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研究動機

中山高速公路自民國 67 年全面通車以來,不僅成為台灣西部一條非常重要之

運輸走廊,更帶動台灣經濟起飛。也因此使得國人私有小汽車持有率逐年增加,

然而隨著交通量之增加,漸使高速公路的容量不敷使用而產生交通擁擠的現象。

一般高速公路上擁擠發生之原因大可分為兩大類,其一為乃是在特定時間於特定 地點,經常發生而可加以預測之擁擠;如上、下午尖峰時間之瓶頸路段,其交通 流量超過公路本身的容量而發生擁擠現象。相對地,如果擁擠發生的地點與時間 事先無法確知者,例如交通事故、車輛拋描等意外事件。

由於台灣車輛持有比率逐年增加,交通問題更顯複雜許多,所衍生出的不確 定性(Uncertainty)亦相對提高。再者,運輸建設方案執行速度永遠不及交通需求之 膨脹,因此為了改善現有交通問題,在觀念與作法上已逐漸由增加道路容量的供 給方式,轉變成有效利用現有資源與交通設施的管理措施;隨著科技的進步,高 速公路利用電腦、電子、通訊、控制、整合等技術,配合交通管理與控制策略,

以提昇運輸系統整體效能,以發展高速公路智慧化。

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乃當前世界各國對交 通陳疾所祭出之法寶,所謂智慧型運輸系統 (ITS)之定義為「利用電子、電腦軟體 設備、通訊、機械與控制等技術於運輸系統,使運輸系統能提供更安全、有效、

便捷、舒適、及永續之優質服務」,ITS 發展影響所及非常廣,其中車流模型與交 通動態預測系統之建立需要基於理論基礎以求健全,可作為交通管理者的決策分 析工具,並可提供即時的交通路況資訊之服務。

然而交通管理首重車流行為特性之瞭解,若能有效掌握車流型態,即可藉由 先進科技的應用來提升運輸系統效能。利用先進科技蒐集取得真實交通資料,透 過分析以瞭解與掌握車流行為特性,進而加以模組化,將可作為交通管理者的決 策分析工具,亦可提供即時的交通路況資訊,為實現智慧型運輸系統所不可或缺

的重要環節。

微觀車流模型開發後有助於建立即時控制策略,以考慮整體路網績效為前 提,提升交通系統服務水準。此外,交通管理策略的實施,亦需對於真實車流特 性充分瞭解。其他有關智慧型運輸系統管理或策略分析,如事件管理、優先號誌、

路徑導引、旅行時間預測等,所需進行之車流特性研究之課題,亦為該項主題涵 蓋範圍。

跟車行為及變換車道行為是微觀車流模式重要部份之一,跟車行為方面,以 往跟車行為大都採用刺激-反應方程式,其中後車不論在何種情況下均受前車影響 之假設極不合理,因此本研究將以實際跟車測試蒐集資料並分析跟車行為特性,

研析車輛跟車行為,以構建合乎國內高快速公路現況之GM 跟車模式門檻。

變換車道方面,由於過去研究大多著重於駕駛者變換車道決策模式,如訂定 變換車道之條件,但所訂定之條件過於過於僵固,沒有彈性,其適用性有待進一 步探討,後來有人利用類神經網路等方法來建立變換車道模式,但其資料係以駕 駛模擬器方法蒐集,較無真實性。因此,本研究考慮車輛在變換車道過程中,目 的在於改善變換車道前之行車速度,並且在安全之前提下,採取變換車道,所考 慮的因素包括有:本車與前車、鄰近車道前車及鄰近車道後車之間相互影響之關 係,故本研究將藉由攝影調查方式,分析目前台灣高快速公路之變換車道行為特 性,構建符合現況之變換車道行為模式及變換車道決策模式。

1.2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可歸納如下:

1. 分析國內高快速公路跟車行為特性及變換車道行為特性。

2. 根據高快速公路跟車行為特性,構建合乎國內高快公路跟車行為特性之 GM 跟 車模式門檻,以做為建立微觀動態車流模型之基礎。

3. 根據高快速公路車變換車道特性,構建合乎現況之變換車道行為模式及變換車 道決策模式,以做為建立微觀動態車流模型之基礎。

1.3 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要係研究駕駛者在高快速公路之跟車及變換車道行為,因此以小客 車為研究對象,研究範圍界定於高速快公路主線路段。並考慮以下條件:

1. 路段為無坡度之直線路段:由於路段之幾何設計會影響駕駛者於正常情況下跟 車及變換車道之行為,為簡化影響因素,故僅考慮無坡度直線路段。

2. 內車道及中車道:本研究考慮變換車道之動機,故為區分其它非改變行車速度 為目的之變換車道車輛,選擇內車道及中車道做為蒐集資料之研究範圍。

3. 氣候良好,能見度佳:由於本研究是以攝影的方式蒐集資料,因此天氣狀況良 好,才能得到較好的攝影效果。

1.4 研究方法及理論基礎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快速公路跟車模式以及變換車道模式,在研究方法上主要 採用文獻評析法、攝影調查法、統計分析法、實車測試法等。

至於理論基礎方面,則有微觀理念、近微觀理念、刺激-反應原理、跟車理 論、行為門檻、駕駛行為理論(變換車道)等。

本研究依列流程進行各項研究工作,研究流程圖如圖 1.1 所示,各階段執行工 作簡要說明如下:

1. 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之確認及界定。

2. 蒐集國內外跟車理論及變換車道模式之相關文獻,並加以回顧、整理及探討。

3. 研究方法與理論基礎之建立。

4. 以實車測試方法蒐集國內駕駛者之跟車資料 5. 以攝影方式調查高快速公路變換車道行為特性。

6. 分析國內高快速公路跟車行為及變換車道行為特性。

7. 高快速公路 GM 車模式門檻、變換車道行為模式及變換車道決策模式之構建。

8. 模式參數校估及模式驗證。

9. 結論與建議。

圖1. 1、研究流程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