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物理治療數位博物館典藏計畫─子計畫二:物理治療史主題館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物理治療數位博物館典藏計畫─子計畫二:物理治療史主題館計畫"

Copied!
1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內容索引

第零篇˙引言 --- p.3

第一篇˙台灣與世界物理治療的發展 --- p.5

第二篇˙物理治療理論與技術的發展 --- p.26

第三篇˙台灣物理治療人物誌 --- p.55

第四篇˙台灣物理治療大事紀 --- p.76

第五篇˙附錄 --- p.85

(3)

第零篇 引言

-歷史的追隨者

使用藥物醫學的發展,分工日益精細。由於生物化學、藥物學的發展,醫藥治 療疾病成為現代醫學的主流。然而生物體的健康,除了化學成份的均衡,仍有 許多物理因子如重力、電流與磁場及肌肉活動及姿勢的平衡,才能達到最佳的 生物功能。近年來又由於人口老化與疾病型態改變,現代醫療服務已逐漸轉型 為疾病防治與健康促進,因此健康資訊的提供成為重點。物理治療逐漸成為醫 學專業中重要之一環,物理治療乃使用各類物理因子,來檢查、評估、鑑別病 患之機能與障礙、並對其不良部份施行物理治療,以期消除障礙、恢復功能與 預防保健。物理方式的治療醫學在未來對疾病的預防及健康的促進上亦將益受 重視。 以物理治療原則作為治療方向,在早期的傳統醫學中佔有重要角色;如針灸應 用於治療已有千年的歷史;華陀時代創立五禽戲,利用動作的動作特徵,練習 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動作,以達保持健康,舒適筋骨的健身作用。近年來傳統運 動如太極拳在促進心肺功能,維持老年人平衡能力上都有新證據支持其效果。 現代醫學所發展之物理治療在台灣發展已有 40 多年,然因正確物理治療資訊 未能有效宣導,導致物理因子常在坊間被濫用 (如減重、瘦身等) ,故以學術 的觀點提供具有實證醫學背景、整合性、可以互動的物理治療資訊,來傳播正 確訊息,乃是造福民生刻不容緩的課題。本計畫將延續上期計畫之目標:保留 逐漸流失的台灣物理治療史,並提供物理治療因子於疾病防治與健康促進的運 用,讓台灣地區的一般民眾可同時享有人文與科技結合的知識。完成物理治療 史之網頁之後,社會大眾對物理治療發展有更深一層認識,也使民眾透過網頁 檢索系統直接獲得正確醫療資訊,更提供國內相關科系教師教學使用,繼續達 到資訊科技、醫療、教學結合的遠景。 根據過去收集台灣物理治療在台灣發展的歷史,在 1960 年代小兒麻痺大流行 期間,由於大量增加的病童急待治療,世界其他已發展物理治療各國之中,以 義務支援方式來台治療當時大批之病童。早期或由具物理治療訓練背景之來華 顧問團眷屬義務服務,或由基督教醫院(歐)差派,或由世界衛生組織(英、 澳)支援方式,進而成立之物理治療單位或部門或訓練機構;而逐步發展為現 今以大學教育養成、國家証照審核,以及形成學會、公會組織之物理治療專業 圖隊。且服務對象廣及骨科、神經科、小兒、心肺等病患,並與民眾之健康照 護息息相關之醫療團隊之一員。所以台灣物理治療的歷史與世界物理治療界之 淵源及影響可謂至深。 自 1970 年代加入世界物理治療聯盟以來,台灣歷年皆積極參與國際社會之交 流。並於 1980 年代籌辦亞洲物理治療聯盟,以結合亞洲物理治療的同盟並回 饋國際社會對台灣物理治療的貢獻與參與。所以本計畫作中期目標以美、歐、

(4)

澳三地的歷史作跨國的比較。擬於 2003 年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中報告台灣 物理治療發展的歷史,並邀集其他各國共同參與完成東西文化發展下之物理治 療史之數位博物館。所以本計畫除進一步收集保留台灣物理治療歷史,亦將逐 步涉及傳統之物理方式的治療發源,以及世界各國物理治療的發展,以整理出 一發展脈絡,以期作跨國際之比較。以期更進一步提供台灣物理治療未來在整 合現代實證醫學與傳統經驗醫學之精隨,此過程中對發展特色及未來方向之定 位。

(5)

第一篇 台灣與世界物理治療的發展

第一章 台灣篇

台灣地區自 1950 年代小兒麻痺大流行開始提供物理治療以來,物理治療之發 展約可分為啟動期、奠基期及發展期,茲敘述如下。

第一節 台灣物理治療今與昔

一、啟動期(1950-1966) 1950 年代,小兒麻痺的大流行啟動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台大醫院、台北榮 民總醫院、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彰化基督教醫院都曾聘請外國專家來台訓練早 期的專業人員,教育培育新血服務病人。台大醫學院在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之資助下,集合國內、外之早期培育人員,於 1967 年開始了國內正式的大學物理治療教育。 二、奠基期(1967-1984) 台大醫學院 1967 年成立復健醫學系物理治療組,開始培育具學士學位之物理 治療師,台灣 1985 年成立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提供繼續教育課程及學會 雜誌,並加入世界物理治療聯盟,使台灣物理治療之發展但下良好基礎。物理 治療之3M在此期由早期的小兒麻痺逐漸形成日後發展的物理治療四大專 科,與骨科、神經、心肺、小兒內外各科的發展息息相關。治療理論由早期的 肌肉再教育,包括:休息、固定及以使用電療儀器為主的治療,到目前橫跨預 防、治療與復健醫學,服務各類術後病人的早期活動早期功能恢復,配合生物 力學、動作科學、社會心理學和呼吸循環生理的發展,增加了對關節、動作分 析及體適能的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 三、發展期(1985-迄今) 自 1985 年中山醫學院設立國內第二所復健醫學系物理治療組起,物理治療大 專教育如雨後春筍般林立,至今已有拾所;國內第一所物理治療學研究所也於 1997 年於台大成立,而物理治療師法於 1995 年 2 月 3 日公佈施行後,不僅建 立了國家級的證照考試制度,並成立全國及省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物理治療學 會創始治療師分級制度、推動繼續教育學分制,以確保治療品質。配合全民健 保之施行,物理治療師不僅於醫療院所提供服務,針對身心障礙者之需求,提 供到校與到宅服務,擴大服務對象,在預防醫學、急性醫學、慢性醫學、復健 醫學及長期照護中繼續發揮促進全民健康之功能。

(6)

第二節 台灣物理治療服務史簡介

一、啟蒙期(1950-1966) 1950 年代,台灣發生小兒麻痺大流行,許多患者挽回了生命,卻在身心留下 不可磨滅的印記。由於大量肢體障礙的小兒麻痺患者對物理治療的需求,開啟 了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 當是時,隨著美國軍事顧問團來台的眷屬,有許多人為美籍的物理治療師,自 願奉獻所學,來協助小兒麻痺患童進行物理治療,對於我國物理治療的發展貢 獻良多。1958 年,台大醫院外科率先於一西骨科病房專闢一間物理治療室, 先後聘請多位美籍物理治療師,包括 Mrs. Gray、Mrs. Saembough、Mrs. Taber、 Mrs. Franklin、Mrs. Godston、及 Mrs. Eaton,擔任物理治療志工,並指導 該院護理人員進行小兒麻痺者之重量訓練、輔具應用、功能訓練等物理治療。 翌年,台北榮民總醫院盧致德院長向國防醫學院借調黃金銘醫師籌設物理治療 業務,於 1960 年一月正式作業。 1965 年,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復健大樓落成,一樓為門診及物理治療室,二樓 為具有 22 床之復健病房及肌電圖室,為國內第一個設有病房的復健醫療機 構。1964 年,蔣夫人宋美齡鑑於小兒麻痺患童之醫療、就學、教養等多重問 題,遂成立「振興育幼院籌備委員會」,以期設置含醫療、復健、治療、教育, 以及就業訓練與輔導等的多元化機構,俾使小兒麻痺患童能自力謀生。1966 年,馬偕醫院亦設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 當北部各大醫院積極籌建物理治療部門之時,在熱心的外籍宗教人氏的籌劃 下,我國第一所小兒麻痺患童專屬的醫教合一機構卻是在屏東出現。1959 年, 「 屏東基督教診所 」(現今的屏東基督教醫院)的挪威籍傅德蘭與畢嘉士等 醫護人員舟車勞頓、日以繼夜地在中、南部尋覓遭人拋棄的小兒麻痺病童,並 聘請美國骨科權威 Burgess 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前來為病患進行骨科矯正手術 與物理治療。1960 年,在基督教行道會美國差會贈予土地之下,設立了全國 第一所專治小兒麻痺的「兒童療養院」,免費醫治來自全省各地的病患。1963 年,「屏東基督教診所」改名為「屏東基督教醫院」,並創設「麻痺兒童之家」 (也就是現今「勝利之家」的前身),使患童有受教育之機會;翌年(1964 年), 該院正式設立了物理治療部,擴大對小兒麻痺患者及其他類病患的物理治療服 務。而彰化基督教醫院亦於 1964 年起,先後招收二期物理治療訓練班,並開 始為病患服務。 縱觀整個啟蒙期,由最初歐美相關醫療人員來台協助發展,到國內自行派員出 國受訓,使得台灣物理治療逐漸步上軌道。 二、奠基期(1967-1984) 台灣初期的物理治療是以小兒麻痺為主,但隨著物理治療大學教育在台灣的生 根,物理治療逐漸發展至各醫療專業領域。1971 年世界衛生組織派遣菲籍顧

