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第壹節 結論

一、台東幼兒擴散性思考的表現

從表 4-1 可知:除了「流暢力」無任何顯著差異外,「變通力」、「獨創力」與

「標題」在性別有顯著差異,「開放性」與「精密性」在年齡有顯著差異,而

「變通力」有顯著的年齡與性別交互作用。

二、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在台東的信度與效度之試探研究

(一)信度 1.評分者間信度

從表 4-3 可知,評分者一致性介於.927~1.000 間,代表評分者間信度具有相 當高的一致性與穩定性。

2.內部一致性

從表 4-4 及表 4-5 可知:除了開放性與精密性 0.6≦ Cronbach α係數<0.7,代 表可信度尚佳;其他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標題與總分都是 0.7≦Cronbach α係數<0.8,代表信度佳。因此可推論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針對 4~6 歲 幼兒測驗結果仍具有良好的信度。

另表 4-5 顯示在年齡(4 歲與 6 歲)、不分男女在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標 題與總分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皆有提高,只 5 歲幼兒略微降低;但年齡、性別 在開放性、精密性兩項的內部一致性係數卻皆降低。

3.各活動與各項分數間之相關

由表 4-6 與表 4-7 可知活動三及活動八具有較佳之信度,尤其是活動八的信度 較佳。

62

(二)效度 1.效標關聯效度

從表4-8可知本研究以幼兒圖形創造力測驗為效標進行考驗,發現均達到顯著 水準。

2. 各分量表內部相關

從表 4-9 及表 4-10 可知威廉斯創造思考活動各項得分間之相關,除了變通力 與開放性無顯著水準外,其他項目皆達顯著水準。

三、不同性別幼兒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變通力、獨創力與命名之反應類型

(一)不同性別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變通力之反應類型差異 從表 4-11 中可發現男生與女生的反應類型差異如下:

1.在 M 機器、武器類與 T 交通工具類,男生出現的次數都遠勝於女生。

2.在 C 衣服、飾品類與 P 植物類,則是女生出現的次數勝於男生。

(二)不同性別在幼兒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獨創力之反應類型的差異 1.圖一,不論性別,幼兒的反應類型都相同。

2.圖二、圖五、圖六、圖七、圖八、圖九、圖十、圖十一與圖十二,都會因性別 而有所差異。

(三)不同性別在幼兒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命名之反應類型的差異

1.女生的命名特色比男生更常出現外型或功能的描述、命名時會描述人與行為的 情境、、命名反應加「小」字開頭疊字。

2.男生的命名特色出比女生更常出現以「像」為命名開頭、加量詞在命名中、命 名反應加「大」字開頭、命名時會出現動物與行為、事物與行為、動物與場景、

事物與場景。

四、不同年齡幼兒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變通力、獨創力與命名之反應類型

(一)不同年齡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變通力之反應類型差異 從表 4-12 中可發現四歲、五歲及六歲幼兒的反應類型差異如下:

1.四歲、五歲與六歲幼兒反應出現最多的前兩名都是 A 動物類與 V 場景類,但 四歲與五歲幼兒反應出現第三名為 S 符號類,而六歲幼兒第三名則是 H 日用 品類,

2.S 符號類與 C 服裝飾品類的反應出現次數是五歲>六歲>四歲,不同於其他 類別都是六歲>五歲>四歲。

63

(二)不同年齡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獨創力之反應類型差異 1.圖一,不論年齡,幼兒的反應類型都相同。

2.圖二、圖五、圖六、圖七、圖八、圖九、圖十、圖十一與圖十二,都會 因性別與年齡而有所差異。

3.圖三、圖四會因年齡而有所差異。

(三)不同年齡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命名之反應類型差異 1.四歲幼兒比五、歲幼兒更常出現以「像」為命名開頭;

2.五歲幼兒比四、六歲幼兒更常出現加量詞在命名中;

3.六歲幼兒的命名特色最多元,會出現疊字、加「大」、「小」在命名中、

外型或功能的描述、以情境(含行為或場景)描述來命名。

另外幼兒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獨創力之反應類型的差異:

1.幼兒出現最多的反應類型是 A 動物類,A3 人是兩版都出現最多的反應 2.幼兒出現最少的反應類型是 J 醫療類,針筒是兩版都出現最多的反應。

3.圖七是台東 4-6 歲幼兒版與王作榮小四至高三版都出現全部的 18 種反應 類型,且兩版 5%以上幼兒的反應都是 D 建築物類。

而幼兒擴散性思考反應類型之新增標題命名內容分析顯現:

1.新增標題命名共增加 919 個,其中增加最多是 V4 類的 261 個。

2.新增標題命名增加許多特定名稱,尤其在 A 動物類,例如 A1 魚類。

3.新增標題命名反應幼兒的生活經驗。

4. .幼兒命名多元化。

64

第貳節 建議

一、針對威廉斯創造活動的建議 (一)變通力的分類標準應更明確

1.同一反應出現在不同的類別,應說明分類標準 (1) D 建築物類與 S 符號類都有迷宮

(2) D 建築物類與 V 景象、場地類都有溜滑梯 (3) G 文康類與 H 日用品、家用器具類都有天平 (4) G 文康類與 H 日用品、家用器具類都有擴音器

(5) G 文康類與 M 機器、儀器與武器類都有弓箭、矛盾、劍 (6) G 文康類與 V 景象、場地類都有煙火

(7) H 日用品、家用器具類與 L 家電(電力)類都有天線、檯燈、手電筒 (8) V2 天體類與 V4 其他類都有水滴

就上述同一反應卻歸為不同類別的情形,葉明富也曾建議 G 類與 M 類可以是 否有攻擊性來區分弓箭與飛鏢等,但研究者認為在評分時主要是以反應構圖內 容與命名為判斷標準,若受試者圖形只畫出弓箭並單純命名為弓箭,無提供多 餘其他線索可供評分者參考的話,則評分者也很難判對該工件是屬於無攻擊性 的 G 文康類或具攻擊性的 M 武器類。因此研究者建議應將上述反應統一歸納為 單一類別,以免造成評分者的混淆。

