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三、 網路倫理

依目前科技發展的趨勢,網路新聞勢不可擋,建構明確的網路新聞倫理規範非 常必要。研究者同意Patterson 等人所述:「網路新聞日益普及,成為現代人新聞資 訊的重要來源時,網路倫理所帶來的新的挑戰,我們必須對此有所回應。」

(Patterson, P., Wilkins, L., & Painter, C., 2018)。

24

首先提及網路帶給閱聽人的影響,在過去相關硏究中,Young (1998) 將重度使 用網路的行為定義爲「一種不包含麻醉劑使用的衝動控制失常行為」(Internet addiction can be defined as an impulse-control disorder which does not involve an intoxicant.),並在硏究報告指出,網路成癮指每週平均花費三到四個小時在社群網 站上,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其中以缺乏社交、自信心低的年輕男性族群最明 顯。當然,「每週平均花費三到四個小時」這個描述,隨著網路普及化也有所改 變,畢竟現在上網三、四個小時亦不足爲奇(林奐名,2007)。

Young (1998) 以病態性賭博的觀點為網路成癮設立診斷標準,當受試者有 5 題回答「是」時,即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

(一) 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

(二) 上網念頭一直存在,離線後仍持續想著上網時的情形。

(三) 上網時間不斷增加、花越多的時間上網就越滿足。

(四) 在網路上的時間比自己預期的還要長。

(五) 努力想過要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並沒有成功。

(六) 利用網路逃避生活挫折、無助、罪惡感、焦慮與沮喪情緒。

(七) 對家人或朋友說謊,以隱瞞過度上網的行徑。

(八) 上網的行為危及個人學習、工作機會與人際關係。

一般民眾可以理解的是,當網路使用者過度依賴網路資訊,作為其汲取外界知 識與訊息的來源時,不但會與現實脫節,更可能相信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裡的訊息 類似。換句話說,閱聽者較可能將網路世界裡學習與接收到的一切,套用在日常生 活中,包括價値判斷與人際關係等。

若真如此,那經常觀看網路色情的使用者,容易將其接收的內容適用在現實生 活中,網路上有許多涉及強暴情節的內容,而且施暴者通常不會受到司法審判,重 度使用網路色情的使用者,若將這樣的邏輯與畫面深植腦海,便可能產生「在真實

25

世界中,強暴應該也很普遍,而且施暴者可以不必受罰」等觀念(林奐名,

2007)。

爾後,研究者發現色情之所以能在網路上蓬勃發展,可見於Cooper 等人在 1999 年的研究 (Cooper, A., Scherer, C. R., Boies, S. C., & Gordon, B. L., 1999) 。他 們認為網路的三個特性,助長了與性 (sexuality) 相關的事物在網路上的成長,分 別是易接近性 (access)、可負擔性 (affordability) 和匿名性 (anonymity),同時他以 下列三種方面的觀點來討論性對於網路的影響:

1. 負面觀點:

由於網路具有易接近性、可負擔性和匿名性三種特性,愈來愈多孤單 的個人開始在網路上尋求他們的社會需求。Young (1998) 的研究證實了網 路的性模擬行為和社會互動可以驅逐孤獨感、增強自尊並產生陶醉感,帶 給此種行為正面的增強並導致網路的過度使用。使用網路來進行性模擬行 為的情況逐漸增加,而這些使用者甚至帶有上癮的情況,投注越多精力在 網路上的人,現實生活往往都有失去活力甚或逐漸惡化的傾向。

2. 正面觀點:

藉由網路,人們可以更自由的抒發意見和想法,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 找到具有相同背景或興趣的人進行討論,如戀足癖、泡疹患者、強暴受害 者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聽眾、為他人所接受,並恢復原本低落的自尊心。而 專家透過網路上的專業諮詢服務,也可以替全世界的病患進行診療,並快 速、廣泛、經濟地傳佈重要和創新的資訊。

3. 商業觀點:

與性相關的商業活動一直是網際網路的主要經濟來源,它們的成長就 像網路一樣快速。網路上的色情產業透過伺服器上的資料庫(database access)、互動服務 (interactive services)、即時資訊 (real-time data feeds) 種種型式存在。根據研究顯示,美國每年的網路成人市場都有7 億美元的

26

成長,其中的一部份又成為網路色情產業的資本,持續投入色情產業以創 造更多未來收益 (Hapgood, 1996)。

色情新聞亦同,閱聽人天天透過手機接觸數位媒體,鋪天蓋地的色情報導、或 是一番引人遐想的新聞標題,都可能違反網路倫理,未來如沒有試圖改善,諸多感 官新聞更可能會影響閱聽人的價値判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