(7)

問 Mr. Leano 來台,協助赴日學習義肢裝具訓練返國的陳東初組長於台大醫院 成立義肢室,以強化義肢裝具課程。同年,該系梁熙正助教亦自澳洲返台,開 始腦性麻痺的專業訓練課程。而 1968 年自美返國的復健科醫師連倚南講師, 則一直堅守崗位,倡導復健醫學,達三十二年之久。 此時各大醫院逐漸了解物理治療的重要性,紛紛成立復健科或物理治療科,所 提供之服務以一般不分科的物理治療居多;1980 年,衛生署亦開始推動各省 市立醫院設置二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編制。然而隨著醫學專科醫師制度的發 展,台灣物理治療的臨床服務逐漸傾向專科化:各醫院紛紛設置急性神經科病 房、燒傷病房、心臟外科加護病房等單位,以及腦性麻痺、呼吸治療、運動傷 害等門診,並提供相關的物理治療。1983 年,台大醫院之物理治療臨床實習 課程,首度出現骨科、神經科、呼吸循環科、小兒科等四專科實習課程,後為 各校實習課程所仿傚。 縱觀整個奠基期,雖有部份外在因素限制物理治療的發展,但由於社會的進 步、醫院主管的重視,物理治療部門逐漸普及,加上物理治療人員的自力自強, 物理治療服務領域逐漸擴大。 三、發展期(1985-迄今) 台灣物理治療人力除了因廣設學校而提高人數外,在人力素質提升方面,也隨 著時代的變遷而出現巨大的變化。 在治療型態上,物理治療界也起了很大的變化:由機構式的物理治療,逐漸走 向符合實際需求的社區或居家式的服務。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與中華民國物 理治療學會於 1995 年起,參與台北縣政府的「身心障礙學童專業整合介入計 畫」,與各類專家共同為身心障礙學童提供整合性評估及治療,開創物理治療 師走進學校的整合服務提供模式,自此後各縣市教育局開始有物理治療師編 制,使物理治療師之服務範圍由醫療院所擴至學校系統。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 會更於 1999 年起,受台北市衛生局委託組成居家物理治療團隊,提供免費且 優質長期照護的服務模式。而嘉義市、南投縣、台中縣、台北縣的跟進,更確 定此物理治療社區服務模式之價值。2001 年 7 月,全民健保局開放社區物理 治療所的設置,將使物理治療師由單一固守醫療機構等候病患,至進入社區直 接嘉惠病患,使物理治療之服務依現代病患之需求而呈現更多元化之面貌。 在社會服務方面,物理治療界也不遺餘力的奉獻心力。1991 年,中華民國物 理治療學會設立「黃麗麗獎」,以紀念一生為物理治療奉獻的黃麗麗老師,鼓 勵對社會有特殊貢獻之會員,引導物理治療界回饋社會、服務社區的風氣。1999 年當九二一地震後,由各校教師組織的「支援國姓鄉災民」服務團隊,發揮人 溺己溺的精神,利用自己的假期至南投縣服務長達半年之久。中華民國物理治 療學會更積極協助各重建區衛生局之「921 重建區傷殘者復健醫療照護計 畫」,聘任物理治療師投入當地衛生所,提供社區定點或巡迴點,以及居家的 物理治療服務。此計畫落實了物理治療師的社區服務模式,配合「社區總體營

(8)

造」的理念,進一步維護全民健康。 綜觀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從啟蒙期之以小兒麻痺後遺症為主的復健醫療,到 奠基期之以骨科、神經、呼吸循環、小兒等四大專科的物理治療,再到發展期 之機構式、社區式、居家式三種不同服務型態的物理治療,物理治療的服務呈 現多元化的發展,而相對於民眾對物理治療的需求日殷,物理治療界也開始回 饋社會。

第三節 台灣物理治療行政制度史簡介

一、啟蒙期(1950-1966) 1950 年代,台灣發生小兒麻痺大流行,許多患者挽回了生命,卻在身心留下 不可磨滅的印記。由於大量肢體障礙的小兒麻痺患者對物理治療的需求,開啟 了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1958 年「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式成立,編制中設有 「物理醫學部」,下設「物理治療科」,為國內物理治療於醫院系統之正式編制 的肇始。1960 年,台北榮民總醫院物理醫學部正式作業,為我國第一個復健 醫療單位。1962 年,台大醫院修改組織規程,正式成立「物理治療復健部」, 由當時的醫院院長邱仕榮教授兼任第一任主任,陸續招募魏雋熹、謝英男、鍾 仕瑩、蔡寬治、官信雄等人給予物理治療訓練。 1965 年,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復健大樓落成,一樓為門診及物理治療室,二樓 為具有 22 床之復健病房及肌電圖室,為國內第一個設有病房的復健醫療機 構。1924 年,屏東基督教醫院正式設立了物理治療部擴大對小兒麻痺患者及 其他類病患的物理治療服務。 二、奠基期(1967-1984) 從 1967 年的台灣大學開始招收物理治療學生開始,到 1985 年中山醫學院設置 第二所物理治療大學課程止,可以說是台灣物理治療發展的奠基期。 物理治療專業人員鑑於專業發展的重要性,乃於 1975 年成立以專業人員組成 的「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由陸秦生擔任第一屆理事長,以爭取專業發展 及學術交流為主,提供繼續教育、爭取執照、國際交流的管道。台灣第一本物 理治療專業雜誌—中華民國物理治療雜誌—亦於 1976 年正式發行,提供物理 治療專業人員自修的機會。 此時各大醫院逐漸了解物理治療的重要性,紛紛成立復健科或物理治療科,所 提供之服務以一般不分科的物理治療居多;1980 年,衛生署亦開始推動各省 市立醫院設置二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編制。然而隨著醫學專科醫師制度的發 展,台灣物理治療的臨床服務逐漸傾向專科化:各醫院紛紛設置急性神經科病 房、燒傷病房、心臟外科加護病房等單位,以及腦性麻痺、呼吸治療、運動傷 害等門診,並提供相關的物理治療。

(9)

三、發展期(1985-迄今) 自台灣大學開辦第一個物理治療大學課程以來,篳路藍縷、獨力經營了十八 年;及至 1985 年,我國第二所大學開辦的物理治療專業課程設置於中山醫學 院,物理治療人力始得以迅速成長,台灣物理治療遂得蓬勃發展。 由於台灣物理治療的大學教育課程長期處於在「復健醫學系」之下,以致物理 治療師與復健醫師的角色混淆不清。1992 年,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物理治療 組率先獨立設系,正名為「物理治療學系」,其他學校紛紛跟進,俟明年(2002 年)高雄醫學大學改制後,「復健醫學系」的名稱將成為歷史名詞。 在專業制度與組織方面,以 1995 年 2 月 3 日的「物理治療師法」完成立法最 為重要,不但建立了國家級的證照制度,使有法源依據的物理治療師得以為台 灣民眾服務,確保服務品質;而為立法奮鬥二十二年的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 也圓滿的完成了歷史性的任務。1995 年,舉行第一次國家考試,由當時學會 的理事長詹美華獲得第一張物理治療師證書,確認物理治療師之專業地位。 1997 年,省、市物理治療師公會依法成立,並於 1999 年組織全國聯合會,以 宣導物理治療、凝聚共識、制訂確保民眾健康的政策為職志。第一任台北市物 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為王瑞瑤,台灣省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為楊政峰,高雄 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為張光銀,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為 方飛鵬。至 2000 年年底,台灣約有 2500 人領有物理治療師執照,而執業率約 為 67%,平均每十萬人口有 6.6 人物理治療師。 此外,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積極地推動「繼續教育學分」制度,以維繫專業 素質。從 1987 年開始,每年舉辦之在職物理治療師繼續教育課程皆超過十場 次。廣邀國內外著名學者舉辦研討會、研習會、及講座等,使物理治療師能利 用週末假期進修。而配合繼續教育課程的施行,物理治療界也一再地向政府建 言,以推動「物理治療師分級」制度、「物理治療教學機構認定標準」、「物理 治療機構評鑑」制度,物理治療界自我要求、努力向上的精神亦博得許多掌聲。 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與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於 1995 年起,參與台北縣政 府的「身心障礙學童專業整合介入計畫」,與各類專家共同為身心障礙學童提 供整合性評估及治療,開創物理治療師走進學校的整合服務提供模式,自此後 各縣市教育局開始有物理治療師編制,使物理治療師之服務範圍由醫療院所擴 至學校系統。1998 年 8 月 6 日,第一家物理治療所「陽光基金會附設陽光物 理治療所」於台北市開幕;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更於 1999 年起,受台北市 衛生局委託組成居家物理治療團隊,提供免費且優質長期照護的服務模式。而 嘉義市、南投縣、台中縣、台北縣的跟進,更確定此物理治療社區服務模式之 價值。2001 年 7 月,全民健保局開放社區物理治療所的設置,當年 11 月 3 日, 第一家健保局特約物理治療所「李子謙物理治療所」於台中市北屯區設立,使 物理治療師走出醫療機構,進入社區直接嘉惠病患。

第四節 台灣物理治療教育史簡介

(10)

一、啟蒙期(1950-1966)

