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繞「切續」即「切割中的連續」這個大橋良介在日本美學上彰 顯的範疇為主軸,本文第一個關懷在於,要從現象學的角度來描寫並 分析日本庭園的參觀者於美學態度下發生的體驗,以便釐清參觀日本 庭園這種美學工夫所具有的獨特性。於是,本文特別著重直觀作為通 往庭園的甬道,探究庭園如何被凝視、庭園諸物在直觀下扮演什麼角 色等問題。經由這樣的美學兼現象學反思,發掘一個重要的、有關整 體庭園在觀看之前業已散發的「氛圍」、庭園所敞開的「場所」以及 其空間性和時間狀態。另外,本文討論水池上的反射鏡影與現實之間 產生的「切續」情況,也談及樹木與立石的「觸情」、「觸發」向度,

目的在於要揭露庭園與庭園物轉成美學對象之後,它們如何在參觀者 的體驗中被組合,同時揭露日本庭園作為「現象」所不可或缺的基本 特色。憑據這個探討,而且內容和結構上與之密切糾纏的是本文第二 種關懷。本研究又復集中在現象學本身,關切現象學一直以來為主軸 所環繞的「現象」、「被給予方式」、「顯現」等基礎性觀念,試圖借助 日本庭園諸種具體顯現狀態,從相關的觀察和省思爭取現象學方法相 關的啟發,藉以對現象學運動導出批判和調整。茲推出幾個論點,以 概略總結本研究的成果。

一來,任何「現象」並非某件獨立顯露的個體,也並非某個凝視 或思考能孤立專注的意識內容。任何「現象」從整體世界中湧現,在

36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四十一期

一般直觀和現象學家的專注之前,某個「現象」的顯現業已被一種先 在的氛圍給帶出來,而且在某「現象」湧現之際,它業已經是針對人 的「凝視欲望」發揮「觸情」、「觸發」作用。在這些之後,所謂的「現 象」才能成立並且被關注、體驗,也才可能被界定為某種獨特的「現 象內容」。若依據華登菲的回應哲學來闡明此觀察,便可以主張:「現 象」的顯現被一種「 先行 狀態」(Vorgängigkeit) 與 「遲來狀態」

(Nachträglichkeit) (Waldenfels 2006: 112) 之間的「切續」所支配,原 因是這道時間縫隙直觀與省思的起源根本不在所謂的「現象」。

二來,個別現象所歸屬的現象界或顯現視域並不是一種具有單一 性、統一性或等質性空間所組成,現象學所謂的「視域」,它的內部 結構呈現「切續」這種弔詭性質。讓現象成為現象而顯露出來的「視 域」,它既與「靈光」、「靈韻」所指的「近而不可及」,又與別有一格 的「場所」這兩個哲學命題有親緣關係。

其三,任何現象一旦在直觀、體驗中被賦予某種「立義」,由於 意識的意向性,該現象的顯現狀態發生一種弔詭的分裂,顯現的既是 這個現象本身又是同道湧現的各種想像。易言之,任何知覺下之現象 的實際涵蓋面比起其標幟的「立義內涵」來得更廣大,而且任何現象 都隱含現實與非現實這兩個面貌之間的「切續」關係。故此,「原信 念」下成形的感知活動根本沒有胡塞爾分配給它的單純性和原初性。

其四,一般所謂的「觀看」、「凝視」並非某個主體主動進行的活 動,反而是華登菲所謂的「觀看發生」,亦即一種介於呼求和回應之 間產生的「複重發生」,以致對於某個對象的知覺活動乃「為物所初 始引發」。因此,所謂的「現象」並非類似某個「對象物」或「可見 的」,「現象」所指不是一種靜態情形,反而是一種組織和發生,是一 種流動、運動或動勢。

最終,現象作為現象,即某「現象」的顯現發生所連帶的時間性 成為複雜的問題。超越「發生論現象學」、「被動綜合」等觀點,本研

何謂現象?以日本庭園的體驗省思現象學 37

究初步凸顯的,是現象作為現象的內部結構業已所隱含的時間性以及 此時間性的「切續」所標幟的弔詭。若人通往世界的途徑與現象的顯 現狀態果然有本質上的關係,則在顯現這種發生內部就會有一種「切 續」發揮作用,顯現本身被一種無從解除的陌異性所貫穿。由於顯露 的事物並非將自身毫無保留地顯示出來,因而現象學家恐怕無法透過 現象的還原而「返回至事物本身」,或者至少現象隱藏的「事物」、「實 情」所指並不雷同存有論、現實論所言的「本質」。

38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四十一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