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以 2015 年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中華台北隊所有對戰場次與本屆前三名之 比賽勝率為參考函數,其四項得分技術(攻擊得分、攔網得分、發球得分、對方失誤得 分)為比較函數,進行灰色關聯分析,藉以探討四項得分技術與比賽成績之關聯程度,

其所得結論分述如下:

一、 中華台北隊在攻擊得分技術(單局平均 11.46 分)與對方失誤得分技術(單局平均 6.17 分)的表現為最佳,其總得分率亦為四項得分技術的主要(54.6%)與次要(29.4%)因 素,使得中華台北隊在此次國際賽中取得不錯的成績第四名。

二、 中華台北隊在發球得分技術(單局平均 1.83 分)與攔網得分技術(單局平均 1.54 分)的 表現較無明顯之得分效果,此在未來的實務訓練上應注重訓練上的基本能力及心理 層面,且塑造選手良好的身體素質,並培養出選手擁有高水準的技巧及力量等因素 相互結合之條件下,以提升我國女子排球水準。

三、本研究依據灰色系統理論之灰色關聯分析法,求得四項得分技術與比賽勝率間關聯 程度,而經結果顯示,在此次 2015 年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與前三強隊伍所有對戰 場次其四項得分技術與勝率之間皆達 r>0.5 以上之相關,若依其大小順序排列,分 別為:攻擊得分(r1=0.90)、對方失誤得分(r4=0.76)、發球得分(r3=0.62)、攔網得分 (r2=0.60),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發現攻擊得分為最有效之得分利器,原因為攻擊技 巧上與團隊的攻擊戰術運用亦為構成得分的重要因素,則攔網為本屆四項得分技術 之最低項目,防守第一道防線則是「攔網」,是一項由被動防禦轉化成具有威脅性 的防守技術,因此擁有優異的攔網技術,可降低後排防守的壓力,並創造反擊得分 機會,但攔網技術本身不是一項容易取分的技術,因此對於球隊勝負的影響性也相 對較低。

64

第二節 建議

一、將灰色關聯分析所得之結果,可瞭解到四項得分技術在 2015 年亞洲女子排球錦標 賽中所佔的地位及其對成績表現之影響,並在擬定訓練計劃時,應優先發展關聯序 中關聯程度高的項目,且針對關聯度低的項目加以強化訓練,方能促進攻、防技術 全面性的發展,因此提升競賽成績的表現。

二、從本研究分析結果,可得知中華台北隊與前三強隊伍於四項得分技術表現上,以發 球技術及攔網技術得分率為最低,故在未來實務訓練上,應優先提升發球技術的多 變性與破壞性,並強化其攔網技術的步伐與侵略性,藉以均衡中華台北隊全面技術 之發揮,因此注重基本動作的養成與穩定性,減少比賽中自身技術失誤,以增加我 方獲取勝利之機會。

三、2015 年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成績有達預期的目標,則是長久的培訓下及長期參加國 際賽的經驗累積與移地訓練的成果,故往後規劃訓練內容中,建議可多安排移地訓 練,藉此增進選手與身材較為優勢的對手增加實戰經驗,且經以賽代訓的方式,更 能加以快速提升選手應對能力的成熟度與比賽的心理層面。

四、在此賽事中,攻擊得分佔各隊總得分之最高項目,因此,沒有優異的接發球、舉球、

防守的基礎,即便選手具備良好攻擊能力,依然無法使球隊獲勝,因此要求選手需 具備全面性的技術發展,才能有效在競爭激烈的排球場上提升運動表現,進而取得 勝利。

五、建議在未來研究中,可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的特性,嘗試加以探討影響排球各項技 術(如:舉球配球、自由球員接發率、戰術運用等)之相關因素,藉此檢視選手在學習 各項技術過程中,成功發展或失敗之相關因素;進而探討各相關技術間之運用,對 於在實際比賽應用策略上與勝負之間的相關性,透過情報收集了解不同隊伍策略與 技術,使得科學化之技戰術分析,能夠為我國女排創造佳績。

65

參考文獻

尹威、李航(2003)。現代排球的技戰術發展規律及趨勢。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63,77-79。

王冷、顏明義、沈啟賓(1993)。國泰女子籃球隊攻防技術灰色關聯分析與階段訓練目標 設定之探討。體育與運動,88 期,38-45。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王敏憲(2004)。2003 世界大學運動會男子排球賽得分方式與比賽成績關聯性分析及評量 之研究。文化體育學刊,233-312。

李建毅(1995)。排球運動攻防技戰術訓練應用探討。中華體育季刊,9 卷,3 期。

吳福明、王龍意(1999)。世界排壇勁旅實力研析-以 1995 年世界盃男女排球錦標賽為例。

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5,75-111。

吳忠政(2007)。亞洲男子排球攻擊型態之分析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 卷 2 期,65-72。

