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權結構、產業結構、土地利用等方面,歸納出六個要點來綜合說明,政 府執行土地政策對戰後烏日鄉所產生社會經濟變遷的過程與影響。最後再 針對筆者這些研究中,有所缺失與不足之處做一檢討,並期許將來可以再 針對這些不足之處做深入的研究,以建立更周延的論據。

第二章 戰前烏日鄉的地理社會背景與演變

本鄉開發甚早,在 1747 年(乾隆 12 年)范咸所撰的《重修台灣 府志》中已有烏日莊的記載,在當時此地的行政區域是屬於彰化縣貓 霧拺保

1由此可知,在康熙末期漢人就已經進入本鄉拓墾,建立聚落,

並歸屬於彰化縣境內,故各區域的聚落都有豐富的人文風采和歷史文 化。在深入探討戰後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社會經濟的影響之前,本章先 藉由文獻典籍及契約,來重建此區域先住民的社會概況及土地開發的 演變,認識烏日鄉的地理環境與人文背景,以瞭解戰前不同時期的土 地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首先要介紹的是本鄉的地理環境,其次再 介紹先住民的社會概況,包含平埔族社會的生活模式、荷蘭統治時期 社會型態,及明鄭時期社會概況及隨兵屯墾開發過程;接著是清領時 期漢民族移墾的生活方式與社會活動範圍,及土地政策演變的情形;

最後說明日治時期的社會生活互動模式,及統治者對當時土地政策的 執行概況。

第一節 烏日鄉的地理環境

烏日鄉的位置在台灣中部,台中縣西南方,台中盆地中央偏南(如 圖 2-1)東接大里市、霧峰鄉,西鄰大肚鄉,北近台中市,南臨大肚溪 與彰化縣相對。整體地形特徵為南北較長,東西較窄。

1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05 種,1961 年,頁 67。

圖 2-1:台中縣行政區域 資料來源:作者繪製

此區域早在漢人未入墾前,即為平埔族活動之地2,因此「烏日」

鄉名可能出自於平埔族語的譯音。3目前本鄉之行政區域分為十六個村,

總面積為 43.3 平方公里,而各村別之名稱、鄰數與面積大小,請參見「表 2-1 烏日鄉各村別面積統計表」。

表 2-1 烏日鄉各村別鄰數與面積統計表

村 別 鄰數 面積(平

方公里) 村 別 鄰數 面積(平

方公里) 村 別 鄰數 面積(平方 公里)

湖日村 25 2.0832 光明村 15 1.7262 仁德村 16 0.8215 烏日村 45 0.8826 東園村 11 4.2958 五光村 10 2.1073 學田村 12 3.4066 溪埧村 12 2.6643 榮泉村 23 2.8962 前竹村 13 2.008 螺潭村 14 4.5783 九德村 27 1.2321 三和村 32 3.0374 北里村 10 2.2431

溪尾村 12 6.0564 南里村 10 3.3652 總 計 287 43.4032 資料來源:烏日鄉公所民政課提供整理製作而成。

本鄉位於台中盆地與大肚溪之間的沖積平原、河階及台地之上,全 境屬於大肚溪流域。另有大里溪、筏仔溪、烏溪、貓羅溪等諸多河流在

2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地域內的平埔社群關係〉,《台灣文獻》,53 卷 3 期,2002 年,頁 126。

3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年,頁 183。

圖 2-2 大肚溪流域水系圖 資料來源:作者繪製 境內匯集與沖積,是屬於四世紀現代沖積層的演海平原區。在地形上多 以海岸台地、河階台地和沖積平原出現。北部主要為烏溪沖積平原,東 園村以南多屬貓羅溪沖積平原(大肚溪流域水系,請參見:圖 2-2),4地 勢較低且平坦,

各河邊都建有堤 防以防水患。5雖 因地質差異,使 得大里溪的南北 區域,分別為粘 板岩石灰性新沖 積土、砂質岩新 沖積土及砂頁岩 老沖積土,但受 到高度的影響,

沖積土壤的排水 程度多為不良或 不完全。

僅有西北地

區海拔高度介於 100 至 200 公尺

之成功嶺附近,為排水較良好的洪積母質紅壤的大肚台地。6此台地7形 狀為長方形,南起大肚溪北岸,北迄大甲溪南岸,長約 20 公里,平均 寬度 7 公里,作北北東至南南西的走向(參見:圖 2-3 大肚台地空照圖)。

4 林朝棨,《台灣省通志.土地志.地理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年,頁 258-259。

5 林于煒主撰,《烏日鄉志.地理篇》,台中:烏日鄉公所,2005 年,頁 14。

6 同註 5。

7 大肚台地在台中盆地西北側,古名橫岡。前人從大肚溪南岸遠望大肚台地,山地丘陵形似人 橫 躺之狀故名橫岡。

8除了西北側成功嶺地勢較高之外,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度在 250 公尺以下,大部份地區的相對高度皆在 50 公尺以下,故鄉內多處地名 如烏日、湖日、溪心埧、溪尾、石螺潭…等,皆反映了本鄉處河流匯集 特有的自然地形特色。

圖 2-3 大肚台地空照圖

資料來源:大肚台地研究 http://www.scjh.tcc.edu.tw/datu/11-7.html#p3

本鄉處烏溪(大肚溪中游)、貓羅溪、筏子溪三溪的匯流口處,自 古舟楫往返,為重要的河運要津。9雍正元年彰化設縣治後,烏日與彰 化的關係密切,可謂是彰化的「郊區」。而今日正處於台中市與彰化市 的交界處,成為兩地聯絡交通之匯集點,再加上台中都會區的影響,變 成台中市的「郊區」。10

