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8-114)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本章節將就本研究之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一 一 一

一、 、 、 、 在 在 在 在「 「 「 「教學認知負荷 教學認知負荷 教學認知負荷」 教學認知負荷 」 」方面 」 方面 方面 方面

本研究認為中學教師在教學現場面對青春期的學生,突發狀況的確是層 出不窮,再加上原本的工作負荷就相當沉重,如此一來時間上的壓力更是讓教 學認知負荷雪上加霜,一旦認知負荷過重,勢必影響教學效能,造成教學品質 低落,影響所及是學生權益受損,更甚者將影響未來國家競爭力。

至於如何解決?本研究認為教師透過個人的專業成長,不論是參加各項研習 或者進一步進修,都可以讓教師們在工作之餘有所成長,眼界、心胸也勢必較 為開闊,在對學生問題的處理上,也將會以不同的角度與態度,而且教師在專 業上有所進步,直接效果將呈現在個人教學效能,如此便解決上述所提到的負 面效應。另外,藉著專業的成長,教師可以提升專業度,而且透過許多非正式 組織的經驗傳承,也可為新手教師提供相當大的助益,只要老師是既專業又極 富經驗,相信對於減輕教學負荷也是一帖良方,對於教學效能肯定也有所裨益。

二、 在 在 在 在「 「 「 「教師角色壓力 教師角色壓力 教師角色壓力」 教師角色壓力 」 」方面 」 方面 方面 方面

以當前社會狀況來說,中學教師壓力極大的部分來自社會輿論,由於社為 改革開放,台灣在政治、經濟可以說相當的自由開放,相對的要求:教育制度 的鬆綁、學生人權的重視、家長的參與權……,如此觀念確實是符合世界潮流,

世界各國也都如火如荼的在進行教育改革,然而台灣社會的期待往往是矛盾 的,一方面期待學生能知書達禮,但對於教師的賦權卻又不足,再加上傳播媒 體的推波助瀾,導致教師形象江河日下,殊不知如果家長不能與老師配合,聰 明的孩子們便會替自己找理由來規避責任,所以本研究遂將社會期待列為造成 教師角色壓力來源之一。

再則,社會變遷快速,傳統大家庭瓦解,早年那種親戚鄰居一起看顧孩子 的情況已不復見,取而代之以核心家庭為主,但是核心家庭往往也都是雙薪家 庭,在父母都忙碌的情形下孩子很容易疏於照顧,若是再嚴重一點,所謂的隔 代家庭,更是問題學生的來源,一方面爺爺奶奶疼愛孫子捨不得管教,二方面 祖父母在學識或觀念上也較跟不上時代,代溝於是產生,如此環境下的學生發 生偏差行為的比較就偏高,在家庭功能不彰的情況下,似乎教養責任就回到老 師身上,所以教師在角色上的壓力有就隨之增加。

除了上述兩項角色壓力來源,教師本身工作上的負荷即是壓力之一,在此 角色壓力下,本研究認為教師可藉著情緒管理能力中的自我激勵來進行紓壓。

教師在面臨角色壓力,首要認清自己的定位,確立自身的教師哲學,回溯剛投 入教育實的初衷,得當時的熱情與抱負,時時激勵自己,就算大環境不佳,學 生家庭背景複雜,很多事情似乎只靠教育是無法改變,但只要謹記,身為教師 便是為國育才,盡力去教、努力去灌溉,凡事盡其在我,改變絕非一朝一夕,

但記住孩子的心最柔軟,自己是何其幸運能在孩子尚能改變前給予一點感動、

想法,或許看不到他們心中的樹苗長大,但至少已在孩子心中植下樹根,這份 工作是很值得珍惜與驕傲的。如此一來,教師角色或許帶來許多壓力,但也帶 來許多希望。

三、 在 在 在 在「 「 「 「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能力 」 」方面 」 方面 方面 方面

首要學會覺察個人情緒,對自己的情緒要相當敏銳,一旦能清楚覺察個人 情緒,便能掌控情緒,而非被情緒淹沒,例如:教師要清楚知道自己老是被何 種情況激怒,一旦遇到相同情境,便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要發怒,如果發怒了就 無法理性處理學生問題。再來便是學著調整情緒,就上例而言,當老師以察覺 自己呈現憤怒情緒下,除了告訴自己不要陷入情緒漩渦外,另外要更積極告訴 自己要理性,學生不是故意惹自己生氣,試著深呼吸調整自己憤怒的情緒,等 心情平靜後再將自己生氣的原因,理性有條理的闡述給學生,讓學生明白犯錯

的原因,而非使學生恐懼。最後別忘時時自我勉勵,如此一來,勢必是個理性 又具備情緒管理能力的教師,這樣的教師,不止師生關係能有所提升,相信親 師關係、與同事的關係……,各項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也隨之增強,相信在職場 上的滿意度便能提高,各項社會支持也能有所增強。

四 四 四

四、 、 、 、 在 在 在 在「 「 「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 」 」方面 」 方面 方面 方面

教師工作主要是面對「人」,所以人際關係相當重要,而此部分就牽涉到 社會支持,教師在學校除了個人專業之外,經驗的累積也是相當重要,除了藉 由時間慢慢整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外,藉由教師間非正式組織的經驗交 流,也是獲得的經驗的很好方法,一旦擁有堅實的社會支持,遇到問題資深教 師可供詢問,遇到挫折亦有同事給予安慰與支持……,無怪乎許多學者都肯定 社會支持較高的教師,有較佳的教學效能(邱仁和,2005;陳宇杉,2004;Kruger, 1997),如此一來在職場上定能游刃有餘,滿意度一定有所提升,進一步減輕倦 怠感。