李士範、李士賢、王銘揚、林献巃(2013)。排球攔網技術實務及運用探討。台中科大體 育學刊,9 期,121-131。

李建平、鄭金昌(2007)。網上長城之禦---排球之攔網訓練。臺中學院體育,4,65-72。

王敏憲,呂莉婷(2012)。排球比賽六項技術表現對勝負影響之研究---以南子甲級企業聯 賽七年為例。嘉大體育間康休閒期刊,11(3),184-190。

林清山(1993)。心理與教育統計。台北市:東華書局

林孟賢(2005)。競技排球運動致勝因素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 期,383-394。

林啟東(2000)。新規則下排球比賽得失分過程探悉。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6,1-9。

林顯丞、吳忠政、黃鴻鈞、鄧政偉(2015)。探討排球跳躍發球技術之趨勢與發展。屏東 大學體育,1 期,289-300。

林光宏(2004)。世界女子排球技戰術發展之研究-以中華台版女子排球隊參加 2002 年亞 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系。

66

林婉婷(2007)。排球單腳起跳移位扣球動作與技戰術應用之分析。大專體育,95,30-36。

林國全、陳政宇、吳忠政(2010)。探究節奏在排球運動中的特性。排球教練科學,15,

1-4。

孟範武(2013)。低欄架敏捷性訓練對排球選手攔網整體反應時間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

2 期,55-64。

康志偉、掌慶維(2012)。排球技術與戰術發展史在體育教學上的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體育學系。

施惠方(2008)。2006 年度哈亞運中華女子排球代表隊比賽得分技術與成績關聯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

洪佳君(2002)。2000 雪梨奧運女子跆拳道 49 公斤以下比賽之技戰術分析與探討。中國 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

高勤(2007)。2006 年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中國女排失利原因分析。大連大學學報,28 卷,3 期,119-121。

張木山(1997)。排球單、雙腳跳躍發球動作分析之比較研究。花蓮師院學報,7,1-20。

張歡(2004)。中外男排選手跳發球失誤的技術原因分析。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4 卷,1 期,46-48。

曹健仲、黃志成、蔡瑞祥(2006)。排球扣球技戰術發展之研究。排球教練科學,8 期,

18-22。

張新亞(2000)。試論現代排球技述的發展趨勢。濟寧師專學報,21(6),47。

陳金輝(2001)。簡述排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嶺東體育,創刊號,177-183。

陳膺成(2002)。優秀高中男子排球選手直線扣球之三為運動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67

陳宣瑞(2009)。2008 年亞洲男子盃排球錦標賽比賽得分技術與成績關聯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

張恩崇(2000)。99 年世界盃歐亞男子排球前排扣球績效分析-試以中國大陸男排為例。

中華體育季刊,14 卷,3 期,62-68。

張恩崇(2006)。2005 年土耳其伊士麥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排球比賽得分技術與比賽成績 關聯研究。台北:春天出版社。

張恩崇(2007)。2005 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排球比賽得分因素與比賽成績關聯研究。大 專體育學刊,9 卷,2 期,51-63。

黃宏裕、王美麗(2015)。2012 年世界女排大獎賽決賽各項技術結構對比賽名次得失分之 影響分析。興大體育學刊,14 期,27-35。

黃河(2012)。2011 年我國 U20 女排聯赛得失分分析。體育科學研究,1 期,46-48。

稅尚雪、黃正一、王俊明(2014)。世界優修女子排球不同扣球型態與不同攔網人數之團 隊技術表現分析。排球教練科學。

詹文祥、陳羿揚、邱文信(2014)。科學研究分析介入排球攔網動作的重要性。屏東教大 體育,17 期,227-233。

解德春、邱鑾英(2011)。排球運動的技、戰術發展歷史分析。淡江體育期刊,14 期,61-68。

劉麗芳(2006)。排球扣球空中手臂動作揮擺時機與扣球表現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體育學系。

鄭芳梵(1997)。現代男子排球特性發展之研究。台北:一品文化

蔡皓(1996)。論排球單腳起跳扣球技術在後排進攻中的優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3 期,

88。

蔡崇濱(1999)。得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的影響和對策。中華體育,3 期,29-36。

鄧聚龍(1987)。灰力系統基本方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羅慶成、徐國新(1990)。灰色線性規劃與應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68

鄧政偉,林寶城,孫苑梅,徐月琴(2007)。排球 A 式快攻技術分析。北體學報,15 期,

125-135。

盧正崇,呂芳陽(2006)。2006 年羽球落地計分變革解析。大專體育,83,19-2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