1950 年代,台灣發生小兒麻痺大流行,由於大量肢體障礙的小兒麻痺患者對 物理治療的需求,開啟了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1958 年,台大醫院外科率先 於一西骨科病房專闢一間物理治療室,先後聘請多位美籍物理治療師,包括 Mrs. Gray、Mrs. Saembough、Mrs. Taber、Mrs. Franklin、Mrs. Godston、 及 Mrs. Eaton,擔任物理治療志工,並指導該院護理人員進行小兒麻痺者之 重量訓練、輔具應用、功能訓練等物理治療。1959 年,台北榮民總醫院盧致 德院長向國防醫學院借調黃金銘醫師籌設物理治療業務,於 1960 年一月正式 作業,並開設「物理治療人員訓練班第一期」,以儲備物理治療人員。而「台 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經由美援會獎學金的補助,亦派遣當時在一西病房之江寶 玉護理督導與陳東初護士長,於 1960 年前往日本大阪大學接受物理治療訓 練。1964 年,蔣夫人宋美齡成立「振興育幼院籌備委員會」,並於 1966 年開 設「物理治療訓練班」,培育物理治療新血。 彰化基督教醫院亦於 1964 年起,先後招收二期物理治療訓練班,聘請美籍物 理治療師 Miss Ilten 及 Mrs. Eaton 訓練物理治療人員,並聘由美國 Duke 大 學學成歸國之郭文隆先生為講師兼任翻譯。1966 年,世界衛生組織派遣奧地 利籍復健科醫師 Dr. Pirker 及英籍物理治療師 Mr. Jacques 至台大醫院訓練 物理治療人員,並協助台灣大學擬訂物理治療學系設置方案及教育課程。翌年 (1967 年),台大醫學院於醫事技術學系下,率先成立物理治療組,每年招收 二十名學生,由 Mr. Jacques 開課指導,為我國物理治療師大學教育之濫觴。 縱觀整個啟蒙期,由最初歐美相關醫療人員來台的協助發展,到國內自行派員 出國受訓而逐漸步上軌道,再經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建構大學教育課程,因 此,台灣物理治療的啟蒙可說是承蒙世界各先進國家的提攜。 二、奠基期(1967-1984) 從 1967 年的台灣大學開始招收物理治療學生開始,到 1985 年中山醫學院設置 第二所物理治療大學課程止,可以說是台灣物理治療發展的奠基期。 台灣大學於 1970 年將醫事技術學系的物理治療組與新成立之職能治療組合併 成為復健醫學系,由院長魏火曜院長兼任第一任系主任。同年,Mr. Jacques 退休,世界衛生組織改派澳籍 Mr. Robinson 接續其教學工作。並於 1971 年派 遣菲籍顧問 Mr. Leano 來台協助赴日學習義肢裝具訓練返國的陳東初組長成立 義肢室,以強化義肢裝具課程。同年,該系梁熙正助教亦自澳洲返台,開始腦 性麻痺的專業訓練課程。而 1968 年自美返國的復健科醫師連倚南講師,則一 直堅守崗位,倡導復健醫學,達三十二年之久。 然而於 1973 年我國退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人員倏然撤離,對台灣物理治 療的發展形成巨大的衝擊。所幸連倚南教授為當時的系主任,及梁熙正、黃麗 麗、蕭光東、林進忠、廖喜梅、劉寶猜、詹美華等老師,毅然扛起教育後輩的 責任,加上後來的廖文炫、杜如美、徐阿田、廖華芳、劉瑛瑾、李慧媛、高木

(11)

榮、曹昭懿、柴惠敏、蔡美文等老師,堅守崗位、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努力,使 物理治療人才的培育工作得以繼續在台灣生根茁壯。 早年為服務病患、提高治療品質,每年於屏基、彰基、嘉基、門諾、台安、馬 偕、埔基聯合輪流舉辦物理治療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外物理治療教授來台講 學,行之有年。後來,物理治療專業人員鑑於專業發展的重要性,乃於 1975 年成立以專業人員組成的「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由學會主辦學術研討會。 1980 年,延聘台灣大學旅美系友何兆邦、蘇錦勤夫婦暑期返台,引進脊椎鬆 動術。1981 年,美國紐約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 Dr. M. Moffat 首度應邀來 台訪問,並開設為期一週的繼續教育課程。縱觀整個奠基期,雖有部份外在因 素限制物理治療的發展,但由於社會的進步、醫院主管的重視,物理治療部門 逐漸普及;物理治療人員的自力自強,物理治療服務領域逐漸擴大;而物理治 療教師的春風化雨,物理治療人力素質逐漸提高。此階段物理治療人員雖然增 加緩慢,但奠定後來台灣物理治療完整養成教育的基礎,開拓物理治療的新領 域,並開始進軍國際社會。 三、發展期(1985-迄今) 自台灣大學開辦第一個物理治療大學課程以來,篳路藍縷、獨力經營了十八 年;及至 1985 年,我國第二所大學開辦的物理治療專業課程設置於中山醫學 院,物理治療人力始得以迅速成長,台灣物理治療遂得蓬勃發展。 中山醫學院的設系從籌畫開始即獲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主任連倚南的大力支 持,帶領全系教師利用週末到台中協助授課,並協助延攬江炳焱教授為系主 任,招聘該系的教師及附設醫院的物理治療師。四年後,該校第一屆畢業生人 數逾八十人,為台灣物理治療人力增添一股生力軍。此後物理治療大專教育課 程如雨後春筍般相繼設立,包括陽明醫學院(即今陽明大學,1988)、高雄醫學 院(即今高雄醫學大學,1988)、中國醫藥學院(1990)、成功大學(1990)、長庚 大學(1994)、慈濟技術學院 (1999-2000 二技,2001 起四技)、輔英技術學院 (1999 四技)、弘光技術學院(1999 四技),至今已有拾所。 於 2001 年起,每年培育學士級物理治療人才約五百名,改變了我國物理治療 人員的結構,由 1992 年我國物理治療師與物理治療生的比例為 1 : 3,改變 至 2000 年 2 月的 1:0.6。在專科課程方面,過去有慈濟護理專科學校 (1994 二專,即今慈濟技術學院)、輔英護理專科學校 (1996 二專,即今輔英技術學 院),目前已不再招收專科學制學生,自 1999-2000 年起,長期培育高職物理 治療生的樹人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復健技術科 (1981)與仁德高級醫事職業學校 復健技術科 (1982),也改制成為五專課程,預計五年後每年將培育五專級物 理治療人才約四百名,而高職物理治療生之培育將入尾聲。 由於台灣物理治療的大學教育課程長期處於在「復健醫學系」之下,以致物理 治療師與復健醫師的角色混淆不清。1992 年,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物理治療 組率先獨立設系,正名為「物理治療學系」,其他學校紛紛跟進,俟明年(2002

(12)

年)高雄醫學大學改制後,「復健醫學系」的名稱將成為歷史名詞。 國內第一所物理治療學研究所於 1997 年在台灣大學成立,設有骨科、神經科、 呼吸循環科、及小兒科等四大研究領域,研究方向為動作科學、職業傷害、運 動醫學、長期照護、呼吸生理、心臟復健、兒童發展、早期療育等,以訓練及 儲備臨床專科物理治療師、高階行政管理及研究人才,並積極籌備博士班研究 所,為台灣高階物理治療人才的培育開啟新頁。而陽明大學亦於 2000 年成立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設有骨科、神經科、呼吸循環科等三大研究領域,研究方 向為肌肉生理、科技輔具、神經生理、長期照護、運動醫學、兒童發展等。二 所合計每年培育二十餘名碩士級物理治療人才。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積極地推動「繼續教育學分」制度,以維繫專業素質。 從 1987 年開始,每年舉辦之在職物理治療師繼續教育課程皆超過十場次。廣 邀國內外著名學者舉辦研討會、研習會、及講座等,使物理治療師能利用週末 假期進修。其中於 1990 年,邀請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 Dr. P.E. Sullivan 至 台講學三個月,奠定動作治療的理論基礎。 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受教育部委託分別於 1999 年及 2000 年舉辦「全國物理 治療教育研討會」、「全國物理治療臨床教育研討會」,邀請教育部官員、各校 教師、各實習單位臨床教師等共同檢討物理治療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以期集思 廣益、共謀對策,使物理治療師的養成教育更臻理想。

第五節 台灣物理治療之國際交流史

一、啟蒙期(1950-1966) 1950 年代,台灣發生小兒麻痺大流行,大量肢體障礙的小兒麻痺患者對物理 治療的需求,開啟了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當是時,隨著美國軍事顧問團來台 的眷屬,有許多人為美籍的物理治療師,自願奉獻所學,來協助小兒麻痺患童 進行物理治療,對於我國物理治療的發展貢獻良多。 1958 年,台大醫院外科率先於一西骨科病房專闢一間物理治療室,先後聘請 多位美籍物理治療師,包括 Mrs. Gray、Mrs. Saembough、Mrs. Taber、Mrs. Franklin、Mrs. Godston、及 Mrs. Eaton,擔任物理治療志工,並指導該院 護理人員進行小兒麻痺者之物理治療。 為訓練及儲備物理治療人員,「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經由美援會獎學金的補 助,亦派遣當時在一西病房之江寶玉護理督導與陳東初護士長,於 1960 年前 往日本大阪大學接受物理治療訓練。此外,台北榮民總醫院、振興復健醫學中 心、屏東基督教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之物理治療服務與物理治療人員訓練班 亦皆由國外友人來台協助進行。 物理治療師的正規養成教育也由世界衛生組織派遣奧地利籍復健科醫師 Dr. Pirker 及英籍物理治療師 Mr. Jacques,於 1966 年至台大醫院訓練物理治療 人員,並協助台灣大學擬訂物理治療學系設置方案及教育課程。

