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有機半導體材料與元件近年來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發展,主要優勢為 低成本、可撓性、可採大面積製程,主要應用於有機太陽能電池(Organic Solar Cells, OSCs)、有機場效電晶體(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OFETs)、

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等,其中 OLED 的發 展最引人注目,因目前市面上平面顯示器以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為主,其存在許多缺點,例如:反應時間慢(液晶分子受電場 轉動導致應答時間落在毫秒)、耗電量大(額外採用背光模組與彩色濾光片 來產生色彩效果),在此情況下有機發光顯示器就因應而生,其具備自發光、

廣視角、反應時間快、高發光效率、較輕薄、高對比度、可撓性、製程較 簡單等優點,也被期待可以取代液晶顯示器成為下一代顯示器的主流。

1-2 有機發光元件簡介

有機發光元 件 運 作的 基本 原理 是 利用 有機 物通 電後 產生 電激 發 光 (Electroluminescence, EL)現象,其研究肇始於 1963 年,Pope、Kallmann 等 人製作膜厚 10~20 微米的單晶蔥 (anthracence)通以 400 伏特電壓產生發光

現象

[1]

,但由於單晶膜厚度及大小難以控制,且所需驅動電壓太高,故當時

2

並不受到重視;直到 1987 年 Kodak 的 C. W. Tang 與 S. A. VanSlyke 等人 採用了 Tris(8-hydroxyquinolinato)aluminum (Alq

3

)做為發光層與電子傳輸層

[2]

,Diamine 做為電洞傳輸層,採用鎂銀合金當作電極,並使用真空蒸鍍法 來製作元件,此結構增加電子電洞在有機層中再結合的比率,在操作電壓 10 V 下,外部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達到 1 %,亮度為 1000 cd/m

2

,自此有機發光元件獲得極大的進展,也引起了研究的熱潮。

在 發 光 高 分 子 的 研 究 方 面 , 最 早 於 1982 年 Patridge 使 用 Poly(N-vinylcarbazole) (PVK)利用溶液旋轉塗佈 (spin coating)的方式製作第 一個高分子電激發光元件

[3]

;之後 1990 年英國劍橋大學 J. H. Burroughes 等 人利用 Poly(1,4-phenylenevinylene) (PPV)做為發光層

[4]

,製作出 ITO/PPV/Al 的元件結構,量子效率為 0.05 %。此後有機發光元件也就分成兩類,其一 為有機染料小分子作為主動層,稱為 OLED,製作方式採用真空蒸鍍;其 二為有機共軛高分子,稱為高分子發光二極體(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 PLED),製作方式採用溶液製程。比較兩種材料的優缺點,小分子材料合成 較為簡單且純度較高,但真空蒸鍍設備的成本頗高;高分子材料合成較繁 雜且分子量大小分佈不均,但成膜性佳且可大面積製作,成本較為便宜。

有機發光元件經過演進後形成多層結構,如 Figure 1-1 所示:

1. 陽極(Anode):

通常選用透明導電度高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功函數(Work

3

Function)頇與電洞傳輸層(Hole Transporting Layer, HTL)或是電洞注入層 (Hole Injection Layer, HIL)的最高填滿分子軌域(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匹配,一般元件製作選用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 為陽極。

2. 電洞注入層(HIL):

主要目的為幫助電洞注入至 HTL 或是發光層(Emission Layer, EML),

所以材料選擇主要為 HOMO 與陽極功函數相匹配。

3. 電洞傳輸層(HTL):

用途為幫助電洞傳輸並且阻擋電子,選取高電洞遷移率以及最低未填 滿分子軌域(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高於發光層之 LUMO。

4. 發光層(EML):

優良的發光材料需具備良好的熱穩定性、高螢光強度、良好的成膜性。

5. 電子傳輸層(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 ETL):

ETL 幫助元件中電子傳輸,必頇有良好的電子遷移率,也需兼具阻擋 電洞能力,所以其 HOMO 必頇低於發光層之 HOMO。

6. 電子注入層(Electron Injection Layer, EIL):

其 LUMO 需與陰極功函數匹配,幫助電子從陰極注入。

7. 陰極(Cathode):

4

一般來說要有良好的熱穩定性以及附著性,為了減低電子注入能障,

其功函數頇與 EIL 或是 ETL 相匹配,可選擇低功函數的金屬如鈣、鎂,但 低功函數金屬的活性較大,容易與氧及水氣反應,故頇具備良好的封裝技 術克服此一缺點。

Figure 1-1 多層結構之有機發光元件

1-3 有機共軛高分子發光理論

1-3-1 共軛高分子(Conjugated Polymer)

