創辦《臺灣政論》。  1977 中壢事件,黨外人士贏得 5 席縣市長、21 席省議員、6 席北市議員。

(33)

黨外人士開始走群眾抗爭路線。  1979 美國與北京建交,,葉劍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三通四航」、「一 國兩制」,蔣經國以「三不」(不接觸、不妥協、不退讓)回應。  1979《美麗島》創刊,12.10 發生高雄事件,黨外菁英幾乎全數入獄。 1980 年代,經濟力量促成社會的多元力量向政治權威挑戰。  1980 年黨外提出「重審美麗島」的口號,紛紛在選舉中獲勝。  1979-1983 國民黨成立「劉少康辦公室」,為反統戰、反台獨機構,情治政工 勢力高漲,警總獨大,文工會、新聞局反居第二線。  1983 陶百川主張管制言論職權應歸於文職單位,以出版法為據,但遭警圍 剿。《中時》、《自晚》揭發,《美洲中國時報》受國民黨極右派報復,只能停 刊。  1983 菲律賓、南韓都推翻了獨裁政權;臺灣發生江南案、十信案,國民黨 不得不順應民主潮流,與黨外溝通  1986.9.28 民主進步黨冒險成立  1987 解除戒嚴  1988 報禁解除,兩大報投入晚報市場 *保守派的民間報紙與黨政軍一致,但政論雜誌,如書生論政的《自由中國》、《文 星》、《大學雜誌》和走群眾路線的《美麗島》才主動爭取新聞自由。 國民黨政權除了官僚、軍特力量等「國家鎮壓機器(state repressive

apparatus),尚包含新聞、文化、教育的「國家意理機器」(state ideological apparatus) 一邊抓槍桿子,一邊又掌握筆桿子。 國民黨給媒介套上緊箍咒。消極上,排拒由下而上的政治參與要求;積極者, 幫政權說理解釋。.國民黨在政治面是行垂直統治;經濟面,則掌控產業與金融 (國庫通黨庫);新聞上,厲行報禁,保障黨政軍報,控制輿論,只存國民黨說 辭,排除潛在的利益競爭者。在政經共生的惡質結構下,媒介必須時而被迫為國 民黨的政治利益服務,時而服膺資本主義邏輯。 國民黨壟斷國家資本,形成國家資本主義,影響所及: 1. 報禁政策封閉市場競爭大門,報紙登記證限死 31 張,其中半數以上為黨 政軍報,仰賴國庫黨庫津貼,並向外購買黨外勢力的報紙,如 1982 年買 下《工商日報》、1977 年買《台灣日報》。報證奇貨可居,沒有人能入場 競爭,只肥了兩大報。 2. 政府在 50 年代無論是配紙、廣告(公告佔 80%)、融資都以官報黨報為 主,打壓民營報紙生存空間。1950 年代《中央日報》、《臺灣新生報》、《中 華日報》即占發行市場 90%,《聯合報》、《中國時報》須靠社會新聞銷售。

(34)

從 Eisenstadt & Roniger 的侍從關係論來看臺灣報業: 1. 資源分配基於特殊考慮,並非公平開放 2. 以政經利益換取報業對統治體制效忠 3. 整體交易,言論立場一律支持國民黨 4. 保護主—侍從間的關係不平等,但即使偶有摩擦,仍維持長期的穩定 5. 雙方關係不藉助於法律,而是透過非正式的人際網絡 6. 橫向破壞組織聯繫,抑制公會聯盟 7. 侍從結構易因內部利益衝突而削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1、曾擔任以國家、重要城市為名,至少以二個版面以上刊登國際 新聞,且發行對象以全國或全球讀者為目標之平面媒體或通訊 社(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The New York Times)、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本產經新聞》(産経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視聽 材料 新聞 剪報

教師請學生分成小組,然後派發附件一「癱姐妹生命 熱線與死神搶客」新聞摘要及附件二「我幫助了有需

電台新聞及節目特性 短及一矢中的 必須直接引述精采的說話 較少出現「隱藏議題」. 每半小時或一小時報道新聞簡訊,另有三次新 聞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