(13)

縱觀整個啟蒙期,由最初歐美相關醫療人員來台的協助發展,到國內自行派員 出國受訓而逐漸步上軌道,再經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建構大學教育課程,因 此,台灣物理治療的啟蒙可說是承蒙世界各先進國家的提攜。

二、奠基期(1967-1984)

台灣大學於 1970 年將醫事技術學系的物理治療組與新成立之職能治療組合併 成為復健醫學系,當時外籍教師有 Mr. Jacques、Mr. Robinson 與 Mr. Leano。 然而於 1973 年我國退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人員倏然撤離,對台灣物理治 療的發展形成巨大的衝擊。此時國內除由數位物理治療先輩堅守崗位,1975 年成立「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推動繼續教育,廣邀海外學人至台灣開辦訓 練課程使國內物理治療水準能合乎國際水準。其中包括台灣大學旅美系友何兆 邦、蘇錦勤博士,凌汶教授,美國紐約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 Dr. Marylin Moffat 等。Dr. Moffat 後來擔任美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對台灣物理治療 的國際學術交流,貢獻頗大。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於此時期籌組亞洲物理治療聯盟與積極加入「世界 物理治療聯盟」 (World Confederation of Physical Therapy,簡稱 WCPT), 奠定日後我國物理治療的國際地位。1980 年,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廖文炫 理事長帶領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與台灣大學全系老師共同努力,於台北舉辦 「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籌備會」,是物理治療界首度於台灣舉辦之國際會議,計 有中、日、韓、印、泰、菲等六國代表與會,並於次年正式成立「亞洲物理治 療聯盟」 (Asian Confederation of Physical Therapy,簡稱 ACPT) 。 1982 年,廖文炫理事長更前往瑞典斯德哥爾摩,參加「世界物理治療聯盟」 的會員大會,並以正式國名成為該聯盟之會員國,更拓寬了我國物理治療師的 國際視野。後來每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會員大會」或「亞洲物理治療聯盟會 員大會」,我國皆組團參加,發表許多重要論文;並於 1993 年,由中華民國物 理治療學會在台北主辦第五屆「亞洲物理治療聯盟會員大會」。 三、發展期(1985-迄今) 承前一時期之發展,此時期國際交流更為豐沛。每屆每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會 員大會及「亞洲物理治療聯盟會員大會」,我國皆組團參加,發表許多重要論 文。由於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積極地推動「繼續教育學分」制度,以維繫專 業素質。國外知名學者多人至國內講學,包括 Dr.Helen Hislop、Dr. Joan Marion Walker 、 Dr.Patricia E Sullivan 、 Dr.Kari Bo,Dr.Simoneau 、 Dr.Josephine Laycock 、 Dr.Robert J Palisano 、 Dr.Haley 、 Dr.Susan K Effgen、Dr.Anthony Delitto、Dr.Daniel Riddle 等等。

1985 年奧地利 Bobath 教師團於台大醫院開課,學員 30 人,以物理治療師佔 多數,對國內後續早期療育之推展貢獻頗大。1991 年中美物理治療研討會於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1990 年代 WCPT 秘書 E. M. McKay 與理事長 Dr.Teager

(14)

皆曾來台訪問。此外國內各學系也加強與國外學術單位之交流,1993 年陽明 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與美國紐約大學簽訂建教合作計劃,1990 年美國波士頓 大學教授 Dr.Patricia E Sullivan 於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開設物理治療 課程、2000 年 Dr.Joan Marion Walker 於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開設物理 治療課程。

(15)

第二章 世界篇

第一節 世界物理治療之發跡

在了解台灣物理治療是接承美國的物理治療之後,我們試著提出疑問,美國的 物理治療又是由何而來?按著同樣的想法,我們展開一趟世界物理治療的起源 探索。 西方的物理治療起源,最早記載於西元前 300 年,古希臘婆羅門(Brahman)的 醫生所用的治療方式,他們強調自然(natural,physical)治療,以身體不同的 部位作出個別的肢體運動,這與現代的物理治療精神很接近,因此可說是西方 物理治療的最早起源。進入中世紀時期,古希臘與羅馬的醫學被 Syrian 與 Hebrew(希伯來人)翻譯而流入阿拉伯等回教國家,隨著學校的林立,許多的古 希臘著作紛紛傳入阿拉伯世界。而古希臘羅馬的醫學再傳入歐洲則有兩派說 法,一個是阿拉伯的醫校創立者將翻譯書籍帶回歐洲;另一個則是 11 世紀時 一位非洲人從東方旅遊回來時,帶著從阿拉伯得到的翻譯書籍,因此開啟了歐 洲的醫學世紀。直到 20 世紀初,Mary McMillan 到倫敦實習,將當時的先進 職業—矯正運動(corrective exercise)帶入了美國,並在世界大戰期間發揮 功用,造就了美國的物理治療專業。 另外,在西方逐漸發展物理治療的同時,中國一直以其獨特的治療方式—功夫 及傳統療法—在進行運動與復健治療;由於世界大戰的展開與小兒麻痺的流 行,美國醫療團隊藉此到世界各地進行醫療服務,亞洲在此時才真正接觸到物 理治療,台灣於是有了物理治療史。如果我們將解除疼痛而作出特殊的身體擺 位或動作也視為治療性運動的話,那我們不得不提到中國的功夫(Kong Fou), 這是歷史上可以追溯到最早有關治療性運動的記載。可是中國功夫與現代的 物理治療性質上並不相同,中國功夫強調身體擺位與呼吸的配合,身體的相對 動作反而少;現代物理治療則是用聲、光、水、電、熱、運動等物理因子來解 除疼痛,因此二者相似性很低。 古希臘有很多運動,當時有專門參與運動的運動員,他們鍛鍊意志與身體,目 的是在拿獎牌(Olympic game);進行運動時,運動員幾乎是全身赤裸在競賽, 這樣的運動員他們稱為 gymnastics。而所有的運動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 行,西方醫學之父 Hippocrates 就是其中之一;他當時就已經主張利用運動來 減肥、訓練無力的肌肉、加速身體的痊癒與鍛鍊意志。在他的著作當中提到, 下肢脫臼缺乏運動的病人,比起有進行走路訓練的病人有非常明顯的萎縮情 形;另外,他也建議,經常性的快步走可以用來減肥,甚至利用運動來治療精 神性疾病(他認為精神疾病起因於體內溼度與溫度的不協調,而運動可以調節 二者的平衡)。在 Hippocrates 的運動醫學當中,他最常使用的字莫過於復健 (rehabilitation)這個字,當時被人們稱為 analepsis,也就是“利用運動強 化無力的肢體”的意思,而當時接受復健的人員,就是以運動員為主;在長期

(16)

的醫病關係下,體育選手也有了基本的復健醫療知識,並逐漸演化成復健人 員。因此西方近代物理治療的基礎可以說是源自於運動治療,而治療人員就是 由當時的運動員及醫生演變而來。 在羅馬的醫學史中,最有名的就是 Galen,在他的書 On Hygiene 中提到,最 好的運動不僅鍛鍊身體,更應該使我們的心情愉悅,所以 Galen 將許多的運動 治療融入於遊戲當中,並依照運動頻率、間期、所參與的身體部位將運動加以 分類;他還強調過度的運動會造成身體的傷害,當任何異常的生理現象出現 時,就應立即停止運動。其他如 Culpeper,Aretaeus 等人亦強調運動治療的 好處。Antyllus 則是第一位著書批評長期臥床不動的人,他認為只有病情惡 化的情況下才需要臥床,因為他們正需要運動與多方面的刺激。Philostratus 則列出多項運動的好處,包括使組織柔軟、增加體溫等。Caelius Aurelianus 則 提 出 更 令 人 訝 異 的 論 點 , 包 括 運 動 水 療 (hydrogymnastics) , 懸 吊 (suspension),肌動治療(kinesitherapy)等現代觀念;在他的著作On Chronic Disease 中提到有關小兒麻痺的治療,特別重視復健治療的操作,不同的部位 有不同治療治療手法,其詳細程度是前所未見的。他還提到病人術後的復健問 題,他認為術後的運動不但不會讓傷口復發,反而會讓傷口重建。 西方進入中世紀時期,古希臘與羅馬的醫學並未隨著帝國的沒落而消失,反而 被 Syrian 與 Hybrew(希伯來人)翻譯而流入阿拉伯等回教國家,隨著學校的林 立,許多的古希臘著作紛紛傳入阿拉伯世界。而古希臘羅馬的醫學再傳入歐洲 則有兩派說法,一個是阿拉伯的醫學校創立者之一將 Hippocrates 與 Galen 的翻譯書籍帶回歐洲,另一個則是 11 世紀時一位非洲人從東方旅遊回來時, 帶著從阿拉伯得到的翻譯書籍,因此開啟了歐洲的醫學世紀。 西元 15 世紀,對於歐洲的生理醫學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影響最大的莫 過於 Pietro Vergerio 所寫的一封信,它深深影響一位醫生 Vittorino da Feltra 的想法,並轉而投入教育的行列,在西元 1423 年成立了一所年輕貴族 的醫學校,並將課程分為生理與心理兩部分。

