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旨在於根據第四章之研究結果,對本研究之待答問題作出結論,

並針對可能面臨的問題提出具體建議。

第一節 結 論

一、偏遠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奈米科技學習成效良好

在奈米科技認知測驗中,偏遠地區學生在「奈米定義」、「奈米 現象」及「奈米科技應用」三概念的難度指數均高於78 以上,其中又 以對「奈米科技應用」概念的難度指數85 最高,顯示經過奈米科技推 廣課程後,學生對「奈米定義」、「奈米現象」及「奈米科技應用」

三概念的認知比例達78 %以上,屬於偏易之課程,且以「奈米科技應 用」概念對學生最為容易、學習成效最佳,認知比例達85 %以上。

在奈米科技學習態度量表中,偏遠地區學生在奈米科技「學習興 趣」、「學習信心」及「價值信念」三向度之得分均高於中間分數2.5 分,其中以「價值信念」向度之得分3.36 為最高,顯示偏遠地區學生 對奈米科技三向度之學習態度,皆趨於正向、積極,且又以對「價值 信念」態度,最趨於一致正向、積極。

二、本研究五項背景因素,均對奈米科技學習成就有顯著影響

在學習成就方面,本研究以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科學讀 物閱讀頻率及校外科學學習活動等五項背景因素為指標,進行探討。

結果顯示,偏遠地區學生不同性別因素,在奈米科技認知測驗暨定義、

應用概念之得分,均呈現女生優於男生的顯著性差異;不同年級因素,

年級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因素,在奈米科技認知測驗暨現象、應用概 念之得分上,顯示較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表現優於較低家庭社經地位 學生,且達顯著差異;科學讀物閱讀頻率因素,在奈米科技認知測驗 暨現象概念得分,顯示每學期閱讀4 本以上者顯著優於每學期閱讀 3 本以下者;參與校外科學學習活動因素,在奈米科技認知測驗暨現象 概念之得分上,均呈現曾經參加者顯著優於未曾參加者,且參與科學 營校外科學學習活動者,其奈米科技認知測驗暨現象應用得分,皆顯 著優於未曾參加者。。

三、性別、年級及科學讀物閱讀頻率因素,對奈米科技學習態度有顯著影 響

在奈米科技學習態度方面,本研究以學生不同性別、年級、家庭 社經地位、科學讀物閱讀及校外科學學習活動等五項背景變項為指 標,進行探討。

研究結果顯示,偏遠地區學生不同性別因素,在奈米科技學習態 度量表暨興趣、價值信念向度之得分,均呈現女生顯著優於男生;不 同年級因素,在奈米科技學習態度量表暨興趣、信心向度之得分,呈 現中年級高於高年級,且達顯著差異;科學讀物閱讀頻率因素,在奈 米科技態度量表暨三向度中,顯示每學期閱讀4-6 本者高於每學期閱 讀3 本以下者,在奈米科技態度量表暨興趣、信心向度中,亦顯示每 學期閱讀10 本以上者高於每學期閱讀 3 本以下者;家庭社經地位及參 與校外科學學習活動二因素,則未對奈米科技學習態度暨三向度造成 顯著之影響。

四、偏遠地區學生奈米科技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有顯著正相關

學生奈米科技認知測驗與學習態度量表總分相關係數r = .194, 決定係數(r2)為.037,顯示學生奈米科技學習態度總分與奈米科技認知 測驗總分間有顯著正相關,且奈米科技學習態度量表總分對奈米科技 認知測驗總分具有顯著預測力(p < 0.01)。

第二節 建 議 一、對未來奈米科技教學之建議

(一) 設計更符合偏遠學生認知發展之奈米科技課程。

本研究顯示,學生在奈米科技學習成就上,高年級學生顯著 優於中年級學生,而奈米科技學習態度中,則為中年級學生顯著 高於高年級學生之趨勢,且本研究之課程設計及問卷題目在教學 或測驗後,並未依學生反應進行編修。因此,建議未來奈米科技 的教學者,可針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課程設計教案的編修以提 升學生學習成就,或設計提升學生學習態度教學活動,讓學生得 到更佳的學習成效。

(二) 出版奈米科技相關兒童讀物,幫助兒童學習奈米科技。

偏遠地區學生不同科學讀物閱讀頻率,在奈米科技學習成就 及態度上,均有隨科學讀物閱讀頻率高而增加之趨勢,在奈米科 技學習態度上,亦有73.5%的偏遠地區學生同意「會自己找一些 奈米科技資料閱讀」、81.1%對「遇到不懂得奈米科技問題,能自 己想辦法找資料來獲得解答」的態度趨於正向,顯示學生對於奈 米科技相關讀物是有所需求的;但在文獻分析時,發現奈米科技 兒童讀物,僅有國語日報社出版的《打開奈米的神奇盒子》(郭正 佩,2007)及台灣大學出版之《奈米超人》(阿推,2005)。因此,

幫助兒童學習奈米科技。

二、對未來新興科技教學之建議

(一) 遠學生對於奈米科技有正向之學習態度,但因教育經費、人事困 難,使他們鮮少機會接觸此類之新興科技,建議教育單位應予補助。

研究過程中發現,如奈米科技一般的新興科技課程,在偏遠 地區的教育的現況顯示,除非學校提供相關資訊,否則學生鮮少 機會接觸,學校教職員也提出,如要在正式課程之外補充或融入 正式課程之外的新興科技議題,無非是讓資源有限的偏遠地區學 校,增添經費、教學負擔。因此,建議未來在新興科技課程時,

對於偏遠地區學校,可針對林俊傑(2004)所提之偏遠地區學校經 費、人事困境問題,進行補助,以減少教師及學校負擔,讓偏遠 弱勢學生有更多學習機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