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經濟社會的影響(1945~2006)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戰後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經濟社會的影響(1945~2006)"

Copied!
2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戰後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經濟社會的影響

(1945~2006)

指導教授:葉憲峻 教授(博士)

研 究 生:韓秀玉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2)

摘 要

本文主要是在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土地政策與社會經濟之間的變化關 係。選擇台中縣烏日鄉為研究的範疇,乃是基於烏日鄉位於台中盆地內,地勢 低平,有多條河川匯流,造就了以農業為主的原始經濟活動。由於水運交通便 利,提供了貨物交易及轉運的功能,是早期水陸交通的重鎮。時至今日,更是 鐵路、公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捷運等交通網絡匯集之處。 戰後,烏日鄉在土地政策的推動下,使原本屬於農業為主的經濟體系的社 會結構受到衝擊,促使傳統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逐漸蛻變成工商業為主要經濟 活動的新興鄉鎮。再加上人口增加,及土地空間限制等問題,促使改變了土地 經營的模式、土地所有權的結構、農工商產業結構的轉換、土地利用模式與範 圍。 本文主旨即是要探究戰後六十餘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土地政策之際,對經 濟社會發展層面上之影響,從烏日鄉的地權結構、產業結構、土地利用等層面 上,到人口發展、社會流動、社會生活模式所產生的改變。此外,也期望本研 究成果,能對烏日鄉的經濟社會之變遷有所認識,並期待與鄉民一同來思考, 在烏日鄉特有的地理環境與交通位置上,政府對政策執行與現實社會生活之間 相互沖擊的變項中,要如何建構及營造成為一個繁榮的鄉鎮,同時創造出一個 嶄新的生活空間,期待將會對烏日鄉的政治經濟發展及社會結構帶來新契機。 關鍵詞:烏日、社會變遷、工業化、都市計畫、地權結構、產業結構、土地利 用、經濟

(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 policy and the social economic change after World War II. The reason why Wurih Township is chosen as the subject of case study for this research is because of its uniquely geographic location where the land is low-lying and lots of rivers flow together in the south of Taichung basin. Geographically speaking, the convenient water transportation results in the original activity of agricultur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also paves the way to merchandise trading and transshipment, making Wurih Township an important area for water and land transportation in early history. Nowadays,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uch as railway, high-speed railway, highway, and freeway, has gathered in Wurih Township and formed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the middle part of Taiwan.

The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happens in the wake of World War II. The agriculture, served as the major economy in Wurih Township, was threaten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policy which gave fresh impetus to the industry and commerce. Meanwhile,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limitation of living space, Wurih Township was thus on its way to change the manner of land management, the structure of land ownership,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economy, and the area of land use.

With this in min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how the land policy strongly co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changes the structure of land ownership,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economy, and the area of land use in the postwar sixty year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is in an attempt to have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urih Township. Furthermore, by distinguishing the gap between the policy and the reality,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conclusion can in turn inspire the local people to think about how to build a prosperously liv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regard to the uniquely geographic location in transportation and bring Wurih Township a new era of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 Wurih, social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industrialization, structure of land ownership, industrial structure, land use, economy.

(4)

戰後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經濟社會的影響

(1945~2006)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題、目的與動機 ………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架構與章節……… 11 第二章 戰前烏日鄉的地理社會背景與演變……… 17 第一節 烏日鄉的地理環境……… 17 第二節 先住民的社會概況與地權的演變 ……… 20 第三節 清治時期的移墾社會與日治時期的殖民社會 ……… 37 第三章 戰後的土地政策 ……… 67 第一節 戰後的土地政策 ……… 69 第二節 土地政策對地權結構的影響……… 81 第三節 土地政策對土地利用與都市計畫的影響 ……… 91 第四章 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經濟發展的影響……… 115 第一節 農業發展 ……… 116 第二節 工商業的勃興與土地使用……… 127 第三節 土地價值的變動 ……… 139 第五章 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社會發展的影響 ……… 157 第一節 人口與社會發展 ……… 158 第二節 社會流動 ……… 168 第三節 社會生活的變動 ……… 178 第六章 結論……… 19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99 第二節 研究檢討與展望 ……… 212

(5)

參考文獻……… 213

(6)

圖目錄 圖 2-1:台中縣行政區域 ……… 18 圖 2-2 大肚溪流域水系圖……… 19 圖 2-3 大肚台地空照圖……… 20 圖2-4 清代大安、大肚兩溪間平埔族群分佈圖 ……… 22 圖2-5 荷鄭時期開墾區域分佈圖 ……… 34 圖 2-6 日治時期烏日庄聚落分布圖 ……… 43 圖 3-1 烏日鄉水田與旱田數量曲線圖(1925 年-2006 年)……… 86 圖 3-2 烏日鄉都市計畫行政區劃圖……… 98 圖 3-3 現有烏日都市計畫土地使用現況圖……… 100 圖 3-4 高速鐵路台中車站地區土地使用計畫示意圖……… 111 圖 5-1 烏日鄉日治時期總人口數曲線圖(1915 年-1941 年) ……… 162 圖 5-2 烏日鄉日治時期人口成長率曲線圖(1915 年-1941 年) ……… 162 圖 5-3 烏日鄉 1953 年-2007 年的總人口數曲線圖……… 163 圖 5-4 1946 年至 2007 年烏日鄉的人口成長率曲線圖 ……… 163 圖 5-5 1946 年至 2000 年烏日鄉不同行業就業人口的曲線圖 ………… 174 圖 5-6 1951 年至 2006 年烏日鄉、台中縣、台閩地區之複種指數的曲線 圖 ……… 185 圖 5-7 烏日鄉東園村的培育秧苗的農地 ……… 190 圖 5-8 以機械農具代做水田整地的工作……… 190 圖 5-9 以機械農具代做插秧的工作……… 190 圖 5-10 以機械農具代做收割的工作 ……… 190 圖 5-11 整地的農具機械 ……… 191 圖 5-12 插秧的農具機械 ……… 191 圖 5-13 收割的機械農具 ……… 192

(7)

圖 5-14 農田翻土的機械農具 ……… 192 圖 5-15 在東園村聳立於農田中的廠房 ……… 198 圖 5-16 在東園村聳立於農田中的廠房 ……… 198 圖 5-17 在學田村聳立於馬路旁的汽修廠……… 198 圖 5-18 在學田村學田路旁的加油站與廠房 ……… 198 圖 5-19 在學田村聳立於農田中的果園 ……… 198 圖 5-20 在學田村種花房舍內的一景 ……… 198

(8)

表目錄 表 2-1 烏日鄉各村別鄰數與面積統計……… 18 表 2-2 荷蘭王田租率表……… 32 表2-3 鄭氏官田租率表 ……… 37 表 2-4 鄭氏文武官田租率表……… 37 表 2-5 清領時期烏日移民入墾一覽表……… 43 表2-6 台灣所有耕地廣狹別土地所有者戶數之分配 ……… 59 表2-7 州廳別 100 甲以上土地所有者戶數之變遷 ……… 60 表2-8 1939 年日人在台的六家製糖企業擁有田數表 ……… 61 表2-9 1921 年至 1939 年水田、旱田及自耕地、出租地面積變遷 ……… 61 表 2-10 烏日鄉水旱田耕地面積與墾殖率(1925 年-1941 年) ………… 62 表 2-11 烏日鄉稻作生產耕地面積與產量(1925 年-1941 年) ………… 63 表 2-12 烏日鄉農業戶數與人口數的統計(1936 年-1941 年) ………… 64 表2-13 日治時期舊台中州地區各種耕地之租率……… 64 表2-14 1937 年與 1940 年台中州的租率 ……… 65 表 3-1 1945 年接收日人公私有地面積 ……… 71 表 3-2 民國 35 年台灣公有耕地面積 ……… 72 表 3-3 1951~1977 臺灣公地放領類別及面積表 ……… 73 表 3-4 台灣省各期公地放領面積統計表 ……… 73 表3-5 台灣省實施耕者有其田各縣市耕地徵收放領成果(民國 42 年).. 75 表 3-6 烏日鄉水旱田耕地面積與墾殖率(1925 年-2006 年) ……… 83 表3-7 烏日鄉與台中縣農牧戶耕地規模之分配,1961~2000 ………… 88 表3-8 烏日鄉農戶耕地所有權之分配(1936~2006 年)……… 90 表3-9 台中縣農戶耕地所有權之分配,1936~2006 年……… 91 表 3-10 烏日鄉都市計畫發布實施的過程 ……… 97

(9)