共軛高分子利用化學結構上的單鍵—雙鍵交替,p 軌域上的電子可沿著 分子軌域形成非定域化(Delocalized) π 電子雲,相鄰原子之電子雲互相接觸,

使得電子可以沿著主鏈移動。

1-3-2 發光機制

有機分子受到外在能量激發,當能量大於能隙(Energy Gap)時使得電

5

子從基態(Ground State, S

0

)躍遷至激發態(Excited State, S

1

)。在激發態時電子 自旋方向相反於基態,此稱為單重激發態(Singlet Excited State, S

n

),而電子 自旋方面與基態相同時,稱為三重激發態(Triplet Excited State, T

n

),如 Figure 1-2 所示。電子從激發態落回基態會釋放出能量,釋放的方式分為非輻射形 式以及輻射形式,如 Figure 1-3 所示,單重激發態降回基態所發的光稱為螢 光 (Fluorescence) , 三 重 激 發 態 降 回 基 態 所 發 的 光 則 稱 為 磷 光 (Phosphorescence),其產生的比例為 1:3,所以理論上螢光最高內部量子效 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為 25%。

Figure 1-2 基態以及激發態之電子自旋方向示意圖

6

Figure 1-3 電子躍遷移示意圖

1-3-2-1 非輻射形式釋放

1. 振動鬆弛(Vibrational Relaxation)

受激發的電子由於分子間的碰撞,從較高的振動能階降至較低的振動 能階,並以熱的方式釋放能量;生命週期(Life Time)在 10

-12

秒內。

2. 內轉換(Internal Conversion)

屬於分子內非輻射轉換過程,當激發態的電子能階非常接近,致使振 動能階相互重疊,此時電子可以在 S

2

與 S

1

之間躍遷。

3. 外轉換(External Conversion)

激發態分子與溶劑分子或其他物質相互作用,產生能量轉移並降低發 光強度;低溫或是高黏度可以降低外轉換導致的能量散失。

7

4. 系統間跨越(Intersystem Crossing)

從單重激發態轉換到三重激發態(S

1

→T

1

),材料本身常含有重原子如碘 或溴原子。

1-3-2-2 輻射形式

1. 螢光:激發電子從單重激發態回到基態的放光形式,生命週期在 10

-7

~10

-9

秒之間。

2. 磷光:電子從三重激發態降至基態的放光過程,生命週期在 10

-4

至數秒,

甚至數小時。由於衰退時間太長,常導致非輻射方式釋放能量。

1-3-3 光激發光及電激發光

有 機 共 軛 高 分 子 會 受 到 兩 種 激 發 形 式 而 放 光 , 其 一 為 光 激 發 光 (Photoluminescence, PL),係使用光為激發源,有機分子吸收光使得電子由 基態躍遷至激發態,而形成激子(Exciton);由於此高能狀態不穩定,其落回 基態過程以光的形式釋放,如 Figure 1-4 (a)所示。其二為電激發光(EL),使 用電為激發源,於有機薄膜兩端加上電極,當施以順偏壓時電子從陰極注 入發光層的 LUMO,而電洞從陽極注入發光層的 HOMO,此時電子與電洞 分別跨越能障(Energy Barrier),在發光層中相遇並再結合(Recombination)形 成激子,再由高能狀態降至基態並以光的形式釋放,如 Figure 1-4 (b)所示。

8

元件發出的光色由發光層的能隙決定,針對不同材料可發出紫外光、可見 光或是紅外光。

Figure 1-4 有機材料的(a)光激發光,(b)電激發光示意圖

1-4 發光電化學電池(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LEC)

1-4-1 LEC 的起源

OLED 在陰極的選擇上常使用低功函數金屬,但此類金屬容易氧化造 成元件壽命過短,且多層結構使得元件厚度增加,造成驅動電壓上升。1995 年 Q. Pei 等 人 製 作 了 第 一 個 LEC 元 件

[5]

, 採 用 單 層 元 件 結 構 Anode/EML/Cathode , 發 光 層 使 用 Poly[2-methoxy-5-(ethylhexyloxy)-1,4- phenylene vinylene] (MEH-PPV),摻混離子性鹽類 Lithium trifluoromethane sulfonate 以提供離子,並加入聚氧乙烯(Polyethylene Oxide, PEO)幫助離子傳 導,化學結構如 Figure 1-5 所示。施以偏壓後在電極附近產生氧化還原反應,

並使得陽離子往陰極移動,而陰離子往陽極移動,在陽極形成 p 型摻雜,

而陰極形成 n 型摻雜,最終形成 p-i-n 接面,如 Figure 1-6 所示,造成能帶

9

的彎曲並降低能障,如 Figure 1-7 所示。LEC 的製作可選擇銀、金等活性較 低的金屬當作電極,其驅動電壓甚低,約等於材料的能隙;最後發光區域 則被侷限於本質 區 (Intrinsic Region), 此種機制也被認 為是一種自 組裝 (self-assembled) p-i-n 高分子接面