西元 16 世紀,在醫生 Leonard Fuchs 的著Institutiones Medicae 裡,收錄

了所有有關運動醫學的藝術。他提到了運動的形式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單純 的運動,另一種則是結合運動與工作的運動,也就是體育及職業行動。當時的 歐洲醫學書籍都是由拉丁文書寫而成,而 Jean Canape 醫生則突破傳統,將許 多重要的醫療工作以法文來書寫;Ambroise Pare 外科醫生則效法之,亦將許 多外文(Vesalius)書翻譯成法文,並寫出第一本法文的衛生醫療書籍,文中提 到,骨折後的復健,運 動是不可或缺 的要素。第一本重要的治療性運動 (therapeutic exercise)專書是由 Hieronymus Mercurialis 所著,書名是De Arte Gymnastica,這本書被翻譯成義大利文,直到 1864 年才被翻譯成英文。

本書中給予 medical gymnastics 的建議原則是︰ 1. 所有的運動都應該保留住健康狀態; 2. 運動不應該擾亂了身體氣息的協調;

(17)

3. 運動應該適於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4. 所有健康的人都應該規律的運動;

5. 生病的人不應該給予運動避免惡化病情;

6. 特殊的運動用於治療病患時應該根據個人加以規劃; 7. 長時間慣坐的人特別需要運動。

西元 17 世紀,Henry IV 的御醫 Joseph Duchesne 在他的書中提到,運動可以 免於疾病,常保身體健康,也可以強化關節與神經。Sanctorius 也在他的著 作當中提到適當的運動提供身體活力,有助移除肌肉與韌帶的代謝物,而走路 是較好的運動之一,可以幫助排汗。利用運動來排汗,是最重要的治療方式。 17 世紀末,英國最重要的醫生 Thomas Sydenham,倡導騎馬治療對於促進循環 與振奮精神的功效,並用於治療結核病患者。 西元 18 世紀,Hoffmann 強調自然療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物理運動(physical exercise)的基礎,也就是符合身體自然動作的運動,包括走路,砍柴等,都 是有益於健康的運動;而實際將運動與肌肉骨骼系統結合在一起的人卻是 Nicolas Andry,他從擊劍師上觀察到慣用手與慣用腳會比另一側的肢體強 壯,是因為經常性運動的緣故;他另外強調過度的休息無益於健康,反而造成 關節的僵硬。1766 年,Neici 強調運動可以避免血液的停滯淤塞。18 世紀後 期,Joseph Clement Tissot 強調肌肉解剖位置對於功能性的重要性,也就是 已經有了肌動學的概念,身體的某部位有功能的障礙,就需要知道牽涉的肌肉 骨骼,才能進行治療。 19 世紀,體操活動可以迅速擴展,要歸功於 Ling 的努力,他最大的貢獻在於 運動的系統化,也就是將運動劑量(dosage)、計數(counting)及運動的方向等 明確指出;他還分類了起始位置(starting position)與活動的程度(degree of activity)。Napoleonic 時期,眾人對於體育的興趣逐漸轉移到軍隊與外傷性 障礙,當世界又趨於和平時,眾人的又將興趣轉移到治療性運動(therapeutic exercise),特別是脊椎側灣的患者,當時的領導者 John Shaw 認為側灣的原 因是因為脊椎的肌肉無力所造成,只用當時的一搬療法如牽引、懸吊是沒有效 果的,他認為應該要合併使用按摩、漸進式運動以及改變休息間期等治療來加 強肌力,作為脊柱的天然支柱,他的做法是,先將彎曲的脊柱矯正,之後再固 定脊柱於正確位置,再來就是最重要的步驟,將背肌也擺位於正確位置,適應 一段時間後,自然就可以矯正側彎的情形。19 世紀末,神經學家開始對於半 邊麻痺患者進行醫學研究。 20 世紀的醫學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專業化的形成,而物理治療的專業在世紀初 主要被認為是電療,至於運動性治療則被歸屬於骨科或神經科,直到二次大 戰,運動治療才被認為是物理治療的重要部分。在第一次大戰時,所有參戰國 的軍醫院對於恢復性運動的需求就已經明顯增加,Deane 醫生當時就呼籲要在 關鍵時間對病患進行介入治療,對於肢障的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而職能治療 也在當時法國發展出來,並在軍醫院中傳播開來。在瑞典的傳統體操中,對於

(18)

運動性治療的興趣始終不變,他們深信運動對於骨骼肌肉失能的人而言,是最 好的治療方式,因為他們相信,只要神經細胞未完全破壞,只要持續的運動, 就有再生連結的可能,至少在神經還沒再生連結之前,維持肌肉骨骼的功能是 有必要的。在這個時期,室內的水中運動治療發展是很重要的治療里程碑,尤 其對於麻痺患者而言,是很有效的治療方式。在德國,他們對於運動治療的觀 念也逐漸改變,他們知道運動與遊戲可紓解戰爭的壓力,並在病人的治療中加 入了體操項目。 20 世紀的運動治療觀念除了確定可以促進術後病人的傷口恢復外,神經反射 技術的發展也是正要的成就,Temple Fay 就認為 amphibian reflex 對於 CP 的小朋友有減少抽筋的作用。20 世紀的醫學成就之一是類固醇的發明,它可 以減少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炎反應,並可在受傷的關節內直接注射類固醇減輕疼 痛,促進活動,這對於運動性治療有很大的幫助,二者配合適當,對於癒後的 效果很好。

第二節 世界物理治療之發展

愛爾蘭 愛爾蘭的物理治療可以追溯到 1905 年物理治療學校在 Dubin 的成立。剛開始, 當地的物理治療師是緊緊地與英國貴族依附在一起的;1920 年,英國皇家才 准 許 了 在 英 國 與 愛 爾 蘭 境 內 的 愛 爾 蘭 籍 物 理 治 療 師 加 入 物 理 治 療 學 會 (Chartered Society of Physiotherapy,CPS,網址︰http://www.csp.org. uk/);直到 1983 年,愛爾蘭物理治療協會(Irish Society of Chartered Physiotherapists,ISCP,網址︰http://www.iscp.ie/)才從 CPS 分出來,直 到目前為止,兩協會間仍保持合作的關係。 瑞典 瑞典的物理治療在 19 世紀初就已經有了基礎,並花了很長的時間以大學訓練 的方式建立起物理治療專業。瑞典物理治療學會(Swedish Association of Physiotherapists,網址︰http://www.lsr.se/)成立於西元 1943 年,多年 來,他們在研究基礎上,致力於物理治療的理論與實際(theory and practice) 合一;1993 年,瑞典成立了三年制的物理治療學校,到目前為止,共有七所 物理治療學校,有兩所屬於大學,並增設碩士班。目前瑞典人口共 850 萬,物 理治療師有一萬人。

美國

1905 年,Mary McMillan 從利物浦大學修完 physical education 後,因為對 於當時的先進職業—矯正運動(corrective exercise)有興趣,於是隔年又在 倫敦進修再教育課程(post-grad),主修電療學(electrotherapy)、運動治療

(19)

學 (therapeutic exercise) 、 按 摩 (massage) 與 解 剖 學 (anatomy) 。 Mary McMillan 是美國物理治療協會創始人之一,當她在倫敦實習時,接觸到像她 一樣積極接受新知,並在職業上有一席之地的女性,這使她相當興奮,並接受 她們的訓練,造就了美國的物理治療專業。

1910 年,Mary McMillan 獲得專業資格,在南方醫院(Southern Hospital)與 Sir Robert Jones 替職業傷害的工人們作治療。1913 年,美國正式替職業傷 害作規劃與服務,Pennsylvania 則是第一個為物理治療師發執照的州;1914 年,R.W. Lovett 發表了“Vermont Plan”,計劃在佛州內治療小兒麻痺患者﹔ 而他的助手 Wilhelmine Wright 以她的理論系統 MMT(Manual Muscle Test)訓 練了一批治療生,往後肌力測試就成為治療小兒麻痺與畸形病人的必須工作﹔ 同 年 , Margurite Sanderson 等 人 成 立 了 Bosto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1916 年,紐約等地爆發小兒麻痺流行,Mary McMillan 返回美國, 在緬因州(Maine)的波特蘭(Portland)兒童醫院工作;1917 年,美國加入了世 界 大 戰 , 特 殊 醫 院 分 部 (Division of Special Hospital) 與 Physical Reconstruction 經授權成為軍醫部(Army medical Department)的部門;同 年,J.B. Mennell 發表可以藉由運動(Movement)、徒手治療(Manipulation) 與 按 摩 (Massage) 作 治 療 (physical treatment) ; 1918 年 , 首 批 復 健 員 (Reconstruction Aides)受訓完成並分發任務,而 Mary McMillan 就是第二屆 的復健員,在 Walter Reed General Hospital 的課程就成為 Reed College 與其他 13 所訓練學校的課程內容;同年 11 月,大戰結束;1919 年,Sanderson 退休,由 McMillan 接管職務,但此時 Reconstruction Aides 卻遭解散;同 年 Charles Lowman 成立了洛杉磯骨科醫院,並嚐試水中體操(hydrogymnastics) 的治療法;1920 年,McMillan 辭去職務,返回波士頓完成了著作Massage and Therapeutic Exercise,並在 1921 年付梓;1920 年,McMillan 重新招集了當

