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1 結論

本研究應用三種方式,分別探討中部地區各區域地下水水質特性,

所得之結論如下:

應用多變量統計之因子分析,找出中部地區地下水水質主要因子 為苗栗縣分別有「鹽化因子」、「有機性污染因子」及「礦物性因子」

三個;台中/南投地區為「有機性污染因子」;彰化縣為「鹽化因子」;

雲林縣為「鹽化因子」及「氮污染因子」。

以Stiff 水質形狀圖及Piper水質菱形圖,分析中部地區地下水水質 特性,得到一致的結果,中部地區地下水水質狀況大致良好,部分地 區以Piper水質菱形圖評估,屬於IV區可能已受海水影響 (如苗栗縣成 功國小、彰化縣新寶國小、雲林縣文光國小湖口分校及口湖國小青蚶 分校),以 Stiff 水質形狀圖分析亦呈現與海水特徵相似,屬於 NaP

+

P+KP

+

P、 ClP

-

P離子凸出型,這些監測井需要持續監測,注意爾後的水質鹽化 程度。

以三種不同方式計算分別求得中部地區地下水離子強度之差異不 明顯。導電度、總溶解固體與離子強度迴歸分析,結果與文獻相近,

進一步統計總溶解固體與導電度比值,比值為 0.69 ± 0.10 可代表中部 地區地下水水質特徵,與北部及南部地區比較,結果相近。導電度量 測方便,可於現場立即得到結果,由上述比值可藉由導電度即時推估 水質受污染狀況。

5.2 建議

本研究中因子分析結果,發現各區域主要因子一幾乎都是屬於「鹽 化因子」,顯示在中部地區有海水影響的問題,並且在部分監測井水質 出現海水的特徵,建議相關管理單位持續調查追蹤,避免爾後地層下 陷,水質鹽化等問題持續惡化。

多變量統計分析可經系統性分析簡化龐大的數據,得到代表性的 因子,透過統計方法,較少主觀的因子干擾,所得結果較為客觀,因 本研究僅針對中部地區進行分析,建議後續的研究可針對北區、南區 或台灣地區的數據資料進行探討比較差異。

參考文獻

[1] 單信瑜,2005,水環境教育教師研習活動教材。

[2] 能邦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地區地下水資源 94 年修訂版,

經濟部水利署,2005。

[3] 顏妙榕,「地下水中鉛、鎘、銅、鉻、錳、鋅、鎳、砷、汞與氟鹽 之區域性調查與健康風險評估」,高雄醫學大學,碩士論文,

2003。

[4] 林奧,「高雄市前鎮區地下水揮發性有機物污染與居民健康評 估」,高雄醫學大學,碩士論文,2000。

[5] 謝熾昌,「彰化縣和美地區地下水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1990。

[6] 劉乃綺,「北港地區地下水水質變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1985。

[7] 洪華君,「雲林地區水文地質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 論文,1988。

[8] 王瑞君,「以多變量統計區分屏東平原地下水含水層水質特性與評 估井體之維護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7。

[9] 鄭博仁,「應用多變量統計方法探討高雄縣地區地下水質之特 性」,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2。

[10]郭益銘,「應用多變量統計與類神經網路分析雲林沿海地區地下水 水質變化」,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8。

[11]張介翰,「應用多變量統計方法探討區域地下水之水質特徵」,國 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5。

[12]陳順宇,2004,U多變量分析U,華泰書局。

[13] W.F. Langelier(1936) The Analytical Control of Anti-Corrosion Water Treatment, 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Journal . 28:1500-01.

[14] Russell,G.A. (1976)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distribution system – Dimension of the problem. 18th Annual Public Water Supply

Conference, pp. 5-11.

[15]李敏華譯,1983,U水質化學U,復漢出版社。

[16] Harvey, C.F., Swartz, C.H., Badruzzaman, A.B.M., Keon-Blute, N., Yu, W., Ali, M.A., Jay, J., Beckie, R., Niedan, V., Bradbander, D., Oates, P.M., Ashfaque, K.N., Islam, S., Hemond, H.F., and Ahmed, M.F.( 2002). Arsenic mobility and groundwater extraction in Bangladesh. Science 298(5598):1602-06.

[17]畢如蓮,1995,「台灣嘉南平原地下水砷生成途徑與地質環境之初 步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5。

[18] Freeze, R. Allan and Cherry, John A.,1979,UGroundwaterU,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