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盈餘管理相關研究議題

管理當局從事盈餘管理的動機,基本上可分為資本動機、契約動機與管制動 機等三大類,文獻上對於盈餘管理現象的探討,大體上也都圍繞著這些議題。相 關的研究除了盈餘操弄的動機外,操弄的方向、工具與時點也都是文獻探討的重 點。由文獻研究的結果可知管理當局進行盈餘操弄的工具,以裁決性應計項目居 多,而所謂的應計項目,依Healy(1985)的定義,為會計盈餘與營運活動現金流 量之差額,此差額可再依管理當局能否操控,區分為裁決性應計項目與非裁決性 應計項目兩部分。非裁決性應計項目會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管理當局並 無法隨意操弄。對於管理當局可以自由裁量的部分就稱之為裁決性應計項目。而 文獻上對於裁決性應計項目與盈餘管理關係之研究,又可概分為二種類型,一種 是利用所有應計項目的組合作為盈餘管理的指標,如Jones (1991);另一種則是 以單一的應計項目來探討盈餘管理現象,如McNichols and Wilson (1988)。

McNichols and Wilson (1988)的研究聚焦於單一的應計項目,以壞帳提列模 型中的誤差項,來代表管理當局可自由裁量的壞帳提列,並藉以推論管理當局的 盈餘管理現象。研究中亦檢驗了損益平穩化假說及紅利計劃假說。損益平穩化的 假說認為管理當局會選擇應計項目的運用,來降低報導盈餘的波動性,尤其是當 盈餘異常提高時,管理當局會利用可降低帳面盈餘的應計項目來抑制盈餘。相反 地,當盈餘不尋常偏低時,管理當局會利用可增加帳面盈餘的應計項目來提高盈 餘;紅利計劃假說則認為,若公司報酬計劃的目標界限較低,當計劃已無可紅利 可發時,管理當局會有提高可裁決應計費用金額的動機,其操弄盈餘的目的在於 增加下一期達到紅利下限的機率(Healy,1985)。因此,當盈餘有不尋常偏低或偏 高的現象時,管理當局都會選擇可以降低盈餘的應計項目來進行盈餘管理。

McNichols and Wilson(1988)研究結果支持紅利假說的結果,當公司盈餘有不尋 常偏高或偏低現象時,管理當局會利用可降低盈餘的裁決性應計項目來降低盈

尋常地偏低時,管理當局仍會利用降低盈餘的裁決性應計項目來進行盈餘管理。

Kasznik (1999) Degeorge et al.

(1999)

Kasznik(1999)

紅利契約 Healy(1985) Holthausen (1995)

Healy(1985) Holthausen (1995)

Gaver et al. (1995)

工作保障 DeAngelo(1988)

Gilson (1989) DeFond and Park

第 三 節 銀 行 業 盈 餘 管 理 文 獻 與 假 說 發 展

一、銀行業盈餘管理相關文獻

過去文獻對盈餘管理的研究,有針對管理者盈餘操弄動機之時點,直接測試 該動機是否會影響管理當局行為的研究設計,例如:增加處分投資利益(Barto v, 1993);Healy(1985)檢驗紅利計劃與管理者會計選擇等,皆可稱之為「直接測試 法」。而另一種方法則稱為「間接測試法」,劉啟群(1999)以台灣地區銀行業為樣 本,直接比較第四季損益操弄項目之季別比例與變異程度,是否異於其他三季,

此類型研究稱為間接測試法,這種盈餘管理測試可免除損益項目裁決性及非裁決 性之複雜度及可能衍生的問題(Kang and Sivaramarishnan, 1995;劉啟群,

1999)。有關銀行業盈餘管理研究之文獻,其重心多圍繞在盈餘管理的動機或盈 餘管理工具的實證研究上。

由於銀行業的行業特殊性,造就了銀行業者快速的會計作業效率,在所有的 產業中,還沒有任何一個產業能夠像銀行業一樣,可以每天軋平所有帳務,也沒 有任何產業可以在月底日的隔天即可公布當月份的損益。所以相較於其他產業,

銀行業的財務資訊透明度及效率皆相對較高。在這樣的環境下,對銀行的管理當 局而言,可以操弄會計數字的空間相對有限。不過在實務上,基於各種盈餘管理 的動機,管理當局仍然可能藉由盈餘管理工具的操弄來達成其目的。其運用的手 段仍不外乎會計方法的選用、交易時點的認列或裁決性應計項目的運用等,其中 又以交易時點的認列與裁決性應計項目的運用可能性最高。在交易時點的認列方 面,可運用短期投資利益實現的認列時點來影響損益金額,例如買賣票券及證券 利益的實現;而在裁決性應計項目的運用方面,壞帳提列一直也都被用來衡量銀 行管理當局的盈餘管理行為。Ahmed et al.(1999)即認為銀行壞帳提列的主要目 的在於調整銀行壞帳準備,以反映未來在銀行放款組合中所預期發生的損失。其 他學者們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及面向,來檢驗各種盈餘管理動機的假說,並檢驗 銀行業的壞帳提列科目是否與盈餘結果有關。Collins et al.(1995)研究即發現壞

