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資優生校園霸凌經驗之現況及其在性別、年級 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以臺北市 246 名國中資優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 行量化研究,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相依樣本變異數 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

本章就研究結果歸納結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作為資優教育相關行 政或教育人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本章共分二節,第一節為結論,第二 節為建議。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綜合本研究之主要發現,歸納以下結論,茲說明如下:

壹、國中資優生校園霸凌經驗之現況

一、國中資優生從幼稚園到八年級期間曾遭到同儕霸凌者約占四成 六。其中曾遭同儕霸凌的女生約有四成八,男生約有四成五。

二、在「曾目睹或旁觀同儕遭到霸凌」、「曾遭到同儕霸凌」方面均 呈現語文資優生高於數理資優生的情形,而在「曾霸凌別人」及「都沒 有相關經驗」方面則呈現數理資優生高於語文資優生的情形。

貳、國中資優生校園霸凌行為類別及其在性別、年級上之差異分析 一、國中資優生所經驗的十五種霸凌行為中百分比最高的依次是:

1、遭同學惡意取笑,2、同學用髒話辱罵,3、同學取不喜歡的綽號,4、

被其他同學排擠孤立,5、故意推撞。

二、霸凌大致呈現隨著年級增加,次數也逐步上升的趨勢,高峰在 七年級,八年級次之,六年級又次之。

三、不同性別國中資優生所經驗的校園霸凌類型,若僅就描述統計

單純比較平均數的差異,除「關係霸凌」部分呈現女高於男的現象,其 餘類型都是男高於女,然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結果雖均未達顯著。

四、五種霸凌類型之中除「涉及犯罪之霸凌」在不同年級的差異情 形未達顯著外,其餘均有顯著差異存在。整體而言,除「涉及犯罪之霸 凌」高峰依次出現在六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其餘霸凌類別的高峰均 出現在六至八年級,且大致呈現隨年級增加而升的趨勢。就高峰部份而 言,「肢體霸凌」與「性霸凌」均以八年級最高,七年級次之,六年級又 次之;「言語霸凌」則以七年級最高,八年級次之,六年級又次之;「關 係霸凌」最高為七年級,六年級次之,八年級又次之。

參、國中資優生知覺困擾程度與霸凌行為類別之關係

一、國中資優生在不同霸凌行為方式所知覺之困擾程度,單就描述 統計來看,從高到低前五項依次是:「5、同學惡意取笑」,「7、同學取不 喜歡的綽號」,「10、被其他同學排擠孤立」,「6、同學用髒話辱罵」,「2、

抓、扭、拉扯、腳踢等徒手毆打」。

二、不同霸凌類型感受困擾程度的平均數差異均達顯著水準。困擾 程度由高至低依次是:1、關係霸凌,2、言語霸凌,3、肢體霸凌,4、

性霸凌,5、涉及犯罪之霸凌。從事後比較看來,除「關係霸凌」與「言 語霸凌」之間無顯著差異外,其餘霸凌類型之間均達顯著差異。

三、「言語霸凌」與「關係霸凌」最令國中資優生感到困擾,這兩種 類型的霸凌盛行率也是較常發生的。

四、不同霸凌類型感受困擾程度除「關係霸凌」、「涉及犯罪之霸凌」

兩種霸凌類別在性別上之差異情形達顯著外,其他均未達顯著差異。而 所有類別的平均數均呈現女生感受困擾程度高於男的情形。

五、以獨立樣本平均數 t 檢定進行考驗,結果發現在五種霸凌類別 之中,國中資優生判斷屬於校園霸凌者所知覺的困擾程度均顯著高於非 屬於校園霸凌者。

六、國中資優生判斷不算是校園霸凌的理由大致有:1、屬於開玩笑

性質,2、屬於偶發事件,3、傷害程度尚可接受,4、行為人無傷害意圖,

5、當事人仍能自我防衛或反擊,6、視為常態性發展或人性的一部分。

七、國中資優生判斷可界定為校園霸凌的理由大致有:1、被害人感 覺苦惱或不舒服,2、該行為針對同一對象且重複發生,3、程度超越人 我互動的界線,4、行為者的傷害意圖或實際造成的傷害效應。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建議 建議 建議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對未來研究及資優教育人員的 建議,以供參考。