五 五 五

五、 、 、 、 在 在 在 在「 「 「 「工作滿意度 工作滿意度 工作滿意度」 工作滿意度 」 」方面 」 方面 方面 方面

在探討兩項工作壓力來源,並提出兩項減輕工作壓力的方法,最終便是希 望能提升工作滿意度,教師工作壓力一旦降低,工作滿意度是必提升,而堅實 的社會支持,帶來安全感與較佳的工作成效,對工作滿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 升,至於個人教學經驗與專業度,能讓教師在處理突發狀況時能得心應手,並 縮短處理時間,減輕時間壓力,對滿意度也有幫助,另外,成就感與情緒管理 能力對工作滿意度的提升更是不需贅述了。

六 六 六

六、 、 、 、 教師工作壓力因果迴路總圖 教師工作壓力因果迴路總圖 教師工作壓力因果迴路總圖 教師工作壓力因果迴路總圖

以教師工作壓力為中心,本研究提出兩項來源與兩項解決的方法,並將 工作壓力導向工作滿意度的終點。

整個迴路圖先將眾多的教師工作壓力作分類,將其影響因子的直接、間接 關係作分層,找出兩大源頭:教學認知負荷與教師角色壓力,而本研究一開始

便強調,此壓力模式並非要呈現教師是高壓力工作,而是要替在職場上的教師 們提供一個減輕壓力的模式,於是本研究在參酌各項研究後找出:情緒管理能 力與社會支持兩項,作為本模式的兩項負向來源,藉以平衡整個教師工作壓力,

最終導向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的關係,實則是因為:唯有能從工作中獲得滿 足,才能保持源源不絕的動力繼續為工作努力付出,而不被工作壓力所擊垮走 向離職的道路。這樣的結果才是本研究的最終目的。

第二節建議 第二節建議 第二節建議 第二節建議

本節之研究,係依據上述研究發現及結論,分成三方面提出建議,以供國 中教師、學校行政單位或未來研究人員之參考,進而促進教師壓力疏導之實現。

一 一 一

一、 、 、 、對國中教師的建議 對國中教師的建議 對國中教師的建議 對國中教師的建議

(一

一 一 一)自我心態調整及尋求資源以轉化角色模糊問題 自我心態調整及尋求資源以轉化角色模糊問題 自我心態調整及尋求資源以轉化角色模糊問題 自我心態調整及尋求資源以轉化角色模糊問題

國中教師的角色要求或期望在教育現場被要求不清楚的狀況下,會造成自 己身處環境的工作困惑和混淆,因此,教師角色模糊也就較為高。所以,可從 以下兩方面著手:

1.積極參與校外自發性調適課程

國中教師在教師專業研習進修活動中可多自我學習教師個人角色調整或瞭 解社會期望,使教師能對自己的工作環境產生明確性與穩定性,而貢獻教師的 專業工作能力。

2.加強自己本身充分了解教師角色的本位

由於大部份教師都忙於現場教學活動中,鮮少有機會主動注意政策修訂、

增訂條文法規、努力衝刺學測分數等。因此,可多參與講座、讀書會分享、研 習課程或進修管道等,讓自己更清楚教師的工作範圍與福利,藉機讓更多的教 師瞭解權利與義務,也降低在學校裡服務的教師的角色模糊問題。

(二

二 二 二)養成正向習慣思考模式 養成正向習慣思考模式 養成正向習慣思考模式 養成正向習慣思考模式, , , , 以抒發負面情緒 以抒發負面情緒 以抒發負面情緒 以抒發負面情緒

國中教師的情緒管理能力可預測教師效能,當教師能正確表達與調適自己 的情緒時,實現教師效能機會愈高。在未來的進修活動及內容中,可著重於自 己情緒管理能力,如此才能配合教師教學實際狀況與需求,使在推動教學效能 上能作改進與調整,進而減輕學認知負荷。當教師能運用任何媒介,根據情境 作適當情緒表達與調適自己必能協助學生互相幫忙、解決家長的困擾、增進校 務推行及端正社會大眾的理念,並樂於繼續從事教育計畫或教學參與,使得教 師在實際教學時,能有效率地展現更專業的教師形象。因此,建議從以下幾方 面著手:

1.積極參加情緒調適、表達課程

參與情緒管理研習以提供個人相關訓練充實,幫助教師培養積極態度、提 升重要技能來創造卓越的服務績效,也從學習當中享受工作享受生活,而能在 教師的情緒管理方面大大提升。此外,可利用在學校的每週固定時間參與體適 能課程和抒壓活動,以利於教師本身情緒轉化,藉此活動讓教師本身願意走出 教室與同儕互動,增加人際互動加強社會支持,適時遠離工作壓力,進一步學 習如何轉化與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並能成功調適自己,以提升教學效能並減輕 教師工作壓力。

2.善用教學經驗分享平台機制

在日常生活中可利用與資深教師進行工作分享與家庭觀念,利用團體互動 及反思的技巧,亦即利用舊有的經驗來為生活的疑難雜症找到出路,藉由經驗 分享或分享後的反思,可以處理情緒上的低潮。更鼓勵教師能有正向的動力,

凡事都可以換個角度想,生活可以就可更輕鬆。

3.強化自己的教育初衷與靈活教學策略技巧,以提升教育素質

學校教學環境是屬於單純的職場競爭方式,大部份只有在課業成績分數、

班級經營、校務評鑑等,因此教師效能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賴於教師互助合作、

溝通與協調。教師除主動積極參與學校辦理各項活動之外,更需彼此協助、相 互支持,建立強有力的人際關係網路。此外,李慧芬(2007)研究發現,年資已滿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8-11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