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反拍下壓球四種擊球動作中,直線切球為了穩定擊球時的角度,相對於其它三種擊 球技術,擊球點會比身體的重心還後面擊球。直線殺球、對角切球和對角殺球則因 為擊球角度和揮拍速度,擊球點會在身體前面擊球。

二、反拍擊對角球時,擊球需要更大的角度往對角揮擊,所以揮拍軌跡會從外側往內側 揮擊,以增加手腕伸展角度使擊球瞬間打到球的外側而擊出銳利的對角球。

三、反拍對角殺球靠著身體旋轉帶動,擊出球的飛行出速度比反拍直線殺球快。

41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露敏(2009)。羽球正拍與反拍發球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張家昌、林政宏、蕭智君(2004)。探討羽球後場正拍擊球動作協調型態。彰化師大體育 學報。

張少遜(2003)。高中羽球選手不同殺球動作之三維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昱達(2008)。主動及被動羽球殺球動作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楊昌展(2005)。大專甲組羽球選手正拍與反拍殺球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廖焜福、蔡慧敏、張淑貞、蕭瑞國(2006)。羽球運動握拍法之探討。亞東學報,26,325-330。

廖崑福(2002)。羽球運動。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廖偉成(2014)。羽球不同正拍切球動作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蔡雅詩(2008)。羽球正拍與反拍發球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蔡虔祿、黃長福、紀世清(1997)。我國甲組羽球選手四種正拍高手擊球動作之三度空間 生物力學分析,中華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2,189-200。

薛尹彰(2009)。羽球正拍網前擊球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42

英文部分

Huang, K. S., Huang, C. F., Chang, S. S. & Tsai, C. L. (2002). Kinetic Analysis of Three Different Badminton Backhand Overhead Strokes. Proceedings of X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200-203, Spain: Universidad de Extremadura.

Komi, Kaneko, M., and Auro, O. P. V. (1987). EMG activity of the leg extensor muscl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echanical efficiency in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exerc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 Medicine, 8, 22-29.

Lynn, M. S. (1996). Scientific rationale and physiologial basis for the use of closed kinetic chain exercise in the lower extremity. 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 5, 2-12.

Tsai, C. L. , Huang, C. F., & Jyh, S. C. (1997).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Badminton Forehand Overhead Strokes. XVI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chanics, 356, Tokyo.

Tsai, C. L., & Huang, C. F. (1996),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Badminton Forehand Smashes. The 1996 International Pre-Olympic Scientific Congress, p120.

Dallas, Texas.

Tsai, C. L., Huang, C. F., & Chang, S. S. (1998).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the Badminton Smash and Jump Smash Between Taiwan Elite and Collegiate Players.

Proceedings of the XV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259-262, Konstanz.

Tsai, C. L., Huang, C. F., Chang, S. S., & Lai, C. M. (2003). Biomechanical Analysis Between Badminton Standing Smash and Jumping Smash In the Different Target Setup.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chanics XIXth Congress, Book of Abstracts, 393, Dunedin.

Tsai, C. L., Huang, C. F., Lin, D. C., & Chang, S. S. (2000).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Upper Extremity in three Different Badminton Overhead Strokes. Proceedings of the XVI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831-834, Hong Kong.

43

附錄一 受試者同意書

您好:

本研究為碩士論文之實驗,所獲得的資料僅供研究之用,絕不外流。研究目的 主要探討羽球反拍切球與反拍殺球不同路線運動學參數的差異。依實驗研究規定及 保護受試者的健康與權益,研究者有責任將整個研究的過程向受試者告知,讓受試 者充分了解實驗流程,並隨時回答受試者的問題,且保護受試者實驗過程中的安全。

受試者在實驗過程若有任何不適,可以立刻要求終止實驗。若您願意參與本實驗,

請在同意書下方的簽名處簽名,及填寫聯絡資料,表示同意並遵守研究者所安排的 實驗內容。

論文題目:羽球後場反拍下壓球之運動學分析

指導教授:蔡虔祿教授

研究者:鄭任佑

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62 號

受試者簽名: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日期:中華民國___年__月__日

感謝您熱心配合,使本實驗可以順利進行,且對本研究貢獻良多,謝謝您。

44

附錄二 實驗受試者基本資料

論文名稱:羽球後場反拍下壓球之運動學分析

基本資料表

姓名 出生年月日

身高 就讀學校

體重 系所

年齡 慣用手

專長(單雙) 球齡

肢段參數

左側 肢段別 右側

腳長 膝寬 踝寬 手肘寬

腕寬 手掌厚 肩窩厚 髂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