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探究式學習環下進行教學時,學生對於「簡 諧運動」概念學習的情況。本章分別以研究動機與背景、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的重要 性和名詞解釋,共四節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自民國 91 年開始的指定科目考試,物理考科已締造了不少的低分紀錄,讓家長及 考生都認為指考物理題目是所有考科之中最難的,各標分數必然是落在所有科目之底,

更讓學習成效不理想的學生因此優先選擇放棄物理。隨著大考中心前兩年開始取消倒扣 制度,並調整試題測驗方向,使得物理整體的成績標準終於有所成長。如何增進學生運 用物理知識來思考、分析、推理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如何改變當前物理教學的瓶 頸,對於從事物理教育的研究者而言是不可推卸的使命。物理教育研究者為了達到教學 相長,必須充實並增進自我的學習理論基礎,除了嘗試提出有效的教學改革策略,仍需 拓展對物理教育的教學觀,以便能洞悉改革策略背後的源由,進而發揮達到策略實施的 目標(Hammer, 1996)。

這三十年來國內外對於物理教學課程較著名的改革策略實例,像是:哈佛大學 Mazur 教授等團隊所執行的「Peer Instruction」計畫 (Crouch & Mazur, 2001)、MIT 的 TEAL 計畫(Belcher, 2001)、華盛頓大學 McDermott 與物理系研究團隊所執行的 PEG 計畫(McDermott & Shaffer, 2002)、臺師大的 Easy Java Simulation(EJS)模擬動畫物 理教學(黃福坤,2006)、中正大學的 TEAL 計畫(湯兆崙、黃鼎凱、蔡宜君,2006)

或是逢甲大學的互動教學(張慧貞,2003),這些實例的共同特點就是包含:將教材具 體化、增進課堂互動與討論、及應用數位科技於物理學習。

在研究者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學生在學習簡諧運動時不太容易將質點週期性的振動 過程與各項運動物理量的改變性質作連結,且因簡諧運動 S.H.M.(Simple Harmonic Motion) 的質點運動過程是連續且動態的,一般文本比較無法完整將其連續動態的特性

顯示出來,故此單元對於學生的學習是困難的。當學生觀察物體做簡諧運動時的運動狀 態變化,剛開始只能觀看一整段的運動,無法想像運動的連續過程,因此認為物體的運 動都一樣快。當學生能想像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每一個瞬間的運動狀態,才能進一步對物 體運動狀態的變化有正確的理解(陳韻竹,1999)。因此,研究者希望能引入影片或多媒 體動畫模擬等新科技應用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將動態表徵融入教學活動來實施,藉以 提昇學生基礎科學之抽象概念的學習成效。

根據前述之物理教學策略與研究者對物理教學的建議,故本次研究不同於大多數研 究採用的傳統講述法作為對照,而改採取 5E 探索式學習環理論為研究架構,透過不同 表徵順序進行研究操弄,希望提升教學品質之餘,也能發現不同表徵順序對學習環各階 段之學習影響,研究成果可作為未來相關物理教學策略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為了能夠檢視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學習環教學模式對檢協運動概念學習的 成效,首先研發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學習環教學模式的不同版本教材,透過所設計的 學習單中學生的作答內容,教師可以獲得回饋,瞭解學生概念學習的情形。另外,研發 簡諧運動的概念測驗,檢視不同版本教材對學生的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目的:

一、探討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學習環的教材對於學生學習簡諧運動之概念學習的 影響。

二、探討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學習環對於學生學習簡諧運動的學習成效的影響。

三、探討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學習環對於不同性別的學生學習簡諧運動的學習成 效的影響。

四、探討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之後,對於學生學習簡諧運動的學習成效的差異性。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所延伸的研究問題如下:

1. 高中二年級學生在課程教學進行前,對力學中之簡諧運動的概念為何?

2. 運用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學習環的教材對於學生學習成就是否有明顯差異?

3. 運用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學習環的教材對於不同性別學生的學習成就是否有 明顯差異?

4. 比較不同表徵順序融入 5E 學習環的教材在學習環的各階段學生學習成就是否 有明顯差異?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

在進行研究文獻資料的蒐集過程中,發現 5E 探索式學習環極符合科學教育之未來 方向,且教學實施的過程都有助於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李志鴻,2006;林琬縈,2010;

翁韻婷,2010;張維倫,2010;郭嘉彬,2011;曾美蓮,2010;曾燕玲,2006;賴柏承,

2012;蘇育男,2009)

而近幾年臺灣推動的教育改革,其理念所強調的「快樂學習、快樂成長」,隨著科 技進步,數位多媒體在物理教學領域上的應用大幅增加,讓學習者可透過豐富逼真的圖 像,生動活潑的動畫提升求知慾與學習動機。在數位資料快速膨脹增加下,物理除了傳 統文本講述法教學之外,已經增多了不少的呈現方式及進行流程。透過電腦動畫輔助教 學則是突破傳統班級教學、有效提高教學品質的途徑之一。透過影片、視覺動畫模擬等 新科技,可使得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並提昇學習者基礎科學之抽象概念及概念學習成效。

(吳昌家,2001;陳昌宏,2001;黃志清,2001;蔡月卿,2012;薛文隆,2001)

既然5E探索式學習環理論能提升科學教育學習,而動態多媒體教學又有助於物理 學習成效提升,經由文獻蒐集尚未發現有同時進行教學的相關研究探討。故本研究將設 計探討融入動態表徵於學習環各階段造成之學生學習成效影響,希望除了提升物理教學 品質之餘,也能發現探討出動態表徵在學習環各階段之影響程度。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多重表徵

表徵乃具體的呈現抽象參考物,或實物的特徵,傳遞訊息資訊。多重表徵即為使用 兩種類型以上的表徵來呈現同一概念時。

二、靜態表徵

不隨著時間變化而呈現出不同訊息的表徵,如文字、圖片、符號等。

三、動態表徵

依時間持續改變而連續呈現不同訊息的表徵,如影片、電腦動畫等。

四、表徵順序

當一概念或事物使用兩種類型以上的表徵來呈現時,為了避免同時呈現所有表徵而 增加學習者的認知負荷,則產生逐一呈現各表徵的先後順序。

五、5E 學習環

美國生物科學課程於 1980 年代發展出含有建構主義特性的教學模式 ─BSCS

(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課程,經歷多次改革後,由 Bybee 和 Landes

(1988)將學習環改變成參與(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

精緻化(Elaboration)及評鑑(Evaluation)等五個階段(Bybee & Landes, 1988)。

六、簡諧運動

簡諧運動 S.H.M.的質點振動過程中的振幅是不變的,滿足「簡單」(simple);運動 物理量可以用角頻率的正弦函數(或餘弦函數)呈現,滿足「諧和」(harmonic);振動過 程的角頻率與振幅無關,滿足「等週期性」(isochronism)。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