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評估案例的選擇

在文檔中 生態建築設計手法之研究 (頁 41-52)

第三章 設計手法的評估

3.1 評估案例的選擇

透過文獻中的三種設計手法來進行案例選擇,在風土、適宜技術及高技術中尋 找相應的案例來分析。文獻回顧中所提及的六個案例也會納入其中。手法隨時代的進 步也會有所進步,因此同一個建築設計裡可能並存著兩種或三種手法都使用。

1. 風土

風土建築可說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祖先為了順應自然條件(陽光、風、水、土)

所建造出來的。這種設計手法是依靠建築形式、空間布局和結構材料,且無仰賴耗能 設備,有效的利用氣候、地理環境條件,便能使空間達到舒適感。

位於印度的管式住宅,在不能使用空調的社會裡,成為一種節能手段。18.2m x 3.6m 的空間裡,配置了住宅所需要的空間。寬敞的室內空間,運用煙囪拔風的原理,

讓熱空氣順著頂棚上升,從頂部通風口排出,形成一種自然通風循環(圖 3.1.1)。同 屬熱帶氣候季風的越南,管式住宅是典型的住宅型式,窄寬與近深的大比例,使空氣 流動加速,加強通風效果,但近年來因應社會改變,住宅型式便層層疊起,樓梯設置 於中央,兩側為住房,因此光線較不佳以及濕度較高,但在越南城市生活的人民非常 習慣這樣的生活環境(圖 3.1.2)。此種窄長的建築設計,在建築基地面積較難取得的 日本也十分盛行。

3.1.1 印度管式住宅的通風原理 圖片來源:

http://bbs.zhulong.com/101010_group_2018 01/detail10002450http://bbs.zhulong.com/

101010_group_201801/detail10002450

3.1.2 越南管式住宅的通風設計 圖片來源:

https://www.archdaily.cn/cn/791274/3x1 0-house-ahl-architects-associates

30

傳統中東建築因為室外溫度高所以加厚牆對抗高溫,也因此無法透過小窗達到充 足的對流。捕風塔(Badgir)的設計,利用煙囪的浮力通風原理,來輔助空間的氣流 流通,這個系統構成一個天然的空調系統,如圖 3.1.3。中東傳統風塔(圖 3.1.4)

的建構是為了順應當地氣候,而捕風塔在現代建築也廣受運用,例如成大的綠色魔法 校園、墨爾本的Council House 2(CH2)。

3.1.3 捕風塔的通風原理及效用 圖片來源:《可持續建築的理論與技術》,P.6

3.1.4 中東傳統建築之捕風塔

圖片來源: 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centre for cultural understanding ;issue 33

3.1.5 中東傳統建築之捕風塔 圖片來源:http://www.kuris-reisen.de/dubai/dubai_11.html

印尼峇里島的綠色學校,一棟用竹和夯土所建造的建築,透過太陽能、水電渦能 的微水力發電來供應學校所需的電力,利用竹屑進行烹飪及熱水。螺旋式、無建造外 牆的設計,不僅能自然通風更能自然採光,如圖 3.1.6 至圖 3.1.8。在氣候濕熱的地 區,使用樹木、竹子和茅草的干欄式建築,此設計能有效調節氣候所帶來的潮濕,架 高的設計能避免蟲蛇入侵。蘇門答臘的馬鞍型屋頂民居,高坡度且兩側突起的屋頂曲 線利於排水,屋頂下的陰影為居民提供涼爽的居住空間(圖 3.1.9)。

31

3.1.6 Green School 立面圖 圖片來源:http://oikon.us/green-school-bali-architecture/

3.1.7 Green School 屋頂採光 圖片來源:http://oikon.us/green-school-bali-architecture/

3.1.8 Green School 立面外觀 圖片來源:http://oikon.us/green-school-bali-architecture/

3.1.9 蘇門答臘馬鞍行傳統民居 圖片來源:《可持續建築的理論與技術》

中國傳統形式的土窯洞是生土建築,有靠窯式及下沉式,黃土的直立性及保暖性 好,但此種建築較不耐雨淋,黃土高原為半濕潤半乾旱較少降雨的地區,窯洞的冬暖 夏涼呼應冬夏溫差大的氣候(圖 3.1.10 及圖 3.1.11)。處於沙漠中的埃及綠洲飯店,

毗鄰西瓦鹽湖,是西瓦古房舍所改建的,建材使用簡單的泥沙及西瓦湖鹽,透過各個 大小窗戶來捕捉微風,透過土牆吸收白天陽光的溫度,使空間保持涼爽,而夜晚氣溫 下降便輻射出熱能(圖 3.1.12 及圖 3.1.13)。