表 3-11 1972 年烏日都市計畫範圍原有土地使用現況表……… 99 表 3-12 烏日都市計畫預計發展至 1992 年的土地使用分配表 ………… 100 表 3-13 1988 年烏日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範圍土地使用分配表 …… 101 表 3-14 1995 年烏日都市計畫範圍土地使用變更前後分配表……… 103 表 3-15 2002 年烏日都市計畫範圍土地使用變更前後分配表 ………… 105 表 3-16 王田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實施歷程(1978 年)……… 106 表 3-17 1984 年高速公路王田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土地使用變更前後 分配表……… 108 表 3-18 1999 年高速鐵路台中車站地區都市計畫面積及土地使用現況分 配表……… 112 表 3-19 2003 年高速鐵路台中車站地區變更前後土地使用面積統計表 … 113 表 3-20 2003 年高速鐵路台中車站地區變更前後土地使用面積統計表 … 114 表4-1 烏日鄉水旱田耕作面積與墾殖率(1925 年至 2006 年) ………… 122 表 4-2 烏日鄉農業戶口統計表(1936 年至 2006 年) ……… 122 表4-3 烏日鄉稻作生產量與面積(1925 年至 2006 年)……… 123 表4-4 烏日鄉與台中縣之農業複種指數比較表 ……… 124 表4-5 烏日鄉土地重劃區域與面積的統計 ……… 126 表4-6 烏日鄉農業機械數量比較統計表 ……… 128 表 4-7 戰後台灣重要經建計劃一覽表……… 131 表 4-8 烏日鄉工業類別及有登記工廠數統計表……… 133 表 4-9 烏日鄉新設立商家村別分佈,1978~2001 年……… 134 表 4-10 烏日鄉歷年批發業數量 ……… 135 表 4-11 烏日鄉歷年零售業數量表 ……… 136 表 4-12 烏日鄉歷年運輸業數量表 ……… 136 表 4-13 烏日鄉歷年金融機構數量表 ……… 137

(10)

表 4-14 烏日鄉歷年個人服務業數量表 ……… 138 表 4-15 烏日鄉不同行業就業人口所佔比率,1946~1993 年年及 2000 年……… 139 表 4-16 2001 年至 2006 年烏日鄉已登記土地使用類別之統計……… 144 表4-17 2006 年烏日鄉公告地價地段平均數統計表……… 148 表4-18 1994 年至 2006 年烏日鄉土地徵收統計表 ……… 150 表4-19 高速鐵路台中車站地區區段徵收辦理費用概算表……… 150 表4-20 高速鐵路台中車站地區 1996 年度公告現值統計表……… 153 表 5-1 烏日鄉總人口數及成長率統計表(1915 年-1964 年)……… 161 表 5-2 烏日鄉總人口數、成長率及人口增減表(1953 年-2007 年)……… 161 表 5-3 烏日鄉總人口數及各村人口數統計表(1946 年-2007 年)………… 166 表 5-4 烏日鄉各村人口數與人口密度統計表……… 168 表 5-5 烏日鄉滿十五歲之教育程度(畢業)人數統計表(1946 年-2007 年)……… 171 表 5-6 烏日鄉不同行業就業人口所佔比率,1946~1993 年 ……… 174 表 5-7 戰後烏日鄉 15 歲以上就業人口職業階層變化統計表(1956 年、 1966 年、1980 年、1990 年、1993 年) ……… 177 表 5-8 烏日鄉與台中縣專兼業別農牧戶數的統計表 ……… 185 表 5-9 烏日鄉專兼業別農牧戶數的統計表 ……… 186 表 5-10 戰後烏日鄉 15 歲以上就業人口職業統計表(1967 年-1993 年)… 188 表6-1 1895 年至 2006 年台灣土地政策沿革一覽表……… 200 表6-2 1972 年至 2003 年烏日鄉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彙整表……… 210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主題、目的與動機

一、研究主題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受到民族自決觀念的影響,導致不少新興國 家紛紛獨立。事實上,此時全球的經濟面臨衰退期,而台灣便在這樣的經 濟風暴中,因「經濟奇蹟」躍升為世界舞台的重要角色之一,並擠身為亞 洲四小龍的行列。 針對這樣的局勢演變,有不少的學術論文,甚至在教科書中,將台灣 的輝煌成果,都歸因於政府徹底執行土地政策,有效的完成土地改革所帶 來的正面成就。大部分的論調認為這樣的轉變最大動力因素,是國民政府 鑒於大陸失敗的教訓,以致於在遷臺後,便積極從事各項改革。其中以土 地改革來提高農民的生產意願和生產力,改善農民生活,進而促使台灣整 體經濟蓬勃發展。1因此自1949 年 4 月起至 1953 年 1 月間,便大力推展「三 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一連串的重大土地政策,2再加 上韓戰爆發,受到美援支持,不僅穩定了物價,也啟動了經濟基礎建設。 3 不但促使農業快速發展,生產量大幅增加,並為工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 礎。在農業政策的引導下,短短的三十年左右,台灣社會由農業社會轉化 為工商社會。4 在許多的論述中,認為土地改革是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它不僅是為 了要真正實行國父孫中山「平均地權」的思想,更是政府在台灣生聚教訓, 貫徹實施改革。也由於土地改革的成功,使台灣地區民生富裕、農業豐收、 1 王安泰等,《國民中學社會課本第二冊》,台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頁 87。 2 黃秀政等,《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年,頁 282-284。 3 尤勉文等,《國民中學社會課本第二冊》,台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頁 60。 4 黃俊傑,《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書局,1995 年,頁 6-7。

(12)

工商發達、文教進步、經濟繁榮,達到三民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5戰後的 台灣能以這樣少的土地,養活這麼多的人口,並使社會富庶安樂,係得力 於土地改革的成功。整個社會經由一連串的相關土地政策,不但改變了土 地所有權的結構,並使地主的資金和剩餘的人力轉入工業,以農業支持工 業的發展,工業領導農業的進步。6 從許多的研究論文或書籍中,更可以看出對土地政策的執行有著正面 的評價,對於台灣的發展趨勢,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也是造就台灣經濟 成功的重要角色。就這種改革的成功經驗,使農村的結構改變,其經濟富 有進而使工業欣欣向榮,這樣重大成就,國際上許多國家均認為是土地改 革的重大成就,就連中南美洲、菲律賓等國家,也紛紛派員到台灣來考察、 學習。7 在這些論文及著作中,大部分著重在土地政策的架構分析、或探究造 成土地改革成功的因素、或分析土地改革對經濟的影響、或探討土地改革 對農村社會發展之的影響、或農民在這樣的局勢下其內在因素…等。就土 地政策對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之影響為何?處在這樣變遷的局勢之下,人 與土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狀況為何?在這一連串的土地政策下,地權結 構、產業結構、土地利用等方面如何受到影響及改變?面對土地政策的制 訂與推行,它所產生的影響力及促使社會經濟改變的趨勢為何?針對推動 一連串的土地政策之下所造成經濟社會的改變,便成為本研究的主題。換 言之,本文主要目的即是要從歷史沿革、地權結構、產業結構、土地利用 等方面來探究戰後土地政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然而台灣各地的社會環 境,擁有其個別的獨特性,為了要方便的深入研究長時間的演變,便將研 究範圍限制在烏日鄉,始能具體且細微的呈現社會經濟的風貌。 5 鄧文儀,〈第二期土地改革的研究(上)〉《革命思想月刊》第 51 卷第 2 期,1981 年,頁 13。 6 段家鋒,〈土地政策的評估與比較:中華民國的台灣土地改革和中共人民公社〉《復興崗學報》 第 28 期,1982 年,頁 6-1。 7 高信,〈蕭著「土地改革五十年」讀後感〉,《逢甲學報》第 15 期,1982 年,頁 186 。

(13)

二、研究動機 自戰後,台灣在短短的數十年間由農業社會邁進工商業社會,更是在 近期階段服務業也持續成長,成為社會結構重要的一環。這樣的經濟演變 對社會結構造成極大的影響,也促使台灣社會各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其 實每一個社會與文化,不論是何等的傳統與保守,都會不斷地變遷。8 社會 變遷已經是現代社會無法避免的重要部分。9 雖然社會需要有穩定和有秩序 才能繼續存在和延續,但是社會也是要有變遷才能應付和適應新的環境及 新的需求。10 戰後台灣實施了土地政策,造成地權結構、產業結構及土地使用方式 的改變,連帶也使土地價值、經營管理隨之有所不同。因土地政策的執行 所延伸出來的地權結構改變,卻影響了土地經營方式,改變人與土地之間 的關係;因土地政策的執行促進了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也隨之變化,相對 的也影響社會發展的模式,也改變了人與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造成社會流動的變化、社會生活的改變。因土地政策所造成連帶關係的轉 變,對經濟社會之發展便有了不同層次的意義。尤其近日高速鐵路全線通 車11,對於全台的五個高鐵特定區12 的土地利用、規劃及未來社會發展趨勢 等相關問題,成為目前熱門話題。對於這樣政策的執行勢必會造成區域的 地權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等各層面的改變,連帶也會使當地的人對 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係也受到影響,因此 針對這一連串的轉變,便成為此次研究的重點。 在這樣概念的前提之下,為了深入認識及瞭解戰後的土地政策對經濟 8 謝高橋,《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 年,頁 529。 9 同註 8。 10 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2 年,頁 2。 11 高速鐵路自台北到高雄,全長 344 公里,歷經六年半完工,於 2007 年 1 月 5 日通車,是全世 界採用 BOT 模式最大規模的公共工程 12 交通部高速鐵路資訊網,http://www.hsr.gov.tw/homepage.nsf/station?OpenFrameset;「高 鐵車站特定區」簡稱為「特定區」,係為配合高速鐵路之興建及帶動車站與地方發展需要,於 車站周圍所劃定之都市計畫區。

