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西方物理治療理論與技術的發展

第一節 肌肉骨骼物理治療史

早在西元前就有人對肌肉、關節扭傷的部位施行牽引、推拿或鬆動術。那時代 雖沒有很清礎的治療理論,但史上也記載著兩位代表人物:Hippocrates 及 Galen。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有學者明確地指出關節、骨骼會有病變,主 要來自於血液循環不良的理論。十九世紀末期開始有學校開班授課整脊術;並 提出人之筋骨會酸痛,是因神經受到壓迫的理論。後人看歷史,應會讚嘆骨科 物理治療史上,早在十九世紀就有相關的理論發表。二十世紀初期,物理治療 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地開辦,這些學校的學子真正奠定了今日物理治療的水準與 規模。早期較具有理論基礎,且較有系統性發展的肌肉骨骼物理治療,應包括 電熱療與徒手治療兩大領域。尤其是徒手治療,在北歐及紐、澳兩地快速地生 根發展,並且積極地向世界各地推廣。二十世紀中期,像 Maitland、Mennell、

Cyriax 都是各具特色的徒手治療的代表性人物。

美國物理治療學會一直到 1974 才成立骨科次專科部門,特別以生物力學、肌 動學、體表解剖學,研究骨科病患的臨床物理治療之診斷與治療。近二十年,

骨科物理治療最重視的莫過於「運動治療」。任何一位骨科患者,幾乎人人皆 需藉運動項目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而早期常用的儀器治療已在淍零中。舉凡 退化性關節炎、下背痛、脊椎側彎、運動傷害……等情形都需「運動治療」加 以治療。所以運動治療成為本世紀骨科物理治療最主要的內涵。

運動治療史

運動一詞是遠古希臘時代的希波克特斯 (Hippocrates)所提出的,他觀察到無 法舉腳運動的病人,在下肢肌肉會有萎縮的現象,所以他認為運動的效果可以 強化無力的肌肉;當時人們也已經知道快走可以改善肥胖。體能訓練的觀念隨 著奧林匹克競賽傳入了羅馬,羅馬當時最著名的醫生葛蘭(Galen)於著作中 (On Hygiene),根據運動的強度、持續時間、頻率、使用的儀器及運動的部位 等,將運動加以分類。陸續的學者多相信運動具治療的功效。

十六世紀時,福區斯( Leonard Fuchs, 1535~1566)在其著作中也將運動分為 兩種:一為純粹的運動,一為運動和工作結合的觀念;所以這時候已開始將運 動和生活的活動結合。十八世紀則以運動相關的觀念發展為主,如以運動方式 改善關節活動度、肌力及靈敏度。十九世紀為運動訓練快速發展的時期,初期 歐洲正值拿破崙時代,首重運動員和軍隊的體能訓練,而戰後將這些訓練的觀 念運用至人民一般的治療性運動,尤其是當時運用於脊椎側彎的例子,包括漸 進式的肌力運動、按摩或姿勢矯正等。到 1853 年,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運動 觀念開始出現,法國人波奈特(Bonnet A)提出休息對關節炎的患者來說是暫時 的,急性期過後應給予功能性的運動(functional exercise)。1854 年愛爾蘭 人史督克(Stokes W)針對心臟疾病提出規律性和有計畫性的運動方式。十九世 紀末期,神經學家開始注重半邊癱瘓的運動治療,當時將治療分為三個階段:

休息、被動關節運動和肌肉再教育的訓練;後來更出現行走的訓練方式。而十 九世紀對俄國來說,一直是個戰亂紛擾的年代,所以按摩和運動治療被廣泛地 使用。在歐洲蓬勃發展運動治療運用的同時,也將這些觀念傳至美洲大陸;並 經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治療便成為醫學領域重要的一部分。

二十世紀時期,對於肌肉生理特性和反射機制的研究蓬勃發展之際,正值 50 至 60 年代,出現各種運動治療的觀念,包括阻力訓練運動、等速肌力運動等。

1943 年迪洛曼(DeLorme T)發現膝關節手術之後,股四頭肌出現無力的現象,

因此提供漸進式的阻力以訓練肌力的運動方式,來訓練大腿肌力;至 1967 年 則提出等速運動的觀念(isokinetic),配合動作的速度來作為運動治療的策 略。直至 80 和 90 年代,又陸續出現脊椎運動理論如威廉式脊椎運動、麥肯式 脊椎運動和脊椎穩定運動的概念,及近年來紛紛提出早期運動治療理論之治療 效果的臨床或研究證據,如本體感覺運動理論或反形變運動理論等便是一例,

因此運動治療已由臨床經驗的運用,開始邁入實證醫學的另一階段。以下將就 各個理論做一簡單介紹:

一.漸進阻力運動理論

暴飲暴食有害身體,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做運動訓練也一樣,要根據每個 人不同的體型、運動習慣、年齡做適量的運動,才能有助健康。肌力訓練的時 候,唯有採取漸進增加阻力的方法來訓練,才能達到安全、高效率強化肌力的

效果,否則極易造成運動傷害。

漸進阻力運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1943 年時迪洛曼(DeLorme T)發現膝關 節手術之後,股四頭肌出現無力的現象,因此提供漸進式的阻力以訓練肌力的 運動方式,來訓練大腿肌力,對於術後患者的功能恢復很好,於是當時反而不 強調行走訓練的觀念,而更看中肌肉力量的強化。