年的 Reconstruction Aides,組織成為 American Women's Physiotherapeutic Association (AWPA),並在紐約 Keen’s Chop House 舉行會議,會員選舉 McMillan 為首屆會長﹔同年三月,“P.T. Review”創刊發行;1922 年,AWPA

改名為 American Physiotherapy Association(APA),並在波士頓舉行首屆年 會;1923 年,McMillan 退休,由 Inga Lohne 擔任會長;1926 年,“P.T. Review”

改名為“Physiotherapy Review”,並以月刊形式發行;1927 年,New York

University(NYU)創立了第一個四年制的物理治療課程;1937 年,國家小兒麻 痺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of Infantile Paralysis,NFIP)成立;1940 年,醫院的教育課程轉移到大學教育中;同年,Kenny 修女由澳洲來到美國, 並被邀請到 Minneapolis General Hospital 服務,此時 NFIP 則請求 APA 派一 隊訪問團前往參訪,其中的成員包括了 Florence 與 Henry Kendal;1941 年, Emma Vogel 在 WRGH(Walter Reed General Hospital)設計了戰時急診訓練課 程;1942 年,Allied Council 組織了一個特別針對受傷及失能人士的福利團 體,成員 39 人,此時 APA 擔任了領導者的角色;同年,Public Law 828 承認

(20)

女子物理治療師為戰時軍醫院的成員;1942 年,Paul Campbell 成為第一位獲 選進入 APA 國家辦事處(National Office)的男性物理治療師;同年,NFIP 開 始設立 APA 公費獎學金;1944 年,APA 設立 House of Delegates,作為立法 的主體,同時 APA 也搬入百老匯(Broadway);1946 年,Ida May Hazenhyer 開始寫美國物理治療學會(American Physical Therapy Association)的歷 史,並在學會雜誌“Review”第四期中出現該文章;1946 年,生理醫療會議

(Council on Physical Medicine)選定了“physiatrist”作為物理治療專業 的職稱,APA 則順勢改名為 APTA(American Physical Therapy Association, 網址︰http://www.apta.org/);1946 年,Kabat-Knott 共同合作發展本體感 覺神經肌肉誘發技巧(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 理論;1947 年,復健醫學學會(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設 立,附屬於 NYU 物理治療部門;1948 年,國家健康學會(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y)擴大成為多向的訓練研究機構;1950 年,Lucy Blair 將 APTA 納 入專業服務部(Department of Profession Services)的顧問之一;1951 年, WCPT(World Congress on Physical Therapy)在哥本哈根舉行了第一次正式計 劃會議(formal planning session),並選舉 Mildred Elson 為首屆主席;1954 年,APTA 發展出一套 7 小時的專業能力鑑測方式,以便核發證照;1955 年, APTA 同意讓男性物理治療師在軍隊中擁有與女治療師同樣的地位;1959 年, Marry McMillan 逝世,享年 79 歲;1960 年,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興辦了兩年制的物理治療研究所課程;1962 年,“Physiotherapy Review”

改名為“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1963 年,McMillan 學術基金會成

立;1967 年,PTA(physical therapy assistant)課程基金會成立;1970 年, APTA 將 PTA 納為暫時性會員,並於三年後納為永久性正式會員;1973 年,運 動物理治療部(Sports Physical Therapy Section)成立;同年,NYU 設立物 理治療博士班;1974 年,小兒、臨床電療與骨科部成立;1975 年,心肺部成 立;1976 年,首次專業間會診在 Washington D.C.舉行;1977 年,產科、婦 科與電生理部成立;1978 年,老人部成立;1980 年,House of Delegate 訂 定 1991 年開始,物理治療專業要全面提升為碩士級;1982 年,手部復健部成 立;1983 年,腫瘤部成立;同年,APTA 遷移至維吉尼亞州(Virginia)的 Alexandria;1991 年,物理治療學生會(Student Assembly)成立;1995 年, WCPT 在 Washington 舉行會議。 加拿大 加拿大的物理治療演變是由治療戰後的截肢患者演變到四、五0年代治療小兒 麻痺患者,再到如今治療大量的車禍傷者,加拿大的物理治療專業時時在接受 挑戰。 加拿大 的物理 治療專 業是由一個英國 的按摩照護 團體(the Incorporated Society of Trained Maseuses)所演變而來;20 世紀初期,按摩師(massage

(21)

practitioners)與體操矯正師(remedial gymnasts)共同組織成協會替該團體 爭取專業認同與保護,成員皆為女性;1920 年代,少數幾位物理治療師積極 推動加拿大物理治療協會(CPA,網址︰http://www.physiotherapy.ca/index. htm)的成立,並以 CPA 的名義在大戰期間訓練治療人員,以照顧傷患。剛成型 的物理治療專業向加拿大的醫療團體尋求幫助,並接受他們的管理監督,兩次 的世界大戰期間,該團體接受徵召,並接受專業的訓練,促成了物理治療的專 業化與確定了該國對於物理治療的需求。1960 年代,九所加拿大的大學設置 了物理治療課程,自此有許多的物理治療師畢業,而非全由其他國家人員為 主。1980 年代,隨著專業的發展與知識的擴充,物理治療師逐漸感受到他們 應該要享有醫學專業的地位,要有自主的權利,而不是長期依附在醫師的權力 下。 泰國 泰國的物理治療約發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的先驅是兩位骨科醫生, 他們訓練幾位護理人員及助手,分別在曼谷的軍醫院與教學醫院操作簡單的機 器與電療、水療等儀器,並替患者作一些按摩與運動訓練。 隨著物理治療的需求增加,一些醫療團體意識到需要設立學校來培訓合格的物 理 治 療 師 以 完 備 醫 療 團 隊 。 西 元 1964 年 , 在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WHO , http://www.who.int/en/)的支持下,泰國的第一所物理治療學校在當地最有 歷史的教學醫院—Siriral Hospital—成立,附屬於骨科部門。該校學程屬四 年制,每年招收 20 名學生,畢業後僅能在醫院服務,不能自行開業。西元 1970 年,由於泰國政府見到農村地區需要接受復健治療的人口增加,於是轉而向世 界衛生組織求助,在 WHO 的贊助下,政府當局將復健服務推廣到 70 所地區醫 院,但在當時也只有 32 位合格的物理治療師,其他不足的職缺則由受過訓的 護理人員執行物理治療工作。為了解決物理治療人員短缺的窘境,泰國公共衛 生單位於西元 1977 年成立了二年制的物理治療生(PTA)訓練中心,可招收 50 名人員,由各地區醫院自行招募與篩選人員統一集中於該中心進行訓練。泰國 物理治療協會(PTAT,網址︰http://www.physicalthai.or.th/)成立於西元 1973 年,當年共有 129 位物理治療師加入協會,現今則有超過 2000 名物理治 療師加入會員;泰國於西元 1978 年加入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網址︰ http://www.wcpt.org/)。 日本 日本的物理治療觀念起源於科學與醫療的專業化,當時醫界發現許多術後的病 患及老人需要作功能性的訓練,卻缺乏專業人員的操作,於是日本衛生及福利 單位參考美國的醫療體系,於西元 1965 年設計了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的 教 育 系 統 及 發 照 制 度 ; 次 年 七 月 , 日 本 物 理 治 療 協 會 (JPTA , 網 址 ︰ http://wwwsoc.nii.ac.jp/jpta/)成立,1972 年才獲得日本衛生福利組織的

(22)

認定。1974 年加入世界物理療學會(WCPT)。 日本第一次的物理治療師執照考試舉行於西元 1966 年二月,資格僅限於物理 治療學校的畢業生應考,但對於在西元 1960 年以前就已執行物理治療職務的 人員亦獲准參加考試,並給予 8 年的期限,8 年過後,應考資格就僅限物理治 療學校的畢業生。當年日本的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的教育體系為三年制,訓練 學校亦僅各一所,現今的日本則有 25 所四年制大學、51 所四年制專科學校、 9 所三年制短期大學、64 所三年制專科學校,負責培訓物理治療師與物理治療 生。 韓國 最早的韓國物理治療記載,始於西元 1949 年,美國的物理治療師 Miss Thelma-Maw 隨著傳教士,在當地教區的醫院執行物理治療職務;次年,韓戰 爆發,大量的肢體殘障病患產生,因而有退伍軍人康復中心的成立(1951);此 外,在聯合國韓國重建辦事處(UNKRA,UN Korean Reconstruction Agency) 與美韓基金會(America-Korea foundation)的協助下,Tong-Rae 國家復健中 心亦有了較健全的復建工作,此時,Dr. Oh Tung Hee 也以復健醫師的身分開 始進行訓練物理治療人員。西元 1963 年,物理治療學校成立,並取代了 Dr. Oh Tung Hee 醫師的訓練工作;西元 1965 年韓國物理治療協會(KPTA,網址︰ http://kpta.net/)成立,並於 1974 年加入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目前韓 國的物理治療人員培訓學校有五年制的專科學校與四年制的大學,並與日本有 物理治療師的國際交流活動。 馬來西亞 西元 1963 年,在當時的馬來西亞醫療聯盟主席 Dr. Raj Kumar 的鼓勵及建議 下,馬來西亞物理治療協會(MPTA)成立,當時的成員只有少數幾位物理治療 師,但憑藉著他們的努力與熱誠,協會的成員目前已超過 100 人,其中 75%的 治療師在公立醫院服務;另外,馬來西亞也是 WCPT 的會員國。而 MPTA 的成員 可分成兩類︰ 1.一般會員(ordinary)︰資格為合格的物理治療師及物理治療系學生。 2.榮譽會員(fellowship)︰由一般會員裁定並授與資格,通常是對於協會有 特殊貢獻的會員。 馬來西亞物理治療學校成立於西元 1975 年,當時的職員只有校長、二位講師、 一位員工,上課教材則由馬來西亞大學與吉隆坡公立醫院的醫療人員共同編纂 而成。該校每年招收高中畢業生,作為期三年的課程訓練,課程內容包括解剖 學、生理學、心理學、物理治療學、生化學及臨床等,畢業後接受考試,合格 則發予執照,並依規定得在政府機關服務五年。 菲律賓

