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實驗設計及方法:利用流程圖呈現本實驗主要操作流程,並提供 實驗所使用之光學元件及儀器設備,同時簡單呈述實驗步驟及樣品配置流程。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於此章節中呈現實驗所得結果並同時探討過程 中所發現之問題,詳細介紹實驗數據分析之方式。

第六章及第七章:本研究總結並提出未來可繼續深入探討之方向。

第二章 實驗原理

2-1 分析藥物結合於 DNA 之熱力學

熱力學於藥物設計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能夠了解藥物的熱力學變化 才可設計出一個有效的藥物。熱力學主要為分析熱與其他能量形式間量化之 一門學問,包括機械能、化學能、輻射能等。一物質因為整體或某部分的運 動而具有動能,如分子、原子和電子,因為其位置或方位的特性而具有位能。

要想知道一個系統能量的絕對值是不可能的,但卻可以記錄當系統進行某種 轉變時的能量變化,熱能的變化常用卡(calories)表示。能量可視為一種與數量 無關的內涵因素(intensive property)及一個與系統質量成正比的外延因素 (extensive property)之變化量乘積來表示。而熱能的內涵因素為溫度(deg),外 延因素則為熵值的改變(entropy change,cal/deg),能量的單位常用卡。熱力學 基於三種原理推論所得的結論,通常以數學方程式來表達,稱之為熱力學定 律。本論文中相關熱力學公式推導請參見附錄 I。

過去文獻中用於探討藥物分子與DNA結合時之熱力學分析,藥物的平衡 結合親和力常數(KA)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參數,2006年Yasmina S.N.等學者於文 獻中即利用van’t Hoff方程式來求得焓值變化量[41]。熱力學第二定律中提出的 Gibbs方程式如下:

ΔG = ΔH - TΔS (2-1) 而 van’t Hoff 方程式所衍生出的關係式:

ΔG = - RT lnKA (2-2)

圖2-1 平衡常數(lnKD)-溫度(1/T)作圖

利用 van’t Hoff 衍生方程式,將溫度取倒數後(1/T)與所對應之平衡常數取自然 對數後(lnKD)作圖,所得之斜率即為(

R

ΔH ) [41]。

2-2 高解析度雷射光鉗系統

本實驗中所使用之雷射可分為兩部分:用於捕獲乳膠珠之 1064 nm 雷射 光鉗(trapping laser),以及作為量測位移之 830 nm 偵測雷射系統(detection laser)。將系統原理分為以下三節作簡介:

2-2-1 雷射光之特性

雷射光與普通光源(如日光燈)所發出的光波相比較,雷射光通常具有高度 的單色性(窄頻帶)及指向性(小發散角),所謂高指向性是指雷射光雖然經過長 距離的傳播,它仍然可維持細小的光束而不擴散,而普通光源則會散開,固 可將雷射光視為準平行光。通常以擴散角(divergence angle)來量度雷射光的指

向性,擴散角度大,代表指向性較差。雖然雷射所發射出的光被限制在極窄

2-8 式子中,θ稱為光束發散全角(full-angle beam divergence),發散角的大小 影響光束的平行度以及聚焦的能力,在校準時深受影響[42]。

圖 2-2 雷射光束發散現象

波傳播垂直方向上的電磁場變化現象稱之為電磁橫向模態,或稱TEM 模 態,橫向模態通常以 TEMmn 來表示電場在空間位置的分佈,TEM 是取自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的縮寫代表橫向電磁波的意思。而 TEM00又被 稱為單相模態(uniphase mode),因為它是唯一能讓所有光束在任何給定的時間 內,均保持同相位的橫向模態。最低序模態為 TEM00模態,其雷射光束輻射

強度呈現高斯分佈(Gaussian),故又稱之為高斯光束(Gaussian beam)。光束直 徑定義為:由光束中心到照度(E)減為 1/e2 = 0.135 之處,兩箭頭之間的距離。

光點大小定義為:最大照度到1/e2光點的輻射距離。光點的大小會隨著z 增加 而增加,經過一段距離後,光點大小與 z 成線性比,取其漸近線和 z 軸的夾角,

定義為擴散角(divergence angle),如圖 2-3 所示。高斯光束的擴散角為

2 Θ

dz z dw

w z

) (

2

lim

Θ

π

λ (2-9)

圖中假設 z 軸為光軸,則雷射光傳導方向為 z 軸方向,而 w0為雷射光經共振 腔聚集後的最小光點半徑,位於 z = 0 上,稱為光束腰部(beam waist)。