(14)

社會的影響,選取台中縣烏日鄉作為研究的對象。選取此區域為研究對象 的原因,其一此區域位於台中盆地的西邊,是大肚溪流出台中盆地的地 方,自大肚山台地的東南麓,沿著台地,南至大肚溪北岸,東接筏仔溪為 界。此區域的西北部分有大肚台地地勢較高,台地以南地勢平緩,水利設 施完善,導致本鄉在土地利用上都是以農業耕種為主。因此經戰後一連串 土地政策的推動,對此區域的租佃關係、土地所有權及使用權上有了很大 的改變,相對的在人口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等層面上也產生了影響。 另外,本研究將都市計畫含蓋在土地政策中,故烏日鄉因高速鐵路台 中站的設立,使得烏日鄉的西北三村---三和村、榮泉村、學田村,以高速 公路為界,以南的土地大部分被納入高鐵特定區裡。為了執行這項政策, 致使這個特定區裡的土地進行區段徵收,並做了整體性的規劃、建設,整 個區域土地使用方式被規劃成文教區、特殊農業區、商業區、產業區、公 園休閒綠地區、住宅區等。在這樣的政策執行下,使特定區中擁有土地的 地主及當地的居民,面對這樣的轉變其社會經濟結構是否受到影響?而在 這些人與土地之間、人與社區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各方面是否相 對的也受到相當的衝擊?相形之下,也使得此區域的人口結構、社會結 構、經濟發展等各層面是否受到改變?在這樣不同的土地政策影響下,對 土地的利用的影響,及形成社會的改變便成為另一個驅使筆者深入研究的 重點之一。 三、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主題及研究動機的說明,本文所欲達成的研究目的如 下: (一) 探討戰後不同階段的土地政策,對此研究區域所造成經濟社會 改變的情形,以及改變的過程與原因。 (二) 分析現存的土地政策在經濟發展層面上,對此研究區域的地權

(15)

結構、產業結構、土地利用等之影響;在社會發展層面上,對 人口發展及社會流動之變化的現象,及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 之間所產生的社會生活模式之變化。 (三) 藉由高速鐵路的都市計畫區所形成新的土地利用模式,來探討 此區域土地利用的變化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

近年來以台灣為主題的研究,蔚成一種風氣,使得這方面的論述為數 繁多。其中有不少是以「政策」為主題,依區域性的、地方性的或結構性 的不同角度來深入探討及研究。此類的研究大致上是分析區域或地方的政 治結構、經濟結構、人口結構、社會結構、文化結構,甚至是政策所遵循 的法令依據或理論根據,或是政策本身結構的優缺等方面,來描述此範疇 縱向的時間變遷狀況,橫向空間改變的情形。本論文係從「土地政策」的 角度,針對區域的社會經濟所形成的影響,來做深入的探討。所以在此先 將相關的文獻,擬從下列幾個方向來說明: 一、有關土地政策為主題之相關研究文獻 (一)以戰前租佃制度為主題研究者 劉永成《中國租佃制度史》13 ,描述中國自商周時期的井田制度至明 清時期的自由租佃制,在封建社會中農業租佃制的土地經營方式,並清楚 的介紹中國封建社會中地主與佃農之間所具有的緊密相聯繫的關係。經由 書中對租佃制度做了全面性的研究和敘述,不但對於封建制度下的地主集 團各階層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地位的不可變動的特性、地主成員的起伏 變動與身份地位的變化、地租形成的演進與地主佃農間關係的變化等,有 了基本的認知,更可以清楚瞭解台灣土地制度演變的前因。 13 劉永成,《中國租佃制度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年。

(16)

葉淑貞〈日治時代台灣的地租水準〉14 及〈台灣日治時代租佃制度的 運行〉15 ,這兩篇利用總督府檔案來呈現當時土地制度的演變。前一篇探 究的是從日治時代的總督府調查資料中,提出證據反駁戰後學者對戰前的 租佃關係不佳的假設,嘗試以客觀及不同的角度來瞭解當時的土地制度。 從該篇論述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租佃制度,是依田的良劣行不同的租金制 度,具有相當的彈性,如良田收穫穩定行定額租制度,鼓勵耕作;新開墾 田或劣等田行分益租制度,地主與佃農相互分擔風險。此外,租佃間的關 係良好,例如地主為了提高收穫量,常參與土地改良、無息貸款給佃農、 補助佃農耕作費用、或參與資本財的投資。後一篇作者藉由總督府完成的 稻作農場的調查資料(1925-1927 與 1929-1931 年間),以比較耕農場與佃農 農場之間的經營方式和經營效率的差異性,而租佃契約、租佃習慣、保證 措施,及仲裁制度等四種力量是維繫及規範租佃制度的運行。雖然在當時 已逐漸進入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仍會沿用舊有的制度,頂多注入一些新 的力量,絕不是將舊有的制度連根拔起全面換新。可見制度的存在不但會 承接舊的體制,更會循序漸進的納入新的制度,以便於社會和諧。 李文良〈晚清台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 義〉16 ,作者從清代文獻中,針對劉銘傳推動清賦事業的過程作深入探究, 進一步瞭解土地與稅收管理的政策執行之真實情況及其意義。一方面推翻 現在人們對「減四留六」的不良評價,並嘗試還原當時真正的事實原貌。 以不同的觀點和立場來瞭解,當時在大小租戶既定特有的租佃關係與土地 分權的模式上,是如何維護業主、小租戶和租佃之間利益,以完成清賦事 業政策。同時用不同角度來認識日治時期為了要廢除大租戶,提升土地調 查事業的評價,所刻意塑造出該政策不良的形象,以建立及強化策略實施 14 葉淑貞,〈日治時代台灣地租水準〉,《台灣史研究》8 卷 2 期,1991 年,頁 97-143。 15 葉淑貞,〈台灣日治時代租佃制度的運行〉,《台灣史研究》2 卷 2 期,1995 年,頁 87-136。 16 李文良,〈晚清台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24 卷 1 期,2006 年,頁 387-416。

(17)

的正當性。 從以上有關戰前對土地政策為研究主題的文獻中可以看出,對於土地 利用會因時代背景的改變而產生不同的方式,也會形成不同的土地問題。 為了因應時代轉變的趨勢,以解決面臨的土地問題,所制訂的政策仍然是 脫離不了人為、經濟、政治等因素的考量。 (二)以戰後土地政策為主題研究者 關於土地改革研究的論文相當的多,但綜觀有關戰後對土地政策為研 究主題的文獻,可以看出對於土地改革的評價不一,分析的觀點也多元化, 有認同政策所帶來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有發揚孫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權」 理念的正當性、有強調政策的執行是維持了社會的公義、有深入探討土地 改革成功的人為的因素及時代背景;但是也有對土地改革的方針有所認 同,只是政策的執行上不夠確實造成的目前的土地問題,需再做新的改革 規劃、有探究土地改革的內在因素等。以下幾篇論著對本研究有很大的啟 示值得參考,分別如下: 戴元梨《土地政策與臺灣社會變遷之研究》17 ,作者認為土地政策與 社會變遷具有密切的互動關係,而土地政策是為了解決土地的使用與分配 不均所引起的土地問題,所制訂階段性解決的辦法;它的推行會引發土地 改革,進而形成社會變遷;而新的土地政策、土地制度也深深的影響社會 發展。作者闡釋孫中山先生「平均地權」理論的意義與本質,是形成戰後 土地政策的理念與目標,說明「地盡其利」、「地利共享」的道理,並再從 中外不同的學說理論來解釋土地政策的見解,並在結論中提出解決當前台 灣土地問題的辦法。此外,還詳細序述自荷據時期至戰後第一次土地改革 的發展過程及社會、經濟、地政的影響。不過此篇論述中,有深入針對法 令上、的理論上及政策上的狀況作深入探討,並以重要的學說來增強理念 17 戴元梨,《土地政策與臺灣社會變遷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 論文,1986 年。

