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康軒版國語教科書詩歌體範文分析

第二節 第一、二冊範文分析

第一冊第一課 拍拍手 一、正文

拍拍手,拍拍手。

☆左三拍,☆右三拍, }對偶 上上下下拍拍拍。

大家一起坐下來。

符號說明:類疊、☆鑲嵌 二、章法結構圖及說明 (一)章法結構圖

(二)說明

本文首兩句就揭示全篇的主旨,也就是要進行拍手的活動。隨後再一一列出 進行活動的方法,也就是左右拍手、上下拍手,最後再說明拍完後坐下來的動作。

在章法上本文採用凡目凡的章法結構,同時遵循章法的秩序原則,時間上是 由一個活動的開始到結束,空間上則展現出左、右、上、下的順序。

由於剛入學的學生沒有充分的學習經驗,也不容易掌握學習的重點和主旨,

所以利用首句就闡明主旨的章法結構,可以造成開門見山的效果,讓學生可以馬 上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其後利用空間和時間的秩序性,使文章的架構清楚而易 於掌握,有助於學生的理解。

【凡】 拍拍手,拍拍手

【目】

【目一】左三拍,右三拍

【目二】上上下下拍拍拍

【凡】 大家一起坐下來

三、修辭格說明

修辭法 內容 說明

類疊 拍拍手,拍拍手 用疊字表現出拍手的輕快感,以及 有節奏的聲音;疊句的部分,則呈 現複沓來強調拍手活動的效果,也 展現詩歌特有的旋律節奏美感。

上上下下拍拍拍

左「三拍」,右「三拍」

對偶 左三拍,右三拍 同樣拍三下手的動作,用左、右空 間的轉換,造成動態的效果。

鑲嵌 左三拍 右三拍

嵌入左、右這些基本空間位置,使 結構完整。

四、重點賞析

本篇範文是使用康軒版教科書的學生,所接觸的第一篇範文。爲了讓學生有 學習的興趣,所以文體上採用包含簡單動作的韻文,讓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邊帶動 作邊朗誦,讓學生在肢體運動的同時獲得學習的效果。

文中運用疊字、疊句和對偶的修辭形式,讓內容顯得整齊,同時呈現分明的 節奏,使文章唸起來更為順口,更能配合教師所帶領的動作。同時在相似的句法 當中,嵌入左、右等方向名稱,也可讓學生學習空間與方位的概念。

36

第一冊第三課 吹泡泡 一、正文

吹吹吹,吹泡泡,

先吹一個小泡泡,

再吹一個大泡泡,

小泡泡,大泡泡,

一個一個都向天上跑。

符號說明:類疊

二、章法結構圖及說明 (一)章法結構圖

(二)說明

本文主要在記述吹泡泡的活動,章法上採用因果法的方式。前三句在敘述吹 泡泡活動的進行,後兩句則說明活動的結果:產生的泡泡不論大小,都往天上飛 去。本文的脈絡遵循秩序原則,時間上是由開始吹泡泡,到泡泡吹完後往天上飛 的順敘手法;空間上分兩方面來看,泡泡的體積是由小而大;而描寫的景象則是 由近處吹泡泡的地點,到泡泡飄往的遠方天空。

《修辭通鑑》中指出因果法的特點為:「採用這種結構方式,用於記事,可 以引起閱讀興趣,全面了解事件的原委;用於議論,可以幫助讀者弄清楚客觀事 物發展變化的前因後果,全面地認識事物,更好地對事物的本質作出正確的判 斷。」60因此本文採用這種由因而果的章法結構,可以產生文句和篇章意義上規 律的美感,同時用兒童熟悉的吹泡泡的遊戲活動為主題,更能引發學生的閱讀興 趣。結構上所營造的秩序效果,則可以教導兒童空間上大小和遠近的概念。

三、修辭格說明

修辭法 內容 說明

類疊 吹吹吹 用疊字的手法呈現吹泡泡時愛不釋

手的情景,同時也展現出泡泡接連 不斷出現、飄浮昇高的情景。

一個一個……

60 參見成偉鈞主編:《修辭通鑑》(北京:中國青年,1991),頁 698。

【果】

先吹一個小泡泡 再吹一個大泡泡 小泡泡,大泡泡,一個一個都向天上跑

【因】 吹吹吹,吹泡泡

【小】

【大】

對偶

對偶 先吹一個小泡泡,

再吹一個大泡泡

用對偶呈現出有小而大的層次感,

正好表現出吹泡泡時,泡泡逐漸膨 脹的景象。

四、重點賞析

吹泡泡是兒童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數十顆透明泡泡從吹嘴中出現,然後乘著 風勢往天上飛的情景,相信兒童也絕不陌生。文中運用由小而大的層次性寫法,

正好表現出吹泡泡時,泡泡逐漸膨脹的景象;同時採用大量的類疊手法,詳細描 寫吹泡泡的步驟,以及結尾泡泡的去向,很能符合學生的經驗,促進他們的學習 動機。

38

第一冊第四課 走迷宮 一、正文

走走走,走迷宮。

{你在那一頭,我在這一頭,} 映襯、對偶 走來走去,一直找不到出口。

符號說明:類疊、頂真 二、章法結構圖及說明 (一)章法結構圖

(二)說明

本文在描寫玩迷宮遊戲的過程,乃是依照事情的發生先後,由本而末做敘述 的章法安排。首先揭示遊戲的開始──走迷宮,然後再敘述迷宮中的情景,最後 則是描寫大家走來走去,都走不出去的情況。

