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以追蹤性資料,透過最小平方和邏輯斯迴歸建立路徑分析模型,探究青少年女性談 戀愛後,是否傾向於發生親子衝突和自尊較低落,進而提高憂鬱的問題。此外,原本知覺 家庭支持較低者是否傾向於早戀,而憂鬱的問題,也是本文探究的問題。研究結果顯示,

在第二波談戀愛的青少年女性在第三波較憂鬱,因此假設 1 獲得支持。假設 2a 方面,在 第二波談戀愛的青少年女性較傾向於在一年後越來越常與家人發生衝突,傾向於發生親子 衝突的女性在第三波的憂鬱症狀較高。Sobel-Goodman mediation test 和 Bootstrapped test of mediation 的分析結果都支持第三波的親子衝突在第二波談戀愛和第三波憂鬱症狀之間扮 演間接作用,因此假設 2a 的中間作用是獲得支持的。假設 2b 方面,第二波知覺家庭支持 能夠預測青少女是否在第二波談戀愛;第二波知覺家庭支持能夠預測第三波憂鬱症狀

(p<.10)。Sobel-Goodman mediation test 和 Bootstrapped test of mediation 的分析結果都支 持第一波知覺家庭支持在第二波談戀愛和第三波憂鬱症狀之間扮演間接作用,因此假設 2b 的中間作用是成立的。最後,研究發現青少年女性在第二波談戀愛後,她們在第三波 的自尊沒有明顯低落,然而第三波的自尊的低落能夠預測第三波憂鬱,因此假設 3 的間接 作用沒有獲得支持。

首 先 ,為 了 瞭解 青 少年 談 戀愛 後 憂鬱 的 社會 機 制, 本 文以 「 角色 重 組」 的 觀點 (Aneshensel and Gore 1991)和「補償理論」觀點(Helsen, Vollebergh and Meeus 2000),分別 探討談戀愛後的親子衝突,和談戀愛前的親子關係對青少年憂鬱的影響。角色重組的觀點 主張,青少女談戀愛後,因為舊有角色和新角色之間在義務、期望和規範的相互衝突性,

也因為舊關係之間的規範和期望因為無法順暢地被實踐,因此談戀愛的一級壓力源可能會 直接帶來青少女憂鬱的心理問題。另外,談戀愛的一級壓力源可能會造成親子衝突的二級 壓力源,進而影響憂鬱。補償理論則主張談戀愛的青少女原本就缺乏知覺家庭支持的社會 資源,而缺乏知覺家庭支持本身會提高憂鬱。

本研究發現,在控制第一波的社會人口變項,第一波憂鬱症狀等變項之下,相對沒 有談戀愛的青少年女性,在第二波談戀愛的青少年女性在第三波較憂鬱,此研究結果與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外研究一致(Chen et al. 2009, Joyner and Udry 2000)。另外,本研究以國一女性樣本檢視變 項之間的關係,因此本研究也佐證了談戀愛的年幼女性是比較憂鬱的觀點(Joyner and Udry 2000)。除了如上一段所闡述的談戀愛的一級壓力源會直接帶來憂鬱的原因之外,根據生 命歷程觀點,若生命事件有其轉變的年齡規範,社會將懲罰違規者,舉例提早進入轉變者 (Ann M. Meier 2007) 。 不 論 在 歐 美 社 會 或 台 灣 社 會 , 談 戀 愛 的 發 生 有 其 預 期 時 間

(Expected timing)。在台灣,一般家長和學校老師對於青少年早戀抱持不好的印象,認 為「早戀」是不恰當的行為。早戀的青少年,即提早進入發展轉變者,由於需要承擔社會 所賦予他們的壓力,因此可能也比較憂鬱。國外研究發現,談戀愛和憂鬱之間的關聯會隨 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變小(Joyner and Udry 2000)。未來研究可以生命歷程的觀點,進一步 探究青少年談戀愛、憂鬱和年齡之間的關係,以此瞭解台灣社會青少年談戀愛的預期時間。

