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在經濟上與全球密切接軌,因此易受全球經濟變動而影響經濟發展。2008 年的金融海嘯,讓仰賴出口的電子業啟動無薪假,2011 年 10 月份電子業的無薪 假在短短的三年內再度啟動;教育部門因受少子化影響,無論於國小、國中、高 中或大學,已鮮少聘用專任職員擔任行政作業,而是以一年一聘的方式來短期聘 任約聘僱人員,以減少人事成本的負擔;而我國政府也大量的採用派遣人員,如 教育部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皆大量的晉用派遣人員。全球的勞動市場自 1980 年代 出現與傳統正式僱用關係不同的彈性或暫時性的僱用型態。暫時性勞動力是指勞 工與其雇主不存在著長期的附屬關係(Belous, 1989),包括租賃勞工、契約工、企 業服務工作者、部份工時工作者(馬財專與葉郁菁,2009)。

臺灣於 1984 年勞基法制定並實施後,當時國內部份企業為規避勞基法所規定 的退休金、加班費、職災補償金與資遣費等雇主的責任,朝向非典型聘雇發展。

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00 年度勞動情勢統計要覽(勞動統計櫉窗,2011),對臨 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的報告得知,自 97 年 5 月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受僱者占總受僱 者比率 6.07%,98 年 5 月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受僱者占總受僱者比率 6.46%,99 年 5 月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受僱者占總受僱者比率 6.51%,受僱者人數達 525,059 人,

顯示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受僱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且目前人力派遣公司到處林立,

2012 年 7 月於經濟部商業司-公司及分公司基本資料查詢網站,以關鍵字「人力 派遣」查得 146 筆人力派遣公司,顯示出就業市場的確存在這樣的需求。

環顧全球經濟發展與變化快速,企業為尋求更能生存的方式,在員工的僱用 逐漸選擇與傳統不同的方式來因應。綜觀各項不同的研究發現僱主使用派遣的論

點,主要為以下幾項理由:替代缺席的員工、因應不定期之人力需求、提供人力 供給之緩衝空間、招募新血、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獲得支援(黃同圳,2011)。而 另一方面勞動者投入人力派遣市場主要成因為:以從事派遣工作做為一時之間無 法獲得經常性僱用工作時的跳板、工作多樣化具挑戰性、工作時間較有彈性、獲 取更多的工作機會、無須長久面對同事或主管間的人際關係(陳慧芳,2004)。

有關針對派遣人力市場研究,如「台灣派遣勞工對要派機構的認知、派遣機 溝的認知、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及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陳慧芳,2004) ;「員 工特徵對工作滿意、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工作績效的影響-以派遣人員為 例」(曹采華,2002);「內外控人格特與授權賦能認知對工作滿足之影響-以金融 保險業為例」(羅世輝、湯雅云,2003);「派遣員工與正職員工在組織承諾、工作 投入差異之分析-以福利措施件為干擾變項」(祝康偉,2006);「人力派遣制度職 取代政府約聘僱人力的可行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蘇偉業、林雪湘,2007);「家 庭因素、成就動機對海外派遣意願之影響」(李鴻文、許心怡,2007);「勞派遣在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之運用探討」(黃同圳,2010)等研究,主要著重於探討人力派 遣工作者的求職意向、工作動機、工作特質、工作投入、工作滿意度、工作績效、

離職傾向、組織認同、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及探討人力派遣僱用單位之僱用 意願、僱用動機、任用管理、績效管理、法律制度問題、福利制度等各項構面,

但針對派遣人力之個人背景、人格特質、成就動機、生涯策略等構面關係進行的 研究較無相關報告。

在全球的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停滯的局面,而失業人口數屢破歷史紀錄,而 20 至 29 歲的年輕族群失業率更是平均失業率的一倍,未來預期經濟緊縮將使企 業難以提供全職的工作機會,臨時或短期的工作機會將會大幅增加,因此派遣將 會於經濟發展減緩的時刻蓬勃發展。當大量人力投入派遣市場,瞭解派遣人員的 個人背景、人格特質、與成就動機之不同,是否對於其在生涯策略採用上會有所

差異,則對於派遣人員本身以及要派單位與派遣單位有實質的幫助,故本研究將 探討派遣人員的個人背景、人格特質與成就動機對生涯策略的影響,以協助派遣 人員對自我的了解,並可將研究結果提供派遣單位及要派單位在徵才與用人之參 考。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如圖 1 所示,並說明如下:

首先確認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進行文獻探討,蒐集國內、外有關勞動派遣、

人格特質、成就動機與生涯策略等各研究文獻,加以整理歸納出與本研究相關的 部份。之後定義各變項的操作型定義,及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之抽樣的方法及資 料分析方法。最後針對樣本進行統計分析,並依據分析結果加以說明並提出相關 建議,以協助派遣單位及要派單位在徵才與用人之參考。

圖 1 研究流程 確認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探討與假說建立

變數操作型定義 確認研究對象與問卷設計

問卷前測與修正 問卷發放與回收

資料分析 提出建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