圖 2-3 雷射光束直徑及雷射光腔圖

2-2-2 高解析度雷射光鉗原理

選用 1064 nm 雷射光作為光鉗之光源,主要因為此波長對於生物的影響 性較小,同時於水中的穿透性較好,不會累積能量於高度聚焦的雷射光束附

近產生高熱而破壞生物分子。光具有粒子性與波動性之特徵,蒲朗克假設光

據Snell's Law (nssinθs =nbsinθb),當一光束入射打入此粒子時,會發生折射現 象。而入射的動量為Pin,折射θ角度後出來的動量為Pout,之間會產生一個動 量的變化量(ΔP),所產生的力量F =

dt

dP ,如圖2-4所示:

圖 2-4 光子遇上會折射之物體產生的動量變化量

Mie散射主要所描述情況:假若打入粒子的光束強度不均勻,如圖2-5(a) 中,p1大於p2此瞬間折射角的變化(Δp1、Δp2)亦不相同,因此使得淨力(net force) 會往入射光較強之處移動。假若打入粒子的光束位於軸上,此時因為淨力方 向皆朝向聚焦點,故捕捉的力量會朝向光束聚焦的地方,將推動粒子往上移 動,如圖2-5 (b)及(c) [43]。而本實驗中所使用之乳膠珠為1.5~1.9 μm左右,屬 於此種類型。

圖2-5 Mie 散射原理

物質粒徑大小大於光束聚焦點時,光束打入粒徑之方向將對粒徑造成不同大 小的 trapping force。

當為 Rayleight 散射情況時,將粒子看做是一個電介質,會因電場而誘發

然而除抓取力外,光束還產生一個散射力(scattering force,Fs),此力主要 因為入射光之反射,起因於電場隨時間週期性的變化,這個隨著電場同步感

而nb為粒子的折射率,σ為粒子對於此光波的散射截面(cross section),c為光 速。散射力必定沿著光行進的方向,並且與該處光強度成正比。因此,粒子 將會因散射的關係而被推往光前進的方向,故對於z軸的光學力來說,散射力 無疑的是破壞其穩定性及對稱性的重要因子,故對於設計光鉗時若要求z軸方 向的穩定性,必須讓抓取力Fg大於散射力Fs。因此,要增大z軸的穩定性,最 好的方法是增大粒子的相對折射率和減小光束腰部半徑。

2-2-3 偵測雷射之原理

而在偵測位移之 detection laser 部分,所使用光源為 830 nm 之雷射光,使 用此波長之雷射主要是因為四象限光電二極體(Quadrant photodiode,QPD)對 於此波長較為靈敏。雷射光束經由物鏡通過蓋玻片後,會形成高度聚焦的高 斯光束(Gaussian beam),而與此光束傳遞方向正交之波稱為高斯光束波緣 (wave front)。此時若微流道(chamber)內之乳膠珠於液體中進行布朗運動,當 粒子接觸到高斯光束之波緣,便會形成球形散射波,兩波緣互相干涉即會於 condenser 的 BFP (back focal plane)形成干涉條紋,再藉由 condenser 後方的透 鏡將此干涉條紋成像於 QPD 上。因此當粒子產生位移時,所形成干涉條紋之 亮暗紋將隨之改變,因此可紀錄干涉條紋的位移做為乳膠珠位移量測之方 式,如圖 2-6 所示[43]:

圖 2-6 偵測乳膠珠與捕捉中心的位移量

將成像於 BFP 的干涉條紋成像於 QPD 上,以記錄位移量。

第三章 系統介紹

3-1 系統光路元件與雷射之架設

本實驗中捕獲雷射光(trapping laser)以及偵測雷射(detection laser)之光路 設計如圖3-1所示,其中所使用之各種光學元件及雷射系統詳細規格與廠牌請 參閱第四章實驗材料與儀器設備。圖3-1主要可分為兩道雷射光路,實線所繪 製之光路為trapping laser,使用1064 nm雷射作為光源,雷射光之直徑約為2 mm,置於雷射出口前的二分之一玻片(λ/2 plate)可調整光之偏振態,以確保分 光後的兩道光束強弱一致。而光路中所使用之反射鏡皆為45度反射鏡,使光 束以45度進入,45度反射,藉由調整反射鏡以確保光為直線進行。在接近雷 射光出口進行1:1擴束(L1:L2 = 50:50),主要目的為避免雷射光太快發散,