(18)

的說明。此外作者還以耕地面積、人口數、教育程度等統計來描述變化情 形。不過這些統計資料對社會經濟實際上變遷的狀況,仍不夠具體的呈現。 張炎憲、高淑媛《衝擊年代的經驗─臺北縣地主與土地改革》18 ,針 對 1949 年至 1953 年國民政府推行的一連串的土地政策,廢除地主階層及 佃農的不平等現象,提出另一面的思考空間。作者經由十八篇地主和二篇 佃農的口述歷史紀錄,所整理出當時對這一連串的政策的影響。以真實的 面貌呈現出土地政策執行的背後,所充滿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高壓與 區從的關係,及當時台灣人冷漠無助、逃避現實、不願再涉入政治的心態。 不過這本書所做的訪談對象大都分佈於台北縣,而其它縣市及佃農的訪談 尚未涵蓋,故此部分還是有再探究的空間。 謝登旺〈我國當前土地政策的架構解析〉19 ,作者針對目前所執行的 土地政策,來檢視當前社會因土地所延伸的問題。他歸納各項政府所執行 的土地政策所產生的問題,係肇因於未完全落實孫中山先生真正的「平均 地權」的理想所致。因此他依據「平均地權」理念提出了四項解決的方向, 即是掌握第二次土地改革的契機及方向,徹底改革體制和系統;釐定前瞻 務實的土地政策,且具有整體性的考量,兼顧市地及農地利用的考量;重 新建構與眾共信的新的土地制度,具有合理具體的對策,能徹底解決土地 問題,以求社會的發展;強化新土地制度下的國家能力,使土地管理機關 統一且專業的事權,並提升行政的層級增強辦事能力。其實筆者認同土地 政策的執行確實需要上面敘述的四個重要層面,但仍需要再加入考量社會 經濟發展的趨勢,對土地使用的影響現況,此外還需重視農業發展的永續 經營,兼顧突破其發展的困境,及國際化的趨勢。 李金振〈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兩權分合的比較研究─從戰後兩岸推動 18 張炎憲、高淑媛,《衝擊年代的經驗:臺北縣地主與土地改革,台北:臺北縣文化中心,1996 年。 19 謝登旺,〈我國當前土地政策的架構解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 2 期,1995 年,頁 267-291。

(19)

農地改革的經驗分析〉20 ,因時代變動的因素,形成台灣與中國大陸兩方 不同政體,同時因土地問題所推行不同的土地政策,作者將這兩種不同政 府所執行的政策作一比較,分析雙方的利弊得失。認為台灣的土地改革能 將所有權與使用權兩權合而為一,歸人民所有,可以激勵努力經營的動 機,並帶動經濟發展;而中共政權卻將所有權與使用權兩權分離,致使人 民的耕種意願低落。 徐世榮、蕭新煌〈戰後初期台灣業佃關係之探討—兼論耕者有其田政 策〉21 ,從日治時期的業佃關係及戰後二萬九千多件自動退耕案例,作者 對國民政府執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的正當性有所質疑,便從權力關係 之相關理論來探究台灣初期業佃關係維繫的現象,並來檢驗「耕者有其田」 是否真正的執行了公義,消弭租佃制度、佃農被剝削的社會問題。作者用 父權意識的權力關係理論,來詮釋地主與佃農之間發展出父慈子孝的意識 型態,並延伸出地主照顧佃農生計的倫理、佃農與地主間產生深厚的情 誼,使得業佃之間的關係相當和諧,因此在「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執行 時,造成了戰後自動退耕的事件發生。除此之外,筆者在文章中對於佃農 階級受迫害的意識,由政府所提倡而彰顯出來的發展過程,感到相當奇特 的現象。 從上述幾篇研究論文中綜合而言,對土地改革有正面的評價,也有反 面的思考方式;有針對目前的土地問題提出新的改革方向的建言,更有用 權力關係的理論來探究地主與佃農間的互動關係,跳脫政府正面政策宣 導;還用口述歷史紀錄業佃關係及土地改革背後的艱辛。從各種不同角度 的分析方式,對於本研究可以提供多樣化的思考方向,值得參考。 20 李金振,〈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兩權分合的比較研究:從戰後兩岸推動農地改革的經驗分析〉,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0 年。 21 徐世榮、蕭新煌,〈戰後初期台灣業佃關係之探討—兼論耕者有其田政策〉《台灣史研究》10 卷 2 期,2003 年,頁 35-66。

(20)

二、與烏日鄉有關之區域的研究文獻 王良行《烏日鄉誌》22 ,分為文化篇、歷史篇、社會篇、地理篇、經 濟篇、政事篇等六部鄉志,可以提供對烏日鄉最仔細的基本認知,是研究 及認識烏日鄉的入門書籍。這六本書中對烏日做了全面性的研究,它詳細 的介紹自然地理環境及先民開拓過程,更涵蓋了住民、行政、建設、交通、 經濟、產業、建設、水利、教育與文藝、宗教禮俗、文物勝蹟、重要人物、 大事記等各層面。雖然烏日鄉志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類似百科全書 一般面面俱到,但是不夠深入敘述,顯得較為疏略。因此,要了解烏日的 社會變遷過程,就須以不同的角度來切入做更深的研究與探討。 蔡瓊慧《從『半路店』到『高鐵市』──烏日鄉戰後的經濟發展》23 , 是以時間的縱向來探討烏日鄉的經濟發展歷程,從昔日的交通轉運站--「半 路店」,到現今規劃高速鐵路在此設站,來說明此地的產業發展史及其特 殊性,也說明此過程的發展與臺灣整體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連。早期 烏日鄉的經濟模式,主要是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自日據時代引進與農 業相關的加工業,逐步轉變為工業;到了戰後,工業更加發達。除此之外, 在此研究中藉由歷史的脈絡,對規劃「高鐵市」的政策提供烏日鄉往後的 規劃與發展的方向。 林佳灵《烏日石螺潭林火藍家族之研究》24 是運用歷史研究法中「深 度訪談法」理論與技術的質性研究,依事先設計的半結構方式,以林氏族 人、烏日當地士紳、石螺潭地區耆老為對象做口述訪談,將「林火藍」家 族遷移臺中縣烏日鄉石螺潭拓墾,及林火藍對農業開墾、參與水利設施規 劃、捐資興學、熱心社會服務等歷程進行研究。從這份研究中,可以認識 22 王良行總編纂,《烏日鄉誌》,共六冊,台中:烏日鄉公所,2005 年:康丁源、陳修平《文化 篇》,、廖美珠,《歷史篇》、陳介英,《社會篇》、林于煒、王良行,《地理篇》、王良行、蔡 瓊慧,《經濟篇》、傅光森,《政事篇》 23 蔡瓊慧,《從『半路店』到『高鐵市』──烏日鄉戰後的經濟發展》,台中:中興大學,2002 年。 24 林佳灵烏日石螺潭林火藍家族之研究,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2005 年。

(21)

其家族在烏日石螺潭地區拓墾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地位,並可以了解該區域 的開發過程。 筆者收集與烏日鄉相關之研究論文著作約有十多篇,其所研究的內容 包含區域的開發25 、家族史研究、區域信仰場域26 、社區安全機制的營造27 、 社區建設28 、都市建設、都市規劃與未來發展等方向。但綜觀上述,對於 近代論及烏日鄉的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論文甚少,僅有以上幾篇文獻對於 烏日鄉的整體變遷與發展,可以提供一個清晰完整的輪廓。雖然本研究區 域範圍界定在烏日鄉,但是以上這幾篇論著對烏日鄉的現況,提供了不同 角度的論點及更詳細的資料,以便於釐清區域發展變遷的概念,這對本研 究有所助益。將這些先輩前賢的研究為基礎,再結合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 與其他學科的理論觀點來輔助研究,期能為戰後土地政策對社會經濟的影 響做一番完整的剖析。