(23)

菲律賓的復建工作最早始於西元 1907 年菲律賓聾人學校(Philippine School for the Deaf)的成立;由於需求甚小的緣故,當時的復健機構只是一些零散 的小團體,並且只集中在首都馬尼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需求物理治療的人 口大增,當地的醫療專業人員於是著手進行訓練一些治療人員,並意識到物理 治療師的短缺問題;之後,在世界衛生組織(WHO,http://www.who.int/en/) 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網址︰http://www.unicef.org/)的幫助下, 於西元 1962 年的菲律賓大學成立附屬聯合醫療專業學校(UP SAMP),自此開啟 了菲律賓物理治療的教育歷程;該校學制屬四年制,包括兩年的藝術、科學課 程,以及兩年的專業課程;自創校十三年來,該校一直是菲律賓物理治療師的 培養地,之後則陸續有物理治療學校的創立;在該校的第一屆畢業生與 Dr. Benjamin Tamesis 等人的推動下,西元 1964 年 12 月 8 日成立了菲律賓物理 治療協會(PPTA,網址︰http://www.angelfire.com/home/ppta/),(但直到西 元 1978 年 5 月 31 日該協會才成為國家組織);該協會與職能治療協會合作, 共同為菲律賓的治療師訂定法律,其中規定每年舉辦兩次執照考,並於西元 1973 年 6 月舉辦第一次考試;西元 1967 年 5 月 24 日 PPTA 加入世界物理治療 聯盟(WCPT,http://www.wcpt.org/);該協會也是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的創辦國 之一。 新加坡

西元 1963 年,物理治療師 Mrs. Yew Gaik Merrican(Datin Merrican)寫信給 新加坡總理 Lim Peck Ngoh,提議支持馬來半島(Malaya)、Sarawak 及新加坡 三地共同成立 『泛馬來亞 物理治療 協會』(Pan-Malaysian Physiotherapy Association) , 同 時 也 推 動 新 加 坡 物 理 治 療 協 會 (SPA , 網 址 ︰ http://www.physiotherapy.org.sg/)的成立;西元 1964 年 5 月 4 日,SPA 正 式登記成為新加坡合法組織。

『泛馬來亞物理治療協會』始終無法成型,而 SPA 在 Datin Merrican 等人的 慘澹經營下也勉強存在;物理治療師起初在醫院中並不受到醫師與護士的重視 與信賴,直到 1970 年代,一位骨科醫師 Mr. V.K Pillay 主動與 SPA 表示友善, 與物理治療師共同工作,自此開啟了醫療溝通的管道,許多 SPA 的社會功能也 由 Mr. V.K Pillay 所定義建立,物理治療的工作才逐漸被醫師所了解與接受。 SPA 成立之初,會員僅有 22 人,今日則有超過一百人的會員,其中包括 35 位 學生;由於新加坡的物理治療師來自不同國家,SPA 特別要求國內的物理治療 師加入 SPA,以交換學習彼此的經驗與技術。

SPA 會長 Cheng Siew Lan 在西元 1974 年第七屆世界物理治療年會上,積極推 動 SPA 加入 WCPA 以拓展 SPA 的視野,但卻未獲會員國支持。直到西元 1982 年斯得哥爾摩第九屆世界物理治療年會上,SPA 才獲准成為 WCPT 的一員,所 有 SPA 的會員莫不感動落淚。

(24)

香港 西元 1963 年 5 月,十位非官方物理治療師成立了香港物理治療學會,並邀請 香港的職能治療師加入他們的學會;西元 1966 年,該協會改名為香港物理治 療與職能治療學會;西元 1973 年兩團體分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再次定名 (HKPA,網址︰http://www.hongkongpa.com.hk/),並以該學會名稱積極參與 世界物理治療聯盟;西元 1978 年,正式成為 WCPT 的會員國;西元 1994 年加 入香港醫療聯盟。 印尼 印 尼 最 早 有 關 復 健 的 單 位 是 成 立 於 1951 年 的 梭 羅 復 健 中 心 (Solo Rehabilitation Centre),提供義肢裝具與職業訓練等服務;1954 年,中心 附屬骨科診所成立,以應殘障人口增加的趨勢;該診所本打算以其原有的照護 人員來應付所有的病患需求,但不久便知道事實的窒礙難行;於是 1955 年 5 月該診所率先由 Dr. Soeharso 與 Dr. Soeparto 提議開班教授為期六個月的按 摩與運動治療的課程,並聘請在梭羅復健中心服務的德國籍專家 Mr. E. Tiles 擔任講師;參與此課程的人員共有十四位,除了一位來自梭羅復健中心,其他 則來自 Jatarka 與 Malang 的軍醫院;1955 年 8 月,來自芬蘭的物理治療師 Miss E. Ahlberg 在聯合國(UN)與世界退伍軍人同盟會(World Veterans Federation) 的贊助下也加入了講授行列,以協助發展復健中心的工作。課程結束後,受訓 人員有的加入了梭羅復中心的行列,有的則回原服務單位工作。

由於受訓成效顯著,1956 年印尼當局轉而成立物理治療學校以長期培養人 才,並任 Dr. Soeparto 為首屆校長;當時學校並沒有許多儀器設備,因此上 課常以復健中心附屬骨科醫院為教室,教材由 Dr. Soeharso、Dr. Soeparto、 Dr. Polter(德籍骨科醫師)、Dr. Binanzio(義籍醫師)、Mr. Tils 與 Miss Ahlberg 等人協同該地區高中老師共同負責編輯撰;該校創校後,共招收首批 學生 54 人。 印尼物理治療協會(IPA)成立於 1968 年 6 月 10 日;該協會成立的目的在使民 眾與醫療人員了解物理治療的工作性質;透過此協會,也讓該國的物理治療師 有一個歸屬感,向協會的目標一起努力,也就是肯定物理治療的專業,並向大 眾傳撥物理治療的訊息,及舉行學術研討會以交換彼此的經驗技術。 土耳其 土耳其物理治療研究開始於 1961 年 Hacettepe University 物理治療與復健部 門的成立,直到 1986 年以前這一直是唯一相關領域的專業部門。之後則有物 理 治 療 師 從 三 所 物 理 治 療 學 校 畢 業 , 且 都 是 四 年 制 大 學 。 Hacettepe University 後來又設置了言九所,並授予碩士與博士學位。截至目前為止, 該國共有 4 位物理治療教受,19 位副教授,36 位物理治療師擁有博士學位, 100 位擁有碩士學位。

(25)

近四年,土耳其的物理治療漸漸發展出次專科,分別為骨科,神經科,小兒科, 老人科,婦科,產科,心肺科,義肢,裝具,職能治療等。 印度 印度境內現有超過 3500 位物理治療師登記於 IAP(Indian Association of Physiotherapists),其中約 40 位有大學相關學歷。截至目前為止,有 16 所 獲得 IAP 認證的教學專科學校,每年可以產生至少 1500 位物理治療人員;並 有 10 處設有一年期的再進修復健課程;在 Bombay,24 處設有物理治療的 MSc; 在 Nagpur University,5 處設有碩士班;目前並計劃在 University of Bombay 設置博士班。目前則有 350 位印度大學(India University)學士級物理治療師 從事物理治療工作。

(26)

第二篇 物理治療理論與技術的發展

第一章 西方物理治療理論與技術的發展

前言 物理治療在台灣有系統的發展,始於 1950 至 1960 年代小兒麻痺大流行時,但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各國因為傷患的物理治療需求大增,在理論與治 療方法上已有發展。再追溯更早的物理治療理論與技術,可溯源於古代之東西 方式按摩的發展,與近代醫療的起源,隨著相關解剖生理及各種現代科技的進 步,物理治療的內涵與應用也日趨完備與多元。在應用方面,可分為神經系統 物理治療、肌肉骨骼物理治療、心肺疾患物理治療及小兒疾患之物理治療。在 各領域之演進,明顯與神經科學、行為科學、運動生理、解剖學、肌動學等息 息相關,加上電、雷射、電腦自動化等科技發展日益精進,進而發展出使用徒 手、運動或儀器的多元治療方式,並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識體系,作為評估、諮 商治療及預防的基礎。