32 圖 3.1.10 靠崖式窯洞結構圖

圖片來源:《圖解中國民居》,P.34

圖 3.1.11 靠崖式窯洞外觀 圖片來源:《圖解中國民居》,P.34

3.1.12 綠洲飯店的整體配置圖 圖片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adr ere-amellal-eco-hotel-in-egypt-by-eqi/

3.1.13 綠洲飯店建築外觀 圖片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adr ere-amellal-eco-hotel-in-egypt-by-eqi/

2. 適宜技術

適宜技術是具有適宜性及普遍性的技術,並能根據環境不同而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當地資源結合適宜經濟,來達到可持續性發展。透過傳統技術改善、改革調整先進技 術及實驗研究的運用。

從捕風塔所運用的原理來做通風設計,而成大綠色魔法學校在中庭(圖 3.1.14)、 崇華廳(圖 3.1.15)及亞熱帶綠建築博物館均有此設計方法之應用,運用捕風塔的原 理搭配太陽能板的設置,太陽能板有效吸熱,使浮力通風能達到更高的效率。Council House 2(CH2)的通風設計運用了蟻丘及通風塔,自然風經由管道進入土堆底部,逐 漸變暖的空氣再經由通風塔排出,達到空氣自然對流(圖 3.1.16 及圖 3.1.17)。

33 3.1.14 中庭之浮力通風模擬

圖片來源:

http://www.msgt.org.tw/about.php?Type=38&me nu=about_class&pic_dir_list=1

3.1.15 中庭浮力通風塔

圖片來源:林憲德,綠色魔法學校:傻瓜兵團打 造零碳綠建築, 2010

3.1.16 崇華廳之浮力通風模擬 圖片來源:

http://www.msgt.org.tw/about.php?Type=38&me nu=about_class&pic_dir_list=1

3.1.17 崇華廳浮力通風塔 圖片來源:

http://www.peoplenews.tw/news/e12e0af6-53a6-46b8-91d1-de5b853244bf

3.1.18 CH2 之通風塔設計 圖片來源:

https://www.archdaily.com/395131/ch2-melbourne-city-council-house-2-designinc

3.1.19 CH2 之通風塔 圖片來源:

https://www.archdaily.com/395131/ch2-melbourne-city-council-house-2-designinc

太陽能的設計滿足建築自給自足的理念,能有效降低燃燒發電所帶來的汙染及耗

34

能。德國國會大廈的光電板總面積加起來有 300 平方公尺(圖 3.1.20),加州科學 館也在屋頂四周設置能供應館內 5-10%能源的太陽能板,西雅圖社區圖書館及上海世 博義大利館皆運用了 BIPV,將太陽能光伏材料與玻璃結合,不僅能採光又可提供建 築電力,高雄的世運會主場館在屋頂設置總體面積 84%的 BIPV,總年發電量可達 83-90 萬度電(圖 3.1.21)。

3.1.20 德國國會大廈太陽能系統 圖片來源:

http://www.ecohouse.org.tw/berlin/berlin.ph p

3.1.21 世運會主場館 BIPV 圖片來源:

http://www.taiwangbc.org.tw/tw/modules/news /article.php?storyid=109

3. 高技術

透過最新的高技術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營造舒適的建築環境,並運用系統有效 優化建築物理,以更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植栽導入建築設計使空調設備使用量降低,

進而減少能源的消耗。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總部大樓就運用了這 樣的設計手法,在超高層建築中融入植栽,四層樓高的綠帶空間圍繞著三角型的大樓,

以 12 層為一個單位(圖 3.1.22 及圖 3.1.23)。綠帶空間不僅能為辦公室提供綠的視 覺,在寒冬便能成為緩衝空間。

3.1.22 商業總部大樓空間配置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繪製

3.1.23 商業總部大樓辦公區與綠帶之剖面 圖片來源:本研究繪製

綠帶 主結構

綠帶 辦公區

35

運用屋頂綠化的手法,來達成隔熱降溫及有效利用雨水。西雅圖的 Ballard Branch Library 運用屋頂綠化來收集雨水且使土壤保水,可幫助建築減少熱吸收,

有效降低本身所帶的都市熱島效應,因此不需要太多水分及額外照顧,在管理上可以 減低成本,如圖 3.1.24 及 3.1.25。加州科學館運用 2.5 母的屋頂種植 200 多種的加 州植栽,不僅能保留雨水進行循環,還能為建築帶來隔熱效用(圖 3.1.26)。日本的 環境共生實驗住宅 NEXT21,ㄇ字型的建築設計讓住戶有更充足的採光及通風,屋頂、