此外,過去研究發現約會暴力、性行為的特殊生命事件也和青少年談戀愛和憂鬱之間的關 聯有關。由於資料限制,筆者無法檢視和控制約會暴力的變項。另外,在第一波的女性樣 本中,僅有 5 位青少女曾發生過性行為,因此筆者不把性行為納入本研究的控制變項。

本研究發現,在控制社會人口變項、第一波親子衝突之下,第二波談戀愛的青少女 較有可能在第三波與親人越來越常發生衝突;在控制社會人口變項、第一波憂鬱症狀等變 項之下,第三波親子衝突與第三波憂鬱有關。Sobel-Goodman mediation test 和 Bootstrapped test of mediation 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即:在控制社會人口變項、第一波憂鬱和第一波親子 衝突之下,第三波親子衝突解釋了第二波談戀愛和第三波憂鬱之間關係的 14%(p<1.0,

Biased-corrected 90% CI:.0002 到.0406),此發現實證了 Aneshensel and Gore (1991)所提 出「角色重組」的觀點。另外,在 95 Biased-corrected CI 之下,假設 2a 包含 0 的原因可能 是,根據角色重組觀點,當青少女在第二波談戀愛,她們在第二波將會面對難於達成父母 期望的現象,在此種情況下較容易發生親子衝突,親子衝突也最激烈,到了第三波,僅剩 下少數青少女仍然處在越來越常與父母發生親子衝突的狀態中。未來研究可以和談戀愛同 一波的、談戀愛後一年的、連續的親子衝突進行中間作用分析,試著比較不同波,連續的 親子衝突如何影響「第二波早戀-第三波憂鬱」之間的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本研究的分析結果發現,在控制第一波的社會人口變項、第一波的知覺家庭支持之 下,第二波的知覺家庭支持能夠預測青少女在第二波是否談戀愛。換言之,知覺家庭支持 在兩波之間的減少讓青少女在第二波談戀愛。「補償理論」的觀點在本文是成立的。本文 和 Valle and Tillman (2014)研究的差別是,本研究透過控制,以第二波和第一波知覺家庭 支持之間的的差異檢視青少年是否在第三波談戀愛,而 Valle and Tillman (2014)研究僅呈 現第一波家庭支持與第二波談戀愛之間的關聯。換言之,本研究的分析呈現知覺家庭支持 的改變對青少女在下一波談戀愛的可能性,而 Valle and Tillman (2014)研究僅呈現上一波 知覺家庭支持與下一波談戀愛之間的關聯。

其次,除了以「角色重組」和「補償理論」的觀點探究青少女談戀愛憂鬱的社會機 制,本文也以「困惑的自我形象」觀點詮釋研究問題。困惑的自我形象的觀點主張青少女 談戀愛後,由於不熟悉新的,對自己而言重要的社會行為,因此不確定自己在戀愛關係中 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社會期望而有較差的自我形象,因此較為憂鬱。

本研究發現,在控制第一波的自尊之下,第二波談戀愛無法預期青少女在第三波的 自尊,此發現與過去研究有差異。自尊的測量可區分成兩類,分別是全面(Global)的自 尊和特定優點(specific qualities)的自尊。本研究的自尊乃是以全面自尊的題目測量。筆 者認為,談戀愛的青少女,其困惑的自我形象可能無法表現在全面的自尊,因此談戀愛和 自尊才沒有關聯。過去研究把特定領域自尊(Domain-Specific Self-Esteem)區分成外表

(Physical appearance)、體育(Athletics)、教育(Academics)、家庭(Family)、社會 接納(Social Acceptance)等十個面向(Gentile et al. 2009)。對七年級女性而言,長相和受 歡迎程度是重要的價值觀(Simmons et al. 1979)。加上,隨著年級的增加,談戀愛的人數也 越來越多。對自己的評價取決於他人的標準(stalking oneself on others’ opinion of oneself)