第三節 研究方法、架構與章節

本研究的主題是在探討戰後土地政策對社會變遷的影響,透過烏日鄉 西北三村為例來做深入研究,對戰後的土地政策進行了解、描述與詮釋, 進而探究其對社會變遷的影響。由於近代的社會發展趨勢關係到政府決策 的制訂,而政策也會左右社會變遷的趨勢;因此變遷的趨勢牽動著社會環 境、社會階層、人口流動和產業型態等層面的改變。所以土地政策對近代 社會變遷有影響,而近代社會變遷則又牽動著烏日鄉未來發展的方向,故 25 溫振華,〈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師大歷史學報》第 11 期,1983 年,頁 43-95。 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1683~1874)〉,《台灣文獻》43 卷 3 期,1992 年, 頁 165-248。 26 蔡雪枝,《信仰與地方場域構成之研究:以臺中縣烏日鄉東園村為例》,嘉義:南華大學,2003 年。 27 張貴閔,《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安全知覺.對社區巡守隊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台中縣烏日鄉仁 德村為例》,嘉義:中正大學,2000 年。 28 姜振海,《BOT 焚化廠專案計畫可行性分析---以烏日垃圾資源回收廠為例》,台北:國立台北 大學,1999 年。 崔君瑋,《我國公共建設 BOT 計畫主辦機關之法律地位─以烏日垃圾焚化廠之興建營運為例》, 台中:東海大學,2001 年。 周崇琦,《大里溪整治對地方都市規劃與發展之影響-以擴大大里、太平、烏日、霧峰都市計 畫為例》,台中:逢甲大學,2006 年。

(22)

不可忽視土地政策與社會變遷之間密切的關係,而對當前持續進行的變遷 發展亦須分析說明。本研究的方法,是以文獻資料及統計資料的分析方式 為主要進行的途徑,再輔以田野調查中的實地訪查和口述記錄,來驗證研 究的目的。 一、研究方法 基於上述研究理念,本研究採取下列方法來進行研究分析: (一)文獻探究及統計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 文獻探究法為本研究的主要方法。首先蒐集相關史料,包括早期的地 方志、鄉志、輿圖、族譜、碑文、政府相關檔案文件等,並儘可能蒐集當 代有關與研究主題有關的資料以供參考,便於進行文字的分析及比對;若 是對於某些論著引述產生疑問矛盾之處,再尋找及查證其他資料以資查 證、鑑別。 其次,運用戶政事務所戶藉資料與地政事務所的土地資料、政府彙編 的統計要覽、農林漁牧業普查報告、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等資料進行整 理、分析與發掘事實的工作,將輔以與本研究相關的著作、論文、期刊及 網路資訊等,力求研究內容的周延與客觀。 (二)田野調查或實地考察訪問 田野調查或實地考察訪問是重要的研究法之一。因研究之需要,在無 法經由二手資料獲得的部分,就必然要藉由田野調查或考察訪問的工作, 來進一步驗證文獻史料之正確性,或是有新發現以補文獻資料之不足,因 此是有必要進行實地調查與訪談。調查的對象分為人物、文物及景觀。進 行人物訪查時,除了內容記錄要力求完整外,訪談時也應注意主題、架構、 使用的輔助工具是否周詳,以便得到詳實的資料。 口述的歷史或事件可能因人而異,或與事實有出入,故訪談內容還須 仔細過濾、比對,以進一步求證內容的真實性。文物調查除了須具有相關

(23)

的知識外,亦須具有辨別真偽的能力,故專家的協助不可少。景觀的調查 必須拍照、繪圖,再與舊照片、舊地圖比對,或請教地方先輩前賢的經驗, 以印證景物因時代轉變所具有的變遷因素。田野調查做得詳實,便有助於 於建構本研究中地域變遷與發展的脈絡。 二、研究架構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一項重要的資源,隨著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與 進步,漸使土地所引起的問題備受重視。故本文研究的主要是探討在戰後 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的實施與演變,會對此區域範圍中人與土地之間、人 與制度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所產生的影響有哪些?是否足以左右經 濟社會的改變及區域的發展方向?根據這樣的想法,在研究架構上主要在 針對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社會經濟的影響,鑑於此,從研究中不得不考慮都 市與區域的關係,烏日鄉位於台中市的南側,從地理位置而言深受都會區 的影響,不論是交通、消費、工作都會有密切關係。另一方面要考慮烏日 鄉內的人口、產業與土地利用的變化對此區域的影響,以瞭解土地政策對 社會經濟的影響,尤其在人口的增減對區域發展的快慢、產業結構對就業 人口分佈的流動、都市計畫對土地利用的規範,都是本研究重要的架構。 因此先回顧相關的文獻書籍,確立研究主題後,便著手擬定研究的方 法。本研究是採取文獻研究與田野調查,兩種方法同時進行,蒐集各類相 關資料,並加以分析、評鑑與綜合,然後進行論文的撰寫,最後才提出研 究的結果。 三、研究章節 本研究的時間斷限,雖設定在 1945 年之後,但是社會變遷是一個時間 縱向進行持續不斷的過程。所以就必須從歷史脈絡著手,因此本研究章節 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主題、目的與動機,第二

(24)

節相關文獻探討,第三節說明研究方法、架構與章節。 第二章「戰前烏日鄉的地理社會背景與演變」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 烏日鄉的地理環境,瞭解其地理位置、地形、該區域,第二節探討先住民 的社會概況與地權的演變:從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的改變,來探討平埔 族、荷據時期、明鄭時期的漢移民拓墾的社會模式及其所形成的地權結構 制度,與造成土地所有權結構的演變的過程。首先由自然環境的特質來瞭 解在烏日鄉的境內的平埔族巴布蕯族(Babuza)、拍瀑拉族(Papora)、洪雅 族(Hoanya)和巴則海族(Pazeh)四族族群互動的社會情況興衰與社會的生活 模式、及荷蘭統治時期漢人移墾的社會生活型態,及明鄭時期社會概況及 隨兵屯墾開發過程及各時期的地權結構的變遷。第三節探討清治時期漢民 族的移墾的社會及地權結構的演變:清治時期,將漢人大量進入台灣移 墾,隨著土地不斷的開發,因此為了因應新的拓墾生活方式與社會活動範 圍,及受到世局轉變促使經濟發展,與進行土地改革也隨著不斷的演變。 第四節探討日人統治下的殖民社會及土地改革:說明日治時期的經濟社會 發展與生活互動模式,及其統治者為了要配合及扶植日本國內經濟發展, 執行一連串的政策針對當時社會環境、土地結構作改變與執行,瞭解概況。 第三章「戰後的土地政策」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戰後的土地政策的 演變:戰後政府因耕地少、人口多、土地分配不均、租佃制度不合理等問 題做改善,便在1949 年開始執行一連串的土地政策進行二階段的土地改 革。第二節探討戰後土地政策對地權結構的影響:工商業逐漸發達、都市 化推演的變遷等因素使地權結構轉變,也造成本鄉的經濟活動、產業結 構、農業人口亦隨之轉變。因此,在這樣的局勢之下,土地政策的執行與 土地改革的推動,對本鄉地權結構具有深遠的影響力。第三節探究土地政 策對土地利用與都市計畫的影響:首先瞭解土地利用的編定與規劃情形的 法令規定,及政府對土地利用的規劃依據與管制的範圍;其次針對烏日鄉 在實施都市計畫與區域計畫的過程中,因這種經濟社會現象的發生,導致

(25)

都市計畫變更與人類對土地利用的需求,造成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所產生 的爭地問題等實際面臨的困境。 第四章「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經濟發展的影響」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 農業發展:政府執行土地政策對本鄉的農業技術、水利設施、稻作技術、 重組農業組織等結構產生影響及改變。第二節工商業的勃興與土地使用: 烏日鄉從雍正年間漢人拓墾以來,發展出傳統的蔗廍製糖、紡織、榨油、 農業工具打製等工業;至日治時期,現代化的工業生產組織及生產技術引 進烏日鄉,使得工業生產組織及生產技術有了重大的改革。戰後受到台灣 工業化潮流的牽引,才逐步轉型及蓬勃發展,直至近代開始推動工業化, 漸使傳統的農村聚落,轉型為工業為主的新興鄉鎮;此外烏日鄉商業的發 展早期受到境內擁有多條河川,提供了貨物交易及轉運的功能,促使商業 活動起源甚早,而戰後因台中市的經濟發展及交通網絡發達,使得商業活 動頻繁熱絡,逐漸發展出屬於台中市鄰近都會區的購物商圈。第三節瞭解 土地價值的變動:政府為了要解決不同需求所形成的土地問題,制訂一連 串相關的土地政策與計畫,相對卻改變了計畫區域的經濟社會狀況,並造 成土地利用價值的波動,這便是社會變遷的影響力。 第五章「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社會發展的影響」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 人口與社會發展,首先瞭解烏日鄉的人口結構變化的情形,再深入瞭解各 村人口結構變化所形成的社會發展的情形,以地理位置區分成四個區域來 分別敘述其發展的特殊現象。第二節探究社會流動:首先分別敘述烏日鄉 在教育程度的提升與變化,及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所造成產業結構改變 的情形;基於教育程度的改變與產業結構的變遷造成社會流動。第三節瞭 解社會生活的變動:因經濟發展的影響,使得烏日鄉工商業發達,卻造成 社會生活的改變,首先針對土地政策直接影響的地主與佃農,在歷經時代 的變遷後其社會生活所受到的影響為何;其次受到土地政策的推動,造成 小農經營模式,如何因應社會改變所衍生的社會生活模式;最後探究土地 利用的方式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所因應改變的方式以適應社會生活