標準模式的漸進阻力運動量的決定是根據下列公式:先測出 1RM 的重量(指肌 肉僅能負荷一次動作的最大重量)。再以 1RM 的 70%-80%重量當訓練的準劑量,

每次訓練的時候所用的總劑量可列出如下:標準劑量×10 下/回×3(回/次) × 3(次/週)。以後每週再稍微增加訓練次數。整個肌力訓練過程約 6-8 週即可 預見肌力的有效增加,但完整的訓練過程約需 3 個月。

至於訓練肌力應用那種工具或設備當做阻力,其效果會較佳?事實上,舉凡啞 鈴、彈性帶、法碼、等速肌力儀等皆可用來訓練肌力,並不會因為設備的貴賤 而影晌效果的好壞,肌力訓練最重要的是毅力的堅持。所以在家練肌力,保特 瓶加水是最佳的阻力工具。

二.等速肌力運動理論

當你在彎胳臂時 並非整個關節的每一角度都能表現出相同的肌力;通常在中 段的關節角度最易使力也最有力。這種情形普遍發生在全身的各個關節。所以 需要拿砂包或啞鈴作肌力訓練的時候,常常讓人不敢以受訓練者在中段關節角 度可負荷的最大量當訓練量,以免造成肌肉的拉傷。而等速肌力運動正可以彌 補這項缺點。

1967 年提出的等速運動的觀念(isokinetic),是一種配合動作的速度來作為 運動治療的策略。等速肌力訓練儀是近代高科技肌力訓練儀器。完全根據受訓 練者的肌力狀況給予相對的阻力,完全沒有超重造成肌肉傷害的危險性;也沒 有太輕造成訓練量不足的顧忌;是百分之百以接受訓練者所能負荷的量,給予 適合的相對量;也可以根據受訓者的需求,給予快速或慢速不同的速度訓練;

更可以根據受訓者肌力缺損的角度,給予特定角度的肌力訓練。因此,等速肌 力運動訓練器可說是當今訓練肌力的最佳運動儀器。此種儀器相當昂貴,目前 台灣僅限醫學中心或國立體育院及左營訓練中心擁有此設備。

三.閉鎖鍊運動理論

開放運動鍊與閉鎖運動鍊這兩個名詞在物理治療的文獻與臨床上經常被用來 描述肢體運動學上的概念。.要釐清此概念,可由剛體的鏈結動作來了解。1955 年 Steindler 提到一串連的多節關節可被當作一連串連結剛體的鏈結動作。而 動作可被分類為兩種,一種為開放運動鍊,即剛體鏈結中某一端是沒有連結,

可自由活動;另一種為閉鎖運動鍊,即剛體鏈結的兩端都固定在共同物體上,

使得鏈結動作形成環狀鏈結。

將此剛體鏈結動作觀念應用在人體動作上,則可將一串連的多節關節動作分為

開放運動鍊及閉鎖運動鍊。開放運動鍊是指較遠端肢體並非固定在地球或不移 動的物體上,可自由活動;閉鎖運動鍊則是指較遠端肢體固定在地球或不移動 的物體上。所以簡單地說,例如舉啞呤肌力運動便是屬於開放鍊運動,而騎腳 踏車運動、走路運動對下肢來說是屬於閉鎖鏈運動。

但是這樣亦無法完整清楚的描述人體動作,因此為更清楚描述肢體運動情形,

必須包括描述肢體是在固定或活動的不同狀態下,以及描述肢體部位之間的相 對活動(如:遠端肢體相對於近端肢體上的動作或近端肢體相對於在遠端肢體 上的動作),2002 年 Neumann 認為以此方式來描述比開放鍊或閉鎖鍊更能適當 描述人體動作及運動。

四.脊椎運動理論

脊椎運動開始受到重視是在十九世紀的歐洲,經過拿破崙時代的戰亂之後,人 民生活歸於安逸,於是開始將運用在軍隊體能強化的訓練,使用於一般的醫學 治療,主要是針對脊椎側彎的運動治療;1825 年蕭約翰 (John Shaw)認為脊 椎出現側彎是因為脊椎旁的肌肉無力所致,因此他提出一些強化脊椎肌力的新 動作;接著許多的研究者也紛紛提出漸進式的運動方式、按摩或姿勢矯正的治 療方式。脊椎運動發展至二十世紀中期之後,便不在只是注重肌力的訓練,治 療方面更需要脊椎穩定度的加強及姿勢控制。

人的一生有 80%的機率會發生下背痛。脊柱的不穩定也是造成下背痛的原因之 一。脊柱前面的腹肌與後面的背肌若有肌力不足的現象亦易造成脊柱不穩定,

間接的也易導致下背痛的發生。所以,預防下背痛或治療下背痛患者,對腹肌 與背肌施予強化肌力與活動度訓練,是物理治療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腹部的訓練包括:(1)修飾過的仰臥起坐;(2)額頭碰膝蓋運動。背部的訓練

腹部的訓練包括:(1)修飾過的仰臥起坐;(2)額頭碰膝蓋運動。背部的訓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