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代特殊教育的趨勢(Ysseldyke, Algozzine & Thurlow, 1995)。融合教育的目標是整 合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創造一個使所有學童能一起參與學習的教育環境

許學校、家人能給予日常生活的協助,但隨著年紀的增長,終究得獨自面對外面 的世界,因此讓智能障礙學童能識讀日常生活用字是必須的,而什麼樣的學習方 法能讓他們有興趣於學習並且能達到學習成效,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依據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本國語文領域規範中,

國小一至三年級,需能認讀 1000-1200 字;國小四至六年級,需能認讀 2200-2700 字,但對於智能障礙兒童而言,著重的應是能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功能性的文 字,也就是先能識讀生活常用字彙才能認識生活中常用詞語及應用於日常生活 中。在教育部(2009)「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亦強調課程內容 應以功能性為主,在教育部(2000)「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 程學習目標檢核手冊」實用語文領域裡,羅列出智能障礙學生讀、說、寫的學習 目標,亦是以日常生活常用詞彙為目標,由此可知在國字識讀方面智障學童應著 重於日常生活常用詞彙。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的字,分析字形相似的字。張秀婷(2008)則認為圖像識字教學法適用於象形字及 指事字的教學。孟瑛如、張淑蘋(2003)提出利用國字圖形演變特性可以幫助學生 認識字義及字形。林佳儀、詹士宜(2011)認為識字困難學生識字方面的學習型態 多屬於意象化、圖像化,圖像化識字教學可以提供識字困難學生一個熟悉的學習 路徑,而圖像式視覺化的教材也便於多媒體器材的播放。由認知心理學的訊息處 理理論可以知道有意義的圖像有助於記憶,而國字的演變過程中有許多字最早都 是由事物的外表或其象徵來表示字義,特別是以象形、指事、會意為造字法則的 文字。智障兒童需要的是能應付日常生活的能力,所以在識字方面應著重在日常 生活常用的功能性字詞,也就是能表達自己感受、察覺周遭環境現象的字彙,所 以若能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功能性文字以圖像的方式呈現文字演變的歷程,則有 助於智障兒童學習記憶字形與字義。

許多研究皆證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及有助於 學習成效。智障兒童在學習方面較一般兒童有更難進入學習情境與需要更多反覆 練習的特性,因此藉由電腦輔助教學具多重感官刺激和可不斷重複的特性來幫助 智障兒童學習應式可行的。所以本研究擬採用「圖像化識字教學策略」透過平板 電腦輔助呈現教材與提供學童練習機會,來幫助智障兒童提升國字識寫之學習成 效。

第三節 研究目的

雖然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各種識字策略對於提升識字成效皆有所助益,但研究 對象多是低學習成就或識字困難學童,而智障學童因生理因素影響其認知與記 憶,能識讀的國字和國字識讀能力皆較同年級低學習成就和識字困難學童少很 多,所以無法用偏重大量識字策略來提升識字成效,而是應該著重於生活中常 見、常用的國字識讀,當熟悉了國字的構形與累積了一定的識字量後,才能再輔 以其他識字策略來增加識字量。

國語文的學習主要是為培養學生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本研究對 象能聽懂日常生活中常用詞語與句子,能表達基本生理需求,能讀出大部分有注 音標示國字,但欠缺國字摹寫與聽寫能力,更遑論寫作能力。

依據前述,研究者擬透過本研究,來達成以下具體目的:

一、利用國字對應之具體圖像與電腦國字拼圖遊戲引起研究對象對於國字識 寫的學習興趣。

二、透過圖像識字教學策略提升研究對象對於國字的認識,幫助記憶國字字 形結構及增進其國字書寫能力。

三、透過研究結果與研究者在教學上的省思與覺察,改善教學困境,並提供 普通班級中有類似情境教師在面對智障學童識字教學時參考。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四、 識字學習成效

本研究透過圖像識字教學策略,運用電腦國字拼圖遊戲、看圖寫國字測驗、

國字選擇測驗、聽寫測驗、國字填空測驗、訪談記錄表和教師教學札記等資料收 集與驗證,評估研究對象對於國字辨識與國字書寫方面是否具有學習成效。

第五節 研究範圍

壹、 研究地區方面

本研究之研究地區為研究者於一〇二學年度任教於臺東縣某偏遠地區國小 四年級。

貳、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一〇二學年度任教普通班級中,一位重度智能障 礙學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