[6]

Figure 1-5 (a) MEH-PPV,(b) Lithium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c) PEO 之 化學結構

Figure 1-6 LEC 的操作機制

10

Figure 1-7 能帶示意圖:(a) p-i-n 接面形成前,(b) p-i-n 接面形成後能帶彎曲

1-4-2 LEC 的發展

目前 LEC 的發展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共軛高分子加入離子性鹽 類與 PEO

[7-13]

。高分子與離子性鹽類有時會產生相分離(Phase Separation)而 減少元件壽命,後續研究針對離子性鹽類加以改良,採用離子性的液體材 料 如 allyltrioctylammonium allylsulfonate (ATOAAS)

[14]

、 methyltrioctyl- ammonium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MATS)等

[15-17]

,結構如 Figure 1-8 所示,

減少了相分離且不頇再加入 PEO,惟仍存在離子移動造成反應時間過慢的 問題。為改善上述缺點,選用可聚合離子團基通電排列後,再進行自由基 聚合將 p-i-n 接面固定住,可以增快反應時間

[18-19]

11

Figure 1-8 離子性液體(a) ATOAAS,(b) MATS

第二類是採用離子性過渡金屬錯合物(Ionic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 ITMC)。1996年Handy、Lee、Rubner使用Ruthenium的錯合物

[20]

,結構如Figure 1-9 (a)所示,其本身具有離子團基,不需要加入離子性鹽類,同時引入磷光,

整 體 的 發 光 效 率 有 大 幅 提 升

[21-22]

。 2006 年 Zhang 等 人 使 用 [Cu(2,9- di-n-octyl-1,10-phenanthroline)(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

+

X

-

(X

= BF

4

, ClO

4

, PF

6

)製作單層LEC

[23]

,結構如Figure 1-9 (b)所示,以鋁做為電極 並施以4 V電壓,LEC之量子效率達16 %,電流效率為56 cd/A;以鈣做為電 極時,最高亮度達4100 cd/m

2

(以25 V電壓驅動)。

12

Figure 1-9 離子性金屬錯合物(a) Ru 離子錯合物,(b) Cu 離子錯合物

第三類主要是將共軛高分子之取代基末端接上離子,形成共軛高分子 電解質(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s, CPE)。CPE本身就帶有離子,不頇額外 加入離子性鹽類,自然也不會產生相分離;高分子成膜性佳,可採取旋轉 塗佈方式成膜。1996年Neher等人首先使用Sulfonated poly(p-phenylene)應用

於LEC

[24]

,結構如Figure 1-10所示,其為藍光材料,驅動電壓為3.3 V,外

部量子效率最高到達0.8 %。CPE材料應用於LEC之操作機制如Figure 1-11 所示,捲曲粗線條代表高分子鏈,陰、陽離子均掛在鏈上,當施以外加電 壓後陽離子會往陰極堆積,而陰離子依然掛在高分子鏈上。文獻上已發表 Polyfluorene (PF)

[25-32]

,以及Poly(p-phenylenevinylene) (PPV) 離子性衍生物

[33-34]

,如Figure 1-12 (a)~(c)所示。雖然目前CPE應用於LEC其元件效率無法

與ITMC相比,然而在調整光色方面較具優勢,只需要在聚合時調整單體比

13

例,或是更換不同光色之單體即可達成。

SO 3 Na

m

Figure 1-10 Sulfonated poly(p-phenylene)化學結構

Figure 1-11 (a)未加偏壓前離子分佈情形,(b)加入偏壓後離子分佈改變

Figure 1-12 離子性高分子(a) PFNBr-BTDZ,(b) MPS-PPV,(c) CO-MPS-PPV

近年來LEC的發展除了以上三類外,還可在LEC中摻入量子點(Quantum Dot, QD)材料

[6]

,利用p-i-n結構造成發光區侷限於本質區的特性,減少元件 發光對電壓相依性(voltage-dependent);又由於純的QD光色獲得通常需要製

14

作多層元件結構,但此處依靠LEC的單層結構,即可得到接近純的QD光色。

LEC的結構也可以運用在主客體的發光機制

[35-36]

,也都得到不錯的量子效 率。

1-5 離子性共軛高分子材料簡介

CPE除了用於製作LEC元件外,還有多種光電及生醫方面應用,例如用 於探測RNA-Protein

[37-39]

、Biosensors

[40-41]

,此外還可利用CPE溶於高極性溶 劑之特性以製作多層元件。一般有機發光層通常溶於極性較低的苯環類溶

CPE除了用於製作LEC元件外,還有多種光電及生醫方面應用,例如用 於探測RNA-Protein

[37-39]

、Biosensors

[40-41]

,此外還可利用CPE溶於高極性溶 劑之特性以製作多層元件。一般有機發光層通常溶於極性較低的苯環類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