(26)

及社會生活空間的改變。 第六章「結論」分成研究發現與研究檢討與展望二個小節,分別說明 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社會經濟發展之影響結果。在研究發現中從歷史沿革、 地權結構、產業結構、土地利用等方面,歸納出六個要點來綜合說明,政 府執行土地政策對戰後烏日鄉所產生社會經濟變遷的過程與影響。最後再 針對筆者這些研究中,有所缺失與不足之處做一檢討,並期許將來可以再 針對這些不足之處做深入的研究,以建立更周延的論據。

(27)

第二章 戰前烏日鄉的地理社會背景與演變

本鄉開發甚早,在 1747 年(乾隆 12 年)范咸所撰的《重修台灣 府志》中已有烏日莊的記載,在當時此地的行政區域是屬於彰化縣貓 霧拺保。1由此可知,在康熙末期漢人就已經進入本鄉拓墾,建立聚落, 並歸屬於彰化縣境內,故各區域的聚落都有豐富的人文風采和歷史文 化。在深入探討戰後土地政策對烏日鄉社會經濟的影響之前,本章先 藉由文獻典籍及契約,來重建此區域先住民的社會概況及土地開發的 演變,認識烏日鄉的地理環境與人文背景,以瞭解戰前不同時期的土 地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首先要介紹的是本鄉的地理環境,其次再 介紹先住民的社會概況,包含平埔族社會的生活模式、荷蘭統治時期 社會型態,及明鄭時期社會概況及隨兵屯墾開發過程;接著是清領時 期漢民族移墾的生活方式與社會活動範圍,及土地政策演變的情形; 最後說明日治時期的社會生活互動模式,及統治者對當時土地政策的 執行概況。

第一節 烏日鄉的地理環境

烏日鄉的位置在台灣中部,台中縣西南方,台中盆地中央偏南(如 圖 2-1)東接大里市、霧峰鄉,西鄰大肚鄉,北近台中市,南臨大肚溪 與彰化縣相對。整體地形特徵為南北較長,東西較窄。 1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05 種,1961 年,頁 67。

(28)

圖 2-1:台中縣行政區域 資料來源:作者繪製 此區域早在漢人未入墾前,即為平埔族活動之地2 ,因此「烏日」 鄉名可能出自於平埔族語的譯音。3 目前本鄉之行政區域分為十六個村, 總面積為 43.3 平方公里,而各村別之名稱、鄰數與面積大小,請參見「表 2-1 烏日鄉各村別面積統計表」。 表 2-1 烏日鄉各村別鄰數與面積統計表 村 別 鄰數 面積(平 方公里) 村 別 鄰數 面積(平 方公里) 村 別 鄰數 面積(平方 公里) 湖日村 25 2.0832 光明村 15 1.7262 仁德村 16 0.8215 烏日村 45 0.8826 東園村 11 4.2958 五光村 10 2.1073 學田村 12 3.4066 溪埧村 12 2.6643 榮泉村 23 2.8962 前竹村 13 2.008 螺潭村 14 4.5783 九德村 27 1.2321 三和村 32 3.0374 北里村 10 2.2431 溪尾村 12 6.0564 南里村 10 3.3652 總 計 287 43.4032 資料來源:烏日鄉公所民政課提供整理製作而成。 本鄉位於台中盆地與大肚溪之間的沖積平原、河階及台地之上,全 境屬於大肚溪流域。另有大里溪、筏仔溪、烏溪、貓羅溪等諸多河流在 2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地域內的平埔社群關係〉《台灣文獻》,53 卷 3 期,2002 年,頁 126。 3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年,頁 183。

(29)

圖 2-2 大肚溪流域水系圖 資料來源:作者繪製 境內匯集與沖積,是屬於四世紀現代沖積層的演海平原區。在地形上多 以海岸台地、河階台地和沖積平原出現。北部主要為烏溪沖積平原,東 園村以南多屬貓羅溪沖積平原(大肚溪流域水系,請參見:圖 2-2),4 地 勢較低且平坦, 各河邊都建有堤 防以防水患。5 雖 因地質差異,使 得大里溪的南北 區域,分別為粘 板岩石灰性新沖 積土、砂質岩新 沖積土及砂頁岩 老沖積土,但受 到高度的影響, 沖積土壤的排水 程度多為不良或 不完全。 僅有西北地 區海拔高度介於 100 至 200 公尺 之成功嶺附近,為排水較良好的洪積母質紅壤的大肚台地。6 此台地7 形 狀為長方形,南起大肚溪北岸,北迄大甲溪南岸,長約 20 公里,平均 寬度 7 公里,作北北東至南南西的走向(參見:圖 2-3 大肚台地空照圖)。 4 林朝棨,《台灣省通志.土地志.地理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年,頁 258-259。 5 林于煒主撰,《烏日鄉志.地理篇》,台中:烏日鄉公所,2005 年,頁 14。 6 同註 5。 7 大肚台地在台中盆地西北側,古名橫岡前人從大肚溪南岸遠望大肚台地,山地丘陵形似人 橫 躺之狀故名橫岡。

(30)

8 除了西北側成功嶺地勢較高之外,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度在 250 公尺以下,大部份地區的相對高度皆在 50 公尺以下,故鄉內多處地名 如烏日、湖日、溪心埧、溪尾、石螺潭…等,皆反映了本鄉處河流匯集 特有的自然地形特色。 圖 2-3 大肚台地空照圖 資料來源:大肚台地研究 http://www.scjh.tcc.edu.tw/datu/11-7.html#p3 本鄉處烏溪(大肚溪中游)、貓羅溪、筏子溪三溪的匯流口處,自 古舟楫往返,為重要的河運要津。9 雍正元年彰化設縣治後,烏日與彰 化的關係密切,可謂是彰化的「郊區」。而今日正處於台中市與彰化市 的交界處,成為兩地聯絡交通之匯集點,再加上台中都會區的影響,變 成台中市的「郊區」。10

第二節 先住民的社會概況與地權的演變

烏日鄉在漢人未入墾前,即為平埔族的貓霧捒族(Babuza)、拍瀑 8 根據「台灣山岳一覽表」的記載,大肚山有兩座,一座位於台中市與沙鹿、大雅交界處,標高 310 公尺,是台地的最高點。另一座位於台中市與大肚山的交界上, 標高 294 公尺。 9 周璽,《彰化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56 種,1962 年,頁 52:「柴 坑仔渡(今彰化市國聖里),一名林仔潭渡,在茄滑溪之下,北為朥胥(今烏日鄉榮泉村), 南為柴坑仔,彰、拺(今台中市南屯區一帶)往來要津。」 10 同註 5,頁 5-6。

(31)

拉族(Papora)、洪雅族(Hoanya)和巴則海族(Pazeh)四族接壤活動的區域。 11 雖然在近四百年前,此區域已經是平埔族活躍之地,但由於下馬厝考 古遺址的出土,更可以證明早在 4500 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便 有人類在此地居住與活動。12 一、平埔族社會的生活模式與地權結構的演變 台灣在漢移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等移入之前,島上已 住有平埔族人與高山族人,他們以打獵及漁撈的的生活方式活躍次此 處。但近四百年來這樣的生活模式已受到侵擾,使得這島上的原住民 成為弱勢族群,逐漸被驅逐至高山區,或被漢文化所同化,致使其原 本的生活習俗消失殆盡。在這樣的變遷中,以下將探討居住於本鄉平 埔族其社會的生活模式及地權觀念的轉變。 (一)社會的生活模式 在本鄉的自然環境具有河流、平原、台地等優越的地形,自古便有 人類在此區域活動。1902 年及 1911 年日本人森丑之助在位於今日本鄉 境域內的朥 莊及烏日莊分別發現考古遺址,另外,1939 年(昭和 14 年)金關丈夫、國分直一也在本鄉三和村發現下馬厝遺址。從出土的陶 器、石器等器具,可以發現本鄉在距今 4500-3500 年間的新石器時代中 期,便有人類的活動13 。由出土器物的特徵來推算,是屬於牛罵頭文化 時期,它具有較發達的農業,會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此外還兼漁撈和 狩獵,同時發展出較大面積的聚落14 。 在台灣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發展中,接續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罵頭 文化之後,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營埔文化,約在距今 3500-2000 年 11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地域內的平埔社群關係〉《台灣文獻》53 卷 3 期,2002 年, 頁 126。 12 劉益昌,《台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年,頁 30-35。 13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著,譚繼山翻譯,《台灣考古誌》,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 年,頁 103-316。 14 由出土的稻殼和收穫穀類作物用的石刀和大量的石簇、網墜等漁獵工具,及大面積的遺址, 間接證明生產型態可能以農耕為主,並兼行漁撈和狩獵,此外也發展出大型的聚落。而種植 稻米也說明這個文化的農業發達。劉益昌,《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 化》,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年,頁 72-77。