三、修辭格說明

修辭法 內容 說明

類疊 走走走 連用三個「走」字,呈現在迷宮中

四處碰壁,為了尋找出口而走動不 停的動態感。

頂真 走走走,走迷宮 前後兩句相互遞接,不但念起來順 口,轉接上也比較自然。

映襯 對偶

你在那一頭,我在這一頭 用相同的句式敘述迷宮中的玩伴處 在不同的方位,襯托出迷宮的複 雜,以及全力尋找對方的歡樂情況。

四、重點賞析

本文運用了許多「走」字,同時用許多修辭法來修飾此字,就是在強調迷宮 中追尋的景象。玩過迷宮遊戲的學生都了解,迷宮最好玩的地方在於尋找出口的 過程,以及和同伴的聚散時刻,所以本文除了強調找尋出口之外,也利用方位的 關係來描寫同伴的位置,以呈現出同樂的氣氛。

【末】

你在那一頭,我在這一頭

走來走去,一直找不到出口。

【本】 走走走,走迷宮

【經過】

第一冊第五課 我們的家

40

譬喻 大樹,是小鳥的家

美麗的地球,是我們的家

用隱喻的手法,概括說明星星、小 魚、小鳥以及人類所生活的環境。

四、重點賞析

星星常在天空閃耀、魚兒常在水中游動、小鳥常在樹上鳴叫,藉由並列出這 些常見的景象,再以家園的情感加以貫串,從中展現出對於地球環境的感謝與喜 愛,並且啟發珍惜環境的想法。

第一冊第六課 門開了 一、正文

門開了,爸爸媽媽回來了。

門開了,哥哥姐姐回來了。

示現 { 門開了,大家的笑聲都回來了。

二、章法結構圖及說明 (一)章法結構圖

(二)說明

本文主要記述家人們回到家的情況,結構上則採取先寡後眾的章法。首兩句 分別描寫父母和兄姐回來的情形,最後一句才總結家人全回來時,所帶來的歡樂 氣氛。本文呈現章法的統一原則,全文以家人回到家中團聚為主旨來貫串,每一 句都切合這樣的主旨。一年級學生是家中最早回家的成員,比他們年紀更小的弟 妹,只會比他們更早回家,所以本文沒有提及;而父、母、兄、姐就包括了所有 較晚回家的家庭基本成員。因此本文將家庭成員的名稱和關係也作了初步的解 說,有助於學生對家庭關係的掌握。

三、修辭格說明

修辭法 內容 說明

排比 門開了,爸爸媽媽回來了 門開了,哥哥姐姐回來了 門開了,大家的笑聲都回 來了

用一樣的句型,呈現門開、門關的機械 性情景,但是更突顯出門開後所進來人 物的重要。

示現 大家的笑聲都回來了 將家人回家後輕鬆爽朗的情緒,用大家 的笑聲來呈現,讓人彷彿可以感受到那 股歡樂的氣氛。

四、重點賞析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通常都是家中最早回家的成員,所以等待家人回來對 他們來說,應該是相當熟悉的經驗。本文透過開門的動作,代表家人回來的訊息,

連續運用三個相似的排比句型,營造出回來的人越來越多,以及越來越熱鬧、喜 悅的氣氛,讓人從中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重要。

【眾】

【並列】門開了,哥哥姐姐回來了 門開了,大家的笑聲都回來了

【寡】

【並列】門開了,爸爸媽媽回來了

全篇排比

42

第二冊第一課 小樹 一、正文

! 小樹小樹,我把你種下,

這個院子就是你的家。

風來吹,雨來打,

! 小樹啊!不要怕,

我陪你一起長大。

符號說明:類疊、!呼告 二、章法結構圖及說明 (一)章法結構圖

(二)說明

本文主要在表達種樹的情景和期許,採用因果式的章法。前三句先說明小樹 存在的地點,其下又分為因果層次,因為有作者種下了小樹,所以小樹才會存在 院子中。最後兩句則藉著環境惡劣的打擊,帶出本文的主要重心,也就是和小樹 一同長大的期許,同時也是總結前面原因所帶來的結果。全篇以種樹為主題,從 種下到期待樹長大維持相同的基調,展現出統一的原則。

三、修辭格說明

修辭法 內容 說明

類疊 小樹小樹 開頭直接呼喚,會顯得單調且突兀。重 複一次則可產生節奏,唸起來也較順口。

呼告 小樹小樹,我把你種下 用呼喚的語氣,來指明對話的對象,同 時表現出對於說話對象的殷殷期盼。

小樹啊!不要怕 四、重點賞析

正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云,栽種植物和教育學生成長的過程有許多 相似之處,都必須要有細心的呵護和陪伴,也要經歷外界環境的挑戰。所以在文 章中採用呼告的手法,就是希望讓學生感同身受,體會到教師和家長對於他們的 殷切期盼,同時也經由小樹的成長過程,讓他們了解成長過程並非是一成不變,

一定會遭受許多外來的打擊和傷害,但是也無需太過害怕,因為學校是他們成長 的園地,而且他們的成長更是受到保護和期待的。

【果】 風來吹,雨來打,小樹啊!不要怕,我陪你一起長大。

【果】 這個院子就是你的家。

【果】 這個院子就是你的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