第一節 肌肉骨骼物理治療史

早在西元前就有人對肌肉、關節扭傷的部位施行牽引、推拿或鬆動術。那時代 雖沒有很清礎的治療理論,但史上也記載著兩位代表人物:Hippocrates 及 Galen。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有學者明確地指出關節、骨骼會有病變,主 要來自於血液循環不良的理論。十九世紀末期開始有學校開班授課整脊術;並 提出人之筋骨會酸痛,是因神經受到壓迫的理論。後人看歷史,應會讚嘆骨科 物理治療史上,早在十九世紀就有相關的理論發表。二十世紀初期,物理治療 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地開辦,這些學校的學子真正奠定了今日物理治療的水準與 規模。早期較具有理論基礎,且較有系統性發展的肌肉骨骼物理治療,應包括 電熱療與徒手治療兩大領域。尤其是徒手治療,在北歐及紐、澳兩地快速地生 根發展,並且積極地向世界各地推廣。二十世紀中期,像 Maitland、Mennell、 Cyriax 都是各具特色的徒手治療的代表性人物。 美國物理治療學會一直到 1974 才成立骨科次專科部門,特別以生物力學、肌 動學、體表解剖學,研究骨科病患的臨床物理治療之診斷與治療。近二十年, 骨科物理治療最重視的莫過於「運動治療」。任何一位骨科患者,幾乎人人皆 需藉運動項目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而早期常用的儀器治療已在淍零中。舉凡 退化性關節炎、下背痛、脊椎側彎、運動傷害……等情形都需「運動治療」加 以治療。所以運動治療成為本世紀骨科物理治療最主要的內涵。

(27)

運動治療史

運動一詞是遠古希臘時代的希波克特斯 (Hippocrates)所提出的,他觀察到無 法舉腳運動的病人,在下肢肌肉會有萎縮的現象,所以他認為運動的效果可以 強化無力的肌肉;當時人們也已經知道快走可以改善肥胖。體能訓練的觀念隨 著奧林匹克競賽傳入了羅馬,羅馬當時最著名的醫生葛蘭(Galen)於著作中 (On Hygiene),根據運動的強度、持續時間、頻率、使用的儀器及運動的部位 等,將運動加以分類。陸續的學者多相信運動具治療的功效。 十六世紀時,福區斯( Leonard Fuchs, 1535~1566)在其著作中也將運動分為 兩種:一為純粹的運動,一為運動和工作結合的觀念;所以這時候已開始將運 動和生活的活動結合。十八世紀則以運動相關的觀念發展為主,如以運動方式 改善關節活動度、肌力及靈敏度。十九世紀為運動訓練快速發展的時期,初期 歐洲正值拿破崙時代,首重運動員和軍隊的體能訓練,而戰後將這些訓練的觀 念運用至人民一般的治療性運動,尤其是當時運用於脊椎側彎的例子,包括漸 進式的肌力運動、按摩或姿勢矯正等。到 1853 年,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運動 觀念開始出現,法國人波奈特(Bonnet A)提出休息對關節炎的患者來說是暫時 的,急性期過後應給予功能性的運動(functional exercise)。1854 年愛爾蘭 人史督克(Stokes W)針對心臟疾病提出規律性和有計畫性的運動方式。十九世 紀末期,神經學家開始注重半邊癱瘓的運動治療,當時將治療分為三個階段: 休息、被動關節運動和肌肉再教育的訓練;後來更出現行走的訓練方式。而十 九世紀對俄國來說,一直是個戰亂紛擾的年代,所以按摩和運動治療被廣泛地 使用。在歐洲蓬勃發展運動治療運用的同時,也將這些觀念傳至美洲大陸;並 經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治療便成為醫學領域重要的一部分。 二十世紀時期,對於肌肉生理特性和反射機制的研究蓬勃發展之際,正值 50 至 60 年代,出現各種運動治療的觀念,包括阻力訓練運動、等速肌力運動等。 1943 年迪洛曼(DeLorme T)發現膝關節手術之後,股四頭肌出現無力的現象, 因此提供漸進式的阻力以訓練肌力的運動方式,來訓練大腿肌力;至 1967 年 則提出等速運動的觀念(isokinetic),配合動作的速度來作為運動治療的策 略。直至 80 和 90 年代,又陸續出現脊椎運動理論如威廉式脊椎運動、麥肯式 脊椎運動和脊椎穩定運動的概念,及近年來紛紛提出早期運動治療理論之治療 效果的臨床或研究證據,如本體感覺運動理論或反形變運動理論等便是一例, 因此運動治療已由臨床經驗的運用,開始邁入實證醫學的另一階段。以下將就 各個理論做一簡單介紹: 一.漸進阻力運動理論 暴飲暴食有害身體,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做運動訓練也一樣,要根據每個 人不同的體型、運動習慣、年齡做適量的運動,才能有助健康。肌力訓練的時 候,唯有採取漸進增加阻力的方法來訓練,才能達到安全、高效率強化肌力的

(28)

效果,否則極易造成運動傷害。 漸進阻力運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1943 年時迪洛曼(DeLorme T)發現膝關 節手術之後,股四頭肌出現無力的現象,因此提供漸進式的阻力以訓練肌力的 運動方式,來訓練大腿肌力,對於術後患者的功能恢復很好,於是當時反而不 強調行走訓練的觀念,而更看中肌肉力量的強化。 標準模式的漸進阻力運動量的決定是根據下列公式:先測出 1RM 的重量(指肌 肉僅能負荷一次動作的最大重量)。再以 1RM 的 70%-80%重量當訓練的準劑量, 每次訓練的時候所用的總劑量可列出如下:標準劑量×10 下/回×3(回/次) × 3(次/週)。以後每週再稍微增加訓練次數。整個肌力訓練過程約 6-8 週即可 預見肌力的有效增加,但完整的訓練過程約需 3 個月。 至於訓練肌力應用那種工具或設備當做阻力,其效果會較佳?事實上,舉凡啞 鈴、彈性帶、法碼、等速肌力儀等皆可用來訓練肌力,並不會因為設備的貴賤 而影晌效果的好壞,肌力訓練最重要的是毅力的堅持。所以在家練肌力,保特 瓶加水是最佳的阻力工具。 二.等速肌力運動理論 當你在彎胳臂時 並非整個關節的每一角度都能表現出相同的肌力;通常在中 段的關節角度最易使力也最有力。這種情形普遍發生在全身的各個關節。所以 需要拿砂包或啞鈴作肌力訓練的時候,常常讓人不敢以受訓練者在中段關節角 度可負荷的最大量當訓練量,以免造成肌肉的拉傷。而等速肌力運動正可以彌 補這項缺點。 1967 年提出的等速運動的觀念(isokinetic),是一種配合動作的速度來作為 運動治療的策略。等速肌力訓練儀是近代高科技肌力訓練儀器。完全根據受訓 練者的肌力狀況給予相對的阻力,完全沒有超重造成肌肉傷害的危險性;也沒 有太輕造成訓練量不足的顧忌;是百分之百以接受訓練者所能負荷的量,給予 適合的相對量;也可以根據受訓者的需求,給予快速或慢速不同的速度訓練; 更可以根據受訓者肌力缺損的角度,給予特定角度的肌力訓練。因此,等速肌 力運動訓練器可說是當今訓練肌力的最佳運動儀器。此種儀器相當昂貴,目前 台灣僅限醫學中心或國立體育院及左營訓練中心擁有此設備。 三.閉鎖鍊運動理論 開放運動鍊與閉鎖運動鍊這兩個名詞在物理治療的文獻與臨床上經常被用來 描述肢體運動學上的概念。.要釐清此概念,可由剛體的鏈結動作來了解。1955 年 Steindler 提到一串連的多節關節可被當作一連串連結剛體的鏈結動作。而 動作可被分類為兩種,一種為開放運動鍊,即剛體鏈結中某一端是沒有連結, 可自由活動;另一種為閉鎖運動鍊,即剛體鏈結的兩端都固定在共同物體上, 使得鏈結動作形成環狀鏈結。 將此剛體鏈結動作觀念應用在人體動作上,則可將一串連的多節關節動作分為

數據

表 2.視訊資料數位化  檔案目的  說明  檔案規格  資料永久保存格式 將資料數位化典藏,保持原 有風貌  若有原始 DV 帶子則會直接保存品質最佳之 DV 帶子,其餘則以下列檔案規格 保存:  檔案格式:MPEG  壓縮方式:MPEG-1 (NTSC VCD)變化率: 30 個畫面/秒  音效解碼為立體雙聲道 CD 音質資料傳 輸率(Data rate):約 250k/秒  Jitter 標準時間:9msec 或更優  平均同步位移:1msec 或更優  標準裝置同步位移:15msec 或更優  音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具二年以上中子研究經驗;執行中子散 射、繞射以及台澳中子計畫 SIKA 實驗設施 運轉計畫。2.凝態物理系所博士畢業,具良

本案件為乳癌標準化化學藥物治療與個人化化學治 療處方手術前化學治療療效比較之國內多中心研 究,於 2008 年 8 月 1 日由

IRB 編號 SC19109A 計畫主持人 李奕德 通報次數 4

IRB 編號 CE21033B-1 計畫主持人 翁毓菁 計畫名稱 青春痘及皮膚老化患者於治療前後的微菌叢差異 審查意見

IRB 編號 SC19025A 計畫主持人 吳明儒 通報次數 1

IRB 編號 SF18239B 計畫主持人 李騰裕 通報次數 2

IRB 編號 CE19168A-2 計畫主持人 林敬恒 計畫名稱 推動輸血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不良反應之智慧醫療應用 審查意見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縮影,也是認識一座