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1 結論

隨著時間及人類的活動,物質的使用開始有了變化,石化燃料給予更便利的能源 與動力,但也對環境造成汙染,因此全球氣候開始驟變,地球環境受到氣候變化而有 所改變,從 2007 年的 AR4 及 2013 年的 AR5 評估報告中,可以看到海平面上升多了 22 公分,升溫多了將近 1 度,這樣的環境變化將有可能造成我們糧食短缺、無水資 源可利用,因此永續發展的理念興起,人類不再只是追求生活及生產。生態的保存逐 漸被重視,因此建築、能源等相關影響因素開始被重視與改善。

本研究分析不同氣候區建築設計手法,發現有些地區氣候的建築設計手法適用於 台灣,像是低緯度氣候區的熱帶乾溼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中緯度氣候區的副熱帶季 風氣候…等等。因為氣候略為相近,所以分析出這些建築手法可以供台灣建築做參考.

而且從氣候變遷影響環境改變與居住意識抬頭,生態建築概念漸趨重要!所以本研究 著重於分析生態建築設計手法,從歸納的三個手法去探討現有的建築案例,在這些建 築案例中有許多獲得指標認證的現代建築,因此想了解現今綠建築指標與生態建築設 計手法的相關性,我們參考了 LEED、SBTool 及 EEWH 等評估指標,並且分析這些指標 所相應的相關設計手法,發現這些指標的建立概念相近,但細部指標的規範可能因地 域而造成差異,在建築的設計上所要注意的要點也有所差別,就以能源消耗來說,美 國的能源消耗多著重於暖氣的使用,台灣則是冷氣,因此要達到節約能源的指標,美 國在建築設計上就需要注意保暖,台灣的建築設計則要注意通風,因氣候差異所以建 築設計的重點也有所不同。而研究中我選擇 EEWH 作為分析手法的依據,分析台灣的 指標與設計手法,可以歸納出以下的結果:

圖 4.1 評估指標與設計手法歸類結果

68

69

光的作用。

以台灣的氣候來說,太陽能板的設置是相當有優勢的,特別是充滿豔陽的南部地 區。建築綠化應因當地氣候來挑選適當的植栽種類,並且建立完善的後續養護措施,

植栽能長久的存活才能達到永續。因此高雄厝所設立的景觀陽台規範,應嚴謹的監督 使用者對植栽的養護。台灣政府重視氣候環境是件良好的事情,但不該侷限建築設計,

應該思考更多的後續問題,而不是一昧的仿造,在台灣的民眾對生態意識尚未清楚時,

我們該做的不能只是在建築設計上的改變,教育及認知也該有所著墨。當大眾開始理 解相關事宜,建築設計手法的改變才能被接受,對於植栽的人員養護措施就能更有效 的推行。

4.2 建議事項

1.政府在效仿國外的相關建築設計手法,應思考此手法應用於台灣的理想程度,並重 視台灣民眾對手法的接受程度。台灣對於生態環境應在教育部分更加推廣,而非單一 著重於建築的設計。

2.對於綠化設計應有個良好的管理維護,或許能參考日本的實驗住宅 NEXT21 的管理 方式,每一戶住家都需要照護植栽,並且標示該植栽的品種,在一定的時間會有相關 人員來檢視勘查,藉此幫助植栽能妥善的受到照護以達到永續的理念。

3.台灣應檢視過去的建築設計有何問題,對此進行改善,並且在新建的建築物中,有 更多不一樣的設計方式,在材料的應用也有更多選擇。台灣對於 BIPV 這項建築材料 的應用較無推行,後續研究能針對這區塊去做更詳盡的分析探討。

70

參考文獻

1. 張珩、林憲德,2000 年,〈國外綠建築技術之比較研究-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探 討〉,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 王松永,2005 年 5 月,第 389 期,《科學發展》20~27 頁 3. 林憲德,2008 年,《綠色建築》

4. 顧洋,2009 年,各國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簡介

5. 內政部建研所,2009 年,BIPV 建材一體型太陽光電系統應用研究 6. 林憲德,2010 年,《綠色魔法學校:傻瓜兵團打造零碳綠建築》

7. 孫志鴻,2011 年,科學研習月刊45-4 8. 陳柳欽,2011 年,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9. 劉庭芬、陳清楠,2011 年 10 月,國內外綠建築評估系統比較,第 113 期,《中 興工程》87~94 頁

10. 林俊興,2012 年 7 月,氣候變遷下建築領域調適新思維,台灣建築會刊 11. 林江財,2012 年,太陽光電與建築的結合應用與發展

12. 王漢國,2014 年,對聯合國 IPCC《第五次氣候評估報告》之解析與省思 13. 徐旭誠,2015 年,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規劃與落實機制

14. 江軍、林巧文,2016 年,《LEED GREEN ASSOCIATE 綠建築認證》

15.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6 年,《中國對應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16. 郭飛,2017 年,《可持續建築的理論與技術》

17. 鍾國輝,2010 年,我們當前所認識的氣候變遷

相關論文:

1. 張桂鳳,2009 年,《永續環境評估系統運用於台灣地區建築物性能評估之研 究》,成大博論

2. 廖怜雅,2009 年,《台灣地區應用 SBTool 評估之適用性-以 EEWH 合格及以上住 宅為例》,成大碩論

3. 張麗君、袁逸倩,2010 年,《關於生態建築設計方法初探》,工程建築論文 4. 梁新艷,2010 年,《生態建築 和諧之居》,工程建築論文

5. 劉昕月,2012 年,《低碳時代的生態木構住宅》,高大碩論

71

參考網站:

1.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2.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 中央氣象局

4. 綠建築示範資訊官網

5. 綠色貿易資訊網,2013 年,歐洲第一的六星綠建築-Council House 2 6. 永續 LOHAS 綠色園區

7. 準建築人手札 8. Archdaily

9. 推動高雄厝資訊網

其他刊物:

1. 天下雜誌:借鏡日本 台灣環境的未來 特刊,2011 年 03 月 18 日 2. 《遠見雜誌》,2010 年 2 月號 第 284 期

3. 明日誌:沙漠中入眠,體驗埃及生活及生態旅店,2013 年 9 月 30 號

在文檔中 生態建築設計手法之研究 (頁 79-8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