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藉由檢視CODA 的理論困境探討 Bakhtin 狂歡節概念的 民主化意涵。有鑑於 CODA 在現階段的理論發展上,雖然強調意義的 解構和再建構都是在探討或實踐語言的民主化時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 在建構抽象理論或進行實際的案例分析時,卻較少關注意義的「再建 構」以及此一面向所牽涉到的民主化的語言過程,本研究試圖藉由 Bakhtin 對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的說法,具體說明 CODA 所揭示出的 三點民主化意涵,亦即:民主化是由下而上的語言過程;民主化是利用 語言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的辯證關係而實踐的意義的解構和再建構;民 主化是經營具有特定政治意圖的語言形式,以暴露出主流政治社會與其 意義系統的權力本質之意識形態鬥爭。據此,本研究認為 Bakhtin 的狂 歡節概念幫助我們系統性地具體說明民主化的語言過程,並重新建構語 言與民主化的理論。

此外,Bakhtin 的狂歡節概念除了有助於化解 CODA 的理論困境,

其具有的學術史上的特殊意義也值得加以延伸探討。特別是從西方語言 哲學的演進脈絡來看,自Saussure(1978/2002)提出結構主義語言學之 後,後續論者雖然在各個面向重述、延伸、或修正了Saussure 的部分論 點,但是結構主義所揭示出的從「形式」探討「意義從何而來?」的語 言哲學立場多半被人所忽視,甚至被認為是一種抽離於具體時空脈絡的 主張。直到晚近後結構主義者 Laclau 與 Mouffe(1985)在探討敵對、

接合等政治行動的抵抗策略時,才又重拾對於語言形式的重視,並暗示 語言形式上的部署乃是試圖動員意識形態鬥爭時,相當關鍵性的起點。

Bakhtin 在狂歡節概念中對民主化的語言過程的分析與其中的語言 哲學立場,剛好可被放在從結構主義轉向後結構主義的當代語言哲學演 進脈絡中來定位。因為 Bakhtin 一方面強調與主流政治社會的對話關 係,將 Saussure 結構主義式的語言形式分析賦予了社會性,因此結構主 義所預設的主宰意義或言語行動的「語言系統」在此被進一步轉化為反 映社會文化或社群共識的「既存的意義類型」(Allen, 2000, p. 18);

另一方面藉由突顯與優勢意識形態和權力關係的對抗過程,Bakhtin 狂 歡節概念對後結構主義持續深入探討語言的民主化意涵或政治行動的動 員亦有所啟發(王孝勇,2009a;劉康,1995;鍾蔚文,2004)。由此 可知,透過閱讀 Bakhtin 的狂歡節概念,我們似乎也正目睹著當代語言 哲學在思想和典範上的變遷與民主化。本研究認為,這會是後續值得持 續深入研究的方向,值得另闢專文探討。

最後,本研究的研究貢獻可從理論層面與實踐層面等兩方面來談。

在理論層面上,本研究首要的貢獻在於引介並理論化 Bakhtin 的狂 歡節概念。由於 Bakhtin 的狂歡節概念乃是植基於社會文化的觀察,因 此後續受到 Bakhtin 所啟發的研究者大都傾向直接移植狂歡節的概念與 相關的理論術語(例如:詼諧、扮裝)來分析當代的狂歡節活動(例:

Pravaz, 2008)或一些明顯具有狂歡節特性的社會運動或現象(例:St.

John, 2008; Sturges, 2010)。這樣的借用除了必須考量到適當性,更值 得商榷的問題恐怕是相關研究缺乏理論建構的視野。這與 Bakhtin 試圖 藉由狂歡節概念接續並延伸了他一生的理論志業(例如:對話論)之企 圖,基本上是背道而馳的。

當然,目前學界也累積了一些較為標榜理論探討性質的研究。然而

這些相對少數的研究成果所環繞的爭議點,大多鎖定在「狂歡節是種反 霸權(例:Achter, 2008; Cooper, 2007),或是不具有解構霸權力量的體 制內的活動(例:Bruner, 2005; Harney & Oswick, 2006; Ravenscroft &

Gulchrist, 2009; Skrado, 2009)」這個二分法的議題,相關研究者並且藉 由考察不同地點所發生的狂歡節活動來試圖回應上述的爭議。然而,這 些回應都沒有從 Bakhtin 提出狂歡節概念的政治意圖和其所標榜的生活 態度來界定狂歡節的儀式特性,更沒有從語言這個貫穿 Bakhtin 理論的 核心要素來思索何以狂歡節具有挑戰權威並實踐民主化的可能性,因此 無法具體分析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在意識形態鬥爭的過程中所衍生的 與主流政治社會之間的折衝。對此,本研究認為 CODA 對於民主化的 語言過程的強調,有助於我們重新思考 Bakhtin 的狂歡節概念以及此概 念於現階段所引發的爭議,並據此提供較為合理的理解與詮釋。

本研究另一個理論層面的貢獻,在呼應目前學界對於 CODA 的知 識特性或缺失所提出的看法。如同 Weiss 與 Wodak(2003)所言,

CODA 乃是跨領域或跨學門的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因此其中衍生出的 諸如主觀主義 vs. 客觀主義、個體主義 vs. 集體主義、唯意志論 vs.