讓女性有較不穩定的自我形象(Simmons et al. 1979)。未來研究可以外表、社會接納的特定 自尊面向探究早戀後的憂鬱如何受到自尊的影響。

第三,研究限制方面,由於 TYP 資料限制,在檢驗假設時,筆者無法控制或刪除 女同志變項或樣本。雖然先前的研究(Joyner and Udry 2000)在檢視青少年談戀愛的議題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僅保留異性戀樣本,然而筆者認為,在檢視談戀愛(自變項)、親子衝突(中間變項)和 憂鬱(依賴變項)之間的關係時,是否區分出樣本的性傾向所得到的研究結果應該不會有 太大的差異。筆者猜測,不論性傾向,談戀愛時,她們同樣會與舊有的關係(如:家人)

經歷角色重組的過渡期。此外,在台灣,國中生談戀愛很有可能被視為偏差行為,因此為 了維持「好女孩」的期望,談戀愛的青少女很有可能不在問卷中填寫「有」談戀愛。換言 之,13%的青少女在第二波有正在交往中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是低估的。少數談戀愛的青少 女可能會被混在沒有談戀愛的青少女之樣本中,造成變項之間的關係削弱了。

總的來說,本研究有若干重要的意涵。首先,本文發現,談戀愛的青少年女性一年 後較為憂鬱(Chen et al. 2009, Joyner and Udry 2000)。由此可知,青少女談戀愛的生命改變事 件影響其一年後的憂鬱之研究結果是確定的。青少女開始談戀愛時,需要經歷與舊有的關 係調整他們之間關係的義務、期望、規範的過程,此過程帶來憂鬱(Aneshensel and Gore 1991)。第二,假設 2a 在 p<1.0 和在 90 Biased-corrected CI 之下,第三波親子衝突在「第二 波早戀-第三波憂鬱」扮演中間作用。青少女早戀後因為「角色重組」,而與父母發生親 子衝突,進而憂鬱的假設需要更多未來研究進一步釐清。第三,知覺家庭支持在短期之間 的減少能夠預測青少女是否談戀愛。換言之,當青少女感受到知覺家庭支持減少,將會促 使她們選擇去談戀愛以彌補從親人無法得到的支持。第四,從台灣的青少女樣本看來,談 戀愛後自尊低落的現象無法表現在全面(Global)的自尊,進而帶來憂鬱。父母應給予青 少女充足的知覺家庭支持來延遲早戀,進而預防憂鬱。另外,若父母發現青少女開始談戀 愛,父母應與青少女合作,一起調整與談戀愛相互衝突的期望,預防發生憂鬱症狀,也預 防能夠帶來憂鬱的親子衝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附錄二.

表 五. 基本變項零階相關分析:台灣青少年計畫國一女性樣本(N=979),2000-2003 年

註:+p<.10, * p<.05, ** p<.01, *** p<.0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第三波憂鬱症狀 1.000

2. 第一波憂鬱症狀 .512*** 1.000

3. 有談戀愛 .123*** .084** 1.000

4. 父親教育年數 .037 -.003 .002 1.000

5. 母親教育年數 .050 .026 -.039 .647*** 1.000

6. 家庭月收入 .010 .007 -.015 .300*** .274*** 1.000

7. 非完整家庭 .039 .063* .017 .047 .024 -.105** 1.000

8. 第三波親子衝突 .281*** .174*** .082* -.035 -.049 -.067* -.037 1.000

9. 第一波親子衝突 .150*** .306*** .076* .053+ .018 .013 .060+ .190*** 1.000

10. 第一波知覺家庭支持 -.174*** -.309*** -.096** .098** .115*** .131*** -.095** -.176*** -.260*** 1.000

11. 第二波知覺家庭支持 -.243*** -.321*** -.119*** .138*** .109*** .159*** -.097** -.224*** -.226*** .618*** 1.000

11. 第二波知覺家庭支持 -.243*** -.321*** -.119*** .138*** .109*** .159*** -.097** -.224*** -.226*** .618*** 1.00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