第二節 先住民的社會概況與地權的演變

烏日鄉在漢人未入墾前,即為平埔族的貓霧捒族(Babuza)、拍瀑

8 根據「台灣山岳一覽表」的記載,大肚山有兩座,一座位於台中市與沙鹿、大雅交界處,標高 310 公尺,是台地的最高點。另一座位於台中市與大肚山的交界上, 標高 294 公尺。

9 周璽,《彰化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56 種,1962 年,頁 52:「柴 坑仔渡(今彰化市國聖里),一名林仔潭渡,在茄滑溪之下,北為朥胥(今烏日鄉榮泉村),

南為柴坑仔,彰、拺(今台中市南屯區一帶)往來要津。」

10 同註 5,頁 5-6。

拉族(Papora)、洪雅族(Hoanya)和巴則海族(Pazeh)四族接壤活動的區域。

11雖然在近四百年前,此區域已經是平埔族活躍之地,但由於下馬厝考 古遺址的出土,更可以證明早在 4500 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便 有人類在此地居住與活動。12

一、平埔族社會的生活模式與地權結構的演變

台灣在漢移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等移入之前,島上已 住有平埔族人與高山族人,他們以打獵及漁撈的的生活方式活躍次此 處。但近四百年來這樣的生活模式已受到侵擾,使得這島上的原住民 成為弱勢族群,逐漸被驅逐至高山區,或被漢文化所同化,致使其原 本的生活習俗消失殆盡。在這樣的變遷中,以下將探討居住於本鄉平 埔族其社會的生活模式及地權觀念的轉變。

(一)社會的生活模式

在本鄉的自然環境具有河流、平原、台地等優越的地形,自古便有 人類在此區域活動。1902 年及 1911 年日本人森丑之助在位於今日本鄉 境域內的朥 莊及烏日莊分別發現考古遺址,另外,1939 年(昭和 14 年)金關丈夫、國分直一也在本鄉三和村發現下馬厝遺址。從出土的陶 器、石器等器具,可以發現本鄉在距今 4500-3500 年間的新石器時代中 期,便有人類的活動13。由出土器物的特徵來推算,是屬於牛罵頭文化 時期,它具有較發達的農業,會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此外還兼漁撈和 狩獵,同時發展出較大面積的聚落14

在台灣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發展中,接續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罵頭 文化之後,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營埔文化,約在距今 3500-2000 年

11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地域內的平埔社群關係〉《台灣文獻》53 卷 3 期,2002 年,

頁 126。

12 劉益昌,《台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年,頁 30-35。

13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著,譚繼山翻譯,《台灣考古誌》,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 年,頁 103-316。

14 由出土的稻殼和收穫穀類作物用的石刀和大量的石簇、網墜等漁獵工具,及大面積的遺址,

間接證明生產型態可能以農耕為主,並兼行漁撈和狩獵,此外也發展出大型的聚落。而種植 稻米也說明這個文化的農業發達。劉益昌,《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 化》,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年,頁 72-77。

圖 2-4 清代大安、大肚兩溪間平埔族群分佈圖

資料來源: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台灣岸裡地

域為例〉,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1994 年,頁 47。台 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間,此時期已進入了農村生活。接著是金屬器與金石器並用的番仔園文 化時代,此時期的人們已分佈到不同生態區位,且能適應多元化生活模 式,並出現部落聯盟,一直延續到近代。15

直到四百年前荷蘭人統治台灣,自宜蘭、台北,南至屏東丘陵、平 原地區都有居住所謂「平埔族」人。日治時期,便有不少學者對平埔族 做深入研究,並將其不同生活方式、語言分成不同的族別。

烏日地區是平 埔族貓霧捒族

(Babuza)、拍瀑拉 族(Papora)、洪雅 族(Hoanya)和巴則 海族(Pazeh)四族接 壤之埔地,族群互動 頻繁。貓霧捒族之主 要聚落為「貓霧捒 社」,大致位於本鄉 西北之北半部;拍瀑 拉族之主要聚落為

「大肚南社」,大致 位於本鄉西北之南 半部;洪雅族之主 要聚落為「貓羅

社」、「萬斗六社」,大致位於本鄉南部;巴則海族之聚落雖較不明顯,

不過本鄉北部為其散居或活動範圍,殆無疑誤(如圖 2--4)。16 在此區域的先住民社會生活方式深受自然環境所影響,以就地取

15 劉益昌,《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年,頁 78-107。

16 廖美珠主撰,《烏日鄉志.歷史篇》,台中:烏日鄉公所,2004 年,頁 10-11。

材來因應自然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特有的生活模式。在 1773 年(乾隆 38 年)朱景英撰《海東札記》〈卷四-記社屬〉17中有記載其住屋形式,是 為了遷就潮濕多雨的氣候,將房屋挑高,屋頂的斜度很大以便排水。

且家人都居住一起,依男女同室分榻而眠,但經濟較佳者居屋的格局 較為講究。然而在此區域的先住民的住屋因族別不同而稍有差異,在 1736 年(乾隆元年)黃叔璥撰《臺海使槎錄》中有記載:

「大肚諸社屋,以木為梁,編竹為牆,狀如覆舟;體制與各社相 似。貓霧捒諸社,鑿山為壁,壁前用木為屏,覆以茅草,零星錯 落,高不盈丈,門戶出入,俯首而行;屋式迴不同外社。」18

「大肚諸社屋,以木為梁,編竹為牆,狀如覆舟;體制與各社相 似。貓霧捒諸社,鑿山為壁,壁前用木為屏,覆以茅草,零星錯 落,高不盈丈,門戶出入,俯首而行;屋式迴不同外社。」1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