壹、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之選取

本研究樣本僅限於臺北市公立國中資優資源班學生,若欲推論至全 國的資優生,恐有樣本代表性不足之問題。建議未來研究者可考慮不同 地區、不同年齡層或不同資優類別,拓展不同方向的研究領域,進一步 了解資優生校園霸凌的整體樣貌。此外,建議未來可用普通班為對照組 進行差異分析,以釐清資優生在霸凌經驗上是否與一般生有所不同。

二、研究方法之設計

本研究採用自陳式問卷調查,研究對象可能受限記憶回溯的真實性 或社會期許作用,而影響樣本資料的信度、效度。未來可採用教師觀察、

同儕或家長提報等多元的資料蒐集,比較其差異與意義,並適時加入深 度訪談或自然觀察等質性資料以延伸研究之深廣度。

三、研究主題與變項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不同霸凌行為方式或類型以及所知覺的困擾程度 在性別、資優類別、年級上的差異情形。但涉及校園霸凌的內外在因素 很多,影響國中資優生知覺與適應歷程的人格特質或心理因素也不可勝 數。本研究志在初步勾勒國中資優生校園霸凌經驗的現況,未涉及較複 雜的因果模式或心理變項之探討,亦未針對國中資優生的主觀知覺或判 斷進行質性研究,尚待後續研究者繼續耕耘相關議題。

另外,本研究部分發現仍值得後續研究進一步探討。例如:霸凌經 驗性別差異,資優類別在霸凌經驗以及感受困擾程度上的差異情形,霸

凌事件對霸凌者、霸凌受害者、霸凌兼受害者、旁觀者等不同角色的衝 擊為何,同理心、罪惡感等心理變項與霸凌感受困擾程度之間的關係,

資優生如何知覺與判斷霸凌經驗的敘說研究等。

貳、對資優教育人員之建議

一、避免低估資優生校園霸凌的經驗及其影響

資優生可能因其天賦或非同步發展的存在性困境而與環境格格不 入,甚至招到同儕妒忌。在研究之前,研究者也一度擔心是否能蒐集到 資優生的霸凌經驗之數據,在與資優資源班教師聯繫過程中,也不少教 師質疑資優生會有霸凌他人或霸凌受害經驗嗎?結果本研究顯示,資優 生曾遭霸凌的百分比高達四成六,對言語霸凌或關係霸凌的感受困擾程 度也很高。

透過言語或關係的間接霸凌並不容易被師長察覺,資優生又不輕易 向外求助,這時就仰賴教育人員能提升自身的敏感度與覺察力而能及時 發現。當一個孩子顯得無助、退縮孤獨、坐立不安、無法融入學校,或 者有飲食或睡眠方面的問題時,資優相關教育人員應能及時敏感到孩子 可能在生活學業、或與家庭親友、校園同儕互動上遭遇了困難,而及時 介入關懷。

二、主動積極預防並實施系統性的霸凌預防課程

本研究發現:在所有霸凌類型之中,國中資優生判斷屬於校園霸凌 者所知覺的困擾程度均顯著高於非屬於校園霸凌者。亦即,國中資優生 對同儕互動有不同的觀察、理解與判斷,而所衍生的情緒感受也大不相 同。除了積極引進已驗證有效的校園霸凌預防課程,如何協助資優生善 用其知能在因應人際衝突或霸凌事件,如何協助學生判斷特定壓力事件 是否具有可改變性,如何在複雜的社會脈絡與情境中通權達變以降低人 際衝突,如何提升資優生人我互動的能力與社會知能,便成為預防教育 或介入方案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