決定論……等問題其實也是當代社會科學所面臨的核心問題。Weiss 與 Wodak 於是主張,相關研究者必須試著釐清 CODA 所援用的一些基本 概念(例如:語言、論述、行動、社會結構),並特別強調語言結構與 社會結構的辯證關係,才有可能重新界定 CODA 的理論概念與分析類 目,並將其運用在社會與政治的分析上。本研究透過閱讀 CODA 的理 論背景探討其在理論援用上諸多有待被進一步推敲的理論術語,並納入 Bakhtin 的狂歡節概念從語言歷程中難以捉摸的當下情境重新闡述語言 的民主化意涵與可能性,在某個面向上也落實了學界的呼籲。

本研究在實踐層面的貢獻,在於對未來持續探究當代社會的民主化

實踐提供概念的指引。有鑑於民主社會中的民主主體如何在眾聲喧嘩的 多元論述或氛圍中尋找對話、溝通、理解的可能性(肖小穗,2010 年 7 月),或者民主社會中的異議之聲如何透過論述界定自身的主體位置並 訴求意識形態鬥爭的正當性(王孝勇,2006),都已成為當代社會中具 有高度迫切性與切身性的議題。對此,Bakhtin 的狂歡節概念所標示出 的民間社會的言說主體透過語言揭示出與它者或官方權威的對話關係,

並得以進一步透過論述指涉彼此之間的對抗或敵對狀態,應有助於未來 的民主化研究從中擷取批判的資源。

註釋

1 王孝勇(2005)曾將批判論述分析與批判語言學歸納為「批判取向的語言學分

析」。本研究由於更強調語言作為 Foucault(1980)所說的「論述」,具有鬆 動權力關係中的宰制邏輯的批判力和行動力,因此將「批判取向的語言學分 析」修改為「批判取向論述分析」。關於 Foucault 對論述的說法,下面會再加 以討論。

2 本研究所說的「語言結構」並非 Saussure(1978/2002)指陳的制約「言語行 動」(parole)且不可被後天人為所更動的「語言結構」(langue),而是在言 語行動中呈現出的反映言者意識形態、價值觀與社群共識的「既存的意義類 型」(established patterns of meaning)。它可被進一步界定為「不停變動的社 會價值觀與主體位置」(Allen, 2000, p. 18),或「在回應社會結構過程中所形 塑的社會產物」(Fowler & Kress, 1979, pp. 187-188)。

3 本研究借用 Carabine(2001)的說法,將「論述策略」定義為:將論述賦予特 定的意義與力量,以期在指涉對象的意義化過程中,發揮重新部署權力關係的 效應之方式和過程。

4 本研究所說的「形式」,可被定義為「如何說?」(how);而「內容」則是

「說什麼?」(what)。

5 「及物動詞的規則」指得是語句如何透過動詞、形容詞進行表意;例如蔡珮

(2005)發現污化女性髒話總是使用特定的動詞,其實隱含了一種強奪、侵略 的性意識。「語態規則」旨在探討人稱代名詞的使用或省略如何呈現言者與聽 者之間的關係;例如翁秀琪(1998)發現《自由時報》在「李宋會」的報導

上,利用或明確或模糊的人稱代名詞作為對比,傳達指責宋楚瑜並讚揚李登輝 態;例如 Teo(2000)就發現澳洲的新聞媒體經常過度強調女性律師或醫師的 性別,而「女」律師或「女」醫師的稱呼則反映出社會似乎自覺或不自覺地將

特定時期當權者的批判意識。Clark 與 Holquist(1984)就指出,就 Bakhtin 本 人在人生歷練中多次被政治上的威權主義迫害來看,他的狂歡節研究應是為了 批判俄國1930 年代史達林高壓統治下,對知識分子的肅清。因此,批判史達林 政權,即是Bakhtin 狂歡節概念原初的政治意圖。

8 這幾本著作包括《對話的想像:四篇論文》(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Bakhtin, 1975/2002)、《言說類型與其它的晚期著作》(Speech Genres

& Other Late Essays; Bakhtin, 1979/2004)。另外,關於署名 Vološinov 的著作是 否為Bakhtin 所寫,本研究基本上傾向將其也認定為足以代表 Bakhtin 思想的著

作。理由是目前已有許多學者考察這些論述中的思想,發現所處理的議題和所 提出的觀點均呈現高度的一致性(例如:Clark & Holquist, 1984; Holquist, 2002;

Schuster, 1998; Wertsch, 1991)。

9 Kristeva 和 Bakhtin 對於文本與社會的辯證過程的描述,基本上也適用於觀察當 代民主化場域中的諸多政治與社會實踐。例如2010 年第八屆台北同志大遊行以

王孝勇(2009a)。〈掙脫語言的枷鎖?從 Mikhail Bakhtin 論「表述」談起〉,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0: 203-244。

王孝勇(2009b)。《抵抗如何可能?Mikhail Bakhtin 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的再詮 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與社會科學集刊》,16(1): 117-150。

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桂冠。(原書 Foucault, M. [1980].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Paris, France: Gallimard.)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