(32)

圖2-4 清代大安、大肚兩溪間平埔族群分佈圖 資料來源: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台灣岸裡地 域為例〉,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1994 年,頁 47。台 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間,此時期已進入了農村生活。接著是金屬器與金石器並用的番仔園文 化時代,此時期的人們已分佈到不同生態區位,且能適應多元化生活模 式,並出現部落聯盟,一直延續到近代。15 直到四百年前荷蘭人統治台灣,自宜蘭、台北,南至屏東丘陵、平 原地區都有居住所謂「平埔族」人。日治時期,便有不少學者對平埔族 做深入研究,並將其不同生活方式、語言分成不同的族別。 烏日地區是平 埔族貓霧捒族 (Babuza)、拍瀑拉 族(Papora)、洪雅 族(Hoanya)和巴則 海族(Pazeh)四族接 壤之埔地,族群互動 頻繁。貓霧捒族之主 要聚落為「貓霧捒 社」,大致位於本鄉 西北之北半部;拍瀑 拉族之主要聚落為 「大肚南社」,大致 位於本鄉西北之南 半部;洪雅族之主 要聚落為「貓羅 社」、「萬斗六社」,大致位於本鄉南部;巴則海族之聚落雖較不明顯, 不過本鄉北部為其散居或活動範圍,殆無疑誤(如圖 2--4)。16 在此區域的先住民社會生活方式深受自然環境所影響,以就地取 15 劉益昌,《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年,頁 78-107。 16 廖美珠主撰,《烏日鄉志.歷史篇》,台中:烏日鄉公所,2004 年,頁 10-11。

(33)

材來因應自然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特有的生活模式。在 1773 年(乾隆 38 年)朱景英撰《海東札記》〈卷四-記社屬〉17 中有記載其住屋形式,是 為了遷就潮濕多雨的氣候,將房屋挑高,屋頂的斜度很大以便排水。 且家人都居住一起,依男女同室分榻而眠,但經濟較佳者居屋的格局 較為講究。然而在此區域的先住民的住屋因族別不同而稍有差異,在 1736 年(乾隆元年)黃叔璥撰《臺海使槎錄》中有記載: 「大肚諸社屋,以木為梁,編竹為牆,狀如覆舟;體制與各社相 似。貓霧捒諸社,鑿山為壁,壁前用木為屏,覆以茅草,零星錯 落,高不盈丈,門戶出入,俯首而行;屋式迴不同外社。」18 另外,也有記載其經濟活動的方式: 「種圃為田,收穫早稻,菽麻、梁黍、藷芋之屬亦廣植焉。獵則 削竹為弓,無弰背,纏以藤,苧繩絃之,漬以鹿血,細篠為矢, 錐鏃雞翎,直弓卓地,控弦而射,百不失一。佩刀尺許,圓銳不 一,函以木室;障以木楯,高三尺餘,闊二尺,繪雲鳥焉。鏢桿 長五尺許,鋒長二尺許,有雙鉤,長繩繫之。遇野獸,一發即及, 雖奔逸,繩挂於樹,終就獲焉。」19 從上文的敘述中可以了解,雖有農耕但其經濟活動仍是以漁撈狩獵 為主,而狩獵主要是捕鹿。獵捕的技術很好,使用的刀箭等工具在製作 上是有特別設計的,以方便獵捕動物;此外兼有粗放農業為輔。另外在 《諸羅縣志》20 中也有更詳細記載,知道他們的農業生產是以刀耕火種 17 朱景英,《海東札記》,卷四記社屬,台北:台灣文獻叢刊,1958 年,頁 58-59:「居處築土為 基,架竹為梁,復編竹結椽桷為蓋,各一大扇。植柱上梁畢,眾共擎蓋以升,編茅以覆。各 築一室,合社之眾助之。」「狀如覆舟,前後疏通,男女長幼,異榻而同室。今則殷富者棟 牖堂寢,宛然民舍矣。週屋多植藤竹果木,望之翠蔭如圖畫。」。 18 黃叔璥撰《臺海使槎錄》,卷六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八,台北:台灣文獻叢刊第 4 種,1957 年,頁 124。 19 註 18,頁 59-61。 20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番俗/雜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 第 141 種,1962 年,頁 165、174:「種禾於園.種之法,先於秋八、九月誅茅,平覆其埔; 使草不沾露,自枯而朽,土鬆且肥,俟明歲三、四月而播.場功畢,仍荒其地;隔年再種, 法如之.禾秸高而柔,慮為風雨摧折,雜植薏苡.薏秸粗梗又差高於禾,如藩籬然.一畦之 中,兩種並穫.」「番社歲久或以為不利,則更擇地而立新社以居.將立社,先除草栽竹,開 附近草地為田園.竹既茂,乃伐木誅茅.室成而徙。」。

(34)

方式種植農作物,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這種耕種方式的土地利 用是很有限,是屬於粗放農業並有輪耕休田的制度,比起漢人精緻農耕 方式相差很大。在這樣的生產及生活方式,使得一個部落裡不能居住很 多人,並且需要經常遷移以覓肥沃的土地來耕種,所以在本鄉的區域裡 有著許多不同族群的平埔族,致使不易明確劃定出他們的位置及範圍。 綜合上述,平埔族社會的經濟活動尚處在自給自足、粗放農耕、漁 撈狩獵等的維生經濟階段的生活模式,這種社會生活方式是缺乏積蓄和 地權的觀念,以致於農業的生產力低落。雖然對土地已有若干的開發, 但對於土地利用是甚為有限。所以造成地廣人稀,每個聚落的戶數很 少,並且會經常遷徙,這也成為日後與漢人競爭中的一大致命傷。 (二)地權結構的演變 1、地權的形成 在大陸漢人移住之前的平埔族,其地權概念的形成與結構變化的 過程,以氏族共有制及私有地權概念逐漸興起的演變來說明。 (1)平埔族的氏族共有制 在漢人移入之前,台灣的平埔族處在地曠人稀的環境,男子狩獵、 女子耕稼,從事粗放原始的生產方式。在「新竹縣志初稿」有敘述21 , 人人都可以自由的選擇肥沃的土地耕作;當土地顯得貧瘠時,便轉移 地方再重新整地耕種,屬刀耕火種的模式。地權是屬於氏族所共有的, 他們其對土地私有、土地利用的概念很薄弱,認為不需擁有土地。 然而基於這樣原始社會的生活模式,氏族便成為社會構成的基本 單位,形成共同經濟的生活模式來生存。土地是氏族所共同使用,所 有權是屬於氏族全體,而氏族中的成員只能擁有土地的領用權利。氏 21 鄧傳安《新竹縣志初稿》,卷六/文徵/番俗近古說,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 文獻叢刊第 61 種,1962 年,頁 226:「「生番人稀土曠,地無此疆彼界.但就居之所近, 隨意樹藝,不深耕、不灌溉,薄殖薄收,餘糧已不勝食.積粟無糶無糴;其所恃以與社丁 互市,乃射獵所得之皮革、骨角、毛羽及山中諸藥物取之而不盡者.既無貧之足憂,又何 富之可羨?非所謂富貴不相耀歟!」。

(35)

族成員中只要互不妨礙,都可以共有使用土地的一部份,進行狩獵、 開墾山林原野、開闢道路、伐木、築屋,及採集其他天然資源。但是 在農閒時,土地又歸共同管理。 (2)私有地權概念的萌芽 平埔族的社會是以氏族為主,而土地的所有權的形成與血緣關係 不大,而是在同一祖先的信念下所組成一個共祭團體的經濟型態,之 後逐漸發展出以氏族共有為主的地權關係。22 當生產型態隨著時間的推 移而有所改變時,便由漁獵採集模式轉成農耕種植的型態,使得人與 土地利用的關係逐漸變得密切;由移動不定的生活形態,轉變成定居 於一定的土地上,而形成有組織的聚落。此時逐漸改變原有的共有地 權的地權模式,形成分割氏族土地的私有地權。 在農耕未發生之前,平埔族的生活是屬於原始共同體,不論經濟 活動、生產勞動、土地所有權都是共有共享;土地視為領域,不屬於 財產的性質,是漁獵、採集食物來源的場域,故共同所有與共同分配。 當生產力與勞動型態不同時,便改變土地的使用方式與權利;氏族中 的一家族因農耕所需,便會一時的佔有土地,直至地力盡失而休耕, 家族佔有土地的權利亦隨之消失。23 2、平埔族地權的轉移 (1)台灣土地初期的開拓 歷經時勢的轉變,早在十六世紀初期,台灣便有閩粵的漢移民逐 漸入墾,使得平埔族原有的社會逐步受到衝擊、瓦解,不但改變原有 的生活模式、經濟架構,更改變了對土地所有權的概念與使用方式。 從史書的記載中,早在隋、唐、宋朝時期就有大陸人民與澎湖有 22 陳正茂,《台灣經濟發展史》,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2003 年,頁 5。 23 同註 22。