帳提列與盈餘有正向的關係,其研究與管理當局會利用壞帳提列進行盈餘平穩化 的預期結果一致,但在利用壞帳提列進行資本管理方面,則未發現明顯證據。

Greenawalt and Sinkey(1988)及 Beatty et al.(1995)的研究結果亦同樣顯示壞帳 提列與壞帳提列前之盈餘具有正向的相關,亦即管理當局具有盈餘平穩化的動 機。當管理當局預期當期盈餘較低時,壞帳損失提列的金額便可能被故意低估。

陳育成(2002)以盈餘管理、資本管理及訊息發射效果來探究台灣金融業的壞 帳提列情形,並檢測可裁量壞帳與盈餘管理、資本適足性與次期營業績效之關 係,其實證結果顯示,商銀及企銀均有以壞帳費用作為盈餘管理工具的傾向,產 業銀行盈餘與資本管制壓力較輕,其以壞帳影響盈餘與資本適足性的現象並不明 顯,但產業銀行有以多提列壞帳向市場傳遞次期績效的傾向,商銀的測試結果則 與預期相反。

本研究以壞帳提列研究銀行業是否會利用壞帳提列科目之可裁決性進行盈 餘管理。由於壞帳提列在銀行會計實務中,一直被認為具有高度的可裁決性,所 以經常被學者用來作為檢驗管理當局是否具有操弄盈餘行為的重要衡量變數之 一。壞帳提列係反映在當期預期未來放款損失的增加水準,在控制未預期的不良 債權(non-performing loans)變動下,具有較高未預期的壞帳提列的銀行會有較高 的異常報酬(Wahlen, 1994)。若以會計科目的性質而言,壞帳提列為一項費用科 目,主要在反映現在預期未來的放款損失,所以其代表的是一項負面的訊息,但 也 有 很 多 的 文 獻 研 究 認 為 壞 帳 提 列 與 公 司 的股 價 有 正 相 關 (Beaver et al., 1989;Griffin and Wallach, 1991;Elliot et al., 1991),Beaver et al.( 1989)就建 議投資人正面看待公司壞帳提列增加的訊息。所以壞帳提列其實同時隱含著一好 一壞的訊息內容,壞訊息指的是,銀行管理當局預期可能有部份放款無法全數收 回,恐影響盈餘表現;好訊息則意謂著,管理當局雖面對未來可能有放款無法收 回的情形,仍願意開誠佈公地正視問題,不僅傳達了管理當局的善意,也有助於 未來盈餘的改善。Wahlen (1994) 以美國商業銀行的管理當局,是否會在未來現

金流量預期增加的情況下,運用會計實務上的裁量權,增加列報壞帳之提列。其 研究結果證實,當銀行未來現金流量預期會增加時,銀行管理當局會增加裁決性 壞帳提列的金額,而且建議把增加之未預期的壞帳提列當作一項好消息,該研究 顯示壞帳提列與公司未來現金流量具有正向相關;Beaver et al. (1989) 研究顯 示提列較高備抵壞帳的銀行享有較高的市價/帳面比率,並認為投資者會將壞帳 提列的增加當成一種有利的訊號;而 Beatty et al. (1995) 也以銀行管理局可運 用的裁決項目,分別為壞帳提列、壞帳沖銷、退休金利得、其他利得損失及新股 發行等五個科目,用以探討銀行管理當局利用上述裁決性項目之操弄,遂行資本 管理及盈餘管理的目的;Collins et al. (1995)則以個別銀行利用買賣有價證券損 益、壞帳提列、壞帳沖銷、資本票據發行、普通股、特別股及股利等七種會計科 目之認列來增加資本,並探討這些科目認列之決策與資本、盈餘及稅賦之間的關 係。其研究結果發現資本誘因會影響銀行壞帳提列、壞帳沖銷、資本票據發行、

普通股、特別股及股利發放政策,但與買賣有價證券損益關係較弱,同時也發現 銀行盈餘與壞帳提列有很大的影響。Shrieves and Dahl(2003)以日本國內銀行在 財務束縛下的裁決性會計行為進行研究,發現在巴賽爾協定對資本適足率的要求 下,日本國內的銀行由於資本要求限制了日本國內銀行的放款行為,而且日本國 內銀行會利用短期證券收入及壞帳提列來達成盈餘平? 化及資本補充的目的,而 這個發現與日本國內銀行利用會計上之裁決性應計項目作為媒介進行盈餘管理 的想法一致。該研究也發現壞帳提列與非裁決性盈餘呈正相關,但短期證券收入 與非裁決性盈餘呈負相關,顯示壞帳提列與短期證券收入之間呈現強烈的替代關 係。這個發現也支持了日本國內銀行因經濟環境惡化,導致銀行壞帳提列金額增 加,也證實日本國內銀行利用短期證券收入及壞帳提列作為盈餘管理工具的現 象。

McNichols and Wilson(1988)以壞帳提列進行盈餘管理研究,該研究在一般 公認會計原則的基礎上,將帳列壞帳與應提列之壞帳間的差異當成裁決性應計項

目,並且發展出該裁決性應計項目的代理變數,其方法不同於過去文獻以總應計 項目為中心來衡量盈餘管理的現象,而是用單一的應計項目(即壞帳提列)作為研 究核心,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下發展其裁決性應計項目的代理變數。並以印刷

目,並且發展出該裁決性應計項目的代理變數,其方法不同於過去文獻以總應計 項目為中心來衡量盈餘管理的現象,而是用單一的應計項目(即壞帳提列)作為研 究核心,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下發展其裁決性應計項目的代理變數。並以印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