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是建立一個視覺動作整合能力電腦化測驗工具-依據中文字體基本筆劃特 徵,將測驗內容視知覺和視覺統整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探討。本章將針對研究動機與研 究目的逐一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運用眼睛和手流暢且有效率的去完成一件事務的能力稱為視覺動作整合能力

(Sanghavi & Kelkar, 2005),且視覺動作整合能力也是兒童書寫能力的先備技能

(Rosenblum, Weiss, & Parush, 2003)。在臺灣有達 36.8%醫院及私人復健診的治療師利 用視覺動作整合能力的測驗工具來評估兒童的書寫能力(林巾凱、曾美惠,2001),許多 國內、外學者指出兒童的書寫表現可以利用視覺動作整合能力來預測(Amundson &

Weil, 1996; Goyen & Duff, 2005; Kaiser, Albaret, &Doudin, 2009; Klein, Guiltner, Sollereder,

& Cui, 2011; Maeland, 1992; Marr & Cermak, 2002; 張韶霞、余南瑩, 2010),也可以透 過施測的過程了解兒童的精細動作(Klein et al., 2011),由此可知視覺動作整合能力對 於兒童在書寫能力上的重要性。

大部分的動作整合能力的測驗工具都由國外學者發展,再經由國內學者翻譯編製 而成。如瑞-布坦尼卡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感覺統合與運用測驗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Praxis Test 的第四個測驗仿畫 Motor Accuracy Test(MAC)、布氏動作精 熟測驗第二版 Bruininks-Oseretsky Test of Motor Proficiency、簡明知覺-動作測驗等,

其內容主要是描繪幾何圖形,其具有發展的順序且順序由簡單到複雜。這些測驗工具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發展完善,經常被用在預測中文書寫的表現(張韶霞、余南瑩,

2010);但是中文與英文字體差異很大,以此作評量將可能會有誤差。如果能發展一套

不只是幾何圖形,且能符合中文字體基本筆劃特徵的視覺動作整合測驗,則更能符合 國內學齡前兒童的學習內容,應該可以增加預測學齡兒童之中文書寫能力。

另外,進行視覺動作整合測驗的過程中需要紀錄筆劃順序與時間的反應;試測結

束後必須量測筆劃的長度。這些紀錄過程都會使得施測者較為混亂,或者來不及紀錄,

甚至失去重要的資料。目前許多國內、外學者已將書寫測驗發展成電腦化測驗(Blank, Miller, & Von., 2000; Blank,Miller, Von, & Von, 1999; Chang, Yu, & Shie, 2009; Hermsdorfer, Marquardt, Schneider, Furholzer, & Baur, 2011; Luria & Rosenblum, 2010; Poon, Li-Tsang, Weiss, & Rosenblum, 2010; Rosenblum, Parush, & Weiss, 2003; Schneider et al., 2010; 張 韶霞,2002),可以獲得更多資訊。

先前研究中,電腦化的視覺動作整合測驗多以數位板進行,用來改善傳統紙筆測 驗的缺點(Chang et al., 2009; 張韶霞, 2002),但是利用數位板進行測驗,一個數位板 必須搭配一台電腦,若一次要測驗多個受試者,則需龐大的經費,以及測驗時需花費 更多前置作業的時間。然而,目前數位板使用觸控筆及 1024 階壓力敏感度的技術已經 跟平版電腦整合,所以本研究開發一套結合平板電腦的視動整合電腦化自動評量系統,

讓受試者透過平板電腦紀錄施測過程、計分電腦化、使用平板電腦藉由座標、向量獲 得運動學資料的分析如筆劃軌跡長度、位置、開始結束的時間、速度、斜率、筆劃扭 曲、歪斜、抖動的現象等資料,則能收集到更完整的資訊,使得視覺動作整合測驗更 為精確,並且可以降低成本,節省更多測驗的時間。

因此本研究透過建置需要的軟、硬體環境及電腦化的計分模式,發展一套電腦化

的「視動整合電腦化自動評量系統」,此評量系統包含兩大測驗:視知覺和視覺統整,

在透過學齡前兒童進行「視動整合電腦化自動評量系統」測驗,將測驗結果進行探討。

其中,本研究利用信度和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檢驗視知覺試題 的品質,而視覺統整的測驗結果,則利用支撐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與 K 最近鄰近法分類器(K Nearest Neighbors Classifier, KNN)自動判斷兒童為正常、疑 似障礙、障礙三種程度,並可在學前、幼稚園階段發現其可能的問題,盡早的接受診 斷與治療訓練。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先透過建置軟、硬體環境及電腦化的計分模式,發展一套電腦化的「視覺

動作整合電腦化評量工具」,包含視知覺、視覺統整與動作協調,進而進行學齡前兒童

施測,收集相關資料。本研究目的,在視知覺部分:

ㄧ、設計高信度的試題。

二、透過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檢驗試題的品質。

在視覺統整部分:

ㄧ、建立中文字基本筆劃的特徵。

二、透過支撐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與 K 最近鄰近法分類器(K Nearest Neighbors Classifier, KNN)來自動判別兒童不同障礙類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