(36)

所往來。直至十六世紀初期有倭寇的侵襲,才開始有了漢移民至台灣 本島墾殖。在西元 1560 年代,以海上冒險集團「流寇」林道乾為首, 盤據於台灣北部、中部、南部的海邊各個據點24 ;但真正有招民渡海來 台開墾荒地,主要是在西元 1621 年明末天啟年間,顏思齊、鄭芝龍為 首,以台灣笨港為據點修築要塞,綏撫土著,一方面耕種狩獵、操練 兵馬,另一方面搶奪閩粵沿海。直至鄭芝龍時以有組織的方式,由所 謂「十寨」25 的據點向外擴展,積極獎勵開墾,因此漢人逐步由沿海向 內陸遷移,進行土地拓墾。 (2)地權外流的問題 雖然台灣早被中國人所發現,但對此地的原住民恬靜無為的生活 未有影響;直至在十五、十六世紀時,才為日本倭寇與中國海盜所騷 擾,並作為其暫時棲息之據點以進行掠奪的行徑。至明朝中葉以後大 陸亂事頻頻、人口飽和,漢人為了躲避災難與謀求棲身之地,便陸續 遷移來台,由台灣打狗、鳳山、台南附近漸次北移。在這樣的變動中, 造成原住民的社會生活受到干擾,漸次迫使他們拋棄原有的領域而另 尋新的場域。 台灣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豐腴且地廣人稀的土地受到覬覦, 使得漢移民與外來者有了進一步的野心,侵入此地開闢土地、發展農 業、掠奪資源,致台灣陸續受到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日本等 外來政權的統治。面臨這樣的演變,促使平埔族的地權逐漸外流,成 為台灣的弱勢族群並逐漸被同化。 24 吳田泉,《台灣農業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年,頁 149-155:「流寇」 林道乾的據點遍佈在台灣的萬里鄉野柳,通霄鎮吞霄社,苑裡鎮苑裡社、房裡社、貓盂社, 大安鄉海翁社,外埔鄉大甲東社,大甲鎮大甲西社、雙寮社、日南社,水上鄉大奎壁劈破 甕,台南鹿耳門,鼓山區打鼓,屏東市打猴林,蘇澳鎮蘇澳。 25 同註 5,頁 148:「十寨」是指笨港(北港鎮)、鹿仔港(鹿草鄉)、龜佛山(鹿草鄉)、南 勢竹(義竹鄉)、井水港(鹽水鎮)、龍仔港、大坵田(布袋鎮)、北新(太保鄉)、大小槺 榔(朴子鎮)、土獅仔(六腳鄉)等地。

(37)

二、荷據時期的殖民政策與地權結構的演變 (一)殖民政策的演變 1624 年荷蘭佔領台灣做為貿易轉運地,又於 1642 年由台南北上驅 逐了佔據北台灣基隆、淡水一帶的西班牙人。在此階段從大肚溪以北到 淡水河以南的中北部區域,仍是荷蘭當局政令所不及之處;因其間分布 著許多原住民部落,有些是屬於獨立的聚落,是由部落首領所統治。26 1、大規模用兵以武力鎮壓 當荷蘭人佔領台灣初期的十餘年間,其勢力範圍僅限於大員一帶, 之後便逐步向南部、中部、北部和東部擴展。所以在 1641 年以後,荷 蘭人在台灣的統治有明顯強化的趨勢,一方面大規模用兵,另一方面在 武力鎮壓的同時建立一套統治的制度。荷蘭人擴張的軍事活動可以分為 三個階段:(1)1635 年至 1636 年,向南部擴張討伐麻豆等社,與其結 盟的村落有 57 個;(2)1641 年至 1642 年,討伐中部的法沃蘭人(Favorlang) 和 Davole 人,東部大巴六九人(Tamm aloccau),以及攻佔雞籠驅逐西 班牙人;(3)1644 年至 1645 年,為奠定其在台灣的勢力範圍,反覆掃 蕩北部、中部和東部。27 其中對中部較有影響,且有紀錄的戰役應屬 1644 年至 1945 年的軍 事掃蕩行動。28 1644 年荷屬東印度公司為開通淡水至安平的道路,在途 中以武力迫使 Camcam(大約今桃園崁頂一帶)的 7 個村落臣服。1945 年再派員為了開通台南至基隆、淡水北部台灣的道路,征服了台南至淡 水間 13 個殘存的反抗勢力的各村社,及以 Quataongh 為首長所統治下的 15 個至 18 個村落也屈服歸順荷蘭。29 此趟開通了南北通路,並將西部平 26 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二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年,頁 391。「(1644 年 4 月)…據上述海盗言:倍德雷姆(Betgirem)與淡水之間尚有二十二個村落,其中十八個 村落由頭人柯達王(Quataongh)統治,其他各村則獨立。該地方有道路及河數條,在北季節 風期雖可航行,而南季節風期則不能利用航行。」 27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年,頁 77-91。 28 同註 27,頁 77-91 當年的 9 月,荷屬東印度公司派 Boon 大尉遠征基隆、淡水一帶。以征服燒 毀方式逼迫基隆 44 個原住民村社歸服納貢,並在淡水以南燒毀 Passoua 社。 29 同註 26,頁 417。而根據翁佳音在〈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頁 177-179:「以 1645 年《台灣城日記》載,可見 Quataongh 王統轄的十五個村社名;然而,根

數據

圖 2-2    大肚溪流域水系圖    資料來源:作者繪製 境內匯集與沖積,是屬於四世紀現代沖積層的演海平原區。在地形上多以海岸台地、河階台地和沖積平原出現。北部主要為烏溪沖積平原,東園村以南多屬貓羅溪沖積平原(大肚溪流域水系,請參見:圖 2-2),4地勢較低且平坦,各河邊都建有堤防以防水患。5雖因地質差異,使得大里溪的南北區域,分別為粘板岩石灰性新沖積土、砂質岩新沖積土及砂頁岩老沖積土,但受到高度的影響,沖積土壤的排水程度多為不良或不完全。                             僅有西
圖 2-4  清代大安、大肚兩溪間平埔族群分佈圖 資料來源: 施添福,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台灣岸裡地 域為例〉,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1994 年,頁 47。台 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間,此時期已進入了農村生活。接著是金屬器與金石器並用的番仔園文化時代,此時期的人們已分佈到不同生態區位,且能適應多元化生活模式,並出現部落聯盟,一直延續到近代。15直到四百年前荷蘭人統治台灣,自宜蘭、台北,南至屏東丘陵、平原地區都有居住所謂「平埔族」人。日治時期,便有不少學者對平埔族做深入研究,
圖 2-5  荷鄭時期開墾區域分佈圖 資料來源: 周文憲, 《台灣經濟史》頁 175,1980。台 北:台灣開明書店。  北迄嘉義,雲林、彰化、埔里社、苗栗、淡水、基隆等地。 58 從圖 2-5 荷鄭時期開墾區域分佈圖可以看出來,明鄭時期的開墾範圍極少,中部地區更是稀少。明永曆 18 年(1664 年)大肚社番亂擴及 本鄉的學田、榮泉、三和等三村,事後鄭軍便在此區進行軍事屯墾,並在貓霧捒社(今日台中南屯區及本鄉學田村的一部分)紮營,而與岸裡內山諸社相拒於二里許外之竹圍處。59當時漢人已從彰化平原進入烏日 地
圖 2-6:日治時期烏日庄聚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台灣堡圖(十九、二十、  二十 三、二十四號)》;泰山大太郎原著。 表 2-5:清領時期烏日移民入墾一覽表 編號 入墾年代 入墾者籍貫、姓名 1 康熙末年 漳州南靖縣人魏文仲 2 雍正 11 年 漳州平和縣人楊秦盛 3 雍正年間 漳州平和縣人藍天秀、張嗣微、楊舜 4 乾隆初葉 董顯謨入墾,築王田圳、九張犁圳 5 乾隆 11 年 漳州平和縣人林勤樸 6 乾隆中葉 漳州平和縣人黃忠 7 乾隆年間 惠州陸豐縣人邱萬 8 乾隆末年 漳州平和縣人楊鼎 資料來源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SECG) is prepared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 to advise secondary schools on how to sustain the Learning to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