2.各類別易混淆的反應應說明區別

(1) A 動物類的人與 B 類動物器官的臉之區分不明。

(2) A 動物類的哭泣娃娃與 G 文康類的娃娃之區分不明。

(3) A 動物類的女巫與 I 想像、童話、神話類的巫婆之區分不明。

(4) E 建築材料、建築物之部分設備或附件、房間類的噴水管與 H 日用 品、家用器具類的水管之區分不明。

(5) E 建築材料、建築物之部分設備或附件、房間類的旗竿與 V1 陸地類 的旗桿之區分不明。

(6) M 日用品、家用器具類的娃娃推車與 T 交通工具類的嬰兒車之區分 不明。

(7) V1 陸地類的日出(日落、夕陽、黎明、曙光)與 V2 天體類的陽光之區 分不明。

(8) V1 陸地類的水系與 V3 海洋類的水流之區分不明。

65

3.各類別的反應應須調整分類

(1) A 動物類中蟲應與昆蟲分開,另設昆蟲類將蠶、蟬、蝴蝶、蜜蜂、蜻 蜓、螢火蟲、蚊子、蒼蠅與蟑螂等全歸入昆蟲類

(2) A 動物類中貝殼應改為貝類,貝殼應屬於 B 類動物器官

(3) C 服裝、首飾、飾品類中裙子、內褲、長褲與游泳衣應歸入衣服 (4) H 日用品、家用器具類的胡椒粉應歸入 F 食品(加工過)類

(5) H 日用品、家用器具類的三秒膠與瓶中船應歸入 G 文康類

(6) H 日用品、家用器具類的電線、電蚊香、電風扇、挖冰機應歸入 L 家電(電力)類

(7) M 機器、儀器與武器類的吸塵器應歸入 L 家電(電力)類

(8) V4 其他類的講台應歸入 E 建築材料、建築物之部分設備或附件、房 間類

(9) V4 其他類的逃生囊應歸入 G 文康類或 H 日用品、家用器具類 4.V 類景象、場地類應再詳細分類

台東 4-6 歲幼兒版出現許多情境類反應,由於王作榮小四至高三版的變通 力記分類別將 V 景象類中無法分為陸地、天體、海洋者全都列入其他類,

導致台東 4-6 歲幼兒版的 V4 其他類比率高,建議可以另外將情境行為類 另外獨立出一類,在進行變通力評分時較為合理。

上述四種情形易造成評分者的在評分時的混淆與困惑,因此研究者建議除了將 A 至 X 重新分類外,更應具體說明變通力計分類別 A 至 X 共十八種分類的分 類標準,讓評分者在發現新反應時也能正確將其歸類。

(二)開放性與精密力的評分標準應各別詳列圖一至圖十二的 0 分-2 分例子 1.開放性

(1)0 分例子:缺圖 2、圖 9 與圖 10

(2)1 分例子:缺圖 11 與圖 12

(3)3 分例子:缺圖 12 2.精密力

(1)0 分例子:缺圖 3、圖 5 與圖 10

(2)1 分例子:缺圖 3

(3)2 分例子:缺圖 2、圖 3、圖 5、圖 7、圖 8、圖 9、圖 10、圖 12

66

二、針對施測情境的建議

郭靜緻進行「威廉斯創造思考活動測驗」施測時,只提供幼兒四色蠟筆,但 卻發現當所提供的蠟筆顏色無法滿足幼兒繪畫的動機時,會影響繪畫時創造 力的發揮,進而影響研究結果,因此建議後續的研究者施測時宜提供幼兒多 種顏色的蠟筆,以滿足幼兒作畫需求。但研究者進行施測時考慮避免幼兒挑 色著色而延長施測時間,而只提供鉛筆與橡皮擦,建議後續研究者施測時可 考慮使用材料的差異性,了解不同材料如鉛筆或多色蠟筆等對幼兒創造力表 現的影響。

6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尤子彥、王毓雯、黃亞琪(103 年 12 月)獨家台灣人薪資關鍵報告。商業週刊,

1414。取自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56832&path=e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木榮(1985)。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彰化縣。

朱敬一(民 103 年 5 月)。為什麼台灣的 GDP 成長,但薪資凍漲?天下雜誌,548。

取自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1/article/1385

何偉雲、葉錦燈(2003)。RAT-like 測驗中的發散性思考分析。科學教育學刊, 11

(2), 195-210。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林思騏(2009)。兒童族群、年齡與性別之創造思考、人物繪畫及自由繪畫表現相 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林思騏、魏美惠(2012)。不同文化中幼兒創造力、人物畫與自由繪畫表現之探討。

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9,35-74。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邱發忠(2005)。創造力認知運作機制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 (2005)。創造力的測量與共識衡鑑。教育集刊,30,50-73。

姜敏琳(2010)。「七巧板創意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姜敏琳(2010)。「七巧板創意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