走廊及陽台都設計綠化,以提高綠覆率及打造生物棲息環境,如圖 3.1.27 及 3.1.28。

此種設計方式在現代建築設計中非常常見,像是 TU Delft Library、成大的綠色魔 法學校、ACROS Fukuoka Prefectural …等建築皆有在屋頂運用植栽綠化手法。

3.1.25 Ballard Branch Library 屋頂綠化 圖片來源:http://greenworkshop.delta-foundation.org.tw/green_page.asp?id=429

3.1.24 Ballard Branch Library 爆炸詳圖 圖片來源:http://www.aiatopten.org/node/153

3.1.26 加州博物館屋頂綠化 圖片來源:

https://www.archdaily.com/6810/california-academy-of-sciences-renzo-piano

屋頂綠化及天窗

主結構:鋼構 輕量化木結構屋頂

結合太陽能薄膜 系統窗戶

室內空間設置

基地配置

36

3.1.27 NEXT21 之環境綠化與共生概念 圖片來源:

http://greenworkshop.delta-foundation.org.tw/green_page.asp?id=236

3.1.28 NEXT21 之環境綠化 圖片來源:

https://outformat.wordpress.com/2013/06/10/o penbuilding/

自然採光的手法可以有效減少電的使用,玻璃外牆採光的設計方式漸漸普遍,屋 頂採光的方式也逐漸出現。西雅圖社區圖書館就運用了屋頂的天窗使建築能自然採光,

照明設施的配置是為光線不足而設計,感應器的設計可記錄氣候變化,以便管理建築 物理狀態,如圖 3.1.29 及 3.1.30。加州科學館的 80 個天窗提供雨林所需的光,中央 庭園的玻璃天篷採集大量自然光,如圖 3.1.31-33。台夫特科技圖書館不僅透過玻璃 外牆採光,在屋頂中心設計了一個圓錐體,此設計為圖書館採集更多的光源(圖 3.1.34 及圖 3.1.35)。德國國會大廈運用玻璃圓頂來採集自然光,內部設計了一個貼 滿鏡子的圓錐形柱子,光線反射的效果成為會議廳的照明來源(圖 3.1.36 及圖 3.1.37)。上海世博義大利館使用了半透明混凝土,展現了不同透明度的漸變,混凝 土結合玻璃的新材料,能使空間自然採光(圖 3.1.38 及圖 3.1.39)。

3.1.29 Ballard Branch Library 屋頂天窗 圖片來源:

https://www.archdaily.com/100821/ballard- library-and-neighborhood-service-center-bohlin-cywinski-jackson

3.1.30 西雅圖社區圖書館屋頂天窗 圖片來源: 本研究繪製

37 3.1.31 加州博物館屋頂天窗

圖片來源:

https://archiscapes.wordpress.com/2014/11/1 5/renzo-piano-california-academy-of-science/

3.1.32 加州博物館屋頂天窗 圖片來源:

https://www.archdaily.com/6810/california-academy-of-sciences-renzo-piano

3.1.33 加州博物館剖面圖

圖片來源:https://www.archdaily.com/6810/california-academy-of-sciences-renzo-piano

3.1.34 台夫特科技大學圖書館內部採光 圖片來源:

http://weblog.library.tudelft.nl/en/2011/09 /06/tu-delft-library-klaar-voor-2011-2012/

3.1.35 台夫特科技大學圖書館剖面圖 圖片來源:

http://www.mecanoo.nl/Projects/project/27/L ibrary-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t=0

38 3.1.36 德國國會大廈圓頂

圖片來源:

https://www.archdaily.com/775601/ad- classics-new-german-parliament-reichstag-foster-plus-partners

3.1.37 台夫特科技大學圖書館內部採光 圖片來源:

https://www.archdaily.com/775601/ad- classics-new-german-parliament-reichstag-foster-plus-partners

3.1.38 透明混凝土其他應用 圖片來源:https://kaiak.tw/amazing- translucent-concrete-opens-a-new-world-of-architect-ideas/

3.1.39 海世博義大利館半透明混凝土 圖片來源:https://kaiak.tw/amazing- translucent-concrete-opens-a-new-world-of-architect-ideas/

運用設計方式讓建築達到自然通風,以有效減少空調使用降低耗能。在高層建築

運用設計方式讓建築達到自然通風,以有效減少空調使用降低耗能。在高層建築

在文檔中 生態建築設計手法之研究 (頁 41-5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