能夠經由1:1擴束後維持平行光,進入偏振分光器中(PBS)。光束經由偏振分 光器將分為水平偏振態之穿透光及垂直偏振態之反射光。接著經50 mm及250 mm的透鏡進行五倍擴束,希望最後進入物鏡之光鉗大小可達到10 mm,且可 充分利用物鏡N.A.值,將聚焦點聚得更小,以達到較佳的雷射捕獲效果。擴 束後的光束經過兩片150 mm透鏡,最後打在一片45度的雙色分光鏡(dichroic mirror)上,經反射垂直入射進入一數值孔徑(N.A.值)為1.4之60X Plan Apo顯微 物鏡。 為能夠調整光束進入物鏡後方數值孔徑的入射角度,又不影響雷射入 射 於 物 鏡 上 的 位 置 及 強 度 , 因 此 於 系 統 中 加 入telescope 以 及 共 軛 平 面 (conjugate plane)之概念。

Telescope是利用兩片透鏡所組成,如本系統中L3 (f = 50 mm)及L4 (f = 250 mm),以及等焦距L7及L8 (f = 150 mm)之透鏡等。將L8放置於L7透鏡後方的 兩倍焦距平面上,而顯微物鏡之後方數值孔徑則架設於L8透鏡後的兩倍焦距 平面上。如此,物鏡的back focal plane(BFP)與透鏡L7形成共軛平面。另外,

光路中還另外設計兩組共軛平面,第一組為1064 nm trapping laser中的掃描鏡 (scanner),與透鏡L7;另一組為830 nm detection laser中的第二片反射鏡與透 鏡L7。雷射光束經由telescope 調整入射於顯微物鏡的BFP 的角度,使其垂直 入射顯微物鏡的BFP。

而在圖中的第二道光路以虛線表示,此光路以 830 nm 雷射光作為 detection laser,因雷射光的瓦數過強,故放入 N.D.filter 將能量減弱,接著再 以 50 mm 及 150 mm 之透鏡進行擴束 3 倍。而放置於 1064 nm 及 830 nm 兩道 光路重合處的鏡面須讓 1064 nm 光束反射,830 nm 光束穿透,最後皆可進入 物鏡中。當兩道光束皆進入物鏡後,會再進入 condenser 中,經由 condenser 中的第二片 Dichroic mirror 以 45 度角固定,會將 1064 nm 及 830 nm 雷射光以 90 度反射,而後利用 50 mm 的透鏡將影像成像於 QPD 上。然而系統中作為 detection laser 為 830 nm 的雷射光,同時因光功率過強,因此於 50 mm 透鏡後 架設一片可阻擋 1064 nm 雷射光的濾光片(filter)以及一片 N.D filter,最後僅有 830 nm 雷射光會進入 QPD 內。

圖 3-1 系統光路架設圖

黑色實線為 1064 nm 雷射光路圖,藍色虛線為 830 nm 雷射光路圖,其中透鏡 單位為釐米(mm)。

在830 nm detection laser 的部分,為能夠使影像成像於 QPD 上,會利用 成像公式計算物體到透鏡與 QPD 的距離:

f q p

1 1

1 + = (3-1)

本實驗中,condenser 的寬度(D)為 30 mm,而 QPD 偵測範圍其寬度(I)為 10 mm,故可假設 D=3I,當透鏡為 50 mm,經由公式 3-1 計算後得物距( p)=200

mm,像距(q)=66.7 mm,如圖 3-2 所示。

圖3-2 利用 QPD 偵測 detection laser 訊號之光路元件架設圖

實驗中,為降低環境中高頻震動產生的雜訊(noise)影響實驗進行,故將整 套 雷 射 光 學 系 統 架 於 光 學 防 震 桌 上 , 所 使 用 之 光 學 防 震 桌 型 號 為 M-RS2000-46-8,置於光學桌下的震動隔離桌腳(isolator)型號為 I-2000-428 LabLegsTM。I-2000 系列的震動隔離桌腳共振頻率分別為 1Hz (垂直方向)、1.5Hz (水平方向),承載重量為 300-3636kg,可用於高解析度的實驗中。而一般單分

實驗中,為降低環境中高頻震動產生的雜訊(noise)影響實驗進行,故將整 套 雷 射 光 學 系 統 架 於 光 學 防 震 桌 上 , 所 使 用 之 光 學 防 震 桌 型 號 為 M-RS2000-46-8,置於光學桌下的震動隔離桌腳(isolator)型號為 I-2000-428 LabLegsTM。I-2000 系列的震動隔離桌腳共振頻率分別為 1Hz (垂直方向)、1.5Hz (水平方向),承載重量為 300-3636kg,可用於